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33节

  “好好好!益民,多亏你了。我这就去找大鹏。”

  她太高兴了。

  那间空房子,其实前院的人都盯著呢!谁家人口不多?周益民除外。

  她没想到,周益民会这么给力。

  儿子认识的朋友里面,最靠谱就是益民了。她也替儿子有这么个发小感到高兴,起码以后混不下去的话,益民有可能会拉一把。

  她赶紧出去找儿子,先把房子拿到手再说。

  那混蛋,又不知道去哪鬼混了,刚才还在院子里的。

  感谢书友20190517191504541兄弟的500打赏,万事如意1和书友20201107160818189两位兄弟的100打赏!现在分类榜第八名了,而且很快五千收藏,多谢!

第46章 烤鸭

  而后,周益民又去钢铁厂打了一下卡,露个面。

  不出他所料,他成厂里的名人了。

  同一股的采购员,基本上都出去采购了,只剩下王股长还在大本营。周益民跟他吹了会牛,就也离开了钢铁厂。

  他去了一趟全聚德,买了只烤鸭。

  现在的烤鸭说贵也行,说不贵也行,6元一只。明面上是贵的,毕竟当下的平均工资就三十多元。

  然而,这价格跟黑市那些肉比起来,也就不算什么了。

  有人可能会说,那能不能在这些正规店多买点,拿去黑市高价卖出,不是能发财吗?

  只能说想多了,现在买什么不要票?能让你大规模买?

  周益民知道,再过几年,全聚德都不能幸免于难。到时候,连这个招牌都得摘下来,店名改成北京烤鸭店。

  京城的烤鸭,除了全聚德,还有便宜坊的。

  虽然都是烤鸭,但工艺不一样。全聚德的是挂炉烤鸭,而便宜坊的则是焖炉烤鸭,只能说各有千秋吧!

  买了烤鸭,周益民又往采购蓝里放几斤苹果,十斤面条,以及十斤腊肠。

  此外,还在脑中商店购买了一些种子,有七八种,以生长期比较短的瓜菜类居多,比如小白菜、油菜、豆角等,一两个月就能采收。

  也有生长期达四个月以上的南瓜、萝卜等。

  现在是六月出头,即便是四个多月才能收获的作物,也基本上能赶在下雪前进行采收。或许会对收成有所影响,但关系不大,毕竟河床种出来的,都归村里。

  一切准备就绪,立即返回周家庄。

  “这么早回来?”爷爷见大孙子停好自行车,将采购蓝搬进屋,惊喜道。

  他还以为,要等到晚上才能回来呢!甚至有可能要等到明天。

  “厂里没啥事,就早点回来。爷爷,我买了只烤鸭,今晚吃烤鸭。”

  “好!烤鸭好。”

  老爷子一把年纪,都没吃过几次烤鸭呢!这年景,竟然还能吃烤鸭,全靠自己乖孙子。靠儿子?母猪都得上树。

  进屋后,周益民从采购蓝往外拿东西。

  奶奶也从房间里出来,刚让倩倩那小丫头睡过去。

  “这腊肠是同事采购的,我要了些。”周益民胡扯是越来越信手拈来了。

  奶奶接过腊肠,夸道:“这腊肠做得好呀!”

  其实,她想叫乖孙不用老往这边带吃的,腊鸭都还有不少呢!又带回来腊肠,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奶奶,今晚吃烤鸭,让来福他们也过来,热闹点。”说著,周益民将烤鸭拿出来,香气扑鼻。

  “好,奶奶知道。”

  老太太清楚,这是乖孙特意买回来给他们两老尝的,心里感动的同时,也为孙子的大手脚感到一丝担忧。

  这不是像是过日子的呀!

  最近,乖孙子往家里带东西跟进货一样。

  希望娶了老婆后,有个人管一管,会有所改变吧!

  老爷子却没那样想,毕竟这段时间大孙子表现得太优秀了。那么大本事,以后还能养活不了家庭?

  最重要的是,他看出自己孙子貌似大手大脚,实则性格稳重,做事有把握。

  “还有这苹果,朋友送的,爷爷奶奶你们尝一下。”周益民再次无中生友。

  老爷子他们惊了。

  这时候的苹果比肉都难搞。看来,他们乖孙子的朋友很有能耐嘛!

  接下来,还有面条,搪瓷茶缸子等。

  上次厂里奖的那个给了爷爷,这个给奶奶,刚刚好。

  “怎么又买茶缸子呀?”老爷子问道,发现底下还有个搪瓷脸盆,这是打算都搬回村里了?

  “爷爷!这可不是买的,街道发的奖励,还有暖水壶,但我没拿回来。茶缸子正好给我奶奶用,还有这脸盆。”

  老太太高兴了,奖的不仅不花钱,还倍有面子。

  “我给老支书送种子去。”

  老爷子点头:“嗯!去吧!早点回来。”

  周益民找到老支书,将种子转交过去。

  “益民,多亏你了,看这钱够不够?”老支书掏出钱来,村集体的钱已经所剩无几。

  他对周益民真的很感激。

  先是帮忙解决了粮食危机,然后提了那么好的主意,为周家庄指了一条明路。只要做好了,他们村或许能富裕起来。

  周益民看都没看,收起来:“够了。”

  想了想,周益民又说:“支书,留点地出来,过些天我给你们弄点玉米种子。”

  他清楚,即便这一茬粮食不减产,后面也肯定不够吃,会饿肚子,所以有必要种点粗粮备著。

  老支书笑道:“正有此意,又得麻烦你。”

  作为农村人,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后面粮食肯定不够村里吃。

  这个时候能种植的,差不多就剩下秋玉米了。秋玉米是割麦子前半个月左右种植的,时间还来得及。

  如果没有那段河床,一切都是白搭。

  毕竟你想种也得有土地才行。

  ……

  上水村,王村长听著村民打探到的消息。

  “村长,您看我们要不要也……”

  那么一大块“土地”,而且还是肥沃的“土地”,谁能放过?

  之前一直当它是河,即便没水了,也不曾有人打过它的主意。没想到,周家庄先下手了,那还等什么?

  “万一到时候来水了呢?”有人提出假设。

  “你觉得今年那条河还有机会来水吗?”

  “咱也没有种子呀!”

  这年代,粮食种子一般都是村里预留的,想要在外面买,不太容易。因此,如果哪个村子忍不住将粮种吃掉,后果相当严重。

  王村长开口:“明天你带人去开垦,开我们村内的就好。”

  既然发现了这么一块计划之外的“耕地”,没道理放弃的。尤其上水村刚经历过饥荒,饿死过人,就更加珍惜了。

  种子的事,得琢磨、琢磨。

  “好!”

  村民们开始摩拳擦掌,兴奋起来。

  他们也清楚,只要在河床上种出来东西,都属于村里的,不需要上交。起码上面没有明文规定之前,是不用上交。

  ……

  四合院,大家则是议论那间空房子,谁都没想到,会让罗大鹏给捷足先登了。

第47章 人情世故

  “行了,你就别叹气了。那空房子,本来我就没谋划。我是院里一大爷,那空房子最后落到我们家,人家怎么看?”

  说实话,空房子被别家拿走,他心里还松了口气。

  自家婆娘就整天盯著,老是吹枕头风,他都有点烦。

  作为院里的一大爷,他得顾及脸面,不能仗著自己是一大爷就谋私。那样做,院里还有谁服他?

  现在好了,大家都别再惦记,尘埃落定。

  一大妈也不再说什么,只是心里觉得有点可惜。

  罗大鹏家,一家人正在吃饭。

  大鹏的嫂子,悄悄踩了一脚自己丈夫,示意他开口。

  那空房子虽然只有一间,但面积其实还算可以,完全可以隔开两间。要是他们四口搬过去,肯定比住家里强。

  以前还没有想法,但谁能想到,那件空房子竟然让他们家捡了便宜?

  男人被自己老婆踩了一脚,默不作声。

  让他怎么出声?

  那是自己弟弟,而且,据他所知,房子还是益民帮忙才拿到的。弟弟跟益民是什么关系?人家是发小呀!

  他开口要,别人怎么想?

  罗大鹏的娘一眼就看出自己大儿媳妇的小动作,为了不影响家庭关系,摊开说:“那房子,是益民帮大鹏要的,你们就都别打注意了。

  大鹏搬出去后,他住的那间小房子,就让卫军他们两兄弟住。”

  就是在告诉大儿媳妇,大鹏现在住的小房间,以后让你们儿子住,这事到此为止,不准再得寸进尺。

  罗大鹏的爹也点头:“大鹏,明天让娘多蒸点馒头,把家里的鸡蛋也煮了,你拿去一家家分。等搬过去后,再摆上两桌。”

  他知道,现在院里有些人嘴上不会说什么,但心里多少会有点不舒服。

  大家尽管知道益民帮的忙,但不会埋怨益民多事。

  人家益民现在是采购员,能弄到粮食,有本事,还出了名,又跟街道办亲近,傻子才会去得罪益民。

  搞不好,他们以后也有事求到益民呢!

  所以,不爽的目标只有你罗大鹏。

首节上一节33/2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