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59节

  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在他们健康茁壮成长的时候,多少人为了这个国家的和平,盛世安泰,付出了血的代价,年轻的生命。

  从烈士陵园出来,吴桐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她没有多做停留,带着满满的沉重,和成老一起再次返回京大。她想做些什么,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做些。

  是不是,就能减少一点儿不必要的牺牲呢?

  吴桐好好梳理了下自己手头上的课题,湍流模型已经完成,N-S方程的研究是个大方向,非一日之功。

  她还要不断的学习研究各种文献资料,以及这个方程所涉及的知识版面,一步一步垒大楼。

  T4、T5材料随着威龙试飞成功,正式进入结题状态,归于国家保密工厂生产制备这个不需要她再操心。

  氧化硅还原材料研发,这个才刚刚有了个起步思路,得进一步推演扩展轮廓骨架,填充内容,将之慢慢化成她想要的材料。

  这也是个不小的工程,材料上,她目前就先以这个为主旨研究着。后世爆发出来的小日子不做人,往大海排放核污染水,使得人心惶惶。

  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础物质,人类生存离不开水。

  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都被水源覆盖,海水资源广阔却无法有效利用,中华西部地区常年缺水,那些会影响人体健康的各类重金属,很多都是有用重要资源。

  让人喝上放心水,提供充足的水资源,将水里面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转化成有用资源,增加国家资源储备,这是吴桐最理想的状态。

  向着这个目标,吴桐孜孜不倦努力学习,推演着。

  物理方面的动力学、基础力学。材料力学,材料方面的分子学,化学方面更多的细致知识,这些需要学习的知识板块,也都被吴桐见空插针的安排上,这是在为,PL系列还需要她协助,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查阅文献资料,完善着她的知识面,做实验,这是吴桐永恒不变的主题。

  随着时间跨入十一月,一场秋雨一场寒,上京的空气逐渐转凉。

  家里人不止一次提醒她要逐一增加衣服,不要受寒,吴桐都耐心应了。虽然现在寒暑气对她都没多大影响,常年一个厚度的衣服都可以,但是有种冷,是家里人觉得你冷。

  所以,吴桐还是适应大众,按着季节转变、冷暖变化增添衣服。

  她的衣柜都是塞得满满当当,上次妈妈和小舅妈国庆过来的时候,简直是可着衣柜给她添衣服。吴桐唯一庆幸的,是她妈和小舅妈只让她试了几件衣服当尺码,就没再让她一套套全试过来,不然,那工程量,真不是一般人吃得消的。

  家里人是把她想到的,想不到的都安排到位了,她按季节把宿舍里的常穿衣物更换一下就可以。就连这个工作,也被安雯书接手过去,压根没让吴桐费心。

  保护工作吴桐太省心,未免资源人力浪费,他们得给自己找点儿价值。

  安雯书如今,开始慢慢承担起一部分吴桐生活打理,当起生活助理,也算是由暗转明,名正言顺出现在吴桐身边。

  空闲时间,她还特意,借着就在京大执行任务的便利,去仔细听了管理之类的课程,要做就做到最好,绝不能给吴桐帮倒忙!

  除了个人的学习进度,吴桐还有不定时的数学四大期刊审稿、新材料研发、数学研究、各种会议邀约,更似雪片飞来,吴桐的确需要一名可以帮她打理些不太机密琐事的助理,这个助理由安保人员承担,更是将保密完全兼顾。

  让吴桐全心投入学习研究上,不为琐事困扰,也是他们的主旨。浪费吴桐随时可能创造奇迹的时间去处理琐事,简直是犯罪!

  数院院长办公室。

  “吴桐,尝尝,这杯祁门红茶怎么样?深秋喝一些,天寒暖胃,最近生活上都还适应吗?”潘文华给吴桐递了盏茶,周文平陪坐一旁。

  今个儿难得在数院逮着吴桐,潘文华就把人请到自己办公室说说话,不定期的随时关怀,这是他们这些做师长的一片心意。

  “好喝!”吴桐赞了句,这是她最直白的感叹。她对茶没什么研究,那什么色香叶型太难为她,所以感受就是直观的好不好喝。

  “好喝一会儿给你带两盒回去,最近在研究N-S方程,是下个攻克目标吗?”是不是吴桐的重心又要回归数学了?这是他们数院上下十分期待的。

  他们最近刚刚研究透彻,吴桐的最新成果,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很明显的指向。对于吴桐的这个选择,不是没有人觉得吴桐冒进,刚解决了几个数论问题,就开始觊觎千禧难题。还不是她擅长的数论,而是跨领域的n-s方程。

  千禧七大难题,若是真的那么好解决,也不会至今为止,只有被佩雷尔曼攻克掉了庞巴莱猜想!只是,选择这个课题的人,是吴桐,是有敢说,吴桐一定没有这个可能创造奇迹。

  最起码,潘文华和周文平,就是那个抱着支持鼓励态度的师长。

  他们不奢望吴桐一次性就把N-S方程干掉,“这样慢慢研究,选定方向有结果就很不错。”

  很多国际顶尖大牛,针对于千禧七大难题,不也是做着阶段性成果吗!

  “在做一些砌砖垒墙的工作,具体能不能为大楼封顶,还要看机缘!”吴桐虽然确信,自己有达成目标的一天,但是,具体时间她也无法确定。灵感来临顺畅,就是那么一瞬间。

  不过,她要在灵感来临之前,做好完善的基础工作,为灵感来临提供完善的条件,不然,空荡荡的大脑,又怎么会迎来思维火花的碰撞?

  所谓的灵感,在吴桐看来,更多是继续到一定程度,思维碰撞出的真知。

第161章 杰青

  “我们大家做的可不都是砌砖垒墙,为数学大厦添砖加瓦的工作嘛!”听着吴桐谦虚的形容,周文平忍俊不禁的笑道。

  在数学道路上,只不过有的人重复摸索先人的动作,有的人以自己之能,为数学大厦添砖加瓦。

  吴桐显然,就是添砖加瓦的序列,奠定数学大厦强劲根基。

  “已经很好了,慢慢来,数学就是个慢慢进步的,网上的一些不必要言论不用在意!”潘文华仔细的嘱咐着。

  最近网上因为那起子渣滓闹得沸沸扬扬。他们主要是担心,现在年轻人多追逐网络,吴桐会被网上的不法之言伤害道。

  毕竟,网络总有那么一些人,觉得隔着网络就能肆无忌惮,键盘攻击恶毒伤人。吴桐的成就再耀眼,本质她还只是个未真正成年的孩子,为人师长,除了学习和研究要看顾好,孩子的心理健康也要随时关注。

  心理问题,本就是科研界重大预防问题。

  “网上?我最近没怎么上网!没有过多关注,有什么特殊事情吗?”吴桐最近忙的就差脚打后脑勺,电子用品,已经彻底退化到只用来联络、搞论文搜索文献的功能。甚至,保密地方,还是直接断网的。

  还真没时间关注到网上有什么热讯。

  “没有,没有,不值得你浪费时间关注的!”周文平连连道,他和潘文华对视一眼,同时放心下来,吴桐没看到更好,现在时过境迁,更不用知道。

  “来,吴桐,把这个填一下!”潘文华直接转移话题,把今天另一个重要主旨拿出来,文件夹递过去给吴桐。

  “国家杰出青年计划?”她已经可以参与评选这个了吗?

  “这本就是国家为了培养科研力量准备的,有能者上,不问年龄!”周文平递过去签字笔,让吴桐放心开始填写资料。

  “你的成果配得上这个学术头衔,属于你的不用客气,该拿就拿着!”杰青的七大条件,吴桐除了职称,其他都能满足,有两项符合达标的都敢申请,他们数院骄阳又怎么不能评选?不让吴桐上,今年大家都别玩了,谁也比不上吴桐今年的成就!

  他们这些师长,都在帮她看着呢。

  其实很多他们都是提出,没指望上面能批下来,但是没想到,会是出人意料的顺利。他们猜测,除了吴桐真得是在数学上成果闪耀,还有一大可能,就是吴桐在成老那便参与的保密项目,实实在在有着于国有功的贡献。

  保密条例他们都了解,索性不去过多打听,上面批下来给吴桐的待遇,他们肯定好办好。

  基础资料填写罢,还有一个科研课题申请。科研课题呀,吴桐顿了下笔,那就哥德巴赫猜想吧。正好相亲相爱一家人,彻底完成对希伯尔特第八问的完整回答,也彻底将这个问题,终结在国人手里。

  “哥德巴赫猜想?”潘、周二人看着吴桐的落笔,有些惊讶,他们还以为,吴桐会填写N-S方程阶段性研究。没想到,吴桐会在重归数论。

  这个课题难度,着实不低!数论皇冠明珠,吴桐要伸手摘月吗?

  “以这个为目标吧,我尽快做出来些成果,若是顺利,应该能赶上我的毕业设计,用这个当毕业论文,潘院,周教授,这个可以吧?”

  “当然可以,绝对没问题,哪怕做出来的是阶段性成果,足够你毕业用了!”两人斩钉截铁的点头,做博士毕业设计都绰绰有余,更别说本科毕业项目,当然没问题!

  “需要哪些帮助,你尽管提来!”吴桐愿意向数学巅峰冲击,他们绝对会提供十二分的帮助。

  “有这方面的文献资料,潘院和周教授可以多给我推荐一下,我需要更广阔的见世面!”吴桐也没客气,直接说出她的需求。只图书馆那些基本资料,对她已经有些不足。

  “没问题,我们尽可能多得去帮你收集,景润先生的手稿,我们已经申请好,过两天会把电子手稿发到你的邮箱里,你注意查收!”

  吴桐确定不会出国进修,也没有进修的必要,现在更是涉及保密项目,出去太有风险。他们得想办法,多给吴桐找些研究资源回来。

  今天还要正是贺喜你,最年轻的洪堡奖得主,柯尔数论奖得主!”也是最年轻的拉马努金奖得主,最年轻的陈省身奖得主,他们期待着,吴桐能够刷新更多数学重大奖项的最低年龄线。

  待吴桐填完所有资料,两位师长笑着祝贺道。得到这份双喜讯,他们再高兴不过,京大数院也因为吴桐,再一次辉煌扬名。京大官网,数院校内,都挂起了庆祝语

  只是,当时吴桐保密外出了,没能第一时间为吴桐庆贺这份喜讯。

  “M国数学学会杂志,已经将你的论文刊登出来,他们是月刊,速度还是要快一些,这个也是四大,奖金会在月中打到你的账上,学校经费有限,只能按着二十万来给你奖励,别嫌少!”百

  万百万的奖金,按着吴桐的研究速度,京大的资金还真有点儿紧张。当然,就是再紧张,他们也是喜不自胜的。哪个学校,不期待,科研成果一个接一个创辉煌!

  “谢谢潘院费心,已经可以了,不需要特殊的!”吴桐也没打算逮着学校的羊毛一直薅,把学校当做提款机。“如果学校经费紧张,不需要给我发奖金也行的,前面学校给我的已经足够多了!”

  她当时也没想到,京大会这样爽利,开学前后,她从京大已经拿走了数百万奖学金,实在是让她有些不好意思。这并不是,她做出那些成果的本意。

  “无妨。无妨,有能力尽管上,我就是说笑,学校痛并快乐着,欢喜着呢!给你发那点儿奖金,还垮不了学校的!”潘文华赶紧连连摆手,他就是习惯性说笑,可别让孩子当真了!京大,还没困难到,因为学生太过优秀,发不起学生奖金的地步!

  这话传出去,能让隔壁笑掉大牙,顺带重金砸墙角,可不得了!

第162章 立项

  说到获奖,就不免提到领奖的事情。

  “洪堡奖在下个月12号颁发,柯尔数论奖应该是一月份发放,拉马努金奖则是12.21号颁发,你下个月的行程都安排好了吗?”周文平细心地询问,如果吴桐对于出行有什么不太懂的地方,他们也能及时帮吴桐细化。

  这三个奖项都在国外,相聚还不近,一个欧洲、一个非洲,还有一个在太平洋另一边的过度。

  其实,他们关心的还有一点儿,就是吴桐能否出国?能不能确认安全?如果有安全隐患,他们宁愿不让吴桐去冒险领取这些奖项,吴桐的安全更重要。

  “德意志马克研究所,法尔廷斯先生发来邀请,想要我过去参观游学,我已经上报,看安排出行吧!”吴桐目前还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出去,得等安全部门那边研讨确定后再做出行安排。

  她自己是最好安排的,行李箱一拉,没有什么特别需要准备。只是,她涉及保密项目太深,出行是否受限,有待商榷。

  还是按着安排来,别给保护她的人添过多麻烦,比起出行,她更不愿意有无谓的牺牲。

  “行,具体等结果出来咱们再讨论!”若是吴桐不方便过去,到时候找个理由,数院派代表代为领奖。

  潘文华装了两盒红茶,送吴桐出门的时候,硬是赛给吴桐,让她带走了。

  “喝完了再来取,我这里还有,之前教过的学生,家里是福省那边的,年年都给我送些过来,我也不懂茶,都是牛嚼牡丹!”

  “看看,看看,咱们潘院又再炫耀他的孝顺得意弟子了!”周文平打趣,潘院那位出身福省的学生,如今已经是有名的数学长江学者,在中华数学界,也有不菲名声。

  “走,吴桐,趁着你有时间,我带着你去认认研究所的办公室!”周文平向潘文华挥挥手,算是告别。

  开学两个月了,吴桐数学成果都做出来了,还没去过京大研究所呢!

  他们得证明,数院的待遇,真不比材料学院能给的少。他们千辛万苦维护的数院骄阳,不能总被其他学院得意春风。

  先是九月材料学院直接挑起保密项目,再是十月明显偏向于流体力学的湍流研究,让物院已经蠢蠢欲动。或者说,从吴桐入校,物院就没停止过动作,只是,吴桐入学以来太忙了,没给他们做小动作的机会。

  “京大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国家出资搭建的优秀人才平台,也是咱们京大数院的招牌。负责人是京大数院的顶尖大牛田院士,副主任是我。

  名誉主任是两位菲奖得主,其中一位,正是吴桐你熟悉的,费马大定理证明者,安德鲁怀尔斯先生。另一位,你也不陌生,之前咱们在海德拉国际数学家大会有过认识的,斯蒂芬斯梅尔先生。”周文平边走边说,给吴桐简单做着介绍,让吴桐对京大数研中心有个更深入了解。

  之前吴桐,不用想,就是知道京大有个这地方,详细都没了解过估计。

  “高维庞加莱猜想证明者,我看过斯梅尔先生的混沌概念先声,斯梅尔蹄铁,斯梅尔十八问和斯梅尔饽论。”吴桐还真不陌生这位先生,她看过不少这位先生的文献和著作。

  她是在看希伯尔特二十三问的时候,查阅到与它有关联的斯梅尔十八问,从而接触到这位先生的一系列文献。

  “是,斯梅尔先生为数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上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周文平点点头,带着吴桐进了研究中心三楼。推开了一件位置良好的办公室。

  “这就是你的办公室,只给你做了简单布置,比较简陋,有什么需求,可以再安排!对面就是我的办公室!”

  吴桐看了眼室内,办公桌办公椅齐全,靠墙有一排文件柜,文件柜侧边就是室内饮水机和一个小冰箱,另一边靠墙是一个立式空调,中间还有一个小会客区,后墙联排大窗户,采光特别好,坐在办公桌后,需要调节心情,往外一看就是蓝天和校园绿化植物。

  “挺好的了!”办公室应该有专人打理,一尘不染,吴桐可以直接拎包办公。“我都可以直接在这里直接工作,周教授费心了!”

  “那就开始吧,这间办公室终于能物尽其用了!”周文平风趣的做了个邀请动作,他们都期待着,能把吴桐留在这里,专心研究。

  立项确定的目标,吴桐向来都是直接付出行动。

  哥德巴赫猜想,吴桐在数论上一直不断前进,对这个顶级问题,自然不会没有设想过,从周氏猜想、到孪生素数猜想,以及波利尼亚克猜想,都是在为这个问题打基础。

  1742年,哥德巴赫的信穿越战火送到欧拉手上,向他咨询,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这个问题,时至今日,即将三百年的时间,依然未能给出完美答案。

  用“a+b”来表示如下命题:每个大偶数N都可表为A+B,其中A和B的素因子个数分别不超过a和b。显然,哥德巴赫猜想就可以写成“1+1“。在这一方向上的进展都是用筛法得到的。

  从9+9,7+7,6+6一直到景润先生证明的1+2,都是前辈先贤们,对这个猜想持之以恒的努力推进。筛法,似乎被他们用到了极致。

  很多学者怀疑,筛法已经到了终点,但是筛法真的走到了尽头吗?

首节上一节59/1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