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我的年代华娱 第401节

  当然,这个是大战略。

  具体到小的战术,那就简单的多。

  艾米道:“目前我们在日本拥有一家音乐时代唱片公司,但规模不大,目前只有坂井泉水、中森明菜这两名女歌手,当然还培养了几名优秀的新人,计划今年为他们发行唱片……”

  “所以我跟董事长商量了一下,决定先从唱片领域下手,截至目前,我们计划并购的大中华区的唱片公司,是苔湾的长华唱片、丰华唱片,香江的新艺宝唱片、正东唱片……”

  艺术传媒集团要开拓的市场有很多,但重中之重,便是唱片领域跟发行领域。

  出版、报业等反倒是其次。

  现如今尽管已经出现了盗版唱片跟磁带,但如今才1996年,唱片市场并未完全的崩溃,距离彻底崩溃,还得等到百度搞出网络MP3下载开始。

  而自网络下载之后,歌手跟唱片公司,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了活路,譬如彩铃时代,同样迸发出了难以想象的财富。

  在当时全民彩铃的时代,哪怕一首歌只要一块钱,但对比几千万乃至上亿的手机用户,所带来的财富同样是难以想象的。

  更不要说后来互联网正规化以后,歌曲版权的价值,同样是不可小视的。

  只能说没有像现在这般快速回笼资金,更多的是靠长远的版权收益赚钱,但那时候制作歌曲的成本也不会太高了。

  李艺书一开始,其实是不太想从唱片领域着手的。

  因为他知道未来歌手有多惨,不靠发行唱片赚钱,而是靠走穴商演赚钱,完全本末倒置了。

  不过艾米的一番话,倒是让他有点想当然了。

  现如今唱片领域欣欣向荣,一点点小小的盗版,其实不足为虑。

  港台歌手卖出双白金、三白金还是比比皆是的。

  更何况他们还有电视台,今年马上又要搞亚洲好声音了,国外他们管不了,顶多是分点利润,但国内就不同了。

  这回亚洲好声音项目,在国内会举办的更大规格。

  不单单是亚洲电视台,同样还会跟内地的电视台合作举办,全国范围内进行好声音海选。

  如此一来,竞赛出来的歌手,肯定会在出道之前,就拥有大批的拥趸(dǔn),找几个作曲作词人,写几首歌,必然能大卖一波。

  这种钱不赚白不赚,给别人赚不如自己赚。

  基于以上种种,最终敲定,先从唱片跟发行下手。

  发行不用多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不管是电影还是唱片,都需要进行宣发。

  而掌握自己的发行渠道,有助于传媒集团进一步扩展影响力,不至于在未来电影与唱片发行的时候,被人掐脖子。

  艾米一番长篇阔论后,看向李艺书:“董事长,大概就是这些,不知道您有什么要补充的?”

  “艾米总裁说的很好。”

  李艺书先是夸了一下艾米的工作,之后才补充了一句:“艺术传媒集团,现在的首要任务不是考虑盈利问题,而是扩张问题,我希望在今年之前,彻底搞定东亚跟东南亚的发行渠道……”

  “好了,大概就是这些,你们谁有疑问?”

  现场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摇头。

  “既然都没问题,那就执行下去,下半年会进行第二轮融资,也是最后一轮融资。”

  李艺书看着大家,笑眯眯道:“我已经跟董事会讨论过了,等明年上市之前,集团会给各位一定的内部认购权,到时候大家都是集团的股东之一,成为百万富翁还是千万富翁,就看你们今年的努力了。”

  此言一出,大家各个喜笑颜开。

  集团上市,对于他们高管而言,自然是利大于弊的,不单单是集团资金会变得充裕,最要紧的是他们从打工仔,摇身一变成为了集团的股东之一。

  “好了,今天的会议都到这,大家就先散了吧,艾米你跟我来一趟办公室。”

  李艺书一发话,众人便开始陆续散去。

  不一会儿的功夫。

  李艺书带着艾米来了自己的办公室,他道:“北美那边,你有推荐的人选了吗?”

  他说的是艺术电影公司北美分公司的负责人。

  自从艺术传媒集团第二次改革后,李艺书就把重心放在了亚洲市场,不再跟过去一样主要在北美。

  艾米作为总裁,未来肯定是要坐镇香江大本营的。

  所以她电影公司总经理的职位,自然是要交给别人。

  出于对艾米的尊重,李艺书让她自己推荐一个人选。

  “已经有了。”

  艾米道:“我推荐罗恩艾德文,他曾经先后在米高梅、福克斯担任过中层管理,我们艺术电影公司成立以后,就入职成为我的副手,由他接管我认为是最合适的。”

  艾德文?

  李艺书想起这人,一个留着大胡子的德国裔,为人严谨,做事细心,当初在拍摄《红番区》的时候,很多筹备工作,都是他亲自负责。

  “嗯,他不错,那就交给他了。”

  李艺书没有多想,直接点头答应了。

  随着第一桶金的到手,还有金狮影业的成立,他对北美艺术电影公司其实已经并不太看重了。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好莱坞的大项目他参与不进去,小成本项目又由金狮影业主导。

  当初成立,也只是为了李艺书在好莱坞拍电影能够抵税。

  他未来两年,大概率是不会再怎么执导好莱坞影片,有的话最多只是出剧本,然后担任制片人。

  当然李艺书还是更喜欢小成本制作,因为金狮影业已经趟出了这条路,如今金狮的低成本影片,在北美院线联盟当中,绝对算得上是有口皆碑的。

  只要控制好了成本,那么哪怕票房不高,也能从周边录像带还有海外票房上回本乃至盈利。

  现实不是娱乐小说,同样一部电影,同样的演员同样的制作,票房之间的差距还是会非常明显的。

  李艺书在好莱坞拍的《第六感》《芝加哥》,包括《红番区》在内的三部电影,都是跟好莱坞有实力的电影公司合作。

  而不是单单靠自己。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好莱坞非常非常的排外。

  当年如日中天的索尼,斥巨资收购了哥伦比亚后,花了无数的钞票,请了那么多的大导演大明星,拍摄出的影片,依旧拍一部扑街一部。

  这种情况之下,李艺书自然不会傻乎乎的拿着钱去投资大片,除非是他给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执导,然后公司投一点钱参与。

  不然他是绝对不可能自己砸钱拍大片的。

  《尖峰时刻》都已经算是李艺书目前参与主导的极限了。

  真正要拍好莱坞级别的大片,只能等,等2001年中加入世贸组织,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开始眼馋中市场以后才行。

  只有这个阶段开启,李艺书才不用担心好莱坞电影公司坑自己。

  《哈利波特》系列全球大卖,票房动不动就是全球七八亿美元,各种周边卖的起飞,就这都能被华纳电影公司给做账成亏钱的。

  就更不要说其他的电影了。

  在好莱坞待过又有一家电影公司的李艺书,自然看的比一般人透彻。

  商讨了一番接下来集团发展规划后,李艺书就让艾米去做事了,他又拿起手机打给了莫妮卡,让她来自己的办公室一趟。

  一进门,莫妮卡好奇道:“亲爱的,你不会是想在办公室……”

  “NONONO!”

  李艺书摇头,他昨晚已经放空自己,得缓缓才行。

  看到他的摇头,莫妮卡嘴角一笑,迈步走到了李艺书对面坐下:“那你找我是?”

  “莫妮卡,我记得你跟我说过,你当初学的是法律?”

  “是的,但很可惜,我没读完。”

  莫妮卡贝鲁奇有点懊悔,当初她考上了意大利很有名的大学法学系,但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没能顺利读完。

  “回头或许你可以挂靠一所大学,不用去上课,等时间到了就能拿到文凭。”

  “这也可以?”

  “当然可以,很多名人都是这么干的。”

  李艺书耸了耸肩膀,大学毕业证这东西,哪怕是世界一流大学,都少不了关系户的存在,更何况一所相对普通的大学呢。

  “那我回头找人打听打听。”莫妮卡把这事记在了心里。

  “你学过法律,知不知道上市法?”

  “嗯?”

  莫妮卡一头雾水,摇头道:“我不清楚香江的上市法,或许你得找个更专业的人来问。”

  “好吧,看来得找人了解了解了。”

  李艺书点点头。

  他知道根据香江证交易所的规定,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

  而其他股东如果是在上市前就已经持有的股份,通常在上市后12个月内不得转让。

  所以他计划是在上市之前,把自己持有的股份,分出去一部分,最少是在20%左右,把它们变成十份2%,到时候就能赶在1998年香江股市崩塌之前,把这些股份中的部分进行套现。

  但具体如何操作,违法不违法,他得先找律师,还得找专业的人来弄。

  本来是想先找莫妮卡问问的,但她不知道香江上市法,问了也白问。

  当天下午。

  李艺书坐飞机回了横店。

  视察了一下横店剧组,确定没什么大问题后,带上两名拿到护照的保镖一起,第二天早上他又坐飞机回了香江。

  之前李艺书就想带他们来香江保护自己的。

  只是他们过去没有办过护照。

  香江好弄,但去美国办护照就不那么好弄了。

  只能让远在美国的艺术电影公司,发来临时邀请函,然后去美国大使馆办理护照。

  晚上与莫妮卡、艾米、保镖等人,乘坐飞机前往了美国洛杉矶。

  抵达洛杉矶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

  李艺书考虑到比弗利山庄没有打扫,便让前来接机的公司员工,直接载着他们去了酒店。

第428章【演员试镜,提前签三部片约】

  一间房间内,房门被打开,屋内的众人齐刷刷的看去,见到是一名黑人后,立马又收回目光。

  那名黑人男子耸了耸肩膀,找了个空位置走去,坐下来后,朝着身边一名白人男性问道:“嘿,man,你也是来试镜的吗?”

  那人反问:“你难道不是?”

  “当然是了,这可是艺术李的电影,听说男主演还有杰克成,谁不想来试试?”

  “你觉得你有机会?”

  “当然了,黑人、喜剧、男性、这不就是我吗?”

首节上一节401/4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