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4:我,刑侦之王 第136节

  “我给你办了张油卡,夹在那里面了。”

  还有油卡!

  于大章脸都红了。

  无功不受禄,要不晚上陪她睡一觉?

  来到清普刑侦支队。

  专案组众人都已经等在会议室了。

  比起昨天,今天组员们明显要轻松的多。

  见于大章进门,会议室内立刻安静下来。

  在会议桌前坐下后,于大章开口说道:

  “我们今天还是先讨论一下案情。”

  “现在案子虽然有了一些进展,可真正的嫌疑人还没归案,尸体也还没找到。”

  在座的都比他资历老,年龄也比他大,其实应该叫一声“前辈”的。

  可在系统内,基本没人这么称呼。

  要么叫职务,不知道职务的,就以师兄之类的称谓相称,更普遍的是直接叫哥。

  于大章说着,将目光看向调查死亡时间的那组人:

  “四具尸体的具体死亡时间查到了吗?”

  “查到了。”其中一名组员回答道:

  “和之前调查的一样,死亡时间没有问题。”

  “那四具遗体被集中到一家医院,再次确认死亡后,才被运尸车拉走的。”

  于大章听到后,回忆了一下。

  有一个是在精神病院自杀的,还有一个是饮酒过量……

  四个死者的死因皆不相同。

  但却凑到了一家医院被统一拉走。

  “不是应该直接拉到太平间吗?”于大章问道:

  “为什么还要拉到附近医院?”

  “因为需要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再次确认是否死亡。”那名组员解释道:

  “还有,统一运输在费用上也相对优惠一些。”

  运尸车也是要收费的……于大章对此不是太了解。

  只拉一具遗体的费用要更高,尤其是具备冷藏功能的运尸车。

  “你们今天还去那家医院。”于大章下命令:

  “8月16日晚,接触过那四具遗体的医生全部都要接受调查。”

  “查医生?”那名组员皱眉问道。

  听语气就知道,他不想按照于大章说的去做。

  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去调查医院的医生,很容易招来医院的投诉。

  “想要冒充尸体,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知道尸体的体貌特征和死亡原因。”

  于大章知道要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理由,不然这些人是不会听自己指挥的。

  说是副组长,可毕竟资历和职务在这摆着呢。

  昨天有纪斌在场,没人敢对他质疑。

  但今天不行了,纪斌这个支队长不可能天天跟着专案组办案。

  “两男两女,首先性别要对应上。”于大章继续说道:

  “而且身材不能差别太大,不然衣服无法替换。”

  “还有就是死亡原因不能太离谱,首先一点就是四肢健全。”

  “只有提前掌握这些信息,对方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做准备。”

  他说到这里停了下来。

  有些话不用说得太明白,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刑侦,一点就透。

  能提前得到这些信息的只有医生能做到。

  司机和搬尸工从接触到尸体,再到指定地点,只用了二十多分钟,这在昨天的审讯中已经确认了。

  而这个时间不足以让嫌疑人提前做准备。

  所以……

  医院里一定有他们的内应,或者说,有医生被买通了。

第139章 去把人放了

  当知道了事情的重要性,那名组员立刻郑重地说道:

  “散会后,我们马上去调查。”

  于大章点点头,随即看向在座的组员们:

  “目前案情的进展大家都清楚,都集思广益探讨一下。”

  这么多人呢,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刑侦,于大章相信他们都有自己的办案思路。

  短暂的沉默后,一名组员首先发言:

  “昨晚我调取了涉事路段的道路监控。”

  “那辆面包车先到达的涉事路段,十分钟后运尸车才到。”

  “因为停车的地方处于监控盲区,所以无法看到两辆车接头的画面。”

  “十八分钟后,运尸车再次出现,向着清普二院的方向行驶。”

  “面包车是在运尸车离开五分钟后,才再次出现在监控范围。”

  破案就像是面对一团乱麻,只要找出一个线头,自然会有人帮着一起往下捋。

  这个组员的调查就很有针对性。

  利用监控来追踪嫌疑车辆,如果顺利的话,可以直接找到那辆面包车。

  于大章认真地听着他说的每一句话,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那名组员见大家没人提出疑问,便继续说道:

  “那辆面包车一路向南,驶离了清普区,最后开向了一段乡村道路。”

  “由于那段乡村道路没有监控,所以无法追踪面包车的最后位置。”

  “那是一台金杯面包车,牌照是套牌,已经查过了,真正的车主开的是一台尼桑。”

  这一套玩得挺溜啊……于大章揉了揉太阳穴。

  剩下的不用想也知道,嫌疑人换车了。

  在没有监控的乡村道路上将尸体换到另一辆车上,这样就无法追查到尸体最后的去向。

  而警方最后也只能找到那台被遗弃的金杯面包车。

  既然用了套牌,说明对方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将面包车开出乡村路段。

  “去把那台面包车找出来。”于大章对那名组员说道:

  “然后让交警部门配合,查出车辆信息。”

  查询车辆信息不一定非得靠车牌号。

  通过发动机号、车架号也可以查询到。

  只要找到车,交警部门多的是办法来查询这些信息。

  电影没少看啊……于大章不由得在心中吐槽着。

  不得不说,对方很聪明,但也只限于聪明而已,他们太小看警察了。

  那名组员答应后,又问了一句:

  “用不用排查那条乡村道路的过往车辆?”

  “这个嘛……”于大章想了想,随即摇了摇头:

  “算了,工作量太大。”

  没有目标车辆的信息,也不知道车辆具体的离开时间,如果通过监控一辆一辆的去排查,那可就太耗费精力了。

  而且也很难准确地找到那辆车。

  毕竟监控没有透视功能,不可能拍到哪辆车里有遗体。

  这种笨方法只有在最后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才会使用。

  “你刚刚说面包车驶离了清普区?”于大章问道。

  那名组员立刻点头应道:

  “没错,那条乡村道路就是出清普区的必经之路。”

  于大章很快又想到了一个细节,他斟酌着问道:

  “车辆驶离的方向通向哪里?”

  “宏口区。”组员答得很痛快,显然是之前就确认过。

  必经之路、宏口区……于大章在心中默念着。

  既然是必经之路,他们从乡村道路出来,下一站一定是宏口区。

  有没有往回开的可能?

  有,但可能性不大。

  如果目的地在本区内,没必要大老远的出市区去换车,随便找个乡镇就可以。

  凭对方的聪明劲儿,不会做这种脱裤子放屁的蠢事。

  而且就算车辆去了宏口区,警方也没办法继续追查。

  查来查去,又回宏口区了……于大章忽然觉得挺可笑的。

  本来自己是清普分局借调过来的。

  现在可倒好,又查回去了,搞不好最后还得宏口分局接手。

  接下来又有组员发言,不过都是围绕着已有线索来分析的,并没有什么新发现。

首节上一节136/2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