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我的年代 第60节

  honey投稿小说的那家杂志社?

  她瞬间竖起耳朵偷听两人对话。

  贾老板回答:“孙科长你运气不错,《收获》杂志才刚到一会,你是第三个买到手的。老样子,一样一本?”

  “对,一样一本。”中年科长数出钱,拿着两本书走了。

  肖涵一边留意那边三人的动静,一边问报刊亭老板:

  “大叔,《收获》杂志卖三块一本,是不是很出名?”

  大美女总是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愉悦,老板耐心告诉她:

  “出名,当然出名,北方的《人民文学》,南方的《收获》,都是国家级文学期刊,名号响当当的亮。”

  肖涵眼睛亮亮的,又满怀期待问:“这么说,能在《收获》杂志上发表小说,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

  老板当即竖起大拇指表示:“那是!能在《收获》上发表小说的都是这个,都是人中龙凤!都是牛人!都是顶呱呱!”

  听到这话,肖涵内心深处的最后一丝害臊被巨大的喜悦给挤走了。

  心说:老板这人还怪好嘞。

  …

  另一边。

  李恒走向孙曼宁和麦穗,问:“你们吃饭了没?”

  “吃了,吃太饱了就出来买点东西,顺便消消食。”

  孙曼宁看眼不远处的肖涵,八卦问:“你怎么和肖涵搅合到一起了?”

  “什么叫搅合到一起了,我和她是朋友是同学,认识6年了。”李恒如是说。

  孙曼宁自觉有点不好意思,吐吐舌头说:“教导主任家就在我们隔壁的隔壁,我帮你从音乐老师那里拿了两张奖学金照片,还有底片。

  呐,我衣兜不空,塞满了,照片还是你自己收着吧,我刚才吃东西时差点顺手把它当垃圾扔了。”

  按理讲,学生是没有照片的,也拿不到底片,显然这是富婆带来的额外福利。

  李恒接过照片看了看,拍得挺好,自己很上镜,当即高兴说:“谢谢,富婆同志。”

  “谢什么,不客气,快去陪你同学吧,我们走了。”孙曼宁摆摆手,挽着麦穗的手走了。

  一直没说话的麦穗冲他笑了下,算是告别。

  穿过马路,李恒向肖涵展示一下手中的照片:“奖学金照片。”

  接着说:“吃的有点撑,要不我们沿着校园走一走?散散步?”

  肖涵现在的心思全在报刊亭这里,摇摇头说:“不了,您送我回宿舍吧。”

  李恒意外,玩笑道:“想陪我散步的人有很多,但我从没给过谁机会哦。”

  肖涵诡笑着往校门口走去:“您真是个大忽悠,高一高二陈子矜经常陪你,上星期您还和宋妤在假山散步。”

  李恒:“……”

  这姑娘不提就不提,一提就提两个最敏感的名字。

  

  弄起他一时判断不准对方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进到学校,穿过大操场、教学楼和假山食堂,女生宿舍到了。

  离楼道口只有10来米时,她停下脚步,转身感谢说:“今天谢谢您请客,再见了。”

  李恒趁这瞬间,把买烧烤和汽水的钱塞进她兜里,“咱这么熟悉,你太客气了,改天见。”

  肖涵瞅着衣兜沉思一会,最后还是没拿出钱,转身朝楼道口直直走去。

  只是才走到一半,她顿了顿,又折返过来说:“李先生,我想跟你坦白一件事。”

  李恒好奇:“什么事?连坦白都用上了。”

  抿抿嘴,抬头迎着他的眼神,肖涵鼓起勇气说:“上次在食堂门口,其实我是故意撞的宋妤。”

  李恒没说话,就那样直勾勾看着她。

  被盯着看,她心里没来由地有点虚,定了定神,继续解释:

  “当时我只是冲动地想打断一下你们,没想到把调羹和菜打翻在了地上…”

  李恒说:“我知道。”

  “啊?这、这…您知道?”肖涵大惊失色,仿佛自己瞬间成了透明人一般,在他面前没了一点秘密。

  李恒眨眨眼:“不然呢,你以为碰瓷我吃饭真是那么容易的吗?不是谁都有这资格的。”

  闻言,肖涵尴尬地想钻地。

  她先是低头看了会自己脚尖,最后在莫可名状的巨大压力下,实在坚持不住了,抬头冲他甜甜一笑,转身就逃!

  像阵风似地,一溜烟逃进了楼道中。

  那速度之快啊,可以参加奥运会女子100米决赛了,让李恒汗颜。

  跑进楼道,肖涵并没有第一时间出现在二楼走廊上,下面有个人看着呢,她现在已经没任何胆气出现在他视线中。

  拐弯处,她贴紧靠着墙壁,左手摸着比火碳还鲜红的脸,暗骂自己:这回好了!羞死了!真是丢死人了!他不仅知道你暗恋他,还知道你爱吃飞醋。

  过一会,她伸出右手把左手强行抓下来,安慰自个说:有什么人的,他知道就知道嘛,我确实喜欢他呀。

  不管怎样,向他坦诚后,呼吸进嘴里的空气从来没有这么自在过。

  在楼道藏匿了大约20来分钟,她才试探性地往外面瞄,见他真地走了时,肖涵心头的压力骤减。

  没过多久,她疯狂奔向校外的报刊亭,激动说:“老板,《收获》杂志来一本,不!来两本。”

  正在给一3岁左右孩子喂饭的老板放下碗筷,拿了两本给她。

  她掏出钱,放柜台上,卷起书就快速离开,跟做贼一样,好像生怕被人发现了。

  看她拿书就走,报刊亭老板在后面喊,“姑娘,还要找你钱。”

  她眉眼弯弯地笑说:“大叔,我今天高兴,不用找了,买个糖给小孩吃吧。”

  说完,她迎着风奔向了远方。

  …

  二月开始,寒冬渐渐去了,邵市的天气逐渐好转。

  到月底的时候,阳光温暖宜人,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让人感到清新与宁静。

  中午刚从学校开完会回来,宋适先去杂货铺买了一瓶酱油一瓶醋,家里的用完了,妻子早上嘱咐他带新的回去,下午妤宝要回家吃饭,做大菜得用到它们。

  提着瓶瓶罐罐,宋适踩着点来到了报刊亭,今天是双月刊《收获》杂志新到货的日子,他爱好不多,看书读报、写写文章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

  嗯,还得加上吸烟。

  而在读书上,他最中意的就属《人民文学》和《收获》,每次新到货,都必须第一时间买来阅读,不然心痒难耐,空落落的,感觉像丢失了宝贵的东西一样难受。

  “宋教授,你来得真及时,《收获》杂志我才松开包装袋。”

  都是老熟人了,对方还是大学教授,还担任了职位,报刊亭老板对他很是敬重,慌忙放下手中的活计亲自为他卷根旱烟。

  宋适点燃深吸一口,感慨说:“老郑,还是你这烟深得我心,比白沙有味道。”

  郑老板自夸:“其它的我拿不出手,这烟丝确实攒劲,是我家婆子从郴州娘家带回来的,自种的烟叶,没打过什么农药。”

  宋适说:“下次嫂子回娘家,让她帮我捎点回来,价钱好商量。”

  郑老板连忙摆手:“我们认识这么多年了,还什么钱不钱的,你要是不嫌掉价,这种我家里还有蛮多,下晚时分你来这里找我就是。”

  “,好!”

  两人聊着天,吸完一根烟,然后买书卖书,又各做各的事,忙活起来。

  刚回到家,宋适一眼就看到了自家女儿正和妻子在院子里杀鸭拔鸭毛。

  “爸,你回来了。”

  “嗯,还几月就要高考了,最近学习压力大不大?”

  宋妤笑着回答,“还好。”

  “好就好。”宋适颔首,女儿可是他的心头肉,平时宝贝的不得了。

  妻子江悦这时说:“女儿又拿了特等奖学金,她说等钱下来了要给我们买套衣服,老宋你真有福气。”

  宋适眉开眼笑地倒杯茶,喝一大口问:“文科拿特等奖学金的还是你们三人吗,那肖凤和麦穗。”

  宋妤点头又摇头:“肖凤还是,麦穗被人顶下去了,差0.1分。”

  江悦抬头:“就差0.1分?”

  宋妤轻嗯一声。

  江悦问女儿:“对方是谁?是那罗什么杰吗?”

  宋适在一旁纠正:“罗志杰,这人记得拿过一次特等奖学金。”

  宋妤轻轻摇头:“不是罗志杰,换人了,是李恒拿的。”

  “李恒?”

  江悦和宋适对视一眼,开口道:“这名字好像在哪听过,老宋你有印象没?”

  宋适回忆一番,“我也似乎听过,但具体想不起来了。”

  说罢,夫妻俩齐齐看向女儿。

  他们家之所以感情这么好,就是在平素喜欢分享各自的大小事,在交流过程中其乐融融。

  宋妤犹豫一下,还是说了:“他是陈子矜的对象。”

  “噢!原来是他,我记起来了,难怪说有印象呢,这么早就偷偷谈恋爱也是怪少见的。”江悦恍然大悟。

  宋适再次喝口茶,点点头:“在资江边散步时碰到过他们俩回,高高瘦瘦的,有点内敛,没子衿大方。”

  江悦八卦问:“陈子矜去京城了,两人还在谈朋友没?”

  这问题可把宋妤问住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要说还在谈么?

  两人基本没什么联系,状态明显不对,不像正常男女朋友相处的感觉。

  要说分手了?

  但子衿显然对李恒还有很深的感情,每次写信和打电话都会大篇幅询问有关他的事情。

  见女儿沉默,江悦问:“怎么?没走到一起,分了?”

  “叮铃铃…叮铃铃…!”

  就在这时,客厅的电话突兀地响了,宋妤有预感是陈子矜打来的,两人约定一个月通一次电话。

  可现在都月底了,对方还没打过来,说不定就在今天。

  眼看宋适要进屋,宋妤连忙洗个手,喊:“爸爸,我来吧。”

首节上一节60/17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