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第262节

  周浩然讲,谭明亮听。

  让程德昌有些恍惚。

  这还真指导上了?

  讲了半个小时,一篇论文就看完了。

  其实并不长,只有1000多个词。

  谭明亮询问道:“怎么没有实验数据?”

  周浩然失笑道:“我也没做实验啊。”

  谭明亮沉吟道:“最好能用激光干涉仪,捕捉到JVM堆内存变化的频率……拿出一些切实的实验数据,这篇论文就更有说服力了。现在都是论点,也缺乏文献的引用,说服力不够。”

  周浩然也很无奈,“这是全球首次提出,本来就没有文献参考。”

  “嗯。”谭明亮点了点头,深吸了口气,“院长,这篇论文我看完了,感觉……大概率……以我的经验来判断,这篇论文都是准的!我可以联系斯坦福大学的里弗斯教授,给他看看。”

  “先不急。”程德昌及时叫停了,“相关部门的同志正在过来,看看他们的说法。”

  “啊?”

  谭明亮和周浩然都有些不明所以。

  “涉及到了军事和金融领域,就没有小事!”

  程德昌院长是院士,在技术规范方面接触过核心部门,接受过保密训练。

  谭明亮目瞪口呆。

  周浩然“靠”了一声,“老院长,你怎么这样啊?我可不想进国家队!”

  ……

  真来人了,一共三个。

  也不说是哪个部门的。

  只知道领头那人叫窦安国,有大校军衔,都叫他窦局长。

  要了一间办公室,窦局长跟他单独谈话,气氛严肃,好在很客气。

  先是说了大道理,别的行业都好说,但如果关系到了金融和军事领域,就得慎之又慎。有了新技术、新方案,这是好事,可是公开发布的时候要经过审查才行。

  总不能让国内的技术力量,帮助了外国的金融或者军事发展。

  周浩然予以解释。

  说Java现在刚推出,国外大部分的实时交割金融系统,都还没有使用Java语言,也怕出问题。只有个别小单位级的金融系统,出于开发和维护成本的考虑,会采用有跨平台优势的Java语言。

  所以即便这篇论文不发表。

  外国金融系统真的出事了。

  也只是小事。

  波及面很窄,很快就可以摆平。

  事实上也是如此。

  上一世,美国有一家证券公司就采用了Java语言来做的一套金融交割系统。98年亚洲金融危机,交易频率大增,高并发出现,因为垃圾回收器的缺陷,导致发生了0.5秒的延迟,引发了数百万美元的损失。

  这点损失,微乎其微,对美国金融体系构不成任何打击。

  他们很重视金融。

  出事了之后,就赶紧研究,这个缺陷很快就被补上了。

  周浩然觉得窦局长这几个人,有点小题大做。

  可这关乎原则。

  窦安国局长很慎重,说国内也在开发金融的实时交割系统。

  现在的汇款模式,虽然稳定安全,但效率太差了,要好几天才能汇到。为了适应资本市场的需求,确保交易资金的及时清算和交易安全,国内也在开发相关的金融系统。

  金融关系到国家命脉,总不能用外国的吧?

  只能是自主研发。

  周浩然的这篇论文,如果是假的,这自然好说,你爱怎么发表怎么发表。如果是真的,那意义就很重大了,就不能随便发表了。

  要先为我所用,服务本国的金融清算系统。

  周浩然自然要顾全大局。

  接受他们的安排。

  窦局长说服了他,这才把程院长给叫了过来。

  一通猛夸。

  说他真是教育家,培养出了一位计算机天才。

  程院长也很有觉悟,“窦局长,这篇论文经过我们的专家判断,正确性肯定没问题。不过关系到金融,不发就不发了。年轻人求名,其他不涉及金融的论文,还是该发表的。”

  “当然,只要无关国家战略,我们不会限制任何国内外学术上的交流。”

  窦局长四十来岁,很是客气。

  周浩然有点丧气。

  好不容易写出来的论文,竟然不让发。

  窦安国看出来了他情绪不高,就递给了他一张名片,笑着说:“遇到了什么麻烦,可以联系我。”

  周浩然这就心态平衡了。

  送走了一行人,程院长就低声道:“别以为你吃亏了,你要是以技术专家的身份在国家这边挂上了号,只要你别杀人放火,谁也动不了你。你不是要做生意吗?现在做生意的,多危险啊。”

  周浩然只能直面现实,道:“只要别影响我泡妞就行。”

  程院长扯了扯嘴角,气道:“放心吧。”

  周浩然哈哈大笑。

  两人单聊过后,就可以把谭明亮教授放进来了。

  谭明亮的眼睛,愈发明亮,很振奋的说:“周浩然同学,我刚才思考过了,你的论文写的真好啊!我现在有99%的信心,保证你的说法是对的!”

  周浩然笑着说:“谭教授,刚才那篇论文,该忘就忘了吧,刚才窦局长的人没找你谈话?”

  谭明亮不以为意的说:“论文不发表,不妨碍咱们私下里学术交流。”

  “我回头再写一篇开发者自行实现的线程管理,未捕获异常导致线程静默死亡的论文……算了,不写这个了,这可能会被Nasa应用在航天领域。”

  周浩然自言自语的分析。

  要是因为自己的一篇论文,导致1999年Nasa的某地面控制系统没有发生线程宕机,就会让他们的那次航天发射成功。

  就有点资敌了。

  谭明亮教授和程德昌院长对视一眼,都神色错愕。

  周浩然换了一个念头,说道:“下一篇论文,我就写Native代码崩溃会连带JVM进程终止,从而破坏跨平台稳定性的专题吧。”

  谭明亮都没太听懂。

  程院长笑呵呵,“小谭,你看?”

  “院长,要不……”谭明亮想到了什么,试探着提议,“院长,我觉得周浩然同学的水平是真的,他对Java语言的理解,放眼全球……说真的,比我之前在斯坦福大学的那些同事还强。”

  程院长都有些难以置信,“真的吗?”

  谭明亮沉声道:“我有这种预感。”

  “唉!”

  程院长叹了口气。

  觉得很可惜。

  这么好的技术苗子,偏偏对技术研发没什么兴趣,都不来学校上学,在社会里赚钱泡妞……不过这也正常,年轻人嘛,都是这么过来的。

  就是有点糟蹋天赋。

  谭明亮道:“要不让他加入我那个小组?”

  “嗯?”程院长微微一怔,“你是说图书小组?”

  谭明亮正色道:“他说的对,现在的Java还存在着很多缺陷,让他来查漏补缺,我觉得最合适。我们要编一套Java丛书,面向的是全国的在校大学生。我们要确保这套书的正确性,不能误人子弟。”

  他前几个月才从美国回来。

  堪称国内最精通Java语言的一批人之一。作为行业带头人,他有义务也有责任编写一套国产的Java教学丛书,来培养国内的IT工程师。

  周浩然也听懂了,“什么意思?谭教授,你想让我跟你一起写书?”

  谭明亮笑道:“对,写一本《Java编程指南》,作为大学计算机学科的基础教科书。”

  “太初级了吧?”周浩然皱皱眉头,“这么基础的指导书,需要我来把关吗?”

  谭明亮道:“很需要!”

  周浩然沉吟,权衡自己有没有时间。

  谭明亮道:“稿费很高的。如果书的质量有保证,教育部批准作为全国大学的通行教材,每年的销量至少10万本。每年几十万的稿费,可以我们三个作者一起平分。”

  “作者一栏,要署名。”

  周浩然觉得可以接受。

  谭明亮笑道:“当然。”

  “我只负责查漏补缺,细节的编写,你找你的研究生去做。”

  周浩然肯定没空写那些细枝末节。

  “可以。”

  谭明亮也不会写具体的章节,会交给手下的学生来写。

  周浩然点了点头,“既然要写书,那不妨就多写几本。我很精通Java,但这还不是最精通的,我更擅长大数据。程院长,咱们学院都有哪些写书小组?”

  “啊?”

  程院长惊了个呆。

  “不管是数据结构,还是C、C++,操作系统、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领域,我都有所涉猎,肯定比咱们学校的老师水平高。需要的话,我可以给他们指点!我不为了那点稿费,只想代表复旦大学编写出一套完整的最好的计算机专业教材,培养我们国家自己的人才!”

  周浩然又吐槽起来。

  说国内的计算机教材,都是国外好几年前的东西,都严重过时了,怎么培养出与世界接轨的高级人才?

  教材,就是第一步!

第247章 侍妾

  11月份的海港,天气转凉。

  “婉姨,回头家里装两台空调吧,这一出来,还有点冷呢。”

首节上一节262/3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