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火红年代 第20节

  给青山大队的送信的邮递员是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缺了两个大门牙,估计是送信的路上磕掉的。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来大队送过两次信,只是都没有李清风什么事,让李清风都以为是不是李父李母把自己给忘了。

  “李知青,你家里人给你来信了,在大队办公室呢,等会下工以后记得去取信”正在下工时,小队长来到李清风这边,通知李清风家里来信的消息。

  抬手看了看手表,发现还有二十分钟就到下工时间,李清风嘿嘿一笑,给小队长让了根烟:“这还有十几分钟到点,我现在直接过去得了”

  看了看李清风手腕上的手表,又看了看今天李清风的工作进度,小队长接过烟来没说话,只是挥了挥手。

  得到允许的李清风道了声谢,拍了拍衣服上被划出来的破洞,美滋滋的朝着大队部而去。

  一次性来了三封信,回到知青小院后,李清风拿起了最上面的一封拆开看了起来。

  信是二姐写的,原因很简单,李母没上过学,解放后这才在夜校里学的识字,那字写的歪歪扭扭的,李母自觉自己的字拿不出手,因此能不写就不写。

  信上先是简单说了一下家里的情况,大家都挺好的,在乡下照顾好自己,不用担心家里。说完家里以后,又说起了李老大的婚事已经定了下来,下个月就能结婚。

  给李清风准备的棉衣棉裤李母已经做的差不多了,做完衣服以后还剩了些棉花,李母打算再去弄些棉花给续个厚点的被子,大姐和小妹在给李清风织毛衣毛裤,等做好以后就给寄过来。

  李母在家里除了吐槽李老大的老丈人太傲气,看不起李家外,就是在念叨东北的冬天太冷。

  在信的结尾处上面说李清风当初留下来李父的私房钱已经被李母发现,又加上李清风给李老大和小妹留下来的钱,李母自己又添了点,凑了四十块钱一起给汇了过来,让李清风收到汇票后赶紧去取出来。

  除了汇款外,李母这段时间又换了些全国粮票在信封里,让他注意,不要把信封扔了。

  拿起信封往外倒了倒,里面有几张全国粮票,零零散散的什么面值都有,一看就是李母挨家挨户换回来的。

  远香近臭,到底是亲儿子,在家里天天见的时候觉着烦,看到就想骂两句,出了远门以后,心里就一直牵挂着。

  读完二姐写的信,李清风心里挺感动的,看着外面晴朗的太阳,李清风有点想自己在后世的父母了,心里想着自己的突然消失,父母应该很难过吧?现在也不知道父母有没有走出来自己消失的阴影。

  李清风的感慨是被回来的知青们给吵醒的,看着扛着锄头回来的众人,李清风摇摇头驱散脑中的想法,将手中的剩下的两封信拆开查看。

  剩下的两封信里一张是汇款单,另外一封信则是李父给寄过来的,拆开一看,信上李父将李清风给骂了个狗血淋头,扬言等李清风从乡下回来要将李清风吊在房梁上用皮带抽。

  看着李父的信,李清风乐的哈哈大笑,也不知道李父在家里受到了李母怎么样的数落,竟然舍得花钱专门写了一封信寄给自己。

  对于李父的威胁李清风一点都不在意,等自己回家的时候大概率是高考结束了,到时候我一个堂堂的应届大学生,你老李头舍得吊起来抽我?

  马文慧和胡家宝姐妹俩看到桌子上散落的粮票和汇款单后,马文慧脸上露出了羡慕的表情,酸溜溜的说道:“家里来信不但给你寄粮票,还给汇了款,你家对你可真好”

  “呀,有汇款单,那你要快点拿着证件去邮局把钱取回来”胡家宝倒是没什么羡慕的表情,她家里条件好,来下乡是有家里贴补的,每个月都会给寄个十来块钱。

  俩人说话也没刻意压低声音,整个知青小院的人都听到了李清风家里给他汇款的事,众人表情不一,有羡慕的,也有嫉妒的。

  “什么啊,哪有这么惯的,这才来一个月就给汇款,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高干家庭呢”孙国庆撇了撇嘴,脸上一副不屑的表情,但是眼底里的羡慕却是怎么也藏不住。

  李清风笑着冲胡家宝点点头,将桌子上的汇款单和粮票收好后,开口对众人说道:“我明天要去公社,有人一起去吗?”

第57章 换粮票

  2023-11-18

  一听要去公社,有很多人响应,已经连着下了一个月的地了,众人还是很想出去逛逛的。

  马上就要开始秋收,这会不出去公社逛逛,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就都没有空闲。

  只是众人全都不下工去公社,村里的人指不定怎么说呢,考虑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明天就由要去邮局取钱的李清风和四个女知青一同去公社,其余的男知青留守,后天前往。

  至于那些新来的则是老老实实的下地干活。

  商量好明天出发的人数后,这些女知青就去厨房热饭,李清风则是摸索着下巴,想着到公社以后怎么能这些女知青分开。

  倒不是去投机倒把,而是李清风准备去国营饭店大吃一顿,隔三差五的偷偷吃个罐头,李清风都快吃吐了,急需一场大餐来满足自己的胃。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清风便和四个女知青收拾妥当准备出发。

  看着赵海霞和王香兰俩人一人扛着一个装了不少东西的麻袋,胡家宝好奇的出声询问:“海霞姐,香兰姐,你们两个去公社为什么要扛麻袋啊”

  俩人对视了一眼,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笑着说是在山上采了些山货,在公社里有亲戚,去给亲戚家送点山货。

  听到是这么回事,胡家宝点了点头,还天真的问到公社以后要不要她们是不是要留在亲戚家里吃饭。

  这番话也就胡家宝这个傻妞能信,李清风和马文慧都是若有所思的看着她们俩。

  她们俩一个是广州的,一个是魔都的,在东北这偏僻的一个农村公社里,有个屁的亲戚。

  五人在前往公社的路上,正巧遇到了两辆前往公社的马车,连忙拦下这两辆马车,四个姑娘一人花了两分钱坐上了马车,至于李清风则是一分钱没花,散给大爷两根烟搞定。

  五人来到公社,分成三波散开,李清风独自一人前往邮局取钱,另外四人则是两两分开,一波去看亲戚,一波则是在公社逛街。

  顺利取到了李母给寄来的四十块钱,又将昨天写好的信给李母寄了回去。

  空着手走出邮局的大门,在大街上随意溜达了一圈,在供销社门口溜达了一圈,看到一个穿着白衬衫的姑娘从供销社里出来,连忙凑了上去:“同志,你好”

  穿着衬衣的姑娘上下打量了李清风一眼,疑惑的问道:“你好,同志,拦下我是有什么事吗?”

  “是这么回事,我是下乡的知青,家里给我寄了些全国粮票,我想着用全国粮票下馆子有点亏,你看”李清风的话没有说完,不过意思却是表露的很明显了,就是想要跟这个姑娘换粮票。

  全国粮票的价值是高于本地粮票的,李清风有钱归有钱,但又不是冤大头,自然不会傻不拉几的用全国粮票去下馆子。

  粮票换粮票可不是投机倒把,没人管这个事,全国人民都这么干,抓投机倒把的红袖箍他们要出远门时,也要找人来换全国粮票。

  白衬衣一听要换粮票,当时眼中就有了星星,疑惑的脸上也有了笑容,热情的说道:“你是要换本地粮票是吧?可以可以,没有问题,我可以跟你换”

  “那可真是谢谢您了,您可真是个好人”先是好听话捧了对方一下,紧接着李清风又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继续说道:“那个,我缺的不止是粮票,我还想用粮票换一些工业券,您看?”

  “工业券啊”白衬衫听到李清风要工业券,脸上闪过一丝为难,这工业券可不好搞,家家户户都缺着呢。

  看到对方脸上的为难,李清风心里暗自叹了口气,自己盯了半天的目标是个穷鬼,就换点粮票得了,工业券再找其他人换。

  刚想开口说只换粮票也行时,人家姑娘说话了:“工业券我做不了主,要不您跟我回家去吧,你跟我奶奶说”

  一听有戏,李清风连连点头表示同意,去个姑娘家里,李清风能怕什么,对方还能吃了自己不成?

  商量好以后,俩人隔开一段距离,白衬衣在前面领着路,李清风在后面跟着,一起朝着白衬衣家里走去。

  这年头都这样,年轻男女在大街上不能靠的太近,要不然的话容易传闲话。

  李清风倒是无所谓,不过人家白衬衣是在公社生活的,多少要注意一下影响。

  “哎哎哎,你这个女同志这是投机倒把你知道吗?麻袋里的东西我要没收”

  “胡说,我没有投机倒把,我是来看亲戚的”

  “你亲戚家住在哪?叫什么?是在哪上班的?你把人叫过来接你,叫不出来就是投机倒把,粮食我们要没收”

  在到白衬衣家附近时,前面有两伙人在纠缠,李清风听到这南方口音的普通话觉得耳熟,就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了过去。

  几个流里流气的小年轻拦住了扛着麻袋的赵海霞,嘴里叫嚣着对方是投机倒把,要没收麻袋里的东西。

  左右看了看,发现这里就是普通的民房街道,不像是黑市的样子后,李清风大概心里明白发生了什么。

  毕竟是在黑市上混荡过两个月的,一些情况或多或少都有了解,很多农村来的商贩,不舍得给黑市交两毛钱的望风费,或者觉得黑市不安全,于是就自己在工厂家属区上门找些老太太什么的推销粮食。

  有些混混就盯上了这些人,专门在家属区门口守着,但凡是见着提着粮食出现在家属区的农村人,直接就上前拦着对方,以投机倒把的名义强行没收对方的粮食,这种事很常见,几乎各个地方都有。

  见着了就不能不管,李清风小跑着上前,凑到白衬衣的身边小声说道:“同志,那个被人拦住的女同志是我们一起插队的知青,她叫赵海霞,手里提着的应该是粮食”

  这种事也不算什么稀罕事,住在家属区的人都有听说,白衬衣一听就明白了李清风的意思,冲着李清风点了点头,当即就笑着走了过去,热情的说道:“海霞,你怎么来之前也不告诉我一声,我好过去接你啊”

  (感谢读者大老爷二两321对本书的大力支持)

第58章 国营饭店

  2023-11-18

  有白衬衣这个本地人出面,小混混也没有多加阻拦,就这么放赵海霞离开。

  李清风似笑非笑的看着赵海霞,那调侃的目光让赵海霞浑身不自在,尴尬的打了声招呼就想离开。

  “哎呀,同志你别走啊,好不容易来一趟,走走走,去我家坐坐去,给杯水再走”赵海霞的麻袋里装的是粮食,白衬衣怎么可能放她走,热情的上去挎着赵海霞的胳膊,拉着就往自己家里走。

  不清楚是什么情况的赵海霞,面对白衬衣的热情邀请,一边给李清风使眼色一边不断地推辞:“改日改日,我今天是来找亲戚的,等我见过亲戚再过去拜访”

  “什么亲戚啊,你们这些外地来的知青怎么可能在这里会有亲戚,走吧,我们家也缺粮食,以后我家就是你亲戚”

  “真不行,我真有亲戚”

  也没管赵海霞的拒绝,白衬衣生拉硬拽的将赵海霞给拖到了家里。

  路上经过简单的了解,李清风大概知道了白衬衣家里的一些简单情况,对方父母都是公社的工作人员,现在都在上班,平时家里只有一个奶奶在家。

  白衬衣的奶奶是个白胖的老太太,听说李清风是来换粮票和工业券的,赵海霞有粮食要卖后,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招呼着白衬衣给俩人倒水,她则是一手一个拉着两人聊起了交易来。

  先紧着买的是粮食,这年头哪怕双职工家里也没多少余粮,吃的上面也不是那么宽裕。

  等赵海霞那边的交易谈完以后,这才开始跟李清风商量换粮票的事。

  工业券和本地的一些各种票证白衬衣家里也没多少,白衬衣是在供销社上班的,和其他家庭不一样,属于关系户,能够优先购买供销社的商品,老太太不愿意用工业券跟李清风换全国粮票。

  老太太慈眉善目的拉着李清风的手说道:“小同志啊,看你是下乡的知青,也就在咱们县里活动,你看我用咱们县里的粮票跟你换全国粮票行不行”

  粮票分为全国通用粮票,省内通用粮票,市内通用粮票,当地县里粮食局发行的本县粮票,以及公社发行的农村粮票。

  其中全国粮票的价值最大,公社粮票的价值最小,而且还有超发的情况,这两者之间兑换的比例在某些情况下能高达一比几十。

  “当然可以,反正我就在县里活动,不过用县里的粮票的话,那就要一换二点五了”对于老太太的提议李清风当然不会拒绝,本地粮票和全国粮票对李清风来说区别不大,而且还能多换点,反正最近两年都在县里,用县里的粮票也没问题。

  经过俩人的一番讨价还价,最终按照一换二的比例换了十斤的全国粮票。

  换完粮票后,看到李清风手里有剩下不少全国粮票,老太太想了想,便让李清风在家里坐一会,她则是迈着小脚出去叫人去。

  别看老太太是小脚,但是人家的效率很高,没一会的功夫就带来了不少同样的小脚老太太,手里拿着大把的各种票据要跟李清风来换。

  这些老太太手里的票证可比白衬衣家里的多多了,除了没有油票,肉票,布票,工业券这种硬通货,剩下各种票证应有尽有。

  这些人手里能有这么多票证很正常,城市户口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些票证积攒,有票没钱买,有钱有票供销社没货,这种情况很正常。

  挑挑拣拣的换了一些自己需要的各种物品,李清风这才跟着一直在旁边等候的赵海霞离开了白衬衣家里。

  “我说海霞姐,你胆子挺大啊,竟然敢在公社投机倒把,你就不怕出事啊?”走出白衬衣所在的街道,李清风看着有些局促不安的赵海霞笑着调侃。

  赵海霞尴尬一笑,为自己狡辩道:“那什么,我这粮食吃不了那么多,现在马上就要秋收了,新粮又要下来,我这不是想着把吃不完的粮食提供给更需要的人嘛”

  “行了,我又不会说出去,你买粮食就买粮食呗,不用跟我解释”

  “行,那姐可就真谢谢你了,要不今天我请你吃饭吧”

  “算了吧,你卖粮食挣那点钱还是自己花吧,我有家里贴补,不用您请”

  俩人现在手里有钱有票,正巧到了吃饭的点,俩人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走向国营饭店。

  俩人赶到国营饭店时,已经有不少人在门口排队等着了,只是还有两分钟才开始正式上班,饭店里的服务员和大厨都在里面坐着闲聊。

  什么叫职业操守?这他娘的就叫职业操守,照规矩办事,说是几点就是几点,早一分钟都不给你开门,跟后世的某些国营单位有异曲同工之妙。

  等饭店开门后,排队的人群里不停的有人遇见熟人就插队,搞得李清风烦不胜烦,也没办法说什么,这年头大伙都这么干。

  好不容易轮到李清风,看了看今天的菜单,李清风抬头挺胸,豪气的点餐:“你好店员同志,给我来二两米饭,一份大杂烩,一份葱烧海参,再来杯啤酒”

  服务员懒洋洋的接过钱票,抬头扫了李清风一眼:“点这么多你一个人不怕撑着啊,告诉你我们这可不能剩下来饭菜,哪怕你撑死也要把点的菜吃完”

  “放心吧,我胃口大吃的完”

  听到李清风这么说,服务员也没多说,拿了一个脏兮兮的小木牌递给李清风后,挥了挥手算是撵人了。

首节上一节20/2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