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4:我,刑侦之王 第166节

  可是就连他自己都没有料到,就是这么一眼,会将苏觅吓成这样。

  人对危险有感知能力吗?

  没有。

  如果有,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死于意外了。

  但人却可以从另一个人身上感受到恶意。

  眼神、表情、肢体语言,都能给出这样的信息来。

  而且这样的事经常发生。

  比如……

  “你瞅啥?”

  “瞅你咋滴!”

  “哎呀我艹……”

  是不是感觉特别熟悉。

  这就是眼神惹的祸。

  于大章光是昨天就亲手送走了十一个人,他释放的恶意,就算是穷凶极恶的歹徒都会胆寒。

  更不要说苏觅一个女的了。

  接下来几天,于大章照常去支队上班。

  市局后来也将偷尸案完全接手。

  虽然于大章接触不到这个案子了,但消息还是能听见些的。

  毕竟案发地点是在宏口区,有时候为了方便,市局还是会要求宏口分局派人协助。

  据后续调查得知。

  七年时间,宏口区殡仪馆贩卖遗体的数量已超预估。

  这还只是初步核实的结果,如果继续深挖下去,最后数字还将继续增加。

  该案件还涉及多个省份的多家殡仪馆及医疗机构。

  解剖教研室在这个环节里只能算是个小角色。

  真正购入大量尸体的是一家生物材料公司。

  该公司不仅从松海采购尸体,还从其他各个省份的殡仪馆获取尸体资源。

  这无疑彰显了该产业链的广泛性和隐蔽性。

  他们将收购来的尸体进行加工,制成各种生物材料出售。

  可以说一点没浪费,全部用回到了活人身上。

  其中的利润更是达到了几十倍。

  该公司一年的销售额,甚至超过了一些国内知名的大型集团企业。

  据说当时在场的刑警们都被惊呆了。

  那可不是动物标本之类的东西。

  就如当初李钧和于大章猜测的那样,这个案子的复杂程度已经超过了前两次特案。

  而且覆盖范围也遍布全国,并涉及到了多个领域。

  随着继续深挖,一整条产业链将被彻底掀起。

  支队长办公室内。

  “多少?!”

  于大章坐在办公桌前,不敢置信地看着对面的李队。

  “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李钧给了他一个白眼:

  “四亿还只是那个生物材料公司一家的涉案金额。”

  “看着吧,等这起全国性的案子结束之后,最后的涉案金额将是一个无法想象的数字。”

第171章 接个俏活

  四亿已经超出我的想象了……于大章对于这个数字没有具体概念。

  他从来就没接触过以亿为单位的金额。

  谁能想到最开始的一个偷尸案,最后会发展成这样。

  “我什么时候回一大队?”于大章问道。

  来支队已经有些时日了,他当初来的时候是因为拐卖案开枪,后续需要做心理辅导。

  当时吴局只是说让他来这里过渡一下。

  而且他对支队也没有归属感。

  如果让于大章选择,他还是愿意回到一大队。

  虽然那里忙了点,但大部分都是熟人,互相也更了解。

  支队的警员对他也很好,只是相比于一大队,还是差点意思。

  “回一大队?”李钧一听这话,眼睛都立了起来:

  “在支队不好吗,是我对你不好,还是队里有人欺负你?”

  说完这话,他自己都觉得别扭。

  谁敢欺负这个胖子啊。

  整个分局谁不知道这个胖子的战绩。

  “没有没有。”于大章赶紧解释:

  “大家对我都很好,只是当初不是这么说的啊。”

  这两天师父吕忠鑫找过他一次,问他什么时候回去。

  还透露个消息给他:魏谦找支队要了两次人,都被李钧给怼了回去。

  再不开口问,于大章估计自己就回不去了。

  “你知不知道,在支队工作,对你来说更有发展。”

  李钧语重心长地劝说道:

  “在这里你也会获得更多资源,只要在我权限内的,都可以尽量帮助你。”

  这怎么还画上饼了……于大章心里直叫苦。

  自己要是想发展仕途,早就跟着国安走了。

  不过他也明白,很多时候自己是没有选择的,世界不是围着某个人转的,该妥协的时候还是要妥协。

  不能因为破了几个案子,就任性妄为。

  人家领导给你脸,那你得好好接着。

  “我听李队的。”于大章无奈地回了一句。

  见他还是有些不情愿,李钧继续徐徐善诱道:

  “我下一步准备在支队成立个积案调查小组,由你做小组长。”

  积案调查小组?

  于大章本能地认为这不是一个好差事。

  都已经是积案了,那肯定是难办又麻烦的案子。

  这样的案子,能破早就破了,还用得着等到现在么。

  “我还是做现在的工作吧。”于大章直接拒绝了。

  李钧用一种怪异的眼神看着他:

  “有时候看事情不能看表面,你再好好想想。”

  这是什么眼神啊?

  于大章被李钧的眼神弄得有些不自在。

  那眼神就像是在说:你系不系傻,这么俏的活都不干。

  我误会了?于大章眨巴了几下眼睛,仔细琢磨了一下他话里的意思。

  所谓积案,其实和悬案差不多。

  都是立案之后,长时间破不了的案子。

  这样的案子,一般会继续调查,不受追诉时效期限的限制。

  和法院的积案不同,挂在局里的积案通常都是线索断了或者证据不足的案子。

  确实是难办啊,为什么李队长却说这是个俏活?

  难办……

  我知道了……于大章立刻想到了其中的关键点。

  他不由得想起了一句电影台词:难办,艹,那就别办了。

  没错,就是乌鸦掀桌子那个桥段。

  正是因为是积案,所以也不会有人催他尽快破案。

  就算最后一件积案都没侦破,也不是他的错,毕竟之前已经有人经手过了。

  说到底,于大章也只是将这些案子复查一遍。

  如果能找到新线索最好,找不到只能说明这个案子确实难办,继续放着就是了。

  还真是个俏活!

  做这个工作,就算是光明正大的摸鱼,也不会被人发现。

  难怪李钧不明说,确实是不能将话挑明。

  “不太好吧。”于大章犹豫着说道:

  “时间久了,其他同事会有意见的。”

  同在一个单位上班,有人搞特殊化,肯定会引起其他人不满。

  这和人缘没关系,这是人性。

  他可不想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

  “你不会真想就此摸鱼吧。”李钧瞪着眼睛说道:

首节上一节166/2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