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我的年代 第318节

  宋妤问:“报纸上都在都在等你《文化苦旅》的最后篇章,写完了吗?”

  “噢!瞧我这坏记性,上封信一个劲跟你分享春晚的事,把这茬给忘记了,写完了,上个星期写完的。”李恒拍下额头,如是回答。

  “我室友们都在讨论《文化苦旅》单独出版问题,你和《收获》杂志谈妥了没?”宋妤关心问。

  李恒高兴问:“你室友们也关注我的书?”

  “嗯。”

  宋妤轻嗯一声,面带笑意:“你现在可是大作家,在我们北大的名气和影响力很大。

  半月前肖凤还参加了学校文学社的活动,回来跟我使劲夸你,说文学社举办了一个专题,专门研究你的《活着》和《文化苦旅》。”

  李恒开心到筷子都忘记拿了,身子前倾:“我这么有名啊。”

  宋妤扫眼四周,笑着点头,“可能比你想象的还出名。

  这一学期,已经有3个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公开推荐你的《活着》,4个老师说爱看《文化苦旅》,称之为大师之作。

  我的室友大部分都是受老师的影响,成了你的读者。”

  李恒小小瑟,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了,报纸上夸他一万遍,都抵不过北大老师在宋妤面前夸一遍。

  这种愉悦的感觉怎么说呢,成就感爆炸!虚荣心爆棚!

  身子都快要飞来了!

  察觉到他的情绪波动,宋妤罕见地赞誉他:“待在你身边时,没感受到你是大作家;而你一离开,感觉世界铺天盖地都是你的影子,都在谈论你。”

  李恒血气上涌问一句:“那你喜欢吗?”

  四目相视,眼神交缠,宋妤好看地笑了,没接话,低头吃起了饭。

  “诶,在我听得最兴奋的时候,你却不说话了,好生难受。”李恒快乐地抱怨一句。

  宋妤依旧吃饭,笑而不语。

  吃过饭,两人肩并肩走出食堂。

  来到外面,她问:“下午你有什么安排?”

  她的潜在意思是,问他下午要不要走?去他父母那里?

  李恒秒懂,“下午没安排,我明早再走。”

  宋妤想了想说:“下午我5、6节课有课,你跟我去教室,还是我逃课陪你去看电影?”

  李恒兴致勃勃地问:“你敢为了我逃课?”

  这事前生没发生过,他特别想体验一次。

  见状,宋妤安静说:“我把花送回宿舍,你在寝室楼下等我。”

  “成交。”

  李恒乐呵呵地跟着她来到女生宿舍楼下,站在大门处的时候,好多进进出出的女生都暗暗瞟他。

  还远不止于此,没多会,女生宿舍就在疯传一个消息:宋妤男朋友在寝室楼下,姐妹们,想看的快去,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啊。

  然后,一波接一波的女生打他身边经过,嘴里看似在聊天,那小眼神儿却全往他身上罩。

  甚至有几个胆大的,装都不带装的,明目张胆跑他身前,打量打量他,接着笑嘻嘻又跑回了宿舍大厅。

  李恒好生无语。

  喂,你们可是北大的!北大的!能不能矜持点儿?

  好在宋妤没让他久等,把保暖袋重新加热就下来了。

  离开女生宿舍楼,她打趣说:“刚才楼道里,好多女生都在传你长得不错。”

  李恒摸摸自己脸蛋:“哪里哪里,我这也只是捡了个便宜,我老妈的功劳。”

  宋妤莞尔,问:“旅舍找好了?”

  李恒道:“找好了,上次那一家。”

  宋妤说:“跟我再详细讲讲你上春晚的事。”

  “好。”

  接下来几分钟,他一直在讲陶笛,讲《故乡的原风景》,从头至尾,事无巨细都叙述了一遍。

  宋妤没打岔,听得很认真。

  听完后,她唏嘘:“以前只觉得你唱歌很好听,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天赋。”

  李恒得意一句:“你应该为我上春晚感到高兴。”

  “确实高兴。”

  宋妤点头,但下一句话却把他噎得不轻:“可你太优秀了,也不容易让人省心。”

  听到这似有所指的话,李恒嘿嘿笑了下,“太优秀也不是我的错,再说了,不优秀也不敢追你。”

  宋妤假装没听到后面半句话,“带陶笛了吗?”

  李恒回答:“带了,在旅舍。”

  能不带吗,上次信中说了要提前吹给她听的。

  宋妤期待说:“等会找个人少的地方,吹给我听。”

  “没问题,依你。”

  在李恒这里,只要她喜欢的事,哪怕是摘月亮摘星星也要架梯子试一试。

  前生学钢琴,就是因为她爱听,才去努力学的。

  紧赶慢赶来到电影院,两人挑了许久,最后选了《末代皇帝》观看。

  宋妤性子喜静,爱好不多,钢琴音乐会和看电影恰是她最喜欢的消遣方式之一。

  《末代皇帝》是尊龙和陈冲主演的传记电影,主要讲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从当上皇帝开始到最终成为一名普通公民之间横跨60年的跌宕一生。

  这部电影虽然他看过,但好多细节内容都忘记了,现如今重新观影一遍,好像跟看新的一样,很是投入。

  宋妤比他还投入,聚精会神看着屏幕,一丝小差都没开,生怕错过了电影内容。

  好吧,这年头不像后世,来电影院看一场电影确实不容易,不只他们俩,影厅的所有人都比较专注。

  期间,李恒悄悄问:“我和男主尊龙,谁更好看?”

  宋妤眼带淡淡笑意瞥了瞥他,对比一番后,“你们是不同类型,气质不一样,都好看。”

  李恒装模装样叹口气,“我还以为你会说我更帅。”

  宋妤眼角的笑意扩散到脸上,矜持说:“你确实不赖,不然不会有那么多人痴迷喜欢。”

  李恒美滋滋地讲:“你要是能把后半句收回去,我会更高兴。”

  宋妤说:“水至清则无鱼,心净无垢。”

  高手过招,一问一答如一啄一饮,两人看似什么都没提起,却什么都说了。包括肖涵和陈子衿。

  也包括让她前面说过的麦穗。

  这部电影比较长,有两个多小时,等到走出电影院时,外面街道屋顶早已被铺满了一层厚厚的积雪。

  李恒撑开伞,问:“这部电影怎么样?”

  宋妤比较满意:“好看。”

  李恒道:“走,我们去旅舍取陶笛。”

  宋妤嗯一声,钻到伞下,两人“咯吱咯吱”踩着积雪,往旅舍行去。

  电影院离旅舍不是特别远,走路20来分钟就到了。可就算这样,他还是适应不了这种太冷的天气,冷冽的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子一样割得疼。

  倒是宋妤比他好多了,一条围巾帮忙挡住了大部分攻击。

  进屋后,她说:“等会给你去买条围巾。”

  这种好事,哪有不答应的?

  用热水洗把脸,他一下子感觉舒服多了,人又活过来了,坐椅子上歇息一会,随后从包中找出陶笛,“走,我们找个地方。”

  望眼外面的雪花,她改主意说:“就到屋子,外面风越来越大了,估计没法打伞,太冷。”

  李恒打开窗户伸手试了试,立马接受了她的意见。

  “你准备好了没?我要演奏了。”

  “嗯。”

  “做好心理准备,听完不要太过震撼。”

  宋妤恬静一笑,缓缓点头。

  受余老师的摧残,李恒这段日子的陶笛水准大涨特涨。

  尤其是日复一日地吹奏同一首曲子,双手一触摸就找到了那种信手拈来的感觉。

  真的是信手拈来!

  当陶笛放到他嘴边,吹响第一小段音符时,宋妤就被征服了,静静地凝望着他,整个身心彻底融入到了他的音乐世界中。

  4分40秒说长不长,说短说短,但在宋妤耳里犹如惊鸿一瞥,还处在惊艳中就收尾了。

  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冷空气中的时候,房间顿时陷入静谧,落针可闻。

  宋妤仍保持一个姿势,近距离静静地望着他,眼睛亮亮的,熠熠生辉。

  许久许久,直到隔壁房间传来叫好声时,她才渐渐回过神,用一种莫名的语气感叹:“吹奏得真好。”

  李恒道:“你觉得好听我就放心了,以后我多吹给你听。”

  “好。”

  宋妤伸手要过陶笛,爱惜地摸了摸,“这曲子我很喜欢。”

  她问:“你什么时候学的陶笛?”

  李恒回答:“有段时间了,不过最近跟一老师在专业学,才达到现在的样子。”

  宋妤抬起头,“是英语老师闺蜜,那位余老师吗?”

  “你知道?”李恒惊讶。

  宋妤说:“有一次吃饭,我记得英语老师曾说过,她闺蜜很擅长各种乐器。”

  李恒如实相告:“确实是她。春晚的时候她会给我伴奏,我陶笛,她小提琴。”

  接着他补充一句:“还有一位同学弹钢琴伴奏。”

  她妈妈江悦就是大学音乐老师,宋妤对这方面自然比一般人接触的多,“你们加油练习,那些老同学和邵市老乡,今年肯定都会守在电视机旁的,《故乡的原风景》拥有一鸣惊人的实力。

  我希望春节过后,大街小巷都能听到它。希望大家都以认识你为荣。”

  宋妤的话,给了李恒无穷信念之力!

  只此一句,无需多言。

  她没提作家身份,也没提写作。虽然那是一场更大更持久的风暴,但她懂他,不愿这么早暴露的。

首节上一节318/5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