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第76节

  工人看看警示灯又转过头来看看王建昆三人,王建昆让工人按照培训时候的方法操作。

  工人听他这么说,算是回过了神,去电炉边上把转移钢水的设备推了过来。

  打开电炉门后把设备伸入电炉,取出坩埚然后关闭电炉,接著推动设备把盛满钢水的坩埚推动到轧制设备的进料口。

  轧制工序的工人按照程序打开进料口,让工人把坩埚里的钢水倒入,然后关闭进料口。

  轧制设备启动轧制程序,钢水被挤压出来成圆柱状再被粗轧机和精轧机轧制成直径两毫米的钢棒。

  此时拉拔工序的工人把钢棒引入拉拔设备口,钢棒就被拉制成了钢丝。

  出来的钢丝还是有几百度,工人用钳子将其引入降温水槽,水槽里瞬时冒起水汽。

  钢丝被降温到常温后被工人从水槽另一头夹出来,用卡尺快速检测钢丝直径,前面好几米都粗了不合格,直到第18米处检测才合格.

  工人从合格处剪断,将剪断处交给卷绕设备的工人。

  卷绕设备的工人将钢丝头固定到木轴上然后开动设备卷绕起来。

  轧制工序中的拉拔工序最重要,必须时刻关注钢丝的粗细并调整拉拔速度。

  王建昆在这期间只是发了两次话让工人改正,其他时候都是工人在操作。

  本来这套设备设计时就考虑了工人素质问题,尽量简单化了操作步骤和人工介入的程度。

  而且查厂长培训得也到位,所以工人虽然还不怎么熟练,但是步骤都是按照SOP的来的,所以钢丝制作的工序是调试完成了。

  等了1个半小时,第一卷钢丝就绕完了。

  待工人换好轴后,王建昆让弹簧卷绕设备的操作员过来取走新鲜出炉的钢丝到卷绕设备上,让其按照程序操作卷绕弹簧半成品。

  工人固定好钢丝轴,找到钢丝头送入设备进料口后按下开关,钢丝被牵引往前,几个卷绕头按步骤把钢丝卷绕成弹簧的样子,卷好的弹簧被切断掉落到下面的收料箱。

  工人拿起弹簧用设备检查一番,各项指标都在合格范围,于是让设备持续运转。

  期间每隔5分钟就要取一个刚制作出的弹簧检测,这是为了防止设备故障导致批量不良的产生。

  为了快点完成调试,待做完2千个弹簧半成品后就让渗碳退火工序的工人来取走进行下一步操作。

  这个工序也非常简单,把弹簧放入容器内,盛一定量的碳粉到容器里覆盖住,把容器放入退火炉,再合上炉门,让退火炉按照程序升温降温就可以了。

  到这一步调试工作算是完成了,只要半成品合格,成品就很难出问题。

  王建昆看了下时间已经到半夜12点了,跟查厂长和陈书记说了下调试情况。

  其实他俩也一直跟著旁边看,知道设备第一次试生产已经成功大半了,就等4个小时后检查成品弹簧是否合格了。

  程书记让王建昆随他一起去公社的宿舍休息,让查厂长晚上盯著生产线,明天一早他们再来看。

  第二天5点多王建昆就起床洗漱,和程书记去了工厂食堂吃了一碗肉丝面。

  查厂长一夜没睡,眼睛都红红的,但是他此刻却非常高兴,退火清洗完成的弹簧经过检查符合王建昆给的标准。

  程书记听查厂长这么说也非常高兴,表示要向县委报喜,邀请他们来参观剪彩。

  王建昆把他知道的县委现在是保守派强势的情况跟程书记说了下,表示这些设备都是欧美那边买的,到时候被那些领导看到会不会不好。

  程书记听他这么说,意识到自己居然没考虑到这个情况,还要王建昆来提醒。

  他收回话头,表示这次就不邀请领导来参观考察了,就队里举办个庆功会,各公社领导和各生产队领导都来参观学习。

  顺便还想把王建昆宣传一番,王建昆推脱了,表示自己还是学生,想在学校好好学习不想当典型。

  程书记看他确实不想出这个风头,就表示会给王家生产队照顾,给他父亲加加担子。

  王建昆顺势答应,父亲如果能来公社当个小领导,也是不错的路子。

  车队现在已经比较成熟,他偶尔跑跑接收下货款就行。

  告别热情挽留的程书记和查厂长,王建昆回了王家生产队。

  今天月票上5百了,加更1章,请各位多多支持

第66章 人员选拔及基地新规划

  骑著摩托车过了双路口生产队后,路上不时可以看到有人用大板车拉著木头,上面一般堆著十来根4~5米长的松木或者是衫木。

  每辆板车都是一人在前面拉车,两人在侧后方推。

  也有一些半大孩子扛著每根都有手臂粗的一捆柴跟著板车走。

  这些木头和柴火都是运去王家生产队的。

  父亲在文本机里讲过现在队里用木头很多,造房子,造包装的箱子,造座钟的底座,砖瓦厂的燃料和锅驼机的燃料等都需要木头。

  队里现在已经派不出人手上山砍和运输了,所以找了其他生产队的队长,让他们宣传下让人砍木头和柴火去王家生产队换钱。

  农忙之后附近几个生产队就有人上山砍树砍柴,卖的钱队里和个人按比例分,个人拿四成,6成算队里的收入到年底按公分发。

  不过王建昆觉得这种工分制最多维持两年,因为这种制度并不鼓励多劳多得,有想法有能力的人得不到施展,在看到其他人纷纷发家致富后肯定会想办法脱离这个枷锁的。

  到家后两个妹妹就围著他打转,他只好先安抚她俩,告诉她们这次回来得急,等下次回来会带些好吃的和好玩的,两个妹妹见状倒也没有闹,还拿了些最近父亲从饶州和县城买的零食出来分给他。

  吃了两颗妹妹献宝一样拿来的姜糖后王建昆去新房子看了看,奶奶和姑姑在这边看著姑父和另一个砖匠师傅搭柴火灶。

  看到王建昆回来了,奶奶和姑姑过来问他饿不饿,让王建昆跟他们回去吃个荷包蛋垫垫肚子,说他都瘦了很多。

  其实是因为最近又长个了,所以显得瘦,不好拂她们意的王建昆就顺嘴说有点饿,让她们去打荷包蛋,然后跟姑父和另一个一起的师傅打了招呼递了香烟,然后接过话头聊起了房子的进度。

  姑父告诉他房子内外墙都用石灰粉刷完了,地面也用水泥抹平了,窗户,电灯,插座等也都装上了,还差一些新家具等队里的木匠师傅打。

  聊了会天后王建昆去吃荷包蛋,然后出门到队里看一看。

  差不多半个月没回来,队里的新房子建好的就有10几栋了,还有10几栋在建。

  不过参与建房的大部分是其他生产队的人,只有主人家一两个人在家做饭和打杂。

  看来队员们都不舍得放弃队里工作的高工资,纷纷请人来建房了。

  去水电站看了看,发现河流水位浅了很多,流往队里的那个水渠已经被堵上,全部的水都从发电水渠走,这才堪堪够两台发电机工作。

  王建昆对这一情况也没什么好办法,到时队里应该会安排分两班倒生产,晚上的水能也要利用起来才能满足现在的订单需求。

  明年北方的订单应该全部转到扬州去生产,到时队里派几个人去管下财务和仓库就可以了,因为打火石和弹簧被王建昆抓到手里,特别是打火石,想仿制出来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的。

  到打火机工厂看了下生产情况,母亲现在是厂长兼管财务,生产经理是上次提出分两班倒的王继平,现在有他安排生产上的事情,母亲也轻松很多。

  跟母亲聊了下生产情况,并跟她透露了下明年将要去扬州开厂的事情,让她多培养几个人才出来,如果本队的人选不够,跟王家生产队有亲戚关系的别的生产队的人才也可以培养,到时候看情况分配到本队的厂里还是扬州的厂里。

  然后又去了队里的驾驶培训基地,他要先选拔一些人来开船和做服务员。

  父亲不出车时都待在这边,之前只有6个卡车学徒在这边学习训练,上上周王建昆让父亲挑选些年轻人来训练平衡感和方向感,并让他们学习航行知识,父亲总共挑选了10个人出来。

  在测试平衡感的项目上淘汰了两个明显不合适的,因为在木制转椅上转了10圈后他们居然就吐了,所以剩下8个过关的在这边训练和学习。

  航运资料参考了国内航运学校的教材,虽然选出的几个平衡感和方向感不错的人文化水平都是小学毕业,但是王建昆也不强求他们知道原因,只要求他们背诵,遇到不同的情况知道怎么做就行。

  毕竟那些私人承包的船老大文化水平也不高,都是平时开船和在船上工作久了就学到了相关知识。

  王建昆到了后让父亲把选出来学习航行的人召集起来,他先考核一遍然后对他们进行分别培养。

  先考航运知识,都是之前给的学习资料上的,考察他们的记忆力和努力程度。

  考完后王建昆用超能力批改完,8人都及格了,有两个成绩还达到了80分。

  但他没马上宣布成绩,还要考察下他们的平衡感和方向感。

  8个人依次上到木制转椅上,这次考核的转速是前面选拔和训练时的两倍,所以难度加大后,最后的结果是有三个人下了转椅后能够走完5米的直线,有两个人可以走完3米的直线,剩下3个人下了转椅就走不动道直接就倒地了。

  综合了下之前的文化考试成绩,王建昆决定让三个方向感和平衡感最好的人(王永金,王华伟,王兆伟)往船长方向培养,两个平衡感稍差但是文化成绩达到80分的人(王晓宇,王晓磊)往大副方向培养,而三个平衡感最差的询问他们的意见是否愿意到船上做售票员和服务员。

  本来做售票员和服务员选女的更好更细心,但是长江上长途航运,一出去就好几天,用女的她们的家长肯定不放心,所以还是用男的当售票员和服务员最好。

  最后三人都同意去,既然都愿意,初期就不用去其他队选人来了,给三组人分发了不同的学习资料,告诉他们下次回来还要考核,如果考核不通过是会扣培训期间的工资的,让他们认真学习训练。

  然后宣布解散和父亲一起回家吃饭。

  饭桌上王建昆跟爷爷汇报了下组建船运队的事情,并把公社弹簧工厂已经试产成功的消息告诉了他,到时候要记得去公社谈谈贡献和奖励,比如给父亲个清闲的职位什么的。

  父亲听到能当正式的干部也很高兴,爷爷倒让父亲和王建昆不要急,弹簧产出来还是要到队里来换钱的,如果公社书记主动来找那最好,不主动来到时候稍微卡下,公社书记就应该明白了,现在急著去说会落了下乘。

  听完王建昆自觉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今后一些大事还是要多问问爷爷的意见。

  下午出发前王建昆让父亲安排周一送两车总共3万个打火机去德兴铜矿的仓库,他要运到扬州去销售,父亲和母亲一口应下,表示仓库里有5万个存货,送走也减轻些库存压力。

  骑摩托车来到县城,先去了废品回收站,在这里除了看到方贵华他们几个初中同学,还看到俞子润和郑倩,俞子润在用电脑练习打字,郑倩则在听英语广播。

  看到王建昆回来,纷纷出来跟他说话。

  王建昆停好摩托车,边洗漱拍灰边跟他们聊天。

  知道是方贵华在发放资料时随口问了下郑倩和俞子润愿不愿意去王建昆的实验室,中午可以一起做饭吃,两人听说后没犹豫就马上答应了。

  但是方贵华没告诉他俩王建昆今天中午不在的事情,所以前面吃饭一直被两人说,最后把玩电脑和听广播的机会让给她俩,方贵华他们几个就去实验室做一些实验和工具。

  陪著他们聊了会天,然后打发方贵华骑摩托车带上胡春明去集市上买菜来做晚饭。

  和7大弟子谈天说地并吃了晚饭,轻松愉快的过了几个小时。

  把他们都送走后,王建昆回到地下基地继续测试实验堆。

  乘电梯来到地下基地第四层,先例行挖掘了第二层的150立方米的空间,然后将精力投入到了实验堆的测试工作。

  前天晚上使用过的核燃料球还可以使用,于是按下燃料球重新填装的开关,底部的小球被内部机械结构转移到了顶部,在重力的作用下重新填装到了石墨柱里。

  重复了前天晚上的操作,实验堆正常启动,但是升温速度比昨天慢了很多,这是因为燃料球内的铀235已经消耗了一部分,所以反应速度会慢一些。

  启动后王建昆只留下一部分精力监控反应堆的运转,然后分出大部分精力跟智子商讨建设高能物理实验设施的事情。

  智子根据脑海中的资料,跟他讲解了下微观粒子实验的基本情况。

  人们最开始观察微观现象是从19世纪末开始的,从伦琴发现X射线,汤姆孙发现电子,卢瑟福发现阿尔法射线和贝塔射线这三类实验起,物理学家们开始专注于微观世界的物理现象。

  从20世纪20年代量子力学创建之后,物理学家们逐渐意识到在微观尺度上存在一个跟宏观世界很不一样的世界,但因为它的尺度很小,所以要借助一些特殊的仪器来观察其中的现象。

  最开始的实验工具和仪器是照片跟云室,把照片底片放到射线中曝光,可以研究射线的一些基本物理参数。云室则是一个可以产生过饱和蒸汽的透明容器,入射粒子在过饱和蒸汽中形成一连串的电离原子作为凝结核,进而在粒子轨迹上形成一连串的雾气。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分析这些微观粒子所留下的径迹的结构和形状来推测粒子的性质。

  云室这种设备对王建昆研究了解微观粒子还是有意义的,所以决定制造出来用于观察,于是让智子分出一部分算力设计云室。

  接著介绍了一种更强大的粒子物理的研究工具回旋粒子加速器。

  它的基本结构是两个半圆的D型盒,以及D型盒之间的交流电场,两个半圆D型盒上则施加有可以使带电粒子偏转的磁场。

  工作原理是在回旋加速器的中心处放置一个粒子源,其发射的带电粒子受到电场的作用可以被加速,在进入半圆D形盒的磁场中时,则被磁场偏转方向,并再次进入D形盒之间的交流电场。

  时间调整到位的话,交流电场的方向正好可以翻转,带电粒子则再一次被加速。

  如此往复很多次,带电粒子就会被加速至带有较高的能量,其能量和方向均可以被控制,这样就可以很方便的研究微观粒子的性质。

  这种设备原理简单,但要制造好控制电流变化方向与粒子到达时间同步还是很难的,需要用到很多学科的知识,但是有智子这个超级辅助在,还是要想办法制造出来。

  更高级一些的设备已经有欧洲和美国的实验室制造出来,那就是同步加速器,其能够将回旋粒子加速器的均匀磁场和电场变化频率做调整,使带电粒子可以获得更大的能量。

  其构造可以做成一个大大的环形,带电粒子沿著环形运动,绕圈半径不变,通过调节电场和磁场可以将带电粒子不断加速,如果半径够大,电场和磁场够强,带电粒子可以被加速到接近光速。

  如果能够对电场和磁场控制得更精细,就可以让两束带电粒子沿著相反的方向绕著设备加速,最后控制两束粒子在预定的位置碰撞,其能量可以击碎质子和电子,让设备观察到目前理论语言的最微小结构基本粒子。

  最后这种设备美国还在设计验证阶段,欧洲投入更大已经在制造阶段,王建昆想著今后有机会去那边考察下,通过超能力把那套设备复制一遍。

首节上一节76/1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