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陈书民这反应,程学民还能猜不出,那天在台下喊他开那么多笔名马甲写稿子,是为了偷藏私房钱的家伙,就是他陈书民呀!
好!
应该能想到这家伙的,因为知道这个内情的,也就那么几个人!
之所以没有怀疑老陈,是因为当天他好像没去参加,也就被程学民给排除了!
可现在他竟然说,去了!
坐在后面?
那就没得说,肯定是这家伙起哄,喊了那么一句。
“呃……”
“学民学民,你听我解释,你听我解释,那真不是我喊的,真不是我起哄开玩笑喊的!”
陈书民见程学民想到了那天的事,而且还给误会了,跟着急着抢着解释道。
“不是老陈你?”
程学民本来还要走,去中文系那边领粽子咸鸭蛋来着。
毕竟这是他入职受聘燕京大学以后,第一次领学校发放的逢年过节的福利,肯定不能客气啦。
可见陈书民又是不是他,那会是谁?
“学民,你不会生气了吧?”陈书民没有先说,而是询问了一句。
“嗨!这又什么好生气的!我只是……想知道那天是谁喊的,生气倒不至于,都是为了活跃会场气氛吗!”
要说生气,程学民倒真没有那么小气。
就是想知道,那天台下到底是哪个家伙,突然喊了那么一句,起哄!
“不生气那就没事!”
陈书民见程学民的脸色,倒也不像是生气,反倒有些哭笑不得,便直接说道:“那天汤老不也参加了吗?”
“汤老?”
“他……他老人家那天也去了?”
这不对劲呀!
以汤老的资历,那天去了的话,那肯定是坐主席台上,不是几个评委主任之一,也得是几个主要评委挂名靠前的呀!
可当天,主席台上好像没有汤老来着。
“我陪着他去的!”
陈书民又是苦逼的笑了笑,弱弱的说道!
行!
陪着去的,那就是一伙的喽!
“老陈……”
“学民,回头请你吃饭,下馆子?!”
陈书民的求生欲极强,见程学民又猜到了什么,赶紧说道。
“行,回头长征饭店,老陈你请客!”
“我先去系里看看!”
……
求月票!
255.第252章 《女大学生宿舍》电影,就要上映了(求全订)
255.
今天不光程学民领了单位的粽子咸鸭蛋,还有其他一些端午节土特产。
老丈人丈母娘大舅哥大嫂二哥他们单位,都有发端午节福利。
搞得家里堆了一堆的粽子咸鸭蛋,这就是全家都是在职工的好处,平时逢年过节都不用再去买。
“妈!学民工资级别提了两级,现在拿的是十七级的工资啦!”
吃过晚饭后,冯家幼跟她妈说话,又得意显摆了她男人一下。
“提了两级?这么快?”
冯母听了不要太惊讶,自己那个女婿这么快,直接提了两级工资?
现在拿的是十七级工资待遇,岂不是家里除了她跟老冯以外,就这个女婿高了?
要知道!
家里现在工资级别最高的是冯父,之前拿的是行政十三级,刚刚又提了一级,是十二级。
其次是冯母的十五级,老大家钊本来跟女婿学民一样,都是拿的十九级的工资。
老大家他媳妇儿是二十级,老二因为刚刚返城被安排工作,但算上他在南疆建设兵团支边的几年,一回来拿的是二十一级工资。
所以!
本来她这个女婿程学民,一参加工作,就拿十九级的工资待遇,那是他的起点高!
毕竟是燕京大学特聘讲师,比一般的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起点还要高!
一般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有个考察期,拿的是二十三级工资,转正以后是二十二级,再往上就得靠工作年限和资历,往上提。
可即便这样!
这才参加工作小半年,学民在燕京大学的工资待遇,直接被提到了17级?
太快了吧?
这样下去,等学民他四年大学毕业,出来工作不得比普通大学生,比如他媳妇儿冯家幼的起点,最少直接高十来级?
这样下去,他一毕业拿的工资待遇,说不定直接赶超她这个当丈母娘的?
而且,这不是最重要的!
最让冯母觉得匪夷所思的,等学民燕京大学毕业,往仕途方向发展的话,起步岂不是直追现在她家老冯?
冯家幼看着她妈不要太吃惊的脸色,心里也十分的得意,今天她男人提着一大提粽子咸鸭蛋回来,就让她十分的意外。
还怪他虽然过端午节要吃粽子咸鸭蛋,但也不用买这么多吧?
一听她男人说,竟然是学校发的过节福利,被告知工资级别提了两级,当场没把冯家幼高兴坏了!
可惜,工资级别虽然提了两级,但职称方面倒没有跟着提上去。
也没法提!
毕竟程学民现在就是一个新人教师,工作经验有限,能提的一般都是工资待遇。
否则以程学民现在十七级的工资待遇,相对应的职位,给系主任老杨当个副手,完全绰绰有余。
毕竟系主任老杨现在的级别待遇,也就十五级而已,跟冯母的一样。
“媳妇儿,跟妈聊什么呢?聊的那么开心?”
等冯家幼回来,一晚上都提心吊胆的程学民,第一时间就询问道!
他是真的怕冯母已经知道他投外文稿子的事情,晚上拉着她女儿冯家幼,偷偷的说这事。
“还能有什么!”
“说你这个燕大教授的级别,又提了两级,她好高兴来着!”
冯家幼现在都快出月子了,身体也恢复的很好,现在是除了不让她出门,前后院子都可以走动。
当然!
这多亏了程学民给她补的好!
平时每顿都少不了鱼跟肉,外带还要跟她儿子一样,一日三顿奶粉喝着。
上次在华侨商店买的四罐进口奶粉,早就在半个月的时候,喝完了。
后来程学民又买了四罐回来。
反正不说,在营养方面,程学民绝对不能亏待她们母子两个。
喝得冯家幼是喝什么长什么,现在的一对大粮仓,沉甸甸的比哈密瓜还要大。
有时候她儿子喝不过来,程学民还得帮着喝。
可惜别的要求,还得再忍忍!
“高兴就好!”
程学民点点头,心道只要不是提外文稿子的事情,什么都好。
而且程学民觉得有必要,抽个空亲自跑一趟人民文学,争取把老张他们的嘴封住,免得跟现在这样,每天见他丈母娘下班回来,都得提心吊胆。
“对了学民,你给总政那边的稿子,有消息了吗?”
冯家幼坐到儿子身边,看着已经睡熟的儿子,抬头关心问了一句。
“目前还没有!”
“也应该没那么快,毕竟是交给总政的稿子,得走好几个流程!”
程学民摇了摇头!
哪能有这么快,《高山下的花环》交给时老那边,也才一个多星期而已!
十几万字呢!
可能光时老这第一遍,都没有看完审核吧?
而且毕竟是总政那边亲自指导的一篇稿子,各方面的审核不比普通的杂志社。
像程学民现在的稿子,无论是交给丈母娘的《十月》,还是燕京文学或者人民文学,短篇基本当天能出结果,中篇可能也就两三天。
但总政那边不一样!
各方面的程序审核都得走一遍,所以程学民估摸着,光走初审复审终审,最少要走一两个月。
稿子能在暑假审完,下个学期开学发表,就已经十分不错了。
毕竟这个年代的长中篇发表,一般时限都在三五个月,甚至是大半年都是常态。
所以,还是等着吧!
“那具体得走多久呀?”
冯家幼听了脸色失望,依旧追着不放问了一句。
“媳妇儿……”
“你要是等总政那边的稿费的话,还不如等我现在手里这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