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 第456节

  易中海直接装出一副鼓励表情回答:“既然你们都看好许大茂的外贸生意,那就跟着许大茂好好干……争取早日出人头地,让贾家日子越过越好。”

第684章 买彩电

  时间一晃而过。

  随着四九城越来越冷,老人小孩儿全都穿上厚厚棉衣,年味也变得越来越浓。

  对于王东一家来说,今年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收获的一年。

  不仅媳妇儿陈君顺利调离轧钢厂,东君饭店也以非常快的速度扩展到四个分店,而且已经开始往周边城市考察下一个分店。

  不出意外,明年上半年还会再四九城跟周边城市再开三四个分店起来。

  随着老百姓收入越来越高,对物资以及生活条件的追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东君饭店现在的四个分店几乎每天都处于超负荷运转,急需新的分店来分流客人。

  小姨子陈丽如今已经上了大二,再有两年就能大学毕业。

  两个小孩儿中的老大已经开始上小学,老二还有两年也要上小学了。

  如今媳妇儿再次怀孕,陈伟南准备抓住计划生育全面执行的最后窗口再生最后一个小孩儿。

  面对这些收获,王东决定今年过年好好庆祝一下。

  搞不好这个年就是全家在红星四合院儿过的最后一个年。

  两个月前王东已经装修好一套两进四合院儿,里面各种设施一应俱全,连菜地都给岳母留了一大块,随时可以搬进去。

  考虑到今年东君饭店正处于扩展状态,媳妇儿也刚刚调到新的单位,家里不适合大动,今年也就没有搬家。

  不出意外的话,明年这个时候全家老小肯定会在新家过年。

  “轰隆隆……”

  一阵汽车轰鸣声突然在四合院儿外面响起,到门口时轰鸣声戛然而止。

  不少邻居跑出去看热闹。

  这是一辆运输汽车,为了方便饭店与饭店之间周转原材料,王东专门购买的,交由总店后勤采购部门管理。

  王东很利索从汽车副驾驶跳了下来。

  司机跟着熄火,跳下驾驶位,然后很利索爬上汽车车箱,跟王东一起把一个大纸箱搬了下来。

  阎富贵就住在四合院儿大门口旁边的东厢房,看热闹占邻居便宜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他的本职工作。

  见王东跟司机抬着一个大箱子往院子里走,阎富贵一看就知道里面装着好东西,不然也不会用汽车运,而且还用纸箱子包裹的严严实实。

  马上一副眼红表情问:“东子……”

  “箱子里装的是啥?这么大?”

  院子里没有秘密,等自己把东西抬回家,不用几分钟四合院儿所有人都会知道自己买了什么东西回来。

  所以王东并不打算隐瞒箱子里的东西,直言道:“一台彩电……”

  “找了好几个供销社才买到这么一台……”

  “彩电……”不少邻居脸上露出了疑惑表情,不知道王东口里说出来的彩电是什么东西。

  虽然彩电很早以前就出现了,但因为高昂的售价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承受的,加上那时候买彩电还需要电视机票,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别说买彩电,平时连接触都接触不到。

  哪怕改革开放以后,去供销社买电视机不要钱,大家买回来的也基本都是黑白电视,而且也只有极少数人家能买得起。

  因为一台黑白电视就要四五百块钱,相当于很多工人一年的所有收入。

  放眼整个四合院儿,除了唐大山家买了一台黑白电视,王东看不上黑白电视没有买,其他邻居家里都没有电视,甚至连一百多块钱的收音机都很少见。

  阎富贵毕竟是老师,见多识广,知道彩电是什么东西,脸上立刻闪出一副发自内心的震惊表情。

  看着王东满脸不相信反问:“东子……箱子里装的真是彩电……”

  王东点点头:“不仅是最新款的,而且还是从港岛那边儿进口回来的,二十二寸,整个街道都找不到几台……”

  “嘶嘶嘶……”听到王东介绍,阎富贵再次倒吸一口凉气。

  作为文化人,他最大梦想就是能拥有一台收音机,一台电视机,既可以通过收音机听书,听新闻,还可以通过电视看各种节目。

  为此阎富贵经常去供销社转悠,了解收音机跟电视机价格,确定什么时候下手最划算。

  他在供销社看过不少电视机,但都是黑白电视,随便一台都要四五百块钱。

  曾经有幸看过两部十四寸的彩色电视,当场就被售价给吓到了。

  因为一部彩色电视机的售价足足是黑白电视机的三倍,达到惊人的一千四百多块。

  而那么高的价格还仅仅是十四寸彩色电视机价格。

  眼前王东买回来的彩色电视机有二十二寸那么大,不出意外的话,他的售价最起码是十四寸彩电的两倍以上,也就是三千多块钱。

  拿这么多钱买一台彩色电视机,这在阎富贵看来绝对是傻子行为。

  但一想到王东现在的收入他就释然了。

  虽然不清楚王东的真实收入到底有多少,但光凭他每个月给手下一千多员工发下去的十多万块钱工资就能大概猜到他的收入肯定超出大家想象。

  虽然彩色电视机对普通人来说非常昂贵,但对于手握四家饭店的王东来说,也许就像是普通人买回来一只鸡给家人加餐。

  “姐夫……你真把彩电买回来了……”小姨子陈丽充满激动的声音突然在院子里响起,然后就带着两个侄子朝王东飞奔而来,脸上全是笑容。

  原来买彩电的想法是撤离昨天晚上突然提出来的。

  她在学校看过彩电播放的电视节目,觉得非常诱人,昨晚吃饭的时候无意间提了两嘴,没想到王东办事儿这么牢靠,第二天就把彩电买了回来,而且还买了一台比学校大了整整一倍22寸彩电。

  这么一来,她就能在自己家里追看电视剧了,想不高兴都难。

  就在陈丽带着两个侄子跟在王东身后往家里走时,周围看热闹的邻居纷纷把目光转移到阎富贵身上,想从他身上搞清楚王东买回来的彩电到底是什么东西。

  得知一台彩电就要花三千多块钱,而且彩电播放出来的还是彩色画面时,所有邻居都忍不住发出一阵阵惊呼,看向王东一家的目光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第685章 没钱过年

  “不就是彩电吗?等我家棒梗跟许大茂从外面挣大钱回来,到时候也买一台大彩电……”贾张氏混在人群中,看着王东把彩电搬回家,周围邻居全都一脸羡慕看着前院儿东厢房,贾张氏马上露出一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语气嘲讽道。

  “就你家棒梗还买彩电,能买一台黑白电视机回来就不错了……”一个邻居直接嘲笑道。

  他有个小孩儿在东君饭店后厨学徒工,工资虽然比不上厨师,但每个月最少也有七八十块收入,比轧钢厂中级钳工的工资都要高。

  等将来儿子学成归来,成为厨师,每个月的收入最起码能在现在基础上翻一番。

  这对于当了一辈子工人的邻居来说简直就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儿。

  不管是为了自己儿子未来还是为了报恩,他都会毫不犹豫站在王东这边儿。

  随着贾家跟易中海在四合院儿的落莫,贾张氏在四合院儿已经没有一开始那么狂妄跟嚣张了。

  如果这个邻居反驳嘲笑的只是贾张氏,她肯定抱怨两句就没了。

  但现在这个邻居反驳嘲笑的是自己亲孙子,贾家唯一的孙子,贾张氏说啥也不会轻易放过对方。

  张嘴就开始骂人:“姓王的你胡说八道什么。”

  “我家棒梗将来是要发大财的人,别说彩电,就算小汽车也能买得起。”

  “不像你儿子,只能在饭店当一辈子的学徒工……”

  “不对……”

  “就算将来在饭店后厨当上厨子,那也是伺候人的活。”

  “等棒梗将来发了财,去你儿子工作的饭店吃饭,说不定我孙子心情好还会打赏你儿子几块钱。”

  邻居一开始反驳贾张氏只是为了帮王东说上一句话,没想到贾张氏竟然反过来嘲讽自己儿子,脾气瞬间就涌了上来,毫不客气骂道。

  “就你那在轧钢厂当了十多年学徒工的孙子还想要发财……”

  “贾张氏你在跟我们大家开玩笑吗?”

  “我儿子确实在饭店后厨当学徒工,但他每个月能给家里挣七八十块钱,而且已经有对象了,明年开春就能结婚,你家棒梗每个月能给家里挣多少钱,有对象了吗?”

  “等我儿子将来在饭店学好技术当上厨师,工资还能翻上一倍,每个月就能往家里挣一百五六十块钱……”

  “你家棒梗呢?”

  “除了往外花钱,干啥啥不行……”

  “就这样一个人还想跟我儿子比……”

  “你不嫌丢人我都嫌丢人……”

  贾张氏快要被气疯了,嘴巴说不赢对方,伸手就想朝对方挠过去,但很不幸被对方躲开,然后整个人就跟一颗炮弹似的,狠狠砸在地上,发出一声声痛苦的嚎叫声,引得周围邻居不断发出充满嘲讽的笑声。

  王东并不知道贾张氏在院子里如何当小丑,一进家门就在司机的帮忙下开始安装彩电,连接天线。

  十分钟后,全是白点的屏幕终于出现彩色画面。

  小姨子高兴的差一点儿从地上跳起来,赶紧调台,找到自己正在追看的电视剧,然后就坐在电视机前开始追剧。

  “你就惯着她吧……饭桌上随便一句话,你真把彩电给买回来了,就不能等我们搬到新房子再买吗?”媳妇儿陈君一看自己妹妹两耳不闻窗外事,只盯着电视剧的画面就没好气朝王东抱怨道。

  “到时候搬家的时候还要把彩电搬来搬去,不嫌麻烦吗?”

  王东笑着接话:“陈丽是你妹妹,也是我妹妹,惯一惯没事儿,等他将来嫁人,再想惯都没机会了?”

  “而且家里有台电视机也会热闹一下……”

  “不然过年的时候大家大眼瞪小眼也忒没意思了。”

  “而且我给饭店买了一辆运输车,真要是决定搬新家,让饭店把汽车派过来,再多东西都能一次性搬过去。”

  说完就忍不住摸了摸自己媳妇儿肚子问:“宝宝今天有没有踢你……”

  “还有两个月就要出生了,医生说这段时间是最闹人的,要不过完年就别去上班了,等生完小孩儿以后再去……”

  “反正你们单位现在也没啥事儿,比较容易请假。”

  陈君也听到了上级要全面执行计划生育的风声。

  她是干部,一旦上级决定执行计划生育,她必须做好表率。

  所以肚子里的小孩儿八成是她这辈子最后一个小孩儿,说啥都要照顾好。

  马上点头:“我听你的……”

  “过完年就去单位请假……”

  接下来几天,王东几乎天天待在家里陪媳妇儿。

  要么出去逛街买年货,要么留在家里给媳妇儿做好吃的,忙得不亦乐乎。

  但中院儿贾家并没有因为院子里的年味越来越浓而变得高兴起来。

  之前棒梗没跟许大茂离开四九城之前,每个月挣到的工资虽然不多,但都会给家里交十五块钱生活费。

  现在棒梗走了,家里的生活重担一下子全都压在愧花跟易中海身上。

  愧花工资有限,每个月还要拿十块钱还给秦淮如跟贾张氏,加上自己也要存钱当嫁妆,秦淮如好说歹说,她才愿意把每个月交给家里的十块钱生活费提高到二十块钱,加上易中海交给秦淮如的十五块钱,贾家每个月的生活费加起来只有十五块。

  在四九城在如今的物价基础上,这点儿钱也就能保证家里四口人不饿肚子。

首节上一节456/4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