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4:我,刑侦之王 第227节

  “警官,我……”他的声音颤抖着,似乎是想说什么。

  于大章忽然抬起手,打断道:

  “是不是觉得很委屈?”

  委屈?

  刘金松听到这两个字后,整个人如遭雷击,僵在了那里。

  委屈这个词,他只在心里想过,却从未对人说过,也说不出来。

  在监狱找人诉苦,那也得有人听才行。

  哭闹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监狱专治各种调皮捣蛋。

  到了这里。

  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

  服刑十六年,也让他知道了凡事都要有理有据。

  可人在里面,就算想去找证据也没办法。

  他又不忍心再让父母为自己奔劳。

  所以他也只能倔强地忍着,坚强地活着。

  可就在刚刚,“委屈”这个词居然从一个警察嘴里说了出来。

  而且还是对自己说的。

  刘金松终于回过神来,不敢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胖警察:

  “你……你能再说一遍吗?”

  他的声音都在颤抖,甚至连牙齿都在打架。

  于大章拍了拍他的肩膀,叹息道:

  “接下来就说说你的事,放心,如果你真受了委屈,我保证还你公道。”

  他说这话也有些心虚。

  公道……

  如果真是冤案,十六年青春怎么算?

  人生最好的年华都留在了监狱里。

  这个公道谁能给,又有谁能给得起!

  随着于大章的话音落下,刘金松眼中泛起泪花,随即一颗颗晶莹滚落……

  一个三十多岁的大老爷们,忽然嚎啕大哭起来。

  当年含冤入狱他没哭。

  一次次申诉无果他没哭。

  在狱中失去自由、痛苦煎熬他也没哭。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甚至都忘记了哭泣是什么滋味。

  但是今天他哭了。

  让人哭泣的从来都不是绝望,而是希望。

  于大章也没劝,反而又坐回到刘金松对面。

  马健也停了下来,安静地等着。

  整个房间内弥漫着一种凝重而压抑的氛围。

  哭声持续了大概一分钟,然后被刘金松强行止住。

  “对不起……对不起……”

  他胡乱地在脸上擦拭泪水,并声音哽咽地道歉。

  “说说吧。”于大章平静地开口道:

  “我想你已经找到了能自证清白的证据。”

  看囚犯资料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到了。

  要是没有找到证据,刘金松也不能一直在狱中申诉。

  “没错。”

  刘金松做了个深呼吸,让自己的声音恢复正常,然后缓缓说道:

  “后来我知道了邵欣的具体死亡时间,而在那段时间里,我正好在同学家玩游戏机。”

  “当晚我就是在同学家里过夜的,那名同学和他的父母都可以为我证明。”

  “所以说,邵欣遇害的那一晚,我根本就没有出现在案发现场。”

  “并且有着确凿无疑的不在场证明。”

  接下来,刘金松足足说了半个多小时。

  他将这些年所收集到的证据,和当年的细节都说了一遍。

  这回不止是于大章听明白了。

  就连负责记录的马健,也将这起案子的前因后果弄清了。

  当年警方之所以将刘金松定为主要嫌疑人,其主要原因就是他和邵欣有暧昧关系。

  之后经过DNA检测,留在邵欣体内的男性体液,正是刘金松的。

  这在当年就是铁证。

  而刘金松给出的解释是,他在这之前被人打晕过。

  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躺在了一处废弃的厂房里。

  他怀疑有人在他昏迷时,采集了他的体液。

  对于这种事实不清楚的描述,警方没有采纳,并在抓捕当晚对刘金松进行了突审。

  那年刘金松才18岁,心智不是很成熟。

  所以嘛……

  面对审问,说了一些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话。

  等判决下来了,刘金松也反应过来了,但也晚了。

  这之后就是漫长的十六年。

  虽然刘金松一直没放弃申诉,可惜没有任何结果。

  有些案子就是这样。

  就算期间有人发现了疑点,可一旦深究下去,便不可避免地要去得罪某些人。

  因为倘若真的成功翻案,那么当初经办过这起案件的人都要倒霉。

  这就是人情世故最可怕的地方。

  维护了同事之间的关系,就没有公平公正可言。

  个人情感凌驾于法律之上,正义还如何伸张。

第233章 转移阵地,从八个受害人开始

  于大章自认不是圣母。

  对敌人他可以狠辣无情、痛下杀手。

  对家人和朋友他则会温柔相待。

  但遇到这种不公之事,他绝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哪怕因此警察不干了,他也会硬刚到底。

  同时他也感觉到了耻辱。

  身为刑警,面对冤假错案,说不丢人那是假的。

  此刻的他就感觉脸上火辣辣的。

  “我会申请案件重新调查。”

  于大章看着眼前的刘金松,心中满是无奈:

  “如果你说的都是真的,相信我,你很快就会重获自由。”

  案件重新调查的条件,其中一条是:原调查或审判存在重大瑕疵。

  如果按照现在的证据链完整性来看,调查和审判都存在重大问题。

  完全符合重新调查的条件。

  “我信,我信你,”刘金松感激地说道:

  “谢谢,真的谢谢。”

  这次让于大章遇到这个案子,当年的办案人员注定要倒霉了。

  不过,他们倒霉也是应该的。

  玩忽职守、渎职、怠职,致使一个18岁少年入狱16年。

  在于大章看来,怎么处理他们都不为过。

  出了监狱。

  于大章给李钧打去电话。

  “李队,人我见过了,案子存在很多疑点,我建议重启案件调查。”

  重启调查,包括后续的一系列工作不需要他亲自去做。

  于大章只需要找到新线索和证据,重新调查自然有人接手。

  “我知道了。”李钧的声音很平静,似乎对此并不意外:

  “稍后你将调查资料发给我。”

  这种事李钧也做不了主,他也要向上汇报。

  但可以预见的是,一旦重启调查,将会采取异地审理的方式。

  这样能有效防止关系网干扰办案。

  “还有,得麻烦你向省厅的同事要一下被害人资料。”

  于大章斟酌着说道:

首节上一节227/2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