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富二代成长日记 第104节

  将适合住的事情安排好了以后,叶睿达他们还没有完工。

  李旭趁着空闲的时间,又去租车市场搞了一台宝马五系的轿车,同样长租两个月,作为这段时间在首都的代步工具。

  将一切安排妥当以后,那边的事情也干得差不多了,李旭正好开着车子过去接他们。

  当李旭开着那台租来的五系停在小区门口的时候,薛雪蹦蹦跳跳地过去,说:“太好了,咱们这次的比赛享受的物质条件真是没得说了,我爱你老大!”

  雷饮冰和叶睿达相视一眼,倒是对李旭经常自掏腰包,帮他们改善生活,有些习惯了。

  唯独刘云飞,轻轻皱了皱眉,斟酌一番才说:“咱们这样会不会太高调了一些?”

  随后几人都望向了他,刘云飞轻轻咳嗽一声说:“我的意思是,其他的三个团队跟我们相比的话,差距表现得也太明显了。”

  李旭不在意地摇摇头说:“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比赛,但对我来说它不仅是一个比赛。我们不用去管其他人怎么安排的,咱们怎么舒服怎么来。”

  听到这话,刘云飞便也不再多说什么,毕竟住得舒服、吃得好,谁也不会有意见。只是刘云飞习惯了闷声发大财,对这种略显得有一些张扬的生活方式,还是不怎么适应而已。

  吃饭的时候,顺便聊起了今天考察的结果。

  叶睿达说:“这个小区的基础设施非常完善,无论是电气方面的设施设备,还是网络方面的设施设备,用的标准都特别的高。咱们这个系统安装起来倒是没什么问题。”

  薛雪也点了点头说:“居民们也十分配合我们这个项目,每一户我都走访了,目前没有人反对。”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最终的比赛定点在这个小区这个单元进行试点,但并不是说里面的居民就一定会接受参加这个试点,这同样需要课题组的人去跟里面的居民沟通协商。

  事实上这也是比赛的一部分。

  随后几人又交流了一下,细节上面的事情便聊起了其他有趣的话题。

  就在聊到酣畅处的时候,叶睿达忽然想起了什么。他沉默了一下,打断了此时正在哈哈大笑的薛雪,说:“对了,有一件事我得跟大家说一下。”

  所有人都将目光望向了叶睿达。叶睿达略微组织了一下语言,说:“今天在进行考察的时候,自由灯塔队的也在里面。他们的安防系统需要用到网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咱们的这个系统跟他们是有冲突的。”

  大家都将注意力转移了过去。雷饮冰皱起眉头说:“我们跟他们能有什么冲突呢?”

  叶睿达认真地说:“我也是无意间听到的,他们的网络安防模块要建立家庭路由器的控制权限,而我们的数据又要依托家庭网络,这是个隐患啊。”

  李旭微微沉思一下,随后看向了刘云飞,说:“云飞,你是这方面的专家,你来分析一下自由灯塔队的那个安防系统对咱们的能源管理系统影响大不大?”

  刘云飞认真思考了一下,说:“昨天他们在作品展示上简单说了一下那个系统。从原理上来说,他们跟咱们的系统是差不多的,他们只是通过更多的传感器收集数据,发送到后台服务器,通过算法从各个维度来分析判断家庭安全。照理来说,不应该拥有网络管理的权限啊。

  “如果他们的系统拥有了家庭网络的控制权限,那想要限制我们的数据传输,不就轻而易举了吗?而且对普通家庭来说,这反而是个安全隐患,对吧?”

  听了刘云飞的分析,之前还很欢乐的氛围,一下子沉寂下来。

  所有人都将目光望向了李旭。在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所有人都习惯性地看李旭。

  李旭眯起眼睛,脑子里认真思考着,假如是那些优秀的企业家,甚至教员会如何来决策面对这种情况,又如何处置。

  想了一阵,李旭像是在纷繁复杂的乱麻中找到了线索,随后认真地说:“这件事情,我的看法是,我们跟其他团队始终是竞争对手,始终都是有竞争关系的。我们不搞小动作,但也不能不防备其他人搞小动作。而且他们团队的这个权限明显会危害到比赛的公平性,所以我们一定要提前把这种可能性扼杀在萌芽状态。”

  决定了方向,接下来就是具体该怎么做的问题了。

  雷饮冰放下筷子说:“那我们向组委会去申诉,要求他们取消网络控制权限。”

  李旭却摇了摇头,沉思一阵说:“华兴少年团,他们的系统是远程控制家电对吧?这也需要用到网络啊。”

  刘云飞奇怪地问:“你的意思是让他们去闹啊?”

  李旭很快便有了决定,说:“这样,我们先私底下联系一下华兴少年团的,看能不能跟他们联合申诉。同时呢,这段时间部署安装咱们的能源管理系统。云飞的事情不多,你看能不能想办法,在技术层面让事实上可能存在的恶意限流或者篡改数据,进行留痕?”

  刘云飞说:“我会想办法写一个留痕的程序。”

  随后李旭便又宽慰道:“不过呢,大家也不用太过于紧张了。”

  “首先,这个比赛已经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科研竞赛了,它既然牵扯到了试点,那么肯定会十分规范。”

  “家庭网络控制权限涉及用户隐私和网络安全,有严格的认证、授权机制,不会被随意获取。”

  “而且从比赛角度看,组委会一般会对参赛项目的权限获取范围和方式进行严格规范,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和不公平竞争因素,但还是那句话,我们尽量做好以防万一的工作就行。”

  后来的事实证明,李旭判断得很对,自由灯塔队的权限并没有那么高的等级,是在框架内进行的。

  不过,他们虽然没有办法直接限制和篡改其他系统的数据,但共用相同的网络,还是有一些潜在的风险,所以刘云飞的程序照写不误。

  一周以后,四支团队前期的所有考察都结束了,第一次进度报告会如期开始。

  这一次报告会上除了要报告第一阶段的考察成果,还需要进行系统硬件的实物展示。

  但是李旭千算万算,没有想到参加这个比赛的第一次风波,竟然就出现在这一次的报告会上。

  李旭他们的团队是唯一以高中生为主体的团队。

  抽签决定展示的顺序,很遗憾他们抽到了最后一名。

  上次在省赛上最后一个上台做成果展示,是压轴,但这一次抽到最后一个,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

  当清北团队的代表拿出了他们最为核心的技术光伏追踪技术,这项技术直接让现场的几个专家评委拍案而起,盛赞道,完全达到了研究生的水平!

  作为第一个作品展示的团队,清北的这一套系统一下子让后面上台的人都不方便介绍了。

  底下的薛雪不服气地说:“清北的本科生比起一般大学的研究生也差不了什么了吧?本来就有一点欺负人。”

  李旭哑然一笑说:“人家堂堂正正地展示技术,没什么好抱怨的,不过呢,咱们只是年龄比他们小一点,咱们的天赋完全不比他们差,要不了几年肯定能做出比他们的那套系统更厉害的东西出来!”

  相比之下,华兴少年团和自由灯塔队的作品展示倒是没有太多让人惊艳的地方了。

  坐在台下的李旭很清楚,华兴的技术路线和自由灯塔队安防系统将来在后续都没有掀起什么大的波澜。

  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华兴少年团还好,毕竟他们的技术路线稍微转变一下,就是将来华兴智选的雏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华兴的系统和他们的系统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自由灯塔队的这套安防系统就有一些离谱了。

  毕竟国情不同。

  或许阿美很需要这样的安防系统来让自己的家变得更加安全,但李旭坚信,自己的国家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是用不上这套系统的。

  不过这样的想法只是在李旭的脑子里转了转。

  这不是他该关注的事情。

  随后,轮到他上台了。

  李旭的这一套硬件系统介绍得中规中矩。

  但是不得不说,相比于其他的几套系统,李旭他们的这套系统或许在技术难度上只能算普通,但从实用性创新的角度上来说却是最高的。

  清北团队的光伏系统技术虽然很高,但问题在于成本也很高,性价比太低了。

  这一次的比赛,技术只占40分,还有60分,分别是商业分40和创新实用分20分。

  李旭介绍的时候,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台下的好几位评委专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但就在提问环节却出现了一些变故。

  一位电气工程的教授推了推眼镜,拿着李旭团队的材料,认真地看了一阵子,开口问道:“你们的硬件方案,涉及到德州仪器的传感器模组对吧?”

  李旭愣了一下子,对于这套系统的所有细节,他了然于心。

  被提问到的时候,便下意识地点了点头:“是的,老师。”

  那老师将笔放在桌子上,双手环抱胸口往椅子上微微一靠,随后面色严肃地说:“没有国产化替代的方案吗?”

  李旭先是愣了一下子,随后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瞳孔顿时一缩。

  千算万算,他忘记了这件事情制裁与管制!

  要知道能到决赛来的项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国家重点关注的,因为对未来趋势的把握并不明朗,所以任何一个科研项目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趋势。

  而李旭他们这个项目已经展示出了一定的潜力,那么在评判的时候,有先见之明的教授们就会不约而同地意识到这个问题,那就是依赖国外的零件,万一被断供了怎么办?

  其他的环节还好,可如果这套系统真的能够大规模商用,甚至进入到一些重要的区域现在考虑这个似乎为时尚早,但不是没有可能。

  那个时候,却被某个零部件卡了脖子,怎么办?

  老教授的语气严肃起来:“连国产化替代的方案都没有,怎么谈得上能源自主?”

  这是极为严厉的点评了。

  能源自主,是之前李旭提到的一个概念,他原本只是在调侃家庭的能源自主,但没想到被教授直接拔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

  突如其来的质问让李旭措手不及。

  他没有注意到的是,台下的评委当中,有一个戴着红领巾的老教授,面前并没有姓名牌,正饶有兴趣地看着李旭,看他打算怎么应对接下来的局面。

第120章 海斯!危机也是机遇,峰回路转的曙光!

  酒店的房间里,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厚重的窗帘将外界的繁华与喧嚣完全隔绝,只留下屋内昏暗压抑的氛围。

  灯光昏黄黯淡,像是随时都会熄灭的烛火,在墙壁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让原本就压抑的空间显得更加消极。

  李旭揉了揉太阳穴,眉头紧皱,对薛雪说:“把所有灯都打开一些吧,亮一点。”

  薛雪点了点头,快步走向开关,随着“啪”的几声轻响,灯光瞬间大亮,可那寒意似乎并未消散。

  刘云飞苦笑一声,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突兀:“雷饮冰还在房间里面吗?”

  叶睿达点了点头,眼神中满是忧虑,下意识地朝门的方向望了一眼,仿佛能透过那扇紧闭的门,看到雷饮冰在对面房间里忙碌的身影。

  对面的房间里,雷饮冰此时依旧在里面重新设计传感器。

  窗外,城市的霓虹灯闪烁,车水马龙的喧嚣声隐隐约约传来,可他却浑然不觉。

  距离第一次专题报告已经过去了五六个小时,这会儿正是深夜时间,整个世界仿佛都陷入了沉睡,只有他还在与难题苦苦搏斗。

  薛雪皱了皱眉头,满脸的不悦,气呼呼地说:“那个评委真是刁难人,他故意挑我们刺吧!”

  相比于薛雪的情绪化,叶睿达则要显得冷静得多,他神色平静,缓缓摇了摇头说:“我之前应该考虑到这个问题的。”

  刘云飞却跟薛雪持着相同的观点,没好气地说:“我觉得这也不算一个很大的问题吧,不就是用了国外的芯片吗?”

  李旭沉默不语,静静地坐在一旁,思绪却飘向了远方。

  正如薛雪和刘云飞说的,他们不过是在传感器的模块里用了国外的芯片,的确不算一个大问题。

  毕竟这个阶段,国内的那几家大企业还没有发展起来,与阿美的芯片战争也要等到好几年后才会开始打起来。

  但是今天那个评委他就是针对这个问题,用十分激烈的言辞点出来了。

  李旭从来不是一个自怨自艾的人,他深知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这还只是一个科研竞赛,如果上了真正的商战战场,遇到的困难一定比现在的更加恶劣,遭遇的不公平对待,同样比现在的更加难以忍受。

  所以李旭现在考虑的是如何解决眼下的问题。

  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

  第一条路是不管教授点出来的问题,依旧按照之前的方案去部署试点。

  没有做到国产化的,只是传感器的模块,就算要扣技术分,也不可能扣太多分值。

  而且现场的评委也未必是相同的标准,并不是所有的评委都在意国产化的。

  但是硬着头皮一路走到黑,要拿到最终的大奖无疑是更加困难了。

  这个竞赛考验的一点就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解决困难的能力,这是算在创新实用分里面的。

  如果不选择这条路,那么第二条路就是……

首节上一节104/1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