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老林就算了,靠近周家庄,这外围的几座山,得想办法利用、利用。
“反正也不用特意去开垦,种下去不用管,到收成了就去收,能收多少是多少。除了我们人吃,以后养点鸡鸭之类……”周益民将他的想法说出来。
老支书听得很认真。
这么做,确实有操作空间,也算是钻空子了。
但也没有违反规定。
只是收成真的没法保障,放养式种植,除了本身长势不好外,还会收到山里那些动物的侵扰。
可正如周益民所说,蚊子腿再小也是肉,能收多少是多少。
“到时候,甚至可以将山围起来养鸡,让它们自己在山上找吃。”周益民将后世散养鸡的那一套也搬出来。
那样养出来的鸡不肥,但不用投入那么多的精力和成本。
这些理念不断地冲击老支书的传统思维。
忽然发现,好像格局打开了。
当然,前提还是要有种子和鸡苗等。否则,一切空谈。
“支书,您找点人去把那座山包下来,今年就用那座山试试水,我会想办法将鸡苗弄回来。
养出来的鸡,除了我们村吃,剩下的还是由我统一采购,卖给钢铁厂。”周益民接著说道。
听到周益民能搞到鸡苗,老支书也不再犹豫。
他点头道:“好,迟点我就找人去办这件事。”
周益民所指的那座山,是一座小山包,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工程,二三十人干,十天八天就能干完。
直接就地取材,用山上的一些树枝之类来做围栏材料。
“蘑菇培育,我先搞清楚,到时候教大家。”
老支书内心期待起来。
他已经把周益民当成周家庄的决策者,自己是执行者,完全不介意。只要周家庄好,听周益民的又怎么样?他当个副手什么的,也很不错。
一旦周益民的那些设想都能实现,他们村不仅所有人都能吃饱饭,甚至还能富裕起来。
这也是他心甘情愿给周益民当“副手”的最重要原因。
就在这时候,远处巡逻看风的人传来消息,有外人进村。
“是谁?”老支书问。
“一个是大鹏,另一个不认识。”传话的人回答道。
“那没事,应该是找我的。”周益民说道。
他了解大鹏的为人,对他不利的人,或者有不良目的的人,大鹏不会领到周家庄来。
“我去看看。”
他过去后发现,居然是赵振国。
周益民大概猜到来意,不过,这么著急吗?都找到这里来了。
郑重感谢缘起缘灭缘自缘兄弟9500的打赏!惊喜呀!今天上午肚子不舒服,更新有点晚了。很抱歉!
第102章 围山
“赵哥,你们聊,要是你们著急回去,不用等我。到时候,我会把自行车还给街道办去。”罗大鹏开口道。
他这次来周家庄,也不仅仅是为了带路。
上次答应了给那些“小弟”们带好吃的,他可没有忘记。
赵振国点头:“行!”
只要看到周益民,把周益民带回去,你怎么样都行,在这住夜也无所谓。
谁关心呀?
“表哥,什么事这么急?”周益民明知故问。
赵振国叹了口气:“出的那主意,现在我们面条厂都疯了。我昨晚差不多一夜没睡,厂长一样。”
“不用这么急吧?”周益民不解。
赵振国:“我们也不想,现在消息传开,上面有领导直接到我们厂,看研发进度。益民,你跟我说实话,你有把握吗?”
要是没把握,那就算了,免得把周益民带回厂去,搞得周益民都下不了台,那很尴尬。
他也不希望演变成那样。
“很难吗?我做出来了呀!”
此话一出,赵振国瞪大眼睛,不敢相信。
有多难,他们面条厂清楚,那么多老师傅试验了如此多次,总是做不出理想中的方便面,不是这的问题,就是那的问题。
可不曾想,周益民忽然来了这么一句。
让他们这十几二十个小时的努力情何以堪?
“做出来了?”赵振国声音有点颤抖。
一旁的老支书不明所以,听得一头雾水,忍不住问:“做出来什么?”
周益民解释:“一款方便面,不用煮,想吃的时候用开水泡两三分钟就能吃。这种面,在国外卖得很好。”
老支书有点懂了。
这么说,益民你又发明了新东西?只不过这次是一种面。
但他不理解,面条煮一下怎么了?国外不喜欢煮面吗?也不差那点时间吧?
实际上,外国人讲究效率,什么都想要快。也正是如此,方便面、罐头、快餐等能在国外流行。
而中国再过四五十年,人民进入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快餐文化同样会大行其道。
说完,周益民又回答赵振国的话:“嗯!我根据古书上的记载,试几遍就做出来了,而且还加以改良。保证比现在国外的产品要好。”
“快,跟我回去,有领导等著呢!”赵振国立即拉著周益民。
随后,想到了什么,赶紧掏出那沓杨厂长抽屉出品的各种票,塞到周益民手里。
“这是我们厂长给你的,还说了,等搞出方便面,还会有别的重谢。他本来是想让我挖你到面条厂的,甚至许诺给你……”赵振国噼里啪啦说了一堆。
旁边的老支书等人都听傻了。
先是那些票,得有三四十张吧?
后面还有重谢?这都还不算重谢?
而且,只要去面条厂,直接当领导干部。
拿著个考验人民?哪个人民经得起这种考验呀?
周益民摇头:“去面条厂工作就算了吧!我在钢铁厂做得好好的。”
自己就图钢铁厂采购员这工作的自由、轻松,领导有什么好当的?天天开会,烦死了,那根本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听见周益民丝毫不犹豫给拒绝,老支书等人更是面面相觑。
别人挤破脑袋都想要的东西,周益民不屑一顾,根本瞧不上。
随后,周益民跟赵振国回城里去,让老支书给他爷爷奶奶带句话,明天不一定回来。最后,还指了指后面那座山。
老支书了然,知道周益民什么意思。
等周益民离开村,老支书让人去周益民爷爷奶奶家传话,自己找了差不多二十位年轻力壮的村民。
“找你们来,是有件重要事情要你们去做……”老支书跟大家详细说。
并且还强调,这是益民的主意和计划,大家务必要做好。
如果实现,以后他们村虽然不能说实现鸡肉自由,但蛋肉肯定是可以时不时来一顿打打牙祭了。
众人一听,吃肉呀!
顿时,全都打起精神来,迫不及待想要去围山了。
“志宏,这个事由你带队,并且负责,尽快搞好。主要就是防鸡跑出去,以及吃鸡的那些玩意溜进来。”老支书点了一个比较靠谱的人当负责人。
以后,虽然鸡是散养的,但也不会完全不管,会安排人巡逻,防山里的“偷鸡贼”。
尤其是黄鼠狼那玩意。
在北方,黄鼠狼是不能随便打杀的,尤其是在东北,简直将黄鼠狼当神。
其他北方地区还好,虽然不怎么招惹,但也不会供奉起来。
在南方,什么黄鼠狼,那就是一盘菜。尤其是在这缺肉的时代,黄鼠狼在南方绝对逃不掉被吃的命运。
更别说黄鼠狼还爱偷袭老百姓的家禽,就更没有放过它们的道理。
据说,黄鼠狼那玩意不止吃鸡,还喜欢把人家的家禽全部咬死,才心满意足离开。
那就更让人讨厌了。
“好!我们现在就去。”周志宏带著那群人去围山。
围山并不难,真正难的,是怎么搞来小鸡。
而最难的事,益民都包揽了,村里不过就是出点人力而已。这时代,农村最不缺的就是人力,最廉价的也是人力。
很快,周益民让面条厂的人请走的事传遍整个周家庄。
厉害呀!
人家诚意十足,又是送各种票,又是干部岗位的。
村民们碰见周益民的爷爷奶奶就是一顿夸,把周益民的爷爷奶奶夸得浑身舒畅,心情大好。
半路上,周益民碰到了周大忠。
周大忠赶紧把王股长找他的事说一遍。
“先去面条厂。”赵振国急了。
周益民则说:“我先回我住那儿一趟,成品还在那边呢!”
得!成品都有了。
“好!我们一起去。”
赵振国更加惊喜。
刚才回来的路上,他就和周益民聊过,怎么跟面条厂谈条件。
虽然他是面条厂的一员,而且还是领导,但厂又不是他私人的,该要的利益,还是要给周益民争取。
对于周益民想要给周家庄谋取几个工作岗位的想法,赵振国表示会跟胡厂长“透露”的。
只要搞出能出口的方便面,几个工作岗位不是问题。
到时候,厂里肯定会扩建、扩招、扩产,反正也是要招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