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悄凝露出了笑容,只是这笑容李旭没有看到。
唐悄凝望着黎明的手办,又偷偷看一眼李旭,再次露出笑容。
这是很私人的笑容。
第125章 返回第二弹
这几天,心情最好的莫过于李御乾了。
他怎么可能心情不好呢?
把时间往前倒退几天,那天李旭比赛结束以后,并没有第一时间给李御乾打电话报告结果。
而李御乾自然不止有一个消息渠道。
几乎在主持人宣布结果的同时,就已经有人把消息发给了李御乾。
当时李御乾正在开会,他拿起手机看到上面的短消息,一时间连开会要讲的内容都忘记了。
他愣了两三秒钟,才将手机放下来,随后打断了会议的进程。
在他从商那么长时间的经历中,没有几件事情让他如此动容,甚至有一些失态。
他深吸一口气,对会议室里的其他人说道:“不好意思,刚才情绪稍微有一点激动,这个消息想跟你们一起分享一下。”
这是个小会,坐在这里的人都是,跟他关系比较密切的同事和下属。
说这段话的时候,李御乾收拾好了情绪,尽量让自己看上去显得淡定。
他将手机放在桌上,说道:“我儿子拿了那个科研竞赛的第二名。”
会议室里的其他人原本只是好奇地望着李御乾,当李御乾缓缓说出这个消息的时候,顿时所有人都放下手中的笔记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恭喜啊,恭喜董事长!”
“恭喜啊老李!”
那天的喜悦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
不过,有一件事情还是让李御乾不怎么痛快。
那就是当他已经通过别的渠道知道了李旭的竞赛结果,但李旭却迟迟没有打电话跟他说这个消息。
这跟李御乾的预想差距很大。
按理说,这么大的喜讯,李旭甚至还被保送到了清北管理学院,他应该是欣喜若狂,第一时间打过来电话跟李御乾报告这个喜讯。
李御乾的设想是,当李旭跟自己说了这个消息以后,自己就浅浅地高兴一下,不能在他面前表现出太多的情绪。
当然,必要的鼓励和奖励都是要有的。
克制情绪,一方面是为了让李旭不因此而得意忘形,另一方面也是要在他的心里树立起“原来父亲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不能因为这个阶段性的成就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这样的概念。
这一套设想在李御乾的脑子里酝酿了很长时间,甚至每每想到那场景,他还会在脑子里设计出好几种不同方式的表达。
只是想的越多,当那个场景不发生的时候,就会越发的难受。
甚至到了第二天,李旭依旧没有打这个电话过来。
李御乾愈发觉得自己真的看不懂这臭小子了。
他不高兴吗?
他不想第一时间跟他的老爹分享这个喜悦吗?
还是说他觉得自己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了?
一时间,哪怕在年轻的时候追李旭的母亲时,都没有如此胡思乱想的李御乾,竟然因此走神了好几次。
终于,还是李御乾率先给李旭打了一个电话过去。
当时李旭正在和小伙伴们在首都的街头巷尾穿梭游戏。
李御乾克制着情绪,平静地问:“结果出来了吗?”
李旭电话那头的声音很是嘈杂,只是简短地回复了一句:“结果还行,回来再慢慢跟你说吧。”
然后就把电话给挂了。
挂了……
这让李御乾的心情变得复杂起来。
好吧,如果李旭在获得保送的时候,表现得更加激动一些,更加迫不及待一些,第一时间把那个消息告诉给李御乾,相信李御乾收获的那份喜悦会更为浓烈一些。
但是这属于是锦上添花的事情,没有也没关系,李御乾真的已经很开心了。
随后的几天时间,李御乾竟然开始无比强烈地想念起李旭,想要迫不及待地看到李旭。
这种冲动在他漫长的人生历程中极少出现。
上一次如此渴望见到一个人,还是李旭出生的时候。
他当时开着车子,一路上吃了十几个罚单,赶到医院产房。
自那以后就再也没有重温过那种迫切的情绪了。
在等待李旭从首都回来的时间里,让人高兴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
不少生意上的伙伴或是公司里的下属朋友,都向他送来了祝贺,祝贺他的儿子取得了这么惊人的成就。
尤其是他的那些生意伙伴,到了他们这个收入阶层,绝大部分家庭培养孩子的路线,第一条选择都是送去国际学校走国际生的道路,运气好的话可以申请世界出名的高校。
但是李御乾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条路,有很多人如此劝过他,认为他太固执了。
在前几年李旭越发的顽劣骄纵,甚至一度想要退学的时候,的确让他陷入了迷茫之中,也对自己的教育理念产生了动摇。
但是如今的结果则是实实在在、明明白白地打了那些质疑自己的人的脸。
还是那句话,自己当初选择让李旭去乡下几个月的抉择是多么英明。
当然,那次的抉择只是他教育理念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很精彩,但不是全部。
小时候怎么培养,大一点了怎么培养,怎样跟孩子相处,细细总结,处处都是学问。
他是一个擅长总结的人。
李御乾在总结事情的时候,采用的方法是从结果逆向推导。
在他从商的这么多年里,这种方法十分好用。
很多时候,结果往往出人意料,不在预先的设计之中。
结果有好有坏,但无论是好的结果还是坏的结果,他都会通过拆解这个结果,分析导致这个结果可能的因素,一点一点重构整个过程的轮廓。
次数多了以后,便逐渐在他的脑子里构建了一套极为好用的框架,或者说是方法论。
将来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处理?如何处理大概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逐渐就形成了仿佛预判一般的能力。
在商业上、在管理上,甚至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运用这种方式。
事实证明,这确实非常好用。
而在教育方面,他还没有如此系统地总结归纳过。
毫无疑问,自己在教育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李旭,他的儿子,放眼整个富二代群体,毫无疑问也是独树一帜的标杆了。
逆向推导一下,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他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呢?
每每坐在办公室里,李御乾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嘴角都会忍不住微微上扬。
他将那些想到的观点全部总结起来,如今已经有了一本著作基本的框架。
生意做到这么大,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么兴奋过了。
虽然眼下这件事情并不会带来太多物质上的收益,但却让他无比兴奋。
此前很多人对他的教育理念并不认同。
或者说有一些下属,虽然嘴上说着奉承的话,在心底里并没有那么认可。
此时他们也都醒悟过来了,认真地请教自己如何能让孩子变得跟李旭一样优秀。
教育当然是不能敝帚自珍的,每每遇到这样的场景,李御乾都会毫不吝啬地跟大家分享经验。
眼下他要把这些经验也好,想到的点子也好,全部作为血肉融进这本心得的框架里面。
他的名字前面一直以来都有很多头衔,什么优秀的企业家、管理精英,种种种种。
将来还会多一个响亮的称呼教育家李御乾。
一想到这里,李御乾便忍不住开心地笑起来。
教育家李御乾……呵呵。
……
夜幕如墨,城市的霓虹灯闪烁着五彩光芒,勾勒出繁华又喧嚣的轮廓。
李旭和唐悄凝告别后,钻进自己那辆线条流畅的黑色沃尔沃,缓缓驶向家的方向。
街道上车水马龙,车灯汇成一条流动的光河,偶尔有晚归的行人匆匆走过,脚步声被城市的嘈杂声淹没。
李旭他推开车门,一阵微风拂过,带着丝丝凉意,庭院里的花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淡淡的芬芳。
走进家门,屋内暖黄色的灯光倾洒而出,与外面的夜色形成鲜明对比。
没想到,老爸竟然破天荒地亲手做了一桌子饭。
厨房中,烟火气息还未完全散去,李御乾解下围裙,平静地说:“好久没有动手弄吃的了,我给自己做了一桌子菜,你顺便来吃点吧。”
李旭眨了眨眼,目光从满桌的饭菜上扫过,又落在老爸脸上,表情有些怪异地对老爸说:“我还以为你是特意给我做的呢。”
李御乾哼了一声,随手将围裙挂在一旁的挂钩上,说:“你这臭小子,有这么大的面子吗?”
李旭悠悠地叹了口气,慢悠悠地走到餐桌旁,拉过一把椅子坐下,说:“那可真是让人伤心啊,唉,要是这桌子菜是特意给我做的,那我肯定会高兴死的。”
一边这么说,他一边眼神里闪烁着坏笑,还偷偷观察着老爸的反应。
李御乾明显愣了一下,他站在原地,微微皱了皱眉头,显然没有想到李旭竟然以退为进,用这么一副委屈巴巴的语气来表达情绪。
李御乾又一次面对儿子的情绪攻势中败下阵来。
他转身走向电饭煲,没好气地将米饭舀了一碗,抓着碗口敲在李旭的面前,最后从牙缝里蹦出几个字:“特意给你做的。”
李旭顿时哈哈大笑,得寸进尺地说:“啊,什么?我没有听清楚啊。”
常言道,凡事都要有度。
李旭的这句话显然就已经过了那个度,只见李御乾迅速抄起旁边的筷子,毫不留情地一筷子敲在他脑袋上。
李旭这下子老实了,之前是装的委屈,这一次是真委屈的说:“”唉,真是的,一点玩笑都开不起。”
……
新学期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校园里的树木经过一个暑假的生长,愈发枝繁叶茂,翠绿的叶子在微风中沙沙作响。
李旭在科研竞赛中拿到了第二名,而且输给的是清北团队的天才。
这样有分量、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在校园里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