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成困惑:“一中,作家?我们怎么没听过?”
“那你肯定在吹牛,不是一中学生,连这个都不知道。”旁边有人奚落。
阳成吐血,他经常以考上一中为荣,哪容得下别个诬陷,登时气得把准考证往桌上一拍:
“谁说我不是一中学生!我刚参加完高考回来。”
老板娘探头看了看准考证,“咦,好像是真的,那你认识一个叫李恒的不?”
阳成下意识问:“认识啊,他还是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大帅哥,怎么不认识?”
旁边那桌人说:“听说作家就叫李恒。”
“大爷你有没有搞错,我认识的李恒才18岁。”
“传闻就是18岁啊。”
“我认识的李恒是上湾村的。”
“巧了,传闻就是上湾村的。”
听到这话,阳成原地呆傻足足有20秒,然后猛地转头,用见鬼一样的眼神盯着李恒看。
得咧,有一就有二。
不到三秒,店内所有食客都意识到什么,跟着看向了李恒。
李恒无语,悄悄踢了踢阳成。
阳成吃痛,顿时回过神说:“邹爱明,李恒是你们村的,他真的是作家吗?”
闻言,众人大失所望,又返回去继续吃起了粉面水饺馄饨。
李恒摇头:“没听说,不过我回去问问村里人就知道了。”
身份差点暴露,三人加快了吃食进度,5碗馄饨三人分着吃,不到10分钟就干完。
等到要结账时,老板娘却看着李恒笑说:“不用给钱,今天我请你们。
下次欢迎再来,我女儿读湖大马上就要放假回来了,她以前也是一中毕业的,你们是校友,还是同龄人,可以互相认识认识。”
三人几次给钱,老板娘都没收。
走出粉面馆,阳成摸摸头,“呀,我怎么感觉不对劲啊,难道是老板娘看上我了?要把她女儿介绍给我?”
张志勇一脸鄙夷:“就你?又矮又胖?”
阳成拍拍大肚皮:“这你就不懂了,你看这年头有几个胖子?
这证明什么?
证明我家条件好,证明我有福气,说不定人家就喜欢我这号的,有安全感。”
张志勇伸手揪耳朵,“妈妈的!你太不要脸了,你比我脸皮还厚。”
阳成躲开,凑到李恒身前问:“李恒,你真是作家?”
李恒笑问:“你觉得呢?像不像?”
阳成一个劲摇头:“不像,你要是作家,我把那河里的水喝干。”
天色太晚了,肖凤又不回家,阳成一个人怕,于是缺心眼邀请他去家里过一夜,说明天送他回去。
一路上,阳成看看李恒,又看看河,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
走到半道,张志勇回头吐槽最后面阳成:“草!你是傻了?还是怎么了?今天怎么成哑巴了?”
阳成一脸悲伤地说:“别打扰我,我正在思索如何把河里的水喝掉。”
李恒听得好笑:“不想喝就别喝。”
阳成沮丧个脸:“那我更难受了,你竟然偷偷摸摸成了大作家,我以后都不好到你面前吹牛了。”
缺心眼一脚过去,“哟!多大点鸡毛事,吹你自己干毛啊,吹我兄弟啊,我平时都是吹他。”
Ps:求订阅!求月票!
(已更15000字。)
第111章 ,喜事,异样的信(求订阅!)
第113章 ,喜事,异样的信(求订阅!)
前镇到上湾村有十来里路,大部分是山路,还陡,三人走了将近一个半小时才到村口。
此时太阳早已落山,天色已然昏黄。
路过村口石拱桥,有父子两拖着树木鬼鬼祟祟从旁边山里下来,见到李恒三人时,还明显闪躲了一下,不用说,肯定做贼心虚,偷人家树了。
缺心眼立时大喊:“刘二爷,你们又嚯嚯了谁家的杉树?这么大,都可以做棺材了唷!”
刘二爷吓死了,缩头到处看了看,赶忙制止,“缺心眼,这是我们家自己的树,你别乱嚼舌根。”
“放狗屁!你们这边都没山,当我傻哦。”缺心眼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尊老爱幼,不知道什么叫礼数。
这么大声一叫唤,村口零散几家人纷纷从屋里探出头。
其中一家小子眼神尖,登时大声尖叫:“爸!爸!大哥、二哥、三哥、四哥,你们快出来,刘麻子偷爷爷的棺材本。”
刘麻子还没反应过来,就见五六个壮汉拿的拿刀,拿的拿扁担,已经一窝蜂似地围了过来。
所谓棺材板就是用来打造棺材的杉树,这种一般都是几十年的老树,很稀有,非常值价,谁要起坏心打它主意,那还得了,人家不得跟你拼命嘛!
一时间喊打喊杀,场面极度混乱。
缺心眼双手叉腰,站在桥头放肆大笑,把李恒和阳成都笑毛了。
李恒倒没有责怪缺心眼的意思,刘二爷父子是惯犯,不止山里偷树,田里的、土里的,甚至屋里的都上门偷。老李家曾经丢了8块腊肉,就是对方的手笔,好在有邻居看到了作证,才找了回来。
借助微弱的光,路边有大爷扛着锄头簸箕捡狗屎,有村民牵着黄牛从河沟里上来。
还有一串半大小子嘻嘻哈哈在马路上滚铁环,大呼小叫,你追我赶的,好不热闹。
越往村里走,路上见到的人越多,等到达十字路口时,已经人头攒动,各家各户好不容易清闲下来,正凑一起聊天扯淡呢。
“哟!我们村的名人回来了。”
“大学生,还缺不缺婆娘,三婶娘的大女儿打算嫁人咯。”
“大作家,你怎么空个手?那么多钱用不完,带个喜糖粑粑回来嘛。”
“.”
迎面碰到好多邻里长辈,李恒咧嘴一路笑过去,嘴巴都快他妈的笑僵了。
好不容易脱身回到家,进门就撞着了二姐在嗑瓜子:
“二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李兰大马金刀地坐门槛上,打量一番他说:“面色比上次又红润了几分,和肖涵一起回来的吧?”
李恒往屋里探了探,没人,顿时小声问:“这事.?”
李兰打断,“你们又没到谈婚论嫁的地步,我不会往外说。”
李兰的想法很简单,弟弟因为陈子衿的缘故已经私德有缺。要是将来再传出和肖家女闹掰了,那估计名声更不好,所以她别说往外传了,帮着隐瞒还来不及呢。
毕竟!
毕竟这花心弟弟梦里可是一直叫嚷着宋妤名字的,她觉得肖涵将来不一定百分百能成为弟媳。所以,得事先防一手。
李恒赞赏地点点头,伸手往口袋里摸了摸,只摸出两张毛票,塞给她。
李兰一脸嫌弃。
李恒说:“没有了,就这么多,不是也可以买两包五香瓜子么。”
李兰把钱揣兜里,“那不如不给,打发要饭的。”
李恒伸手,“那把钱还我。”
李兰头撇到一边,继续嗑瓜子。
把行李放下,在屋里溜达一圈,他问:“爸妈人呢?这么晚怎么没在家?”
李兰说:“大姐刚下崽,去那边帮忙了。”
李恒眼神古怪:“下崽?亏你还是读过书的,能这么用词?”
李兰不屑回答,反倒是问:“你吃饭了没有?”
李恒一屁股坐门槛另一边,摇头,说好饿。
李兰听了没反应,又磕了20多粒瓜子才拍拍手起身,准备去做饭,但嘴里可没什么好话:
“肖家的晚饭都没蹭到,白瞎了老妈子给你的一张脸,废!”
李恒无语:“我吃了馄饨回来的。”
李兰彷佛没听到似地,拿把菜刀爬上灶膛,割起了腊肉,还挑最好的猪后腿部位割。
李恒头晕,算是看明白了,估计这姐儿又馋坏了,借着给自己做饭的名头打腊肉主意呢。
趁着二姐做饭的功夫,他拿出一百块钱,然后找块红纸包好,准备去趟大姐家。
临出门前,他还试探问了句:“大姐生了个儿子,还是女儿?”
李兰头也不回:“小子。”
头胎是小子么?
那历史轨迹没变,他再一次落了心。
李恒问:“你去过了没?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李兰没回话,很明显看不上大姐夫,不想去大家姐。
想想,好像前世她一共也就去了5次大姐家,前三次是大姐三个儿女结婚,还有两次是大姐生病。
反正,这二姐是个奇葩,当初大姐结婚都没去的,也就不指望现在她能去了。
有时候他在思忖,这二姐明显投错了胎啊,要是投到陈家,和陈小米她们最是般套。
大姐家离着不是特别远,大约700米的样子,挨着村部,和妇女主任是隔着马路相望的邻居。
这也是田润娥同志经常上来走动,慢慢和妇女主任玩成了好朋友的原因。
“李恒回来了啊。”
“哎,婶婶你忙呢。”
出名虽然满足了虚荣心,但也实打实的麻烦,路上别个热情打招呼,他便要停下来回应。
走走停停,这一里半地硬是走出了好莱坞红毯的赶脚,太他娘的耗费口水和时间了。
刚到村部就见着了刘娟,这姑娘正在低头淘洗泥鳅。
李恒凑头瞅了眼,发现桶底乌漆嘛黑铺满了,顿时问:“你自己下田捉的?”
骤然听到声音,全神贯注的刘娟吓了一跳,抬头见是他,又吓了一跳。
这不,桶子都翻了,几百根泥鳅呼噜呼噜随着水流跑的马路上到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