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枪都不见了,这事简直大条到爆。
由于一大队警力有限,最后支队领导做出决定。
由魏谦牵头,二大队和三大队配合,两人一组,分成多个小组进行追踪调查。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找回人和枪。
先将人撒出去,如果某个小组找到线索,其他人可以立刻赶往现场增援。
会后,于大章从师父吕忠鑫那里得知。
两名警员失联的第一天,支队还没太当回事。
外出办案,手机没信号那是常有的事。
可时间一长就不对劲儿了。
当支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那两名警员已经失联了超过二十四小时。
两人杳无音讯,手机始终处于无法接通的状态,这期间他们也没有主动和支队取得联系。
支队立刻做出反应,马上派人进行追查。
为什么不直接上报局里?
事太大了!
丢枪这种事不管放到什么年代、什么部门,那都是天大的事。
更何况还是一下丢了两支枪,再加上两个在职警员。
支队肯定要压一下,先自己部门出警寻找,但这个时间必须控制在二十四小时之内。
如果超出这个时间点,就要立刻上报到局里,不然部门先行调查的理由就不成立。
要是落下个不及时报告的罪名,李钧这个支队长也别想干了。
因为瞒报而造成严重后果的,那可是要判刑的。
知道此事的严重程度后,于大章心中暗暗祈祷着:那两位同事可千万别出事啊。
这一世如果不是自己将顶包案破获,也不会有这么一出。
后悔不可能,但那两人的失联确实和自己有间接关系。
当一件事的结果被改变,后续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谁也说不准,就比如这次……
顶包案牵出拐卖案,然后拐卖案又再次升级。
于大章思索片刻,随即和吕忠鑫请了个假:
“师父,我去一趟看守所,有些事我要当面问问周子。”
第69章 不能把畜生当人看
松海宏口区看守所。
“我看过你提供的线索了。”于大章坐在周子对面,一脸严肃地问道:
“你被拐到了一个山村,在那里被关了半年,然后自己逃出来的,可你那时候才五岁,难度是不是太高了?”
周子没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疑惑地看着他:
“这次怎么是你来了,上次那两个警官呢?”
“他们有别的事要去办,所以换我来了。”于大章随便找了个理由。
他不可能将真实情况告诉周子。
谁知道这小子有没有在这件事里面下套。
不得不防。
“他们是不是出事了?”周子却好像猜到了什么,他紧盯着于大章的双眼:
“我早就和他们说了,一定要小心,将那些畜生当人看,会吃大亏的!”
于大章心中一惊,脸上却保持平静,他淡淡地问道:
“你提醒过他们了?”
“我一直在提醒他们,至少说了两遍以上。”周子肯定地说道:
“还有,他们一定是对我提供的线索进行了修改,我当时和他们说的是,被圈养了半年。”
“被圈养?”于大章也觉得‘圈养’这两个字有点别扭,他不由得问道:
“像对待动物那样?”
这条线索确实有点出乎意料,发到于大章手里的资料上也的确没写。
估计是认为周子提供的内容有夸张成分,所以进行了修改。
如果他说的是真话,那么将一个五岁孩子当成动物一样养起来……这确实不是人能干出来的事。
“我当时还不如动物呢。”周子苦笑了一声:
“我脖子上被套了一个铁项圈,被拴在一个石头垒成的露天围栏里,头顶上只有一块用来挡雨的石棉瓦。”
“猪拱食的槽子你见过没?”
“当时和我一起的还有两个小孩儿,我们三个真的就像猪一样趴在槽子前,将脑袋伸进去吃饭。”
于大章脑子里已经出画面了。
能做到这样,说明那些人的心理已经变态到了正常人无法想象的地步。
人类的情感是互通的,有个词叫:共情。
比如,看喜剧电影会笑,看悲剧会哭,情感脆弱的看个爱情片也能哭得死去活来。
这就是共情。
将孩子用铁项圈拴上,关在石头围栏里,用猪食槽喂食。
光想一下就觉得残忍,更不用说做出来了。
视人命如草芥,冷漠到了极致……于大章在心里默默给那些人贴上了标签。
这么看来周子并没有夸大其词,还真不能将那些畜生当人看。
“你装病逃走那段只是一笔带过。”于大章继续问道:
“是你记不清细节了,还是觉得没有必要说得太详细?”
周子想了想,说道:
“当时记录的警官没细问,所以我就一句话带过了。”
“详细说说。”于大章说着,摆出一副认真倾听的样子来。
“当时我确实有点不舒服。”周子一边回忆一边说道:
“后来想想,那是因为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并不是真得了病。”
“那时的我已经没有人样子了,半年没洗过澡,还待在那种环境,所以很难从表面上看出什么来。”
“那些人特意来看了几次,见我连饭都不吃了,就给我带到了一个类似卫生所的地方。”
“大概是给我注射了类似葡萄糖的东西,我感觉身体好多了,四肢也有劲了。”
“于是我就在后半夜溜了出去。”
后面的事于大章都知道了。
周子连夜下山,又走了一天一夜,最后在一个工地门口昏倒。
而那时候的周宏富还是一个木匠,看到孩子可怜就给带回了家。
那些人虽然没人性,但却不怎么聪明啊……于大章从周子的话里听出了一些端倪。
禁锢人的方法简单粗暴,还被一个五岁小孩装病骗了。
这个智商不像是会使用蒙骗手段的那种人。
所以说任何细节都不能放过,哪怕是一句普通的话,也许就能从里面分析出一些有用的信息。
“你和你养父没报过警吗?”于大章觉得这话问的有点多余。
但他还是想知道发生了什么。
十六年过去了,周子居然还在纠结那些人贩子。
这说明他尝试过让警方处理,但结果却不如人意。
果然,一听到于大章问这个,周子立刻露出无奈的神情:
“我和养父何止是报过警,从九八年开始,我们几乎每年都会去问一次。”
接下来不用细说,于大章也知道怎么回事了。
这类案子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主要集中在改开初期二十年,九十年代更是达到了巅峰。
周子这还算好的,至少逃出来了,还被一户好人家收养。
那些杳无音讯的才叫惨,甚至还有一些被砍去手脚送去街头要饭的。
不过这种情况在2000年以后逐渐减少,没发现街上要饭的几乎看不到了么。
要说查案,肯定是要优先那些还没有找到的,像周子这种……能耐心回复就不错了。
这次能让支队专门出人调查,其实是周子用命换来的。
只要能查拐卖案,他就不挣扎、不抗拒、坦白交代。
怎么说呢~
要求不过分。
.
从看守所出来,于大章又回到了队里。
他这次找周子就是当面了解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
毕竟之前打过交道,沟通起来也顺畅一些。
有这个便利条件,于大章自然要利用起来。
回去的路上,吕忠鑫给他打了两个电话,都是催他快点儿回去开会。
等他赶到的时候,会议已经开始。
除了有任务在身的,三个大队的人几乎都到了,可见局里的重视程度。
这次的会议更简单,现场分组。
先由魏谦在一大队抽调出十名警员,然后每名警员和二三大队的其中一人组队。
除了这十组人,二队长刘哲和三队长张东再各带一组人随时支援。
魏谦抽调的十个人中就有于大章和吕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