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分子将药物包在手绢里,对着人的面部轻轻拍一下。
只需几秒钟,那人便会乖乖听话,无论发出什么指令,被害人都会照办。
那种药叫做:氯胺酮。
闻一下就能让人产生幻觉,十秒内起效。
还有一种犯罪方式是……
故意在路上撒钱,只要有人将其捡起就会中招,也是几秒起效,昏迷不醒。
在钱上涂的是什么药就不在这写了,理解一下。
他们针对的群体是农村带小孩的老人,只要老人中招了,就将小孩掳走。
这些是见效快的。
而真正的催眠是个长期活儿,并且是个复杂且繁琐的过程。
你是不是不信这个?
那问你个问题。
地球是圆的吗?
你看到这个问题,根本就不需要思考,脑子里会自动跳出答案。
而且你还会在心里加一句:问的这不是废话么。
下一个问题,你亲眼见过吗?
不是视频,不是照片,是你飞出地球,亲眼见到。
没错,你没见过。
但你却坚信地球是圆的。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
你明明没亲眼见过,但你却坚信不疑。
权威、科学、官方……其实你信的是这些。
他们就算有一天说地球其实是平的,你照样会信。
而且你还是没亲眼见过。
因为你对他们完全信任,再加上长时间的重复灌输,你潜意识就会形成固有印象。
就如同最初那个问题,地球是圆的吗?
你会直接跳过思考的过程。
谁要是当你面说出相反的答案,估计你能和他争个面红耳赤,各种举例说明。
可惜的是,你举的那些例子,都是别人灌输给你的。
但凡你说出一句:我亲眼看到了地球是圆的。
对方一定会笑掉大牙。
最熟悉的人,最信任的人,对你来说最不设防的人,这些人说的话才会对你产生心理暗示。
而且催眠这玩意儿,存在于各行各业。
网上有个视频。
一个外卖员撞护栏上了,全身都是伤,各种骨折,几度昏迷。
在救护车上。
医生想要关掉他手机上的导航,他来了一句:
“我还有一单没送。”
这种时候,他连命都放在了脑后,想的居然是:还有一单未送!!
多吓人吧,你就说多吓人。
以前经常看到外卖站点门口,一群外卖员开早会。
那时候我还纳闷,送个外卖还开什么会。
看到那个视频我才反应过来,那哪是开会啊,那特么是在集体催眠。
每天出发之前都给你灌输一遍送单的重要性。
嘱咐一遍千万不能超时。
再强调一遍遭到投诉的后果。
周而复始……
常刷视频的,是不是会经常看到外卖小哥的崩溃瞬间。
你以为那是成年人的不容易。
不,那是催眠失效……
人醒了。
第195章 我于大章也是有背景的
回到分局。
于大章将车停好后,没急着下车,而是坐在驾驶座上发了会儿呆。
过了大概一分钟,他才拿出手机,给一个号码拨了过去。
电话很快被接通,一个清脆的女声从听筒里传来:
“你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好久不见,甚是想念。”于大章笑着回道。
电话那边的叶琳直接忽略他的调侃,没好气地问道:
“是不是有事找我帮忙?”
两人之前见过好几次了,而且还合作过一次,互相之间也算熟悉。
对于彼此之间的性格和做事风格也都比较了解。
在叶琳的印象里,这个胖子做事目的性非常强。
如果没有事,他不可能主动联系自己。
“要不都说国安厉害呢。”于大章夸赞道:
“我这还没等说事呢,你就猜到了,真是神了!”
求人办事首先一点,嘴一定要甜。
尤其是找上级单位的同事帮忙,姿态放低一些总没坏处。
伸手不打笑脸人嘛。
这方面于大章不用学,前世在系统内工作了十多年,早已经练得炉火纯青。
“别贫了。”叶琳的声音带着几分无奈:
“有事直说。”
“我想你帮我查个人。”说到正事,于大章立刻严肃起来:
“最近我接手了一起积案,其中一个嫌疑人的国外经历被人抹除了,我现在只知道她的出入境时间。”
叶琳那边沉默了两秒,随即传来不冷不热的声音:
“嫌疑人的个人资料有吗?”
有门……于大章快速回答道:
“她本人在国内的资料已经调查完了,很详细,包括家庭信息在内都有记录。”
他在回来的路上就想好了。
既然认定曾丽思这个女人有问题,那就要查清她所有的背景情况。
尤其是她那被洗过底的国外经历,于大章更感兴趣。
这种事要看谁去查。
于大章他们这些普通刑警去查,肯定不行。
可以追查的途径就那么几条,那些职业洗底人,主要负责掩盖的就是这些途径上的信息。
但在国安面前,那些洗底人的手段就完全不够看了。
在涉外调查方面,国安有着无数种方法和渠道,调查一个人对他们来说轻而易举。
“将那个人的资料和出入境记录发给我。”
叶琳的语气很平淡,听不出任何情绪波动,仿佛这就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说完之后,她还不忘补充一句:
“明天上午给你消息。”
这么快?于大章立刻答应道:
“好,我马上发给你,这次真是麻烦你了,谢……”
谢谢的话还没说出口,对面的叶琳就将电话挂断了。
她做事还是一如既往的干脆利落……于大章对她的行事风格也比较了解,所以并不意外。
记忆中,叶琳从来没有矫揉造作过。
更不曾展现过小女儿家那般扭捏作态的模样。
回到支队。
于大章拿出小本子,将曾丽思的名字写在了上面。
想了想,又在她的名字后面加上个问号。
在刘家别墅和他们对话时,于大章就发现曾丽思有些动作和言语很像是催眠师的手法。
经过长期的心理暗示,一些特定的言语和动作会让受控者产生特定的反应。
比如……
普通人和外卖员听到“投诉”这个词时,反应就不一样。
只要干过外卖这行的,听到“投诉”这个词就不自觉地情绪激动。
愤怒、害怕、紧张……
总之,肯定会有反应。
但普通人就无所谓了,甚至还觉得“投诉”是用来保护自己权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