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想想,再想想,千万不能有遗漏……
有没有可能是其他部门的警察?
比如,技术科。
不会……于大章直接否定。
刚勘查完现场,就算再次勘查,技术科那边也一定会和专案组知会一声。
没了,没有遗漏。
不会再有其他部门的警察登门了。
屏幕亮起,还没等铃声传出,于大章迅速拿起手机按了接听。
“问过了,所里没人去张妍家。”电话那边的民警语速很快。
“确定吗?”
“确定,肯定没有。”
这个民警的工作态度于大章是知道的。
从失踪案中就能看出来,这也是个做事一丝不苟的人。
“麻烦了。”于大章客气了一句后,直接挂断。
“你还真是给了我一个惊喜啊。”他拿着手机一边调出通话记录,一边兴奋地自语着:
“真的是又惊又喜!”
找到蹲点组员的电话,于大章直接拨通:
“人出来了吗?”
“还没有。”那边的组员回答道:
“从进门到现在,已经六分钟了。”
还没出来?
那就对了,他一定和张妍父母认识……于大章想了想,说道:
“别挂电话,等他出来立刻告诉我,我还需要确认最后一件事。”
虽然那边的组员不明白于大章在想什么,但案子办到现在,他们对这个新人已经完全信服。
“好的。”
答应了一声后,两边都安静了下来。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着,很快两分钟过去。
于大章脸上慢慢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嘴里也不自觉地低声呢喃着:
“差不多了,你绝不会允许自己的逗留时间超过十分钟。”
果然,就在这句话后的半分钟,听筒里传来组员的声音:
“他出来了!”
于大章刚要开口,忽然想起一件事。
那边的组员可没有自己这么好的视力。
“身边有望远镜吗?”他真怕对面给出一个让他失望的答案。
“带着呢。”组员快速答道。
很好,蹲点你们是专业的……于大章大声说道:
“用望远镜看他的肩章!”
这一声令下,他全神贯注地等待着结果,时间仿佛变得格外缓慢。
一秒、两秒、三秒……
每一秒都变得格外漫长,他的手心开始冒出细密的汗珠。
终于,在六秒之后,听筒里传来对面组员惊讶的声音:
“肩章上怎么没有四角警花?”
猜中了!
于大章不敢放松,再次命令道:
“看他胸前的警号,给我念出来!”
张妍家在四楼,按时间来算,那人很快就会到一楼。
要是等他从单元门出来转身离开,对面的组员就看不到他的正面了。
还好,时间刚好来得及。
“X,013274……”那名组员念完之后,立刻反应过来:
“我知道了,那是警校学员穿的警服。”
于大章没理会他的话,立刻命令道:
“你们前后包抄,抓!”
“收到!”对面传来两人坚定的声音。
似乎这一刻等的太久,他们的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和激动。
挂断之后,他又将电话拨给了吕忠鑫:
“师父,收网!”
第44章 专案组的人个个靠谱
于大章在知道对方穿着警服后,一直在用排除法推测他的身份。
既然支队和派出所都没有派人去张妍家,那就可以排除掉他是在职警察的可能。
接下来他的身份就不难猜了。
两种可能性:
1,他在冒充警察。
2,警校学员。
要确定最后是哪一种也很简单,看肩章和警号就行了。
肩章上没有四角警花……光是这一点就可以确定对方没有冒充警察。
既然要冒充,假警服肯定会配上以假乱真的肩章。
最后再看警号,直接就能确定对方的真实身份。
于大章就是警校毕业的,他太知道警服之间的区别了。
在职警察的警服,胸前的警号是纯数字。
而警校学员的,在数字前会加上汉字或者字母。
比如,S代表的是司法。
而X就是刑侦。
当于大章猜到对方身份的那一刻真的是又惊又喜。
惊的是,他居然和自己一样都是读警校的。
之前他曾猜测对方是学医或者学法律的。
还真就没往同行这方面想过。
不是他想象力不够丰富。
试想一下,你正在追查杀人犯,而在你身边和你一起工作的都是警察同事。
这时候你潜意识里就会认为穿警服的都是伙伴,所以你不可能将杀人犯往同伴身上想。
这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于大章也没有例外。
而喜的是,警校学员的身份也正好符合凶手的特征。
懂法,而且对法医学有研究。
具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和极强的心理素质。
再加上和张妍年龄相仿。
当这些条件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于大章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收网的命令。
.
两边的抓捕都很顺利,没有出现反抗和试图逃跑的情况。
接下来就是审讯环节,依然由吕忠鑫负责。
此时的于大章正站在支队大院门口,看着马路上来往的车辆,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但又似乎藏了很多心思……
五分钟后,一辆越野停在大院门口。
车门打开,下来两名风尘仆仆、穿着警服的男人。
他们正是前几天被于大章派去查孔令杰前妻的专案组成员。
“你怎么在这?”其中一名组员问道。
“等你们。”于大章笑着说道,脸上挂着轻松愉悦的神色。
“太客气了。”另一名组员赶紧招呼于大章上车:
“进去说,进去说。”
来到车里,于大章拍了一下坐在驾驶位那名组员的肩膀,示意他先别开车:
“等一下,我先看看你们带回来的资料。”
这将决定他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是不是以为嫌疑人落网就算完活了?
早着呢~
要不然为什么不叫罪犯,却叫嫌疑人呢。
在法院没判决之前,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进入审判阶段改叫被告,判决之后才是罪犯。
现在于大章要做的是,尽可能地收集证据,完成闭环。
“给。”坐在副驾驶的组员扭身递过来一个文件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