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富二代成长日记 第7节

  上次过年的时候在县城买年货超市里,才看到这种巧克力。

  爸爸妈妈挣钱那么辛苦,她没敢提。

  这个……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味道?

  他莫名其妙就要给自己两包,而理由只是……见面礼?

  什么叫见面礼?为什么见面要送礼?

  难道这是城里的习俗吗?

  好像电视里,是演过那种见面了送礼的场景。

  那自己收了这个东西是不是也要给他回礼?

  胡思乱想一阵,夏晓禾就更加不敢收了,连连摇头:“谢谢你,我不要。”

  李旭看到夏晓禾这般坚决,将一包巧克力撕开,掰了一块下来,随后递到了夏晓禾的面前,说:“这一包我吃不完,那你帮我吃一点总可以吧?”

  夏晓禾看着李旭手里的那块掰下来的一小块巧克力,下意识的吞了吞口水,终于执拗不过,接了过来,随后小声说了一句:“谢谢。”

  夏晓禾将那块巧克力含在嘴里,小巧的嘴巴微微张着,粉嫩的唇瓣轻颤了几下,清澈的大眼睛眨了眨,随后望向李旭,脸又红了一下。

  “谢谢……”夏晓禾又认真的说了一遍。

  李旭不在意的笑了笑……

  不至于,真不至于,不就是一包巧克力嘛,这小丫头……

  他目光追忆,忍不住想起了上一世那个前女友。

  自己辍学前还在追她。

  关系确定后,至少给她花了七位数,甚至到后来,给她买的包少于一万,竟然都会让她生气。

  “李旭……”

  夏晓禾的声音将李旭从追忆中拽了出来。

  “嗯?”李旭望向了夏晓禾。

  夏晓禾舔了舔嘴唇,似乎还在追忆着那巧克力的香甜,然后小声的说:“你,你知不知道什么是电子邮箱啊?”

  李旭眨了眨眼睛。

  脑袋是有那么一瞬间的宕机的。

  但很快就想通了。

  尽管是这个时代,但电子邮箱这东西对于城市里的人来说也不是陌生的东西,但对于一个乡村少女来说,还真是遥远的事物啊。

  整个乡,估计只有乡政府几个办公室和学校的机房有电脑。

  虽然还不清楚夏晓禾的家庭条件到底是什么样的,但也能够猜到,她的父母都是农民,而他从小学到初中一直也都是在乡里读的,一年中大概只有过年的时候偶尔才能去一趟县城。

  也不可能跑去上网。

  网络游戏、qq号码、电子邮箱这些东西,对她来说肯定极为陌生。

  李旭的沉默让夏晓禾有一些尴尬,她很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小声说:“我……我是不是问了一个很笨的问题?”

  李旭摇了摇头,反问她:“高粱是长在树上的吗?”

  夏晓禾愣了愣:“啊?”

  李旭目光望向别处认真的说:“别笑,我很长一段时间里以为高粱是长在树上的……”

  夏晓禾却忍不住笑了起来,又觉得有一些不妥,忍住,小声的说:“怎么可能……你骗人的吧,怎么会有人觉得高粱是长在树上的呀?”

  “因为没见过啊……”李旭平静地说。

  夏晓禾表情微微一怔,忽然明白了什么。

  随后便见李旭继续说道:“你不知道电子邮箱也很正常啊,就像我以前也不知道高粱原来不是长在树上的,你是不是也会觉得我很蠢呢?”

  顿了一下,李旭继续说:“电子邮箱,嗯……就是一个可以接收电子信息的地址吧,用电脑写信,可以直接发送给别人,你问这个干什么?”

  夏晓禾迟疑了一下,才说:“以前有一个我很喜欢的支教老师,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电子邮箱,我……想写信给她。”

  “这个很简单啊……你想写什么信?我帮你吧。”

  夏晓禾的眼睛一亮,又犹豫了一下,才小声的说:“发这个电子邮件要多少钱啊?”

  李旭笑了笑:“这个不要钱的。”

  “不要钱?”夏晓禾眨了眨眼睛,又试探的问了一句:“那……那发多少,都可以吗?”

  李旭也没有多想,点了点头便说道:“当然了,电子邮箱和真正的写信不一样,又不需要邮票,只要有网络,发多少封都可以。”

  他正好带了笔记本电脑。

  想了一下,李旭又说:“这样吧,你把你写好的信交给我,我来帮你发就好了。”

  夏晓禾的目光闪烁了一下,轻轻的点了点头。

第9章 去她家

  几天高强度的英语学习过后,虽然后面的时间依旧过得紧凑充实,但相比之下还是有一些悠闲起来了。

  毕竟是乡镇,毕竟还是初中,自然是比不得大都市里的重点高中的。

  而且这个时代学生们的生活还没有他重生前那些高中生那般的内卷。

  考得上就考,考不上就拉倒,经济形势,欣欣向荣,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期待,就是明明自己成绩也不好,但就是觉得明天能过的更好。

  所以这个时代的人,很少看到那种不知为何的焦虑。

  这是重生后在斜阳乡过的第一个周末。

  让人遗憾的是,周六的那天,下起了雨。

  他想要退学,是在高一读了两个月的时间,而此时已经是金秋十月。

  早上起来雷打不动的背单词,这是目前最让他踏实的事情。

  虽然外面下着雨,丝毫不影响他做这件事。

  表姑叶玲一早吃了饭就出去了,他便独自在家里背单词,一直背到临近中午的时间。

  学习的大目标已经确定了,那个目标,到现在的距离还很遥远,是高考甚至大学的事情,而当下如何将这个目标照进现实,是亟待考虑的问题。

  最近的就是,如何把每个科目的成绩提高起来。

  上一世早早的退学,对于学习上也没有太多的心得,只能一点一点的分析一下。

  英语不必多说,背就有效。

  语文其实也没有太多的问题,对于任何一个中国人来说,这门课都是一门上限低下限高的课程,花费大量精力在它上面没有太大的意义。

  重要的还是数学。

  无论高中选择文科还是理科,数学可以说都是决定它是尖子生还是差生的核心关键。

  如何学好数学眼下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倒是有几本数学教材,但都是初三的。

  以他的底子,只是拿一本初三的教材研究,也研究不出什么东西。

  其实最好最有效率的方法,还是让父亲把自己接回去,找一个厉害的家教老师好好补习一下。

  当然,眼下也未必需要这般急功近利。

  此时,之前背的单词又忘了不少,他微微叹了口气,合上英语书,走到阳台,往下望去。

  秋雨淅淅沥沥地飘落下来。

  老旧的石板路被雨滴敲打着,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路旁那几间略显斑驳的瓦房,屋顶的瓦片在雨里越发显得古朴,雨水顺着瓦檐成串地落下,打在屋前不大的水洼里,晕开一圈圈涟漪。

  就在发呆的时候,楼梯口传来脚步声。

  李旭抬眼望去,是表姑叶玲穿着一件雨衣,提着一个塑料口袋走上来了。

  叶玲看到李旭没什么活力的样子,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走上去,把手里的塑料口袋丢给他,说:“今天周末,把这个穿上,我们出去逛逛。”

  李旭打开塑料口袋一看,里面是一套雨衣和雨靴。

  “呃……下着雨,要出去吗?”李旭有一些诧异。

  叶玲拧着眉头,插着腰,没好气地说:“你怎么突然变得死气沉沉的?给我一点朝气啊,别废话了,快点换上。”

  “可是单词……”

  “单个屁词……”

  “啊?”

  “快点,别废话了。”

  几分钟后,穿着雨衣和雨靴的李旭跟着叶玲出去了。

  远处,起伏的山峦在雨雾中若隐若现。

  沿着石板路慢悠悠的走着,李旭有一些意外的瞧了瞧走在前面的表姑。

  看得出来,虽然下着雨,但表姑的心情很好,甚至哼起了小曲。

  他也不由得被这种情绪给影响了。

  远处的田野,稻子已收割了大半,剩下的稻茬在雨中静默着,和着那连绵的秋雨。

  李旭问:“表姑,我们是要去哪里啊?”

  叶玲将手放在嘴唇边上,露出一副沉思的表情,喃喃道:“本来是没什么目的地的,不过你这么一说,嗯……这样吧,我带你去个地方。”

  “去哪里?”

  “夏晓禾家里呀。”

  “嗯?”

  叶玲转过来看着李旭,认真的说:“你这不食人间烟火的小少爷,带你去看看,这片土地上还有一群人是怎样生活的。”

  李旭哼了一声:“你再这样说我,我就不去了。”

  叶玲乐得哈哈大笑:“你还生气,委屈了呀?”

  在叶玲的带领下,两人朝着邻村走去。

  “你到学校只需要走几百米就到了,但是夏晓禾每天过来上学,要走两三公里呢。”

  “不过说实话,到了这里以后你还没有出过村吧?今天正好带你走走山路。”

  山脚下那一片片收割完大半的田野,只剩下参差不齐的稻茬静静伫立在雨中,田埂间的小路蜿蜒着,被雨水打湿后显得越发泥泞,好在穿着雨靴,倒也不怎么难走。

  走在这样的路上,李旭脑子里便开始想着每天夏晓禾走路过来上学的场景。

  不多时,前面开始有房屋出现了。

  走进村子,几间错落有致的老瓦房出现在眼前,墙面的涂料脱落了不少,老人坐在有些掉漆的木凳上,靠着那扇半掩的木门,静静地看着雨幕。

  两人又朝着村子的里面走了一阵,面前出现了一户人家,叶玲指了指,说:“那里就是夏晓禾的家了。”

  叶玲笑了笑,说:“夏晓禾这孩子不仅自己成绩好,她还有一个弟弟,也是十分聪明伶俐……而且十分的踏实好学。”随后她欲言又止,大有深意的瞧了瞧李旭。

首节上一节7/1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