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俩来到了全省最好的大学,锦川大学。
这还是一个进大学没有门禁的时代,社会车辆可以自由的进入其中,车子在办公楼前面停下,老爸先上去了,让他在底下等一会儿。
这里靠近留学生学院,来来往往有不少外国友人,李旭饶有兴趣的看那些国外的留子,自面前走过。
此时有两个少见比较精致的欧美少女,在不远处的一张长椅上坐着聊天。
李旭心头微微一动,社交牛逼症犯了,一方面想着检验一下自己的英语水平,另一方面,闲着也是闲着,挺无聊的,就走过去打招呼。
反正这里也没有人认识自己,哪怕说错了什么话也没有关系。
两个欧美姑娘似乎很少见到类似李旭这样热情大方的亚洲男生,都有一些意外,随后三人友好的攀谈在一起。
原本没有实际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过的英语,在跟这两个姑娘聊了一会儿天后,李旭便一下子有底气了。
她们说的英语跟在录音里面听到的的确有一些不太相同,大概英语也有方言口音吧,但是,都是李旭认真跟读过的句子,最多就是替换了一些单词,所以几乎没有障碍就能听懂她们在讲什么。
而李旭在表达的时候,也没有了之前在英语角那时的困窘,想到要表达什么内容,脑子里第一时间就会生成出一个练了百遍千遍的英语句式,替换掉关键的单词就成了自己要表达的东西。
初次在实际场景中运用英语还如此流畅,让李旭兴奋不已。
李旭知道自己的口语绝对没有问题了。
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自己的,跟两个欧美小姑娘聊天,李旭可不会说自己是一个高中生,随口胡说八道……自己是清北过来的交流生。
这两所高校的名气,哪怕在欧美的留子当中,也是极为显赫的,两个姑娘两眼放光,被李旭的热情自信和惊人的身份所感染,时不时乐得哈哈大笑。
更重要的是,李旭的见识的确是远超这个时代的,随便以趋势的观点,说两个将来才有的事物,又或者未来才会演变出来的观点,就能让两个小姑娘惊讶不已,赞叹不愧是中国最好的高校出来的学生。
此时李御乾和此行的目标人物延庆德已经谈妥了,他答应帮助李旭进入接下来暑期的那个论坛。
此时是两人的商业互捧阶段。
李御乾夸赞延庆德的学术造诣水平高,而对方则投桃报李,说李御乾在孩子的教育上投资大,是一位少见的好父亲。
一说到教育,李御乾的兴致便一下子被点燃了,谦虚的说了一句:“倒也不敢说多懂教育,但的确有那么一点点心得……”
随后斟酌用语,克制、谦逊地,把那亿点点心得讲一讲。
两人一边聊着,就看到了不远处的李旭,正在和两个外国研究生聊着天。
李御乾看到这一幕,微微愣了一下子。
说实话,他每天的时间和精力并不足以支撑他长时间跟李旭待在一起。
所以,尽管知道李旭在这半年以来,学习上是很用功的,但也对他具体达到了哪种程度不怎么清楚。
学科成绩可以用分数来衡量,但对英语来说,还不够直观。
李旭之前的英语水平,李御乾自然还是很清楚的……基本上没怎么学过。
这小半年时间用功了,学习了,但大概率也就是,哑巴英语,最多就是考点不错的分数的程度。
有了这样一个既定印象,此时李旭跟两个外国小姑娘聊天侃地,带给他的冲击就变得相当强烈了。
他们这一辈人,如果自己不会说英语,对于英语水平高低是没有一个直观概念的。
孩子考一百四十分的英语,大概率没有他跟老外叽里呱啦说一阵子带来的震撼大。
李御乾没有想到,自己儿子的英语水平竟然已经好到了这种程度。
就在他恍神的时候,延庆德好奇地问:“那个就是你的儿子吗?”
李御乾回过神来,平静的点了点头:“呵呵,这小子性格随我,有点外向,喜欢交朋友。”
“哦,那英语应该挺不错的呀。”
“也就是刚刚能和别人交流罢了,没什么。”李御乾轻描淡写地说。
延庆德有些意外,心头倒是高看了李御乾的教育水平几分。
这边事情谈妥了,李御乾便将李旭招呼过来跟延庆德打招呼。
李旭跟两个欧美姑娘吹了这么长时间五彩缤纷的牛逼,此时准备离去,两个姑娘却主动留他的联系方式。
李旭没有留电话,只是给她们留了一个qq号,便潇洒离去。
回去的路上,李御乾又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李旭见状,奇怪的问:“爸,怎么了?”
李御乾略微沉默了一下,“跟那两个外国学生都聊什么了?”
“没什么,就是吹了一会儿牛逼。”李旭满不在乎的说。
“临走的时候还留了联系方式?”
“嗯,她们俩说爱上我了,要嫁给我。”
李旭一脸淡定的胡说八道。
李御乾愣了一下,随后马上意识到李旭是在开玩笑,面无表情地一巴掌呼在了臭小子的脑袋上……
这混账小子,竟然敢在自己面前开玩笑了?
李御乾靠在座椅上板起了脸。
“对了,将来别找外国的老婆。”
李御乾沉默了良久,突然又说了一句。
第93章 期末考试
经过检验,李旭明白自己英语的口语水平,已经完全够得上进入四班五班的标准了,那么眼下要进入其中,面试便不再是困难的事情,只需要将成绩提到前五名就行了。
下学期要进行文理分科。
实际上对于四班和五班来说,文理的分科,大体已经成型了。
对于这个学校最优秀的那帮学生来说,他们的目标十分清晰。
自高一进入这所学校的时候,便已经对未来读文科还是理科有了一个大体的规划。
四班是文科意向班,五班是理科意向班。
而下学期正式分科的时候,要进入五班,主要看的是语数英三门主科以及理综的成绩。
李旭已经打定主意,将来要读理科,所以现在基本上可以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理综上面。
数学的提升已经十分有限,这一学期,靠着自学以及费曼学习法,已经将必修的内容学完了,该理解的东西已经理解得差不多了,有一些题目短时间不会做的,一时半会儿也突破不了。
反而是理综的三门课程,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距离最后的期末考试还有一个月时间,有了清晰的计划,李旭便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三门提升空间比较大的课程上。
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身边的许多同学还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接下来到底要读文科还是理科,学习的时候并没有重点,在这一点上,李旭便占了不少便宜。
而最后的这一个月,班里前十名的学生,彼此间的竞争更大了,大家都想争夺那五个名额。
当然这种竞争还用不上所谓的阴谋,除非作弊,否则的话学生之间只能是堂堂正正的阳谋对决,好就是好,差就是差。
期末考试前的两个星期,学校又组织了一次摸底考试,这一次李旭发挥的不错,已经考到了全班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但是不得不说,前五名的成绩是差不多的,李旭看了一下成绩,彼此之间的分数只差个位数。
但是从第五名跟第六名的差距就一下子被拉开了,差了足足十几分。
看到这里李旭还是有一些高兴的,只要保持下去,前五名应该难度不大。
回顾这过去的半年时光,李旭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学习了,他本就不笨,这半年虽然学的是学科知识,但是可以切实地感受到学习这些学科知识带来的能力提升。
这种改变只有真正学习过的人才有深刻的感觉。
没有开任何的挂,就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用大量的精力,把大量的时间内化成自己的能力素质。
这种质的提升,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提升,无论发生什么,都是丢不了的。
刚刚重生的时候,他只有年龄和阅历带来的成熟,而如今他的这份成熟,多了一份能力带来的沉静。
而将来这份稳重还会随着时间不断提高。
李旭觉得踏实。
……
随后又过了一个星期。
晚餐的时候,老爸随口问了一句:“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
“嗯。”
“你之前说想进五班?”
“对,得靠成绩……”
李御乾随意点了点头,“有没有把握?”
面对老爸,李旭不想把话说的太满,略微斟酌了一下,便谦虚地说:“还是得看到时候的发挥吧……”
李御乾目光如炬:“这半年以来,你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就临门一脚……如果失败了……”
“没关系的,如果失败了,我自己调整就好了,而且又不是只有这一锤子的买卖,实在不行下学期还是有机会的。”
看到李旭这般轻松的心态,李御乾点了点头:“你能这样想最好……”
只是话虽然这么说,当天晚上李御乾在房间里想到这件事,还是拿出手机给秘书打了过去。
“帮我约个饭局……”
李御乾轻轻揉了揉太阳穴,将手机放在旁边。
跟自己资产差不多的人,绝大部分对子女的培养走的都是国际生的路线。
换而言之,脱离国内的这一套教育体系。
不必参加高考,也没有那么沉重的学业,最终通过钞能力,获得一个不错的文凭。
但那样的文凭,未必有相对应的能力。
在国内的这套教育体系下,钱是有用的,但是用处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否则的话,名校的学生应当绝大部分是富人的子女,但现实显然不是这样的。
而这样的教育模式也延续到了一些比较好的高中。
在六中九中这样的顶尖高中,要进入最好的班级,同样不是仅仅靠钱就能说得上话的。
但这一次,李御乾决心哪怕李旭的成绩差一点,也要想办法把他弄到四班或者五班去。
不为别的,只因为儿子这一次已经拿出了全力以赴的姿态。
他感到欣慰。
他觉得自己理应为儿子的全力以赴再添一把火。
当然,还是要先看李旭到底能不能靠实力考进去。
……
一周以后,期末考试正式来了。
走出考场的时候,李旭心情十分踏实,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十分细心,不会犯低级的错误。
而的确不会做的题也是有的,但相信自己不会做,能够做得了的人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