港岛1980:野蛮时代 第139节

  “嗯,我也是考虑到这个问题,才没有和他们打起来。”白谨言心虚的搭了一句,接着转移话题道“联合地产公司的事情已经办好了,德安投资公司正在协助联合地产公司把盘子做大,吸纳日本股民的股金。”

  “在日本地产市场,我们要利用股市的钱来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物业公司,在90年之前我们要在东京CBD区域拥有10幢商厦,收租面积不少于3百万平方尺。”罗齐鸿沉声说出在日本的最终计划。

  “你不是说我们在日本的投资都是套现吗?为什么要改变计划?”白谨言不解的问道,语气中有些许质问。

  “没有改变计划,之前与你说的是前半部,现在说的是最终计划,原因是物业公司可以隐藏我们的踪迹,不会有反噬,这也是我们撤出日活影院地产公司之后的计划。”罗齐鸿平静的解释。

  “还是日本那些奇怪的民族狭隘思想的原因?”白谨言问道。

  “嗯,差不多。”罗齐鸿说道“日本的经济还是不太稳定,受到美国佬的控制,一旦美国经济出事,很有可能被收割,所以我们需要投资一些稍微影响不大的产业。”

  白谨言听完便明白了罗齐鸿的思维逻辑,她猜测从日本市场撤资之后重点投资的地区应该是美国了。

  “还有一件事,李家成、郑裕彤等人联合投资日本了,在日本华人圈子造成的声势很大,反而在香江很低调,有点反常。”白谨言疑惑的问道。

  罗齐鸿认真思量,只想到了一种可能,“也许是想通过华人的势力来抬高市值,像我们一样从地市和股市一齐获利吧。”

  “这事情没有听郑裕彤提起过,应该是李家成提议的,这家伙一直想做香江地区的华人领头羊,很喜欢组成财团到世界各地搞项目,已经成功2、3次了。”

  “我感觉这李家成会成为我们的对手?!”白谨言皱眉说道。

  李家成手握两大公司,产业众多,已经爬到香江十大家族的榜单,实际上这家伙的实力已经超过了郑裕彤家族和李照基家族,而且作风像只狩猎的野兽,只有捕到猎物才会发出声音。

  “香江太小了,等会德丰、怡和崩塌,华资公司将这些东西消化完,难免会有争夺,资产值够大的肯定会打出火气来,这些冲突是难以避免的。”罗齐鸿说道“除非在接下来的5年之内我们可以将至少一半的财力输送出去。不过这样做很容易造成后方不稳,像合和实业公司一样。”

  “那我们要怎么做?”白谨言问道,眉头舒展开来,因为罗齐鸿脸上带微笑,似乎对这些有所对策。

  “走一步看一步吧,大不了他们吃肉,我们喝汤。”罗齐鸿嘻嘻笑着。

  见罗齐鸿不愿意说,白谨言也不想再问,两人开始随意的聊天起来。

  港元危机事件顺利过去,佳宁公司的事情又回到了香江热搜榜首。

  各大报章为了销量的增长,拼命的挖掘佳宁公司以及陈松青等人的黑料,甚至有传媒人开始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帮忙补上一些漏洞的猜想。

  香江市民很喜欢这种相互勾结的戏码,如裕民银行高层与陈松青的爱恨情仇。

  如今的陈松青还算是轻松的,因为冼姓疑犯仍然在逃,伊巴拉希谋杀案只能束之高阁,警队奈何不得陈松青。

  新闻纸上也有相关的报道,大多数报章都认为冼姓疑犯已经死亡,连尸体都有可能被人道毁灭,寻不到踪迹。

  毕竟当初警队贴出的悬赏金额那么高,H白两道都在寻找,可惜都找不到,一点踪迹都没有。

  由于有些罪名尚未确定,仍然需要寻找证据,所以还未对陈松青提起公诉,不过已经对陈松青等人进行的人身自由限制,防止逃脱。

  佳宁公司的账目还在核算之中,需要各大银行、财务公司沟通,牵涉金额又多达百亿港元,所需时间量不少。

  根据罗齐鸿了解到的信息,陈松青的背景很不简单,有着不少东南亚家族的影子在,曾经帮陈松青打断过一定数量的香江记者的暗访,甚至香江的谋杀案都是他们做的。

  当然,罗齐鸿不敢深入了解,谁知道这些家族是什么样的秉性,万一因此找来祸端,真的是‘好奇心害死猫’了。

  香江中环总警署

  罗齐鸿还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军装警和便衣警来回轮转,一派繁忙的样子。

  身边的保镖都被拦在办公室外面,罗齐鸿单独与警署署长鲍勃聊天,律师坐在旁边。

  “罗先生,你好!”鲍勃用蹩脚的香江话说了一句,接着下来都是英文“这次请你过来,是想了解一下你与佳宁公司陈松青的交易问题。”

  罗齐鸿喝了口咖啡,道“署长先生,我和陈松青的交易有什么不合法的地方吗?”

  “你误会了,不是不合法,而是我们警队在佳宁公司的文件中找到了一份关于金门大厦尚未完成交易的文件,应该是你向佳宁公司提供的吧?”鲍勃问道。

  “署长先生,你有证据证明是罗齐鸿先生提供的吗?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请不要做出假设性的提问。”大状很严肃的警告鲍勃。

  鲍勃眉宇微折,神色不悦,可是奈何不得大状,于是换一种说法道“那份文件是罗先生与陈松青交易期间被锁进保险柜的,罗先生对此有什么要说的?”

  罗齐鸿用手打断了律师的反驳,笑道“陈松青做过什么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如果有证据,可以起诉我,如果署长先生还是这样的问题,请恕我没时间奉陪。”

  “罗先生,警队不是要起诉你,而是希望你能协助警队查实一些证据。”鲍勃有些趾高气扬的说道。

  罗齐鸿说道“市民协助警队查案是义务,不过署长先生要失望了,那份资料确实不关我的事情,我帮不上忙。”

  开什么玩笑!

  那份东西本来就是为了勒索陈松青的,要是承认,不但有勒索罪,还会有知情不报、包庇经济犯的罪名。

  “罗先生放心,警队只是想查清陈松青的问题,其他的事情我们也可以替罗先生解决。”鲍勃忽悠罗齐鸿说道。

  “张大状,我想现在离开,可以吗?”罗齐鸿扭头对着律师问道。

  “当然可以,罗生只是回来协助调查,又不是犯人。”张大状森然说道。

  罗齐鸿对着鲍勃说道“如果署长先生没有其他问题,那我先告辞了。”

  出到警署门口,大量的记者围了上来,司机被迫停车。

  罗齐鸿为了公司的股价,下车招呼记者们。

  “罗生,请问警队请你回来是为了什么事情?”

  罗齐鸿笑道“协助调查!佳宁公司有一份文件,警队怀疑与我有些关系,现在已经澄清了,是一场误会,不然我也不会这么快就出来了。”

  “是什么样的文件?方便透露一下吗?”

  罗齐鸿摆了摆手“这是警队的机密,我不能透露,你们还是去问警队吧。”

  记者都是难缠的,足足问了罗齐鸿20余分钟,还舍不得让罗齐鸿走人,就差问罗齐鸿有多少隐藏的身家了。

  翌日

  一些小报为了博人眼球,刊登了疑问性的报道,让罗齐鸿的关注度直飙热搜。

  罗齐鸿只能让大状给这些小报发出律师函,警告他们,若是造成损失,一定要他们倾家荡产。

  “我这么点小事都‘头’(头疼),陈松青应该头很痛。”罗齐鸿呵呵笑道。

  程见深接过老板递来的茶水,回应道“陈松青的助手何桂全已经被警队控制了,不过还没有问出一些什么来,陈松青应该很担心这个。”

  “陈松青这个扑街!什么资料都保存,这不是想害人吗?”罗齐鸿叹了口气,现在报复陈松青,无疑是抬脚踩一坨屎,接着引来一群苍蝇。

  所以,罗齐鸿再生气也只能憋着。

  程见深知道老板惹上了麻烦,不过应该不大,否则不会如此淡定,“或许陈松青想借机报复。”

  “金门大厦是不是真的完成了交易?”罗齐鸿问道,选择性的忽略了程见深的回话。

  “还没有,金门大厦还在佳宁公司的手上,已经从百顺宁集团的手里买回来了。”

  罗齐鸿失笑道“陈松青这不是把‘黄脚鸡’(把柄)往警队那边塞吗?”

  “陈松青应该也没有办法,林秀锋、林秀戎兄弟威胁陈松青了,陈松青又不敢杀他们,只能买回来,企图打个时间差,搞定这件事的,结果来不及了。”程见深解释说道。

  “也好,我们趁机分一杯羹,百顺宁集团也会变成羹中美味。”罗齐鸿呵呵笑着。

  百顺宁集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是有十几亿港元的资产的,包括一些极好的地皮,如半山区的豪宅地皮、中环的物业,还有投资公司。

  “老板,我们如此多线作战是不是有些问题?您不考虑收缩一下范围吗?”程见深小心翼翼的建议。

  罗齐鸿稍稍一想,道“说说你的理由。”

  “如今的兆安地产已经负债不少,在市道转好之前,我们是要开发地皮的,总不能一直向银行的贷款吧,而且低迷期不知道要持续到什么时候。”程见深说道。

第262章【是时候了】

  “不用担心,德安公司这两年的盈利不错,到时候可以借一些钱应急,不会沦落到那种地步的。”罗齐鸿果断拒绝了程见深的建议。

  程见深沉默了一下,道“兆安地产是中型上市地产公司,不能总是靠着老板你私人的资金来发展,应该依靠正常性盈利以及偶尔的非正常性盈利。”

  这是程见深第一次不退缩的坚持己见,顶住了罗齐鸿不悦的脸色。

  他在赌,赌罗齐鸿没有到独裁的程度,同时赌上了自己之前的努力。

  “讲讲你的方案。”罗齐鸿想了想,德安公司的资金看似很多,事实上面对庞大的计划也是捉衿见肘,程见深的意见对兆安地产、德安公司都有好处。

  程见深松了口气“我认为地市即使不继续下跌,也不会有多大的涨幅,不如把收购物业的资金投资其他的项目快速获利,像港元危机中我们的获利一样。德安公司就是做证券股票投资的,可以交给老板您来亲自把握。”

  罗齐鸿抿了抿嘴,道“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这场况下日久的危机有可能在明年下半年结束,我们仅有半年多一些的时间,根本盈利不了太多。”

  “兆安地产公司持有中环安乐园大厦、东昌大厦、湾仔鹿岛大厦.油塘、九龙湾10幢工业大厦以及若干的商场、铺面,按照82年的市况来算已经可以市值14亿元,只要稍稍用力,兆安地产公司的市值便可以达到20亿元,迈进香江大型地产公司的行列”程见深主要是想说罗齐鸿太着急了,应该缓一缓脚步。

  香江的那些大亨都是有坚实的基础的,只有罗齐鸿的根基较为复杂,一旦出现什么意外,损失和影响都在其他大亨之上。

  罗齐鸿在脑海中搜索了一下,觉得目前只有一个项目较为适合兆安地产公司,“那就成立兆安地产公司的证券投资部门吧,由你来负责。这个部门的第一个项目是从股市上收购富豪酒店公司和百利保投资公司的股票,至于要收购多少股票,依照这两家公司的持股状况来下决定吧。”

  “是!我马上去物色人选。”程见深说道。

  “时间紧急,立刻和德安公司沟通,问他们借几个人来用一用,这个项目需要马上进行。”罗齐鸿斩钉截铁的说道。

  很快便会进入84年,嗅觉灵敏的商人会马上闻到不一样的味道,市场会有些明显的变化,他需要做一些安排。

  几日之后,市面上有消息传出,鹰君地产公司为了解决24亿港元的债务,决定出售旗下的富豪酒店公司。

  此消息迅速传散,不少公司、财团上门,希望能廉价收购富豪酒店公司。

  这份产业实在是太丰厚了,不过富豪酒店的债务情况很糟糕,旗下的百利保投资公司情况也不好。

  根据罗齐鸿的调查,富豪酒店有经常性亏损3亿5550万元,非经常性亏损8亿5千万元,合共约12亿1千万元,而百利保投资公司有经常性亏损3亿9930万元,非经常性亏损2亿4750万元,合共约6亿5千万元。

  如果拿下了富豪酒店公司,相当于背负了18亿6千万元,不过富豪酒店在尖东地区、机场的两座酒店价值连城,加上百利保投资公司控有的优质股权,还是有些盼头的。

  但其中需要承担的压力很大,而且需要收购者身后有强大的实力作为支撑,不然银行凭什么不搞事。

  九龙市区某酒店

  罗齐鸿、韦理和罗胥瑞都齐聚于此,准备商议如何拿走富豪酒店的控制权。

  筷子夹走了一块鲍鱼,配上一口红酒,罗齐鸿咀嚼了几下,笑道“我们还是有很大优势的,两位都对富豪酒店很了解,我们现在需要讨论的是对手的底线以及鹰君地产公司能接受的价格,还有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富豪酒店摆脱危机。”

  “已经有3家公司上门了,给出的最高价格是8千4百万元,我计算了一下,9千万应该是我们的最高价。”罗胥瑞沉声说道。

  韦理说道“这个价格很合适,我赞成。不过这次收购案还是由我和罗生出面比较好,你爹地的情绪还很激动啊。”

  韦理说的是昨日罗鹰石对记者表示‘生意的基础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至于投机取巧,则只要一次失手便会全军覆没.辛苦赚的钱,若为投机性活动倒流出去,那就是经营上的失败。’

  罗鹰石的这番话,不免对其子罗胥瑞的冒进做法有埋怨之意,而且罗胥瑞又脱离了家族。

  “好,罗生觉得呢?”罗胥瑞看向罗齐鸿,声音还是沉闷。

  “OK!那我和韦理先生去一趟吧,还是由韦理先生的亚洲投资公司来做主导吧。”罗齐鸿说道。

  韦理点了点头“那我们开始谈谈如何重组富豪酒店和百利保投资的债务和资产吧,那才是我们最大的难关。”

  这话已经表露了他们对富豪酒店的志在必得。

  “两位都是内行,先说说你们的方案吧。”罗齐鸿没有具体的方案,只有一个大致的构想,前世的两人都能扭转盈亏,这辈子同样不需要他指手画脚。

  韦理看了一眼罗胥瑞,道“罗生,我的计划是先向汇丰银行贷款7亿6千万元,用来进行债务重组,其中1.3亿元购回尖东富豪酒店。”

  “然后是资本重组,内容是把富豪酒店的股东资本大幅撇减,普通股的面值从每股10元撇减至2元,也就是把发行股本从6亿9千万元减至1亿3千9百万元。”

  “同时注销股份溢值帐6亿6千万元,并重估两家酒店带来的溢值2亿3千万元,以抵消溢帐上的12亿8千9百万元的账面亏损。”

  “再将撇值后的普通股合并为面值1元的新普通股,使得发行股数大幅度削减80%左右。”

  “最后是内部结构重组,内容有3点.”

  罗齐鸿很清楚这是出卖小股东的利益来进行重组,其中的阻力一定很大,而且他们这些大股东也都需要减少持股来降低风险。

  这一招看似维护富豪酒店的利益,实际上是保护了他们在座的人的利益。

  “韦理先生想要如何对付那些小股东?”罗齐鸿问道。

首节上一节139/25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