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大白菜、切萝卜等,切到麻木。
都说厨子好,灾年也不慌。但厨子吃的苦头,又有多少人知道?
说著,全师傅还忍不住用菜刀拍了个蒜,给周益民等人表演一番。
这年头的菜刀也是真材实料,要是拍个蒜都能把刀给拍断。周益民不敢想像,卖菜刀的人会被人喷成什么样,甚至被打成什么样。
哪像后世某泉的菜刀?拍个蒜就断了,还嘴硬,说拍蒜是不对的,中国人几千年的切菜手法也不对。
总之,将中国上千年的厨艺否定一遍。
还是拉出拿什么米其林来举例。
真要笑死人。
拜托!拉踩之前,麻烦了解一些米其林是干什么的。
中国人玩菜刀的时候,别说米其林,整个欧洲还是跟野兽一样进食吧?夸什么不好,偏偏夸米其林。
他们有刀工吗?会切菜吗?
刀具倒是分得很细,切的、砍的、拍的,就连剥皮的都搞出专门的刀具来。看著好像很专业,实际上麻烦得要死。
明明一把刀就能解决的,非要带著一堆的刀具才能处理。
傍晚,55号院的一大爷等人也回来了。
他们没有空手来,都带了一两瓶酒,有汾酒,也有二锅头。
一共摆了五桌,刚好五条鱼,全部都是红烧。猪肉炖粉条,一大锅那么多,量很大,足够院里老小每个人都能吃上一碗。
“来,大家喝一杯,庆祝大忠搬进我们院,以后就是一个院的人,有困难互相帮助……”作为一大爷的牛大爷举杯,首先开口表态。
至于房子的事,大家以后再也不准谈了。
大家都很识趣,周大忠有周益民和街道办李主任撑腰,没有人会想不开去找麻烦,或者排挤。
再说了,人家都这么会做人,请大家吃饭。
谁还拿那些话来说,就是他不懂事了。
“一大爷说得没错!”二大爷和三大爷附和。
三位大爷都这么说,众人纷纷表态。
其实,周大忠明白,众人更多的还是看在他十六叔的面子上。
一个小孩子吃鱼著急了点,不小心卡了鱼刺。大人拿醋出来,让他吃一口醋,好让鱼刺软化,然后大吃一口馒头。
现在卡鱼刺,基本上都是这种操作。
粗暴一点的,干脆连醋都省了,大吃几口饭就行。
哪像后世某些人那么矫情?卡个鱼刺,手破了点皮都要去医院。真的就如网友调侃,去慢点,伤口都要痊愈了。
“吃慢点,小孩子吃鱼小心些。”周益民跟大家说道。
没有让孩子不要吃鱼,因噎废食,那没必要呀!
吃饱喝足,还有些剩菜。那些剩菜,周益民没有替周大忠做决定。
但周大忠心想,反正那么多肉都吃了,也不在乎这么点剩菜,干脆让一大妈她们分了。
大妈们很高兴,七手八脚地帮忙,收拾“残局”。
周益民拍了拍他:“不用太心疼那些东西。明天我跟说点事,先不要著急去上班。”
是时候让周大忠开始替他“赚钱”了。
“好!”周大忠点头。
见十六叔找他做事,不单止没有觉得麻烦,反而很开心。正如他娘所说,能为十六叔做点事情,是他的荣幸和福气。
自己家大妹的工作岗位,还要麻烦十六叔呢!
周大忠的娘和妹妹没有回去,打算在这里过一夜,明天再回去。
家里的小家伙,已经拜托村里的人帮忙看一看。
住户们回去后,就聊到周益民透露的信息,面条厂可能要招工。
感谢h79466516兄弟的300打赏,爱喝气泡水兄弟的100打赏!
第111章 另找据点
每一次有工厂招工,都会牵动万千家庭的心。
也正是城市工作岗位稀缺,养不活那么多人,所以才会有“下乡”的政策。
从古到今,乡村一直在为中国的发展兜底。
周大忠家,两兄妹正在听他们的娘说话,内容自然离不开面条厂的招工。对于这次的岗位,他们肯定是很珍惜的。
机会很大,毕竟周益民替他们争取。
现在他们要考虑的,是怎么偿还周益民的钱,以及人情。
他们娘的意思是,等小雪也上班,两兄妹每个月都拿出10元来还给周益民。
刚进去,还没转正之前,工资不会很高,大概就是18元左右。留下8元当生活费等,按理说是够了。
一个月就是20元,一年就能还240元,还足三年。
720元,大概就是这个价格了吧?
前不久,他们就稍微跟院里的人打听过。通常情况下,一个工作岗位的行情价就是七八百元左右。
“你们上班后,要努力,等转正,工级提上去后,工资高了,也就轻松一些。”周大忠的娘说道。
不仅要还周益民钱,你们兄妹还要筹一笔钱给弟弟,以后他长大了也要上班。买岗位的钱,要你们兄妹准备。
“娘!放心吧!”
周大忠的娘听到儿女的保证,她当然放心,自己的儿女,自己了解。
不敢说教育很成功,但他们的品性、三观都是正确的。起码,她教会了孩子孝顺、感恩等优良传统美德,教会了他们做人。
即便去了地下,也能跟丈夫,以及周家祖宗交代。
“最重要的是……”
还没等自己娘说完,周大忠开口:“听十六叔的话。”
“嗯!没错!”
周大忠的娘满意地点头。
次日一早,小雪和她娘俩吃了点,就返回周家庄。路上,她娘又三番四次叮嘱,千万不要把面条厂的事说出去那么快,免得让十六弟难做。
“娘!我肯定不会说出去呀!”
……
周益民醒来,老规矩,先把1元秒杀区的商品秒下来。
今天的是100斤青稞,以及100斤卫生纸。
青稞,大部分人没吃过,但应该听过。
它是大麦的一个变种,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青稞的生育期较短,是藏民常食用的粮食。
在几百年的历史中,青稞只是在酿酒和磨制糌粑上有所运用。
糌粑,实际上就是青稞炒面,藏民们一日三餐基本上少不了它。
而青稞酒香醇可口,此外,据说民间用青稞酒、酥油、蜂蜜调制的“穷渣”治疗低血压,效果显著。
周益民没吃过,先留著吧!
卫生纸好呀!
这段时间,他上厕所用的卫生纸,都是脑中商店买的,价格虽然不算贵,但也不怎么便宜。
早餐,周益民随便吃了两个包子、两根油条,一杯豆浆。
“十六叔!”
周益民朝周大忠点头:“跟我来吧!”
他带著周大忠来到罗大鹏的屋子里,里面堆放了不少的物资,有食用油、粮食,以及肉类。
看到那么多物资,周大忠瞪大眼睛,非常吃惊。
知道十六叔认识有神通广大的朋友,但他还是低估了。
“益民,东西都放这里,也有点不太安全呀!”罗大鹏忍不住说道。
虽然他每次出去都会锁门,连他家里人都没有钥匙,但长期这么下去,好像也不是办法。他的意见,最好就是在外面找一个秘密“基地”。
就算被人发现,被扫了,也不会牵连到大家。
周益民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微微点头,思考片刻,说道:“说得对,改天我另找一个据点。”
罗大鹏欲言又止。
“想说什么就说,吞吞吐吐干什么?”
罗大鹏:“我有个朋友,他的祖宅是个独门小院子。我去玩过,他那祖宅不仅是独门独院,底下还有地下室,很适合我们当据点。”
周益民蹙眉一下。
你朋友?靠谱吗?
似乎看出周益民的担忧,罗大鹏加以解释:“我那朋友可靠,而且,他准备离开这里去东北那边。
那祖宅,想要处理,因为稍微偏了点,所以开价不高。”
“不高是多少钱?”
“1000元,我跟他熟,应该还能降100元。”罗大鹏说道。
“听你这么一说,好像是很不错。行!那你去找他。对了,他家什么时候搬走。”周益民又问。
能搬去东北真好。
要说现在国内什么地方不会饿肚子,东北绝对算一个,毕竟那黑土地号称立一根筷子都能发芽的肥土壤。
此外,现在东北的工业也很强,可以说是我国的工业心脏。
共和国长子的称号,也不是白叫的。尤其随著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大规模开发,东北会更加繁荣。
“这几天吧!应该是越快越好,否则也不会那么著急处理祖宅,便宜卖。”罗大鹏是真的很喜欢那栋屋子。
了解完毕,周益民让罗大鹏去谈。
接著,他才跟周大忠说道:“大忠,以后你也别下乡了,乡下地皮都刮了好几层,哪还有什么吃的?以后每隔三五天就在这里拿东西去厂里交任务。”
“好!”周大忠也不问别的,只管答应。
他清楚,十六叔不会害他。
严格来说,这是在帮他。不用下乡去辛辛苦苦找物资,轻松完成厂里的采购任务,能尽快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