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1980:野蛮时代 第133节

  “.第一件拍品是位于上环干诺道236号的商业大厦,占地面积为2.2万平方尺,楼面面积17.6万平方尺,底价1千4百30万港元.”

  “1千4百50万!”百奇地产公司老总于洋举起51号牌竞价。

  这家公司自然也有对手,不愿意让于洋捡漏,其老板关群峰瞥了一眼于洋,举牌超价“1千5百万!20万、20万的加,不知道要加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真小气。这样的人来拍卖会做什么,回家抱孩子吧。”

  “老板,1千5百万的上环商厦是挺便宜的,我们要不要跟上?”陈智隆忍不住问道。

  罗齐鸿摇了摇头“我们的资金有限,还是按照计划来吧,现在的上环商厦很多,再过两个月,市价也差不多是这个价位了。”

  接着林洛奇亦是跟上那些人的竞价,出价1千5百80万元。

  一个小时后,康文毅、程见深、陈智隆3人都买到了心仪的物业,如康文毅拍下了九龙市区、铜锣湾商铺各一间,总价值2百万元。

  当然这样的投资也基本上掏空了他们的存款,不过他们的工作稳定,加上租金,支付那些贷款利息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诸位请稍等,拍卖会临时添加一项拍卖品,是中环的云咸街73号的云山大厦起拍价4千6百万元。”

  罗齐鸿徒然拉起了脸,这是什么操作?这么重要的资产怎么可能是临时加进来的?像置地公司收买拍卖师的那种操作吗?

  “4千6百50万元!”长江实业公司的洪小莲喊价。

  陈智隆见状,在罗齐鸿耳边低语道“老板,事有蹊跷!应该不是临时加进来的。”

  “我们要不要跟上?”程见深抓紧时间问道。

  “要不要制造一些麻烦?让这项拍卖流拍收回?”康文毅直接提供了解决的办法。

  砸场子是个解决的办法,不过不是什么好办法,因为会得罪汇丰银行,以及一众参与的银行和财务公司。

  罗齐鸿的脑袋飞速运转,计算这幢商厦的最大价值,也是他的竞争底线。

  “见深,以最低加价竞拍,你们两个帮我计算这幢大厦的最高价格是多少。”

  “是!”3人立刻开始做事。

  “4千7百万!”程见深举牌竞价,时刻注意着那几大公司的动向。

  另一边的洪小莲对着女秘书说道“兆安地产公司也收到了消息吗?我印象里好像没有他们的名字。”

  胖脸的女秘书看了一眼远处的程见深,沉色道“没有!应该是临时做出的决定。”

  洪小莲一边举牌一边思考说道“兆安地产公司的实力不俗,在暴跌之前有及时撤回大量的投资,现金储备和我们的差距不是很大,加上罗齐鸿的私人实力更强,多了一个强劲的对手啊。”

  “按照资料显示,罗齐鸿是个极为理智的人,应该不会出高价。”秘书分析说道。

  洪小莲没有再搭话,她知道中环的商厦虽然值钱,但是也很有限,如果超过6千万元,就不值得继续竞价了。

  罗齐鸿综合2人的意见,将最高的价格定在了5千8百万元,这也是最为保守的价位,防止出现大的错误。

  “见深,直接叫5千2百万。”罗齐鸿沉声命令说道,那些大公司准备充足,谁知道最高是什么,现在唯有把拍价拉高,让他们能捡的便宜迅速减少。

  如此才会让公平得以彰显,其实罗齐鸿很生气,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搞这样的桌下动作?是瞧不起他吗?

  大公司的高管见罗齐鸿喊价如此之猛,有些失神了,担心这位罗生不顾后果的搞事,他们要是出现失误,可是要砸掉饭碗的。

  洪小莲自然不怕,继续喊价“5千2百50万元!”

  “5千5百万!”罗齐鸿摸着下巴,淡淡一句,音量不大却足以让程见深听见。

  经过20分钟拉锯战,洪小莲终于将拍价喊至5千9百万元,相比溢价28.2%,比市价高出3、4个百分点。

  “老板,已经超出市价了。”康文毅提醒说道。

  罗齐鸿微微颔首“那就到这里吧,看来这幢云山大厦与我们无缘了。”

  “我们要不要向汇丰银行投诉?”程见深脸色有点黑。

  罗齐鸿摇了摇头“汇丰银行不会为了我们得罪那些大公司的,投诉没有太大的作用,只会让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

  “或许可以让汇丰银行多给我们贷一些款。”陈智隆试探说道。

  罗齐鸿思量几分钟,回应道“可以试一试,你们和汇丰银行交接的时候可以提醒一下他们,看他们的态度决定下一步做些什么。”

  “您打算将这件事交给谁来做?”陈智隆问道,一副跃跃欲试的急躁样子。

  “你们3人一起去吧,陈董你要做主导,注意不要勉强,我们还得罪不起汇丰银行。”罗齐鸿交代说道。

  为了这么点东西,得罪了汇丰银行,实在是不划算,兆安地产公司还有大量的贷款在汇丰银行的账上呢。

  “您放心,我一定把事情做妥当了。”陈智隆保证说道。

  其实罗齐鸿听说过拍卖会的私下交易,没想到今日竟然遇到了,而且他还成了受害者。

  同行们私下窃窃私语的结队离开。

  “只是为了一幢中环小中型商厦,又搞这样的暗箱操作,真的是不要面子了。”

  “装模作样!要是不想我们参加,早说嘛,不用这么恶心我们吧。”

  “把云山大厦私下竞标不就行了吗?拿出来拍卖做什么?”

第250章【升值与贬值】

  铜锣湾某酒店

  在侍应生的引路下,罗齐鸿、林洛奇、黎育德三人来到了304包间。

  “把你们这里招牌菜都上一遍吧。”林洛奇刚坐下,瞥了一眼桌面的菜单,淡淡的吩咐侍应生。

  侍应生很有眼力,三人身上的服饰都显示着他们的不凡,见另外二人没有意见,便应了一声是,然后将菜单又收了回去。

  “刚才最后的中环云山大厦是不是有些蹊跷?”黎育德很认真的问道。

  林洛奇微微一笑“看似不正常,其实这样的非官方拍卖会经常做这种事情,只是非官方的拍卖会少一些而已。看情况,应该是长江实业这样的大公司联合汇丰银行做的。”

  “这是不是有点过分了?是觉得我们买不起云山大厦?”黎育德突然讲起死理,不想变通,应该是对云山大厦很中意。

  林洛奇失笑道“黎叔,他们那些人向来是这么做事的,不关有没有钱、买不买得起的事情,其中牵涉一些彼此间的交易或者人情。”

  “令我奇怪的是,他们竟然没有通知阿鸿,照理说,兆安地产公司应该入得了他们的法眼才对。”

  话题开始转移到了罗齐鸿的身上,黎育德也侧目看向罗齐鸿,似乎在问他有没有收到消息。

  罗齐鸿无奈道“兆安地产公司的市值都跌出10亿元的高位,他们自然不会把我列入名单之内,不然我也不会以最低加价进行竞拍。”

  黎育德自嘲笑道“还是实力太弱了,好东西都给了大公司,我们更加没有发展的空间了。”

  罗齐鸿心想‘资本主义的社会哪有什么公平,只有大吃小。’

  这也让罗齐鸿想起了金门大厦,若是能吃下这一幢中环甲级商厦,兆安地产公司肯定是妥妥的地产大公司了。

  可惜,照今日的情况来看,金门大厦肯定会引起各方竞逐的,价格不会低,少说也要4个亿港元。

  这样的价格都够他啃下一间华光地产公司了。

  驱逐掉脑袋里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罗齐鸿回归眼前的现实,说道“香江市面上的物业很多,留意一下还是会有整幢中环商厦出售的。”

  “暴跌都一年了,什么时候才是到头啊?”林洛奇感叹说道。

  实际上,他是想抄底了,那么多的优质物业在眼前晃荡,哪个有钱的人没有想法的,除了那些铁了心移民的人。

  罗齐鸿喝了口红酒“你们的资金都换成外币了吗?市面上的风声很紧呀。”

  说起这个,林洛奇和黎育德不免皱起眉头,神色异常起来。

  “我的家族资金和公司资金大部分都在日本市场,倒是不着急在这个时候兑换。”黎育德回了一句。

  闻言,林洛奇的心情更加不好了“我想换,可是现在的汇率太低了,都快贬值60%了,要亏损60%,我还真是难接受。”

  如今的香江市面港元与美元的汇率已经接近1比8了,黑市更是超过了8.4。

  银行每日给出的外币兑换额度有限,根本不够普通市民兑换的,更别说供给企业。

  这是特殊时期,一旦减少兑换额度,会引起更大的恐慌,所以银行也不敢暗箱操作,毕竟引发的后果不是某些官员可以承担的,是需要问责的。

  罗齐鸿嘴唇上挂着些许笑容,现在换确实有些吃亏,不过形势很吓人,大有港元崩盘的可能性,如果不是前世记忆的加持,他都担心港元撑不住。

  “现在只能等港府出手了,我们什么也做不了。”罗齐鸿淡然的说了一句。

  接着侍应生推开门,端着菜肴进来。

  林洛奇没有停下,继续道“要是将投资转移到日本,也要承受目前的兑换损失。阿鸿,这部分的损失你觉得需要多久才能赚回来?”

  话题终于延伸到了正题上。

  罗齐鸿思考小会,回答道“或许需要4至6个月。”

  “地产也是需要这个时间?”林洛奇问道。

  罗齐鸿笑道“这是按照目前股市的平均增长来计算的,地产恐怕需要更长的时间,一年都是短的。”

  林洛奇沉默了下来,他的团队判断汇率事件会很快平息的,地产恢复的时间会长一些,但未必需要一年,所以如此一进一出似乎不占什么便宜。

  黎育德探口风道“罗生准备怎么做?继续加大日本市场的投资吗?”

  罗齐鸿晃了晃脑袋“暂时没有这个打算,日本的排外思想比香江重一些,我已经在日本打开了一条路,不能扩张太快,不然容易被狙击。”

  “前些年,东南亚的同胞过来香江投资,也遇到了不同程度的狙击,日本市场比这更加严重,如果不是我拿着钱砸,恐怕也打不通这条路。”

  投资太大容易引起反噬,不如温水煮青蛙。

  同时罗齐鸿想拉拢更多人到日本市场,如此可以分散压力。

  显然黎育德、林洛奇两人顾虑重重,有点只想赚钱不想冒险的意思。

  “你们可以回去商量一下,这件事情不着急。”罗齐鸿给双方一个台阶下来。

  “罗生觉得日本的地产市场和香江的比,哪个更胜一筹?”黎育德还是心急了一些。

  罗齐鸿的投资暂时没有出现过失败的例子,黎育德认为罗齐鸿敢投资这么大,肯定是有足够的把握的。

  自己无法判断,却有强者引路,黎育德自然心动,毕竟机会不是时刻都有的。

  罗齐鸿笑道“和78年到81年的香江相比,日本的地市表现还是差一些的,不过日本的货币一直在增值,这是个赚取货币差价的大好时机,我认为这是可以弥补其中的差价的。”

  林洛奇与黎育德心思各异,不过罗齐鸿说的话很有道理,也是根据事实分析判断出来的。

  “日元升值的部分可否补上如今的港元贬值亏损?”黎育德问道。

  罗齐鸿是做证券股票投资的,对这些自然会有一些分析判断。

  “需要一些时间吧。”罗齐鸿模糊的回答,谁也无法准确预计,哪怕是国家机构。

第251章【导火索】

  最后,黎育德与林洛奇打算联手进军日本房地产,还拉上了罗齐鸿作为盟友,只是这个盟友的分量不高,大有借用势力的想法。

  罗齐鸿在日本布局如此之久,愿意帮忙的话,他们当然可以尽快打入市场,甚至快速获利回本。

  其实罗齐鸿认为可以在日本使用一些陈松青的手段,编造一些利好的消息,然后靠着股市迅速获利。

  唯一不同的是罗齐鸿不想将骗局做的太大,不可挽回,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获利,公司的基础会牢实一些,方便以后套现离场。

  因为罗齐鸿知道,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化之后,经济是不太可能挽回的,出口贸易又被老美拦腰截断,那时候会失去投资的意义。

  如美国那些资本家一样,赚一大笔便撤走,有利益了再来,这才是投资的真正精髓,当然这只适合大本营之外的国家地区。

  事情便交给了白谨言,罗齐鸿当甩手掌柜,专心应付如今复杂的香江形势。

  7月18日,星期一

首节上一节133/25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