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 第159节

  “那你去坐会儿,好了喊你。”陆小霜摘下一旁挂在墙上的围裙,走进了厨房。

  周奕坐在沙发上,比起之前,屋里虽然有些空荡荡的,但是从厨房里传来的煎荷包蛋的声音和香味,充满了整个屋子。

  这是人间的烟火气。

  陆小霜端起一碗面,面上放了两个金黄色的荷包蛋。液化灶旁边还有一碗面,份量少了许多,只放了一颗荷包蛋。

  “周大哥,面好了……”

  陆小霜端着面走出来刚说道,就看到周奕靠在沙发上,发出轻微的鼾声,睡得很安稳。

  她不再说话,小心翼翼地把碗放在桌上,然后蹑手蹑脚的走进房间里,找到一条毯子,再轻轻地给周奕盖上。

  “做个好梦。”

  ……

  “周奕,电话!”

  “周奕,电话!”

  周奕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在喊自己。

  趴在饭桌上也睡着了的陆小霜听到声音,赶紧起身去开门。

  立刻一个宛若洪钟的声音从楼下传了上来。

  周奕顿时清醒了过来,这声音他可太熟悉了,不正是楼下传达室大爷的声音吗?

  “来了,马大爷。”周奕赶紧从沙发上起来,往外跑。

  心里还在琢磨,这谁的电话,怎么打传达室去了。

  因为自从领到了钱红星捐赠的大哥大后,他就把号码给了自己爸妈和陆小霜。

  局里更不可能打楼下传达室的座机了。

  传达室的马大爷以前也是二钢的老工人,后来有一回工伤,导致一只手受了伤,半拉手掌没了。

  由于他就单身一个人,上没老下没小,厂里照顾他,就给他安排到宿舍的传达室了,吃喝拉撒都在这里,平时就负责接个电话啥的。

  一晃好多年,都退休了,但这活干惯了,就继续干着。

  整个二钢宿舍区最早的时候,就传达室一部电话,几乎人人想打电话都得找他,打完电话总会跟他唠两句。

  马大爷声音洪亮,站在哪栋楼下扯一嗓子,整栋楼的人都能听到。

  他的声音几乎就是周奕年少时光里的一个组成部分。

  后来钢厂经历了大下岗和重组后,在资产盘点时发现了这部电话,就决定拆了,因为每个月的电话费都是厂里掏的,这也属于国有资产的一部分。

  虽然那也是几年后的事情了,当时条件好一些的也都在自家装了电话。

  但还是有很多人平时会用这部电话,这几乎就是很多人唯一的联系工具。

  所以大家都反对拆,最后是马大爷自掏腰包,把这条电话线路从钢厂手里买了下来。

  电话机和号码也都保留了下来。

  大家都特别感激马大爷。

  有一回,周奕随口问马大爷,干嘛自己掏钱保留这电话啊,要知道当年的电话费可不便宜。

  马大爷笑呵呵地说,我就一个糟老头子,留着钱有啥用啊,花在该花的地方就不冤。再说了,要是没这电话,我平时找谁唠嗑去啊。

  后来周奕才明白,对于上了年纪的人,尤其像马大爷这样的孤寡老人,他们最在意的,就是那几句闲聊。

  这部电话,不仅仅是很多人的联系方式。

  更是马大爷的精神支柱。

  多年之后,马大爷去世了,空空荡荡的传达室里,那部电话再也没有响过。

  “谢谢马大爷。”

  周奕接起电话问道:“我是周奕,哪位啊?”

  “哎呀,你怎么这么久才接啊。不对,今天不周二嘛,你怎么在家啊?”

  电话里,周建业的声音囔囔道。

  怪不得会打传达室的电话,周建业可不知道自己的新号码。

  “三叔,你给我打的电话,你问我怎么在家?咱能不逗吗?”

  电话那头的周建业一拍脑门道:“我这不忙忘了嘛,刚把人送走,就着急给你打电话了。你一接电话我才想起来,你不应该上班嘛。”

  周奕总算知道,自己这三叔是怎么被人坑的了。

  就这智商,他后来还能事业有成当上大老板,那可真是应了那句话:站在时代的风口上,猪都能上天。

第219章 荷包蛋

  “我今天休息,三叔,啥事儿啊?”

  “就上回你说的那事儿,钢材的销路,我给找着了。”

  “这么快?”周奕大吃一惊,顿时想收回心里刚刚的话。

  “本来还真没那么快,那些搞房地产开发的,倒是需求量很大。但是我找了几家一接触,你是不知道,这帮人真他妈黑,全是弯弯绕,咱玩不过他们的。”

  周建业穿着一身西装,没打领带,在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一边用肩膀和脑袋夹着电话,一边收拾茶具。

  “然后有个朋友,给我介绍了一家生产农用拖拉机的厂子。我去看过了,规模不大,但是正好缺钢材,他们销路还挺稳定的,都是往东南亚卖的。”

  周奕一愣:“东南亚有这么多农耕地吗?”

  “那我哪儿知道啊,反正他们老板有路子,虽然说那边市场不大,但也没啥竞争。然后是这样的,他们本来跟一家钢铁厂合作了挺久的,本来好好的,但是后来有房产公司找上了那家钢厂,给了个量很大的采购单。”

  “当然啦,里面猫腻儿肯定贼多。总之就是那家钢厂胃口就大了,心野了,看不上他们那三瓜两枣了,就拿价格卡他们,还不允许他们有账期。”

  “但是由于他们的销售渠道是海外的,挣的都是外国佬的钱,受外汇政策的影响,钱进来没那么快。他们说价格咬咬牙勉强还能忍了,但不给账期,那就是活活逼死他们。”

  周建业兴奋地说:“周奕,我跟他们谈好了,价格就按之前的来,咱不涨。账期好说,可以分批付款,预付一部分,等货交付了检验完没问题再付一部分,最后剩下的钱定一个他们觉得可以接受的周期,方便他们的现金流可以正常。”

  周奕点点头:“成,生意上的事我不懂,听三叔你的。”

  “就是有两个问题。”

  “三叔你说,我听着呢。”

  “第一,他们目前的需求量不大,因为他们的拖拉机物流周期比较长。”周建业报了个数字。

  周奕一听,比自己想象的要少,但也没有少很多。

  “第二,他们需要先试用一批材料,如果合格的话,这批材料的钱可以连同后续单子的预付款,一次性支付。”

  周奕忙问:“大概什么时候?需要试用多少?”

  “试用的量,我跟他们聊了下,一卷五吨的冷轧钢卷就足够了。”虽说周建业没去钢厂上过一天班,但家里一窝的钢铁工人,一些基本的信息他还是懂的。

  “至于时间嘛,看你怎么安排。他们现在还有上一家钢厂留的库存,暂时没那么急。不过我的意思是要尽快,做生意这种事你不懂,瞬息万变,谁知道什么时候就突然出幺蛾子呢,只有白纸黑字签下来的才作数。要不然法院都不搭理你。”

  虽然做生意的门道周奕不熟,但法律方面的规定他还是知道的。

  口头协议基本约等于无效,之所以是约等于,是因为法律上允许你在特定情况下有效,就是你能提供这个口头协议真实有效的证明证据。

  他算了算日子,今天是四月九号,周二。

  他要是没记错的话,二钢马上就要闹起来了。

  “三叔,这么着吧,十天之内,我想办法把一卷五吨的冷轧钢卷给你发出来,你看怎么样?路上估计得四五天,这样算下来差不多半个月内到货。”

  “你爸妈已经下岗了?”

  “还没啊,不过快了。”

  周建业半信半疑地问:“那你这靠谱么,我要是跟那边说了,半个月后货不到,那这事儿可就黄了啊,到时候光运费,咱就亏不少呢。”

  “三叔,这个你放心,钢卷要是真发不出来,也不存在运输费用,顶多就是这事儿黄了,咱们再另外想办法。但如果成了,那至少解决了第一步的问题。”

  周建业一听:“有道理啊。那成,我先跟人说一下,稳住他们,你抓紧啊,这事儿看你了。”

  “行,我明白。”

  周奕跟三叔说了自己的新号码,说以后有事儿可以直接打他大哥大,更方便。

  挂上电话,周奕发现马大爷正眼巴巴地看着自己。

  “以后……不用来打电话了?”马大爷问。

  “哪儿能啊,那大哥大打起来多贵啊,还是电话费便宜。”周奕笑着说,“再说了,不听您唠两句不得劲。”

  马大爷一听这话,顿时笑了,眼角的皱眉都堆到一块儿去了。

  周奕回到楼上,还没进屋,就听到屋里大哥大响的声音。陆小霜拿着大哥大送了出来:“周大哥,电话。”

  周奕接过来一看,三叔的电话。

  这才两分钟,怎么又打过来了?不会拖拉机厂的事情这么快就黄了吧。

  “三叔,咋啦?”

  “忘记问你了,老头子咋样啊?”

  “吓我一跳,我还以为那边的事情黄了呢。爷爷挺好的,已经回老房子了。”周奕随口回答道。

  周建业的声音瞬间高了八度:“啥?”

  “你们怎么能让他回去跟周建军这一家子混蛋住呢?”

  周奕一愣,反问道:“我爸没跟你说啊?”

  周建业也一愣:“说啥?”

  周奕这才明白,原来家里发生的这些事,三叔完全不知道。

  好家伙,一个不说,一个不问,就等着我张嘴啊。

  周奕简单地把二叔家净身出户,自己父母和爷爷搬回老房子住的事说了一遍。

  “我去,周建军跟他婆娘被你收拾了?臭小子可以啊。”

  周奕从三叔的语气里听到了压抑不住的高兴。

  “周大哥,我把面又热了下,但是有点糊了,你将就着吃吧,不然浪费了。”厨房里,陆小霜喊道。

  “好,没事儿,我就来。”周奕回答道。

  他刚要跟三叔说拜拜挂电话,三叔立刻兴奋地问道:“我刚才没听错吧,有姑娘的声音。”

  办公室里,周建业的嘴角都快咧到耳后根了。

  对着电话大喊道:“你小子,有情况啊,难怪你爸妈要搬出去……”

  “嘟嘟嘟”,电话里一阵忙音传来。

  “嘿,臭小子还敢挂我电话。”

  周建业心情大好,挂上电话自言自语道:“老头子这是要当太爷爷的节奏啊,不错不错。”

  陆小霜趴在桌子旁边,看着周奕问道:“糊了是不是不好吃啊?”

首节上一节159/1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