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富二代成长日记 第119节

  安朵朵一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兴奋地嚷嚷道:“那要我们怎么做呢?”

  李旭微微眯起眼睛,略微思忖了一下,便开始安排分工:“首先第一步是信息收集。先从地图入手,我刚才不是问你们首都外国语大学的校园大不大嘛?如果不大的话,就用手绘的方式,把这所大学的平面图画一个出来。”

  “然后是新生的注意事项,这东西只要有认识的学长学姐,应该很容易弄到。除此之外,像自习室占位攻略啦、新生选修课攻略啦之类的小道攻略,都要安排上。”

  李旭说完,将目光投向了唐悄凝。

  唐悄凝愣了一下,很快回过神来,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这部分的内容我来负责。我今天已经加了好几个学长学姐的QQ,这些信息对我来说不难弄到。”

  可话刚说完,她就迟疑了一下,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但是时间这么短,要去手绘平面图的话……”言语中满是犹豫。

  就在这时,安朵朵突然站了出来,大声说道:“手绘建筑物的事情就让我来负责吧!”

  所有人的目光“唰”地一下,全都望向了安朵朵。

  安朵朵朝着李旭咧嘴一笑,脸上洋溢着自信:“今天我报到的时候,已经跟体育队的人混得很熟了,到时候让他们帮忙。大家体能都很好,一人负责一个区域,一两个小时内就可以搞定。我们明天早上去,最迟明天上午就可以给你结果。”

  李旭满意地点了点头,看着安朵朵说道:“那这件事情就由你来负责。”

  随后,他一仰头,将杯里的茶一饮而尽,大声说道:“那么信息收集,统一在明天中午之前给我内容。”

  说完,李旭又看向了一直沉默不语的叶睿达,笑着说:“虽然有一点杀鸡焉用宰牛刀的感觉,但我需要你帮我再出一个破解校内WiFi的隐藏攻略。”

  这是一场与电信运营商的斗智斗勇。

  电信运营商可不怎么厚道,他们在宿舍里装了限制插件,导致没办法安装WiFi,其目的很明显,就是想让宿舍里的每个人都开通网络宽带。

  可对很多学生来说,这实在有些浪费,要是有一个WiFi,宿舍里的人都能联网,网费能省下不少呢。

  对于清北的高手们而言,这个设置无疑形同虚设。

  但首都外国语大学的那帮文科生,连Excel都只会用粘贴复制,只能求助于其他学校的理工科大佬。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资源。

  叶睿达很快就明白了李旭的想法。他想了想,又问:“你是打算把这个攻略直接放在小册子里面吗?”

  李旭摇了摇头,说:“不是说了吗?是隐藏的攻略。”

  李旭微微一笑,说,“因为现在还不是所有人都用智能手机,所以电子档的新生生存包小册子,打算用彩信的形式给他们发送。但是只有购买了实体小册子的人才能订阅彩信版的小册子,我们的隐藏攻略就放在彩信版里面。”

  几人一听,都对李旭的这个设计感到佩服。

  唐悄凝一脸崇拜地望着李旭说:“你真的太厉害了,没想到让我倒霉的一件事情,竟然让你看到了商机,那以后我为了你就经常倒霉好了。”

  几人顿时哈哈大笑。

  说是商机,其实在场的几人都不缺钱。

  唐悄凝一身精致的穿搭,举手投足间尽显富家千金的气质,对于金钱,自然是从不曾有过匮乏之感,那是一种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淡然。

  叶睿达坐在一旁,回忆起上次跟着李旭参与项目,那可是赚了上百万元,对于还是学生的他来说,这笔钱无疑是一笔巨款,足以让他在经济上获得极大的自由,甚至连大学四年的学费都不必再向家里伸手。

  而安朵朵的家庭条件普通,没有唐悄凝和李旭那般的财富积累,也没有叶睿达的意外之财。可她的眼神清澈明亮,没有对金钱的强烈渴望,对于物质的追求十分淡薄。

  他们聚在这里,更多的是为了能够一起做一件事情而感到满足。

  事情安排下去以后,大家就开始各自忙碌起来。

  第二天一上午,安朵朵果然带着一帮体育生,气势汹汹地朝首都外国语大学跑去。不到中午的时间,他们就把精致的手绘图发了过来,甚至非常详细地标注了那些建筑物的细节。

  不多时,唐悄凝那边也将丰富的攻略信息发送了过来。接下来,就是要把这些信息做成可视化的册子了。

  值得一提的是,薛雪主攻前端。此前她获得保送资格以后,一整年没什么事情可做,便去选修了视觉传达的一些课程。对她来说,制作这样一个小册子,自然是轻而易举。

  李旭联系了薛雪,她十分自信地说:“我这里有现成的模板,除了那个地图,我要用电脑来绘制,按你说的那种像素风,其他的东西套模板很快的,最迟下午四点以前就能给你成品了!”

  别人大学的第一天,还在十分懵逼地待在学校里瞎逛。

  而李旭大学的第一天,已经开始风风火火地搞起了项目。

  寝室里的其他小伙伴,第一天甚至没来得及见上李旭一面。

  一直到第二天,各自领了教材等物料,李旭才有空闲时间在寝室里待一待。

  寝室里一共有三个室友,他们都戴着眼镜,从外貌上就能给人一种“我是学霸”的即视感。

  李旭将领回来的教材放在自己的桌子上。这时,名为刘东阳的男生主动跟他打招呼。

  他推了推眼镜,说:“哥们儿,你高考多少分啊?”

  就在这时,李旭注意到,另外两个室友也在好奇地望着自己。

  李旭摇了摇头,说:“我没参加高考。”

  顿时,刘冬阳发出了一声悲天悯人的感慨。

  而旁边的另外两个哥们儿都哈哈大笑起来。

  李旭有些奇怪,问道:“怎么了?”

  刘冬阳感叹一声说:“果然只有我是参加了高考的呀。”

  他悠悠地叹了口气,“我在上大学之前根本不知道,原来还有那么多途径可以上大学。”

  李旭顿时哑然,的确如此,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上大学的途径只有高考这么一条。

  这会儿李旭已经将电脑打开,电脑屏幕散发着柔和的光,照亮了他专注的面庞,他正认真地查看薛雪发给他的初稿。

  看了一会儿,李旭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便打算去联系附近的打印店来落实这套资料。

  就在这时,彭飞从床铺边起身,轻轻走到电脑旁边,礼貌地问了一句:“你在弄什么?我可以看一下吗?”他微微弯下腰,脸上带着一丝好奇的神情。

  李旭随意点点头,眼睛仍盯着屏幕,说道:“可以啊。”

  彭飞瞧了一眼,脸上瞬间露出意外的表情,提高了些音量说:“你弄的这个是首都外国语大学的新生攻略包?”

  他的声音在安静的寝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李旭点了点头,简单回应了一声。

  随后,原本在各自忙碌的寝室里的另外几个小伙伴,听到动静,纷纷放下手中的事情凑了过来,他们围在电脑前,看着这个成品的小册子,脸上纷纷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房间里安静了几秒钟,只有风扇转动的声音。过了几秒钟,他们才像是突然反应过来,明白过来李旭的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的。

  刘冬阳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微张,呆了呆,问道:“哥们,你别告诉我这东西是你连夜搞出来的,你打算要去薅首外那帮新生的羊毛啊?”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挠了挠头,满脸的不可思议。

  有的新生进学校被别人薅羊毛,而有的新生进学校已经开始薅起了别人的羊毛。

  清北大学的四人间里,阳光透过窗户,均匀地洒在每个人的桌面上。相较于其他学校,清北坑新生的事少之又少,没有那些乱七八糟、令人糟心的破事。

  但相应的,刚踏入这里的新生,能抓住的机会也少了许多。

  大部分考入清北的学生,满心想着搞研究,不少人未来会走上科研之路。

  可也有一大群社交能力极强的人,整天琢磨着怎么利用学校资源发财。这里的人智商高、胆子大,行动力更是超强,唯一缺的就是发现合适机会。

  既然大家读的是管理专业,寝室里的另外三个人,自然也不缺这样的基因。昨天晚上,他们还在商量着,能不能搞一批卫生巾,卖给即将参加军训的同学们。

  没想到,同为室友的李旭,一声不吭,竟在极短时间内搞出了这么高大上的东西。

  意识到这一点后,几人纷纷露出佩服的表情。

  就在这时,刘冬阳忽然问道:“你为什么要选首外啊?”

  李旭把桌上那本售价高达九十八元的新生入学指南,递给刘冬阳,说:“就这东西卖九十八块钱,你说这不是商机是什么?”

  刘冬阳将那本新生入学指南打开,另外两人也凑上去瞧了一会儿。

  片刻后,刘冬阳合上指南,皱着眉头说:“可是这样的话,那你不是成了砸人家场子的吗?”

  李旭摇了摇头,说道:“市场竞争就是这样的呀,产品说话,这算什么?只能说是有一点点商战的雏形。我们学这个专业,将来大概率就会进入跟商贸相关的行业,提前熟悉一下,没什么不好。”

  对于接下来可能产生的商业冲突,李旭非但没有一丝担心,内心深处反而隐隐涌起一股强烈的兴奋感。

  窗外的阳光肆意地洒在他的书桌上,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脑海中不断勾勒着即将到来的挑战。

  他很清楚,制作这一批新生入学手册的学生,或许未必能给他带来多大的困难。

  但这种突然闯入,一举端掉对方“老巢”的快感,实在是有些奇妙。

  他深知,将来真正踏足商业战场,可远不是如今这般小打小闹。

  在那残酷的商业世界里,动辄关乎他人倾家荡产的利益争斗,往往既决高下,也分生死,凶险异常。

  上一世,他对这些事情没有太明显的概念,所以才那么惨,而这一世,他决意从学校这个半社会化的地方开始,一点点演练,积累经验。

  刘冬阳他们三个在一旁,神色间都有一些按捺不住的心动。

  他们的目光时不时落在李旭的电脑屏幕上,李旭这个小项目已然成型,而且他也没有主动发出邀请,显然没有带他们一起参与的意思。三人虽满心遗憾,却也都不好意思开口询问。

  李旭自然能够敏锐地察觉到他们三人的情绪变化。

  不过,选择团队成员对他来说是一件慎之又慎的事情。

  他不会仅仅因为他们是自己的室友,就头脑一热,全盘接受。

  他心里清楚,将来自己需要的人才众多,但在还没有彻底看清一个人的品性和能力之前,他的想法很简单,做朋友就好,至于携手闯荡商业世界,还需要更多的考量与观察。

  日子还长着呢,熟悉他们这件事慢慢来吧。

  新生报名原本有两天时间,几所高校的时间安排都差不多。

  李旭必须争分夺秒,原本计划四十八小时弄出新生生存包,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接近一半。

  李旭又一次认真检查了一遍,随后将电子档拷进u盘。

  晚饭是跟室友们一起去吃的。

  大家都是高中刚刚毕业,这几个室友,大概率是没有重生者的,能够看得出来他们的心思还比较单纯。

  吃饭的时候跟他们闲聊,大多数时候李旭作为一个倾听者,只有偶尔冷场的时候才会挑起一两个话题,让聊天的氛围继续。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逐渐对他们三人建立起了一个初步的轮廓。

  刘冬阳是唯一的高考生,家庭条件普通,是从某个小县城考出来的高考状元。

  据他所说,他们县里近二十年没有出过清北的学生,他是唯一的一个,因此县里还奖励了他二十多万元。

  刘冬阳在说起这件事的时候,言语间并没有多少骄傲的意思。

  或许在进入清北之前有吧,但真正来到这里以后,所有人都会发现自己的平凡。

  对这里的所有人和事都保持敬畏,褪去了“我高考成绩很牛逼”这样的滤镜以后,就会无奈地发现,除了极个别智商超群的变态,在这个天才遍地的地方,比的还是眼界和家庭条件。

  彭飞和张成辉,都是通过学科竞赛进的清北。

  彭飞会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吃饭的时候他随手沾了点碗里的清水,在桌上洋洋洒洒地写下两句诗词,笑着说:“我的梦想是可以靠出卖自己的字画,赚到钱养活自己。”

  张成辉是来自琼州省的,他操着一口带着“椰子味”的普通话说:“兄弟等我发大财了,我来帮你完成这个梦想,你写多少我买多少,哈哈哈哈。”

  这几人当中,除了李旭,大概是张成辉的家庭条件最好了,他的父母都是琼州省体制里的。

  他父母的愿望是等张成辉大学毕业也进入体制工作,但张成辉的梦想却是发大财,之前说想要搞一批卫生巾卖给军训的男生,就是他想出来的点子。

  大多数时候都是他们在聊天,李旭没有怎么透露自己的家庭。

  这时张成辉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转头望向李旭:“兄弟你家是做什么的呀?”

  李旭只是浅笑了一下说:“我爸爸做点小生意。”

  众人一听都“嗷”了一声,只是这种“小生意”在他们三人的脑子里并不是同样的概念。

  在张成辉看来,小生意大概是动辄上百万的买卖,是最为接近李旭真实情况的。

首节上一节119/1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