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4:我,刑侦之王 第77节

  卧槽,真来了……张森差点将这话说出来。

  又过了大约半分钟,于大章再次开口:

  “去吧,正常走路就行,别紧张。”

  张森没答话,深吸了一口气后,拉开门走了出去。

  此时的于大章侧靠在窗边的墙上,特意选了阳光照射的一边。

  这是在警校学的。

  如果外面有人向他所在的窗口看,会因为阳光反射而无法看清窗内的情况。

  在距离旅馆大约三十米的地方,一辆黑色小轿车停在那里。

  于大章刚才清楚地看到,那个叫董博的民警从那辆车上走下来,然后徒步来到旅店。

  最有意思的是,他换了便装。

  此时那辆黑色小轿车的副驾驶上坐着一个农民打扮的男人。

  由于角度原因,于大章无法看到后座上是否有人。

  他不是视力超乎常人么,为什么看不到?

  视力好和会透视是两回事,谢谢。

  “你果然心里有鬼。”于大章自语着。

  同时也因为过于激动,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

  他之前带着张森去奉林镇派出所的目的不是试探,也不是暗查。

  时间太紧了,他不得不用另一种风险更高的方法……

  敲山震虎!

  编造了一个妹妹被拐卖的故事,并将矛头直指山上的水手营子村。

  于大章就是想利用这个故事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只要被怀疑上,对方一定会想办法来摸清楚自己这边的情况。

  那个叫董博的民警,估计在回派出所的路上就已经安排了人对自己这边进行跟踪。

  两个经验丰富的支队刑警都栽了,算计他们的人怎么可能是一般角色。

  但这种人有一个共同的弱点:疑心重。

  于大章就是在利用这一点。

  所以他笃定那个董博会来旅店查他们,不然他不会安心。

  果然,不但他来了,他还把负责跟踪的人带来了。

  现在于大章已经可以确定……那个董博有重大嫌疑!

  那问题来了。

  他的动机是什么?

  放着好好的警察不做,铤而走险去帮人贩子?

  活腻味了吧,这不等于罪加一等嘛!

  为了钱?

  这倒是个理由,但也不至于冒这么大风险吧。

  拿人贩子的钱,那可不是贪污那么简单,他的罪甚至要比人贩子还要重。

  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之际,手机忽然响了。

  电话刚一接通,就传来钱程急促的声音:

  “查到了。”

  “董博,三十二岁,奉林镇人,十九岁进警校,毕业后主动要求回到奉林镇工作。”

  “现在的警衔是一级警司,相当于副科级。”

  也许是受于大章影响,他最后还加上了自己的分析:

  “在一个乡镇派出所,三十出头能做到一级警司,已经算是能力出众了。”

  于大章默默记下后,问道:

  “他的家庭情况呢?”

  电话那边的钱程忽然安静下来,半晌才慢吞吞地说道:

  “他是家里独子,父母健在。”

  “就这些?”于大章不甘心地问道。

  那边又沉默了,手机听筒里能听到对面鼠标划动和敲击键盘的声音。

  大概过了十几秒,钱程的声音再次传来:

  “他迁过一次户籍,最早他是水手营子村的,后来才迁到镇上,现在他父母的户籍还在那个村子里。”

  这才对嘛……于大章终于听到了最想听的信息。

  动机找到了!

  原来你本就是那个村子的人。

  那就不存在后来变节这一说了。

  于大章刚和钱程打完电话,张森推门走了进来。

  “他来旅店查住宿登记,怎么办,我们要不要换个地方?”

  现在就连他都看出来了,那个民警绝对有问题。

  这么一会儿,警服都换成便装了,还过来查他们所在旅店的住宿登记,什么目的一目了然。

  一想到失联的警员,此时的张森就觉得脑后冒凉风。

  到了要做决断的时候了……于大章想了想,说道:

  “目前咱们是安全的,只要留在这个镇子上,就没人敢轻易动手,他们最多就是怀疑和监视。”

  就算是2014年,镇子里也遍布监控。

  想要让两个大活人凭空消失,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在于大章看来,失联的两名警员一定是查到了实处,才会让对方铤而走险。

  而且,他们遇险的地方也不会在镇里。

  范围再次缩小。

  他们最后的目的地,很有可能是山上的水手营子村。

第79章 那个山村还有一个名字

  两人又在屋里等了一会儿。

  那个叫董博的民警果然没上来找他们。

  大约过了五分钟,于大章从窗口看见董博从旅店走出,回到了那辆黑色小轿车上。

  看着车辆离开,于大章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对方已经开始怀疑,如果再找不到实证,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就不是他能预料的了。

  失联的两名警员最后是怎么确定水手营子村有问题的?

  自己是通过敲山震虎这招试探出来的,他们不会,时间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

  所以没有必要做出那种事情。

  既然有充足的时间,那他们会做什么?

  于大章盯着窗外,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他转身看向张森:

  “走吧,咱们去外面转转。”

  来到街上,于大章走进一家小超市,买了两包香烟外加两个打火机。

  出来后递给张森一盒:

  “一会儿咱俩分头行动,找那些聚堆闲聊的老人,给他们发烟套近乎,然后想办法打听水手营子村的情况。”

  这个侦查方法不稀奇,是刑侦人员经常用的一种暗查方法。

  于大章刚才从那两名警员的破案角度出发,觉得只有这个方法最靠谱。

  之前自己在饭店和旅店这两个地方,都打听过山上的情况,可得到的信息却非常少。

  其中最有用的信息就是知道山上有个村子叫水手营子村。

  每次想聊点具体的,总会被对方找借口搪塞过去。

  后来于大章也想明白了。

  商家打开门做生意,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做生意的人有几个脑子笨的,他们深知祸从口出的道理。

  所以重要的信息很难从他们嘴里套出来。

  失联的那两名警员想要得到重要线索,就只能去找当地普通老百姓打听。

  尤其是聚堆在一起闲聊的老人。

  他们在本地生活时间最长,也是最喜欢聊八卦的群体。

  从他们口中探听信息是最好的选择。

  同时两人也约定了时间,不管有没有打探到消息,半小时后都要回到旅店。

  两人分开后,于大章向着另一条街走去。

  没一会儿功夫就发现有几个老人聚在一个小广场的石桌旁。

  走过去一看,他们正围着石桌上的一个棋盘,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这棋走马啊,走马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急得直跳脚。

  “横车,抓一步炮!”另一位老大爷也很是焦躁。

  “中路垫马,对面是铁门栓看不出来吗?!”

  见到此情此景,于大章满意地点点头。

  无论什么地方总有这么一群象棋爱好者,不管棋力如何,只要来到旁边就疯狂支招。

  支招好啊,越是这样的人,嘴越漏。

首节上一节77/2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