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第310节

  要把一些基础的故障排除干净。

  乔海笑道:“寒假来打工啊,那你得发工资。”

  “嗯,给钱。”

  周浩然接下来几天,就跟乔海团队一起,开始着实下一个项目了。

  财务管理系统。

  这就容易多了。

  因为有参照物。

  计算机学院有财务管理系统,是学校在两年前统一采购发下来的,单套系统采购价据说高达12万,引起过不小的争议。

  周浩然带上乔海,把这个财务系统的每个模块和各个环节都记录在案。

  架构雏形也就有了。

  相比于外面采购的财务管理系统,乔海团队搞的这个系统,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产品间的协同。

  仓库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是一个团队开发的。

  就形成了产品中的捆绑关系。

  有接口对上。

  数据就可以自由传输。

  如果没有接口……就像淘宝购物想用微信支付似的,有着绕不开的天堑,信息对接不上。

  周浩然近期在兑换外汇。

  家底都掏空了。

  就等春节后靠着卖软件系统,来回回血呢!

  “咦?周浩然?”

  身后忽然有人喊住了他。

  “嗯?”

  周浩然回头,发现是宁元甲博士。

  宁元甲皱眉道:“我听说,你在做财务管理系统?”

  “对。”

  周浩然笑了笑。

  宁元甲叹了口气,“你这样不行啊,这都马上要考试了。”

  “考试?”

  周浩然微微一怔。

  “你还装?”宁元甲觉得这人可真有意思,“明天!编委会的考核,就剩下最后一个名额了!”

  “哦,对!”

  周浩然这才想起来。

  程院长之前说过,要他过来参加面试,不是以考生的身份,而是以考官的身份。

  毕竟他现在已经加入了学校的“专家组”,成为了学校教材编委会的一员。

  默认会成为学院编委会的一员。

  宁元甲瞟他一眼,“复习的怎么样?”

  周浩然摇摇头,“没怎么看。”

  宁元甲皱眉道:“这怎么行?我记得,上次考核你就表现不太好,十几个评委都没给你通过。”

  “呃……”

  周浩然不知道该怎么说。

  宁元甲见他心不在焉,就好心好意的说:“你得认真点啊,这是最后一个名额了。你要是发挥不好,直接给我了,我也没什么意思。”

  周浩然失笑道:“宁博士,咱们不是竞争关系。”

  “行了,你快别装了。我那有Java考题300道,是我总结出来的,你过去拿吧?”

  宁元甲跟他招手。

  周浩然哭笑不得,“考题?”

  宁元甲道:“嗯,你拿回去背一背,临阵磨枪。明天的考核,就算通不过,至少也能选票过半,你面子上也能好看点。要是表现糟糕,又是十几个评委没投票,乔海他们几个谁还信服你?”

  “不用,真不用!”

  周浩然一时间都难分真假。

  不知道这人是真想帮忙,还是有什么阴谋诡计,想让自己在明天的考核中出丑。

  “走吧,别客气!”宁元甲就很自负,“我还能怕你的竞争?那个名额,一定是我的。我作为学长,指导你们这些学弟,也是应该的。”

  “不不,不了!我还有事!”

  周浩然没接受他的好意。

  直接走了。

  宁元甲站在学院大楼门口,就有些吃惊。

  心说这人怎么回事?

  然后,就看到周浩然走向了一辆白色的夏利轿车。

  上车离开了。

  宁元甲看到这一幕,不禁嘲弄起来:“我就说吧,那天的虎头奔是借来的!这人虚荣心太强!感觉没什么指导的前途!回头得把乔海他们几个劝回来,这不误人子弟么!”

第285章 候选人和评委

  时间已经定下来了。

  春节后,周浩然就会跟着谭明亮教授一起去美国,跟斯坦福大学做一些学术上的交流。

  他已经发表了两篇论文。

  还有多篇未发表。

  很多新概念、新想法都是行业里的第一次,就颇受重视。

  不过,他有个缺点。

  太年轻,学术身份不足。

  学校这边就一直在努力,想给他的身份多添几道光环,等见到了外国人以后,才有足够震慑他们的底气。

  比如,什么是天才少年?

  一年时间,修完大学四年的课程。本科毕业后,直接跳过硕士阶段读博士,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学历上的积累。

  又比如,把他吸纳进学校的教材编委会里。

  通常来讲,只有行业里的资深专家、教育家,才会进入到这样的名单里。

  周浩然有了身份。

  也就有了义务。

  他要来当考官。

  教材的编写,跟其他的书不同,在准确度方面会有更高的要求。而大学教材往往是专业书籍,三审三校的环节,普通编辑就不行了,必须得专业人士。

  所以一本教材往往都会有很庞大的一个编委会班子。

  主要分成三部分。

  第一,学校编委会。

  相当于教材的“架构师”,负责调节各学科的关系。

  别大一还没学离散数学和概率论呢,大一的编程课程里就出现了这样的数学知识,这就超纲了。

  周浩然要参与这个环节。

  第二,作者。

  有的教材,是一个人写成;有的教材,是多人合作,每人编写一章。

  周浩然会跟谭教授合作,一起来写这本《Java编程指南》的教材。

  第三,学院编委会。

  这些人要做的,就是审校的工作。

  书写成后,他们要查漏补缺的挑毛病,从错别字、专业度、超纲指标等等层面来考量,对一本教材进行全方位的判断。

  宁元甲博士来竞争编委会的最后一个名额。

  参与的其实是就是“审校”的工作。

  这本教材是Java相关,就招一批懂Java的年轻博士、副教授什么的进来。下本书写嵌入式,就招一批懂嵌入式的年轻博士、副教授什么的进来。

  属于临时招进来打杂的。

  虽然是打杂。

  可是在教材的编委会名单里,不会有所区别,都是编委会成员,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

  宁元甲对此志在必得!

  他是公认的复旦计算机学院里Java水平最高的年轻博士,他理所应当参与进去,这对他日后留校提副教授会有很重要的帮助。

  “周浩然!咦?你怎么穿这身就来了?”

  宁元甲在走廊里默默背题,为今天的面试做最后的准备。

  就见周浩然穿着一件黑色羽绒服、蓝色牛仔裤走了过来,连正装都不穿。

  周浩然道:“没接到服装要求啊。”

  宁元甲好笑道:“没接到要求,咱们也得自我要求啊。别到时候考核的时候,印象分太差被评委给刷下去了。”

  “学校里不讲究那些,就看才华。”

  周浩然现在是评委了,他说的是他自己的考核标准。

  “人情世故跟才华一样重要!”

  宁元甲语重心长。

  “也对!”

  周浩然笑笑。

  心中很奇怪。

首节上一节310/3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