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第277节

  “什么大先生啊!”唐时宜撇撇嘴,很是不以为然,“我认识他。”

  “嗯?你认识?”

  唐泰华微微一怔。

  唐有志也很惊讶,“鹿鸣,你认识小叔?”

  唐时宜听到“小叔”这个称呼,就很是头疼,双手摸着太阳穴,很抓狂的说:“哥,他是我同事……他在我们单位里当销售。”

  “销售?”

  唐有志睁大眼睛。

  唐时宜道:“嗯,就是个最基层的小业务员。他才十八岁啊,才高中毕业。他能加入红星台,当初还是我托的关系呢!”

  “你?”

  唐有志一头雾水。

  老爸唐泰华就好像没听见一样,唏哩呼噜的吃粥,吃的很香。

  唐时宜淡淡地说:“我们栏目的主持人叫乔岁青,周浩然是她弟弟。夏天的时候,乔岁青找我,说她弟弟想来台里工作。可他就高中毕业,不可能入职,求我帮忙。是我找了总监,走了内部推荐渠道,他才顺利入职的,当了个实习销售。”

  “实习销售……”

  唐有志有些错愕,也有些不自信起来。

  没办法,这是时代特色。

  对销售就是有歧视。

  “爸?”

  唐有志看向了老爷子。

  唐泰华呼噜噜的喝着粥,似乎什么都没听见,掷地有声的说:“大先生的智慧,不是你们能理解的。”

  唐时宜就冷着脸不说话了。

  家教很严,她也不能顶嘴。

  这时,外面传来了声音。

  唐有志转头一看,就惊喜的说:“小叔,你怎么回来了?”

  “啊?”

  唐时宜神色错愕,回眸一看。

  果然看到周浩然那小子已经到了外间。

  天啊!

  躲还躲不开了!

第258章 赌局

  周浩然之前找杨校长,不过他是高级知识分子,自视清高,不愿意做走后门的勾当。

  好在窦局长答应了。

  这就有底气了。

  “唐先生醒了吗?”

  周浩然昂首挺胸,很有自信。

  唐有志笑笑,“我爸醒了。”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

  周浩然昂首阔步的往里走。

  刚好就看到了唐时宜那张冰冷又清丽的脸,气场着实强大,竟让他生出了几分心虚。

  怪不得栏目组里的人都怕她呢!

  这么走近,也算是第一次认识她了。

  她脸蛋椭圆,眼睛很大,头发微烫为染,呈弯曲又棕褐色,颇为新潮。头发不长,垂落至脖颈的位置,显得整齐又干练,还真有几分职场女领导的风采。

  此时,她身着一袭黑色修身的女士风衣,线条简约,气场冷冽,眼神里充满了质问。

  以至于周浩然都有些语塞。

  不知道该怎么跟她打招呼。

  “鹿鸣,小叔来了。”

  唐有志对妹妹这样的表现不满意。

  唐时宜轻咬着嘴唇。

  闷声不响。

  唐泰华神色不悦,瞥她一眼,“鹿鸣?”

  家风很严,唐时宜没办法,只能略带几分羞恼的唤了一声:“小叔。”

  周浩然连忙道:“别别,咱们各论各的吧……唐老师,在单位里一直都想见你,可惜没机会。真没想到,在这样的场合见面了,还真巧呢。”

  “嗯,巧。”

  唐时宜的眼神冷冽,看起来很生气。

  周浩然感觉这人性格太怪,不想招惹,就笑着走到了唐泰华面前,笑着说:“唐先生,久仰多时了,一直想过来拜会您!”

  唐泰华站着等待他,用两手去跟他握手,很激动的说:“你是大先生,咱们红楼的人,都该听你的!”

  周浩然客套的说:“我年轻不懂规矩,还是得你这样的老前辈多指点。”

  “我可不是前辈。”唐泰华赶忙纠正他的说法,“我就是年长几岁,从辈分上来看,咱们是师兄弟,你继承的是我二伯伯的衣钵,他是上一代的大先生。”

  “愧不敢当啊!”

  周浩然知道上一代的大先生是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黄浦滩风流浪子唐季珊,那些当红的女歌星、女影星,基本都跟他有染。

  这样的成就,还真不能小觑。

  “老二呢?”唐泰华看向了大儿子,“他什么时候回来?”

  唐有志道:“应该就快了。”

  唐泰华握着周浩然的说:“那你就等一会儿,去取大先生的信物了……当年谁也不知道红楼还能不能存在下去,二伯伯的信物就在我这保管。真没想到,到了今天,红楼还能有新的传承。”

  “还要师哥你的经验啊!”

  周浩然由衷的的说。

  听得身后的唐时宜恶心的差点吐出来。

  心说这人可真不要脸。

  给台阶就上。

  我爸都快七十岁了,你一个十八岁的小孩儿叫师哥?

  脸皮怎么能这么厚?

  唐泰华叹了口气,“有什么不懂的,你还是找老张、老孙、老陈他们几个吧,我这身体……不知道还能坚持几年。”

  唐时宜嗔道:“爸,你身体好着呢,医生说了,你的各项指标都很好。”

  周浩然笑道:“师哥,我这次过来,就是给你带好消息来的。”

  “好消息?”

  唐泰华对他的说法很上心。

  儿女们不清楚大先生的含义,可他是过来人,见过上一代大先生在黄浦滩呼风唤雨的场面。

  周浩然道:“本来我找了复旦大学的校长,想让他帮忙联系下肾源。不过杨校长太清高,不想走后门。中午的时候,我又去找了别人,这事就定了。”

  “肾源?”

  唐泰华微微一愣。

  唐有志大喜过望的说:“小叔,真的?肾源你有办法?”

  周浩然笑道:“对,已经说好了,到时候会调派全国的器官资源,优先给这边供给。师哥,这段时间你听医生的说法,把身体养好了,有足够的体力做移植手术。”

  “做不做手术的……”唐泰华似乎不怎么在意,叹息着说,“活到这个份儿上,也够了。真要是有肾脏,那么宝贵,还不如用在年轻人身上。”

  唐时宜就又不高兴了,“爸,你身体好着呢,可别说泄气话!”

  “对,既然我是大先生,这事就听我的。”周浩然对身份的利用一点不含糊,“师哥,你就准备手术吧,估计这一两个月,移植的肾脏就能准备好。”

  这时,唐泰华的另一个儿子唐思齐回来了。

  他刚刚回家了。

  拿出来了一个红布包着的小盒子。

  打开小盒子。

  里面是一枚白玉扳指。

  “对,就是这个。”唐泰华打开看了一眼,却没有碰这枚扳指,递了过来,“就是这个了,这是你的。”

  周浩然没客气,连带着木头盒子一起接了过来,“这枚扳指,就是大先生的信物吗?”

  唐泰华喟然道:“对,正常来说,红楼先生们在茶馆开会,或者一些重要场合时,你都要戴着这枚扳指,这是身份的象征。不过,那都是过去了。现在就剩下了这么个说法,你收着吧。”

  周浩然拿过扳指,戴在了大拇指上。

  扳指温润细腻。

  就是有些大。

  长期佩戴肯定不行,保不齐就掉了。

  然后,周浩然就跟唐泰华一起,聊起了红楼往事。

  唐有志在旁端茶倒水。

  唐时宜在旁给“小叔”削苹果。

  唐思齐则是在旁,给老父亲按腿,放松肌肉、疏通血管……尿毒症患者,切忌劳累,宁可在床上躺着休息,也不要做运动,时间长了,肌肉必然萎缩,得多按摩才行。

  三个小辈的在旁伺候。

  两个长辈聊的很开心。

  只可惜,唐泰华其实是七十年代后才有了“先生”的身份,受时代限制,他没什么施展空间。等八十年代末,红楼茶馆可以正常运营了,他又查出了尿毒症。

  这让唐泰华很自责。

  觉得没为红楼茶馆的复苏做出过贡献。

  周浩然就安慰他,说这不是他的错,这是时代的不可抗力。

  好在现在好了,进入了上下五千年里对商业最好的时代,像红楼茶馆这种传统行业,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里不仅不会受到打压,还会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怀和保护。

首节上一节277/3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