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201节

  排在第一位的人,手里拿著四五个麻包袋。

  公社的人询问:“你叫什么名字?家里有几口人?”

  “义叫王大民,家里一共有六口人。”王大民如实回答。

  公社人直接拿出一个竹筒,直接在在装满黄豆的麻包袋里挖了六筒左右,不过竹筒并不大,一筒大家就是一斤的样子,六筒也就是六斤。

  “下一个!”

  根本就不给王大民反应的机会,公社工作人员直接喊道:“下一个。

  1

  王大民就被后面的人直接推走,这才回过神来,没有想到拿这么多麻包袋一点用处都没有,这六斤黄豆够谁吃啊?

  有些人看每人一斤,就打起了歪心思,想虚报多一些人口,这样不就能多拿一点了吗?

  轮到王大安的时候,还没有等公社的人问,他就先说出口:“我家有十二口人?”

  他家里也就八口人而已,就是想多报一点,看能不能多拿一点。

  正在排队的人,也没有拆穿王大安,他们也想知道,这个办法到底有没有用,要是管用的话,他们也准备这样做。

  不过公社人员翻了翻记录表发现这个王大安只有八口人,立马就拆穿:“王大安你家不就是八口人?十二口人是怎么来?难道你老婆现在怀了一个四胞胎吗?”

  “要是还有下次的话,分量直接减半。”

  然后挖了六筒给王大安,随即厉声道:“下一个!”

  在场的人听到公社的人话后,心里那些小心思一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生怕本来能拿到更多,因为一个大话,只能拿到一半的量。

  周家庄的素质好点,或许也是因为周家庄最近的日子过得不错吧!

  众人并没有虚报人口,都有序的领取著黄豆。

  也就只有周家庄和上水村的情况好一点。

  接著就是双田村,但也还是出现虚报的情况。也能理解,毕竟双田村的村民又不是每家每户都有人去周家庄工作,去公社工作那些人,顶多就是自己能吃饱。

  至于有个别村子,出现抢黄豆的情况,很快就被训斥了。

第307章 秋猎

  有了政府发放的黄豆,那些吃了乱七八糟东西的人终于好受些了。

  其实,别的不说,起码那一斤黄豆足以让一个人吃饱两三天,甚至更长时间。

  这一天周大明他们准备进山打猎,现在的天气越来越冷,等进入冬天,想打猎可就更加困难,有些动物会开始冬眠,所以只能趁现在还没有完全进入冬天的时候多打一点。

  秋猎是最好的。

  在秋季,许多野生动物会进入繁殖季节前的最后一次肥胖期,因此他们更活跃并在寻找食物时更容易被捕获。

  此外,秋季也是许多动物迁徙的季节,猎人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在迁徙路线上等待和猎取目标。

  自从他们打猎队没有周大福这个福星之后,周大明他们打猎的收获减少了很多。

  只能说周大福的确是一个有福气的人。

  本来大家以为那家伙的钱被别人骗走,会认命,乖乖留在村里呢!

  没想到,那些钱不仅被找回来,而且还让周益民安排进厂,还成为一个让人美慕的卡车司机。

  村里的年轻人都不知道多么羡慕,都想著让家里的父母去跟周益民说一下,

  看能不能也把他们也安排进厂,最好也能成为一名卡车司机。

  不过这种想法,刚说出来就被父母给扼杀在摇篮里。

  别人给的,和你主动要,两者概念完全不一样。

  大家都怕因为这件事情让益民给厌恶,所以没有主动麻烦益民。

  周益民看见周大明他们带上猎枪,准备进山打猎,他穿越过来这么久,好像也没有进山打过猎,随即上前询问:“大明,不知道我能不能也跟著去?”

  只有他一个人的话,他可是不敢进去,现在山里可不像后世那样,没有什么大型的野生动物,现在可是什么大型野生动物都有。

  现在跟著大部队去玩一玩,还是可以的。

  周大明连忙回应:“十六叔,当然可以。”

  要知道现在村里,谁不想跟周益民拉近关系,要是周益民高兴,一下子安排进厂,那就“发达”了。

  不过进山打猎,还是有不少规矩在里面,比如不捕杀有孕和发情期的动物等。

  在古代有规矩规定不能捕杀有孕的动物和发情期的动物,

  还有就是围猎时不赶尽杀绝:在围猎时,不能赶尽杀绝,要留下一定的活口,保护动物的繁衍和生态平衡。

  有一些地区,狩猎前会进行一系列的仪式,如安神、请神、开山、封山、谢神等,以求得神灵的帮助和保护。

  老支书得知周益民要跟著进山玩,特意过来嘱附周大明等人。

  “保护好你们十六叔,他要有什么意外,你们也别回来了。”老支书说道。

  周大明等人拍胸口保证,绝对将十六叔安全带回来。

  一行几人开始进山,不过周大明他们大多数都是在山的外围打猎,外围一般就是野鸡野兔之类,想打到大型野生动物,就要就入到大山深处。

  周大明本来想将村里的猎枪递给周益民:“十六叔,你也拿一把猎枪,这样有保障一点。”

  “不用,我有。”周益民拒绝,反手掏出一把手枪。

  在村里,周益民可以大胆点,随便掏出点什么,不怕别人举报。

  也正是如此,他更喜欢留在周家庄,自在一些。

  周大明他们看到周益民的手枪,一阵羡慕,要知道手枪一般只有军官才会使用,普通士兵都是使用那种步枪。

  由于早上开始进山,一直到将近晚上才会出来,时间有点长,所以食物也是需要携带,不过都是一些干粮。

  周大明他们带了红薯、玉米饼子、窝窝头之类。

  周益民背著一个包,里面有什么,大家都不知道。

  “听大福说,山里有老虎出没是不是真?”周益民问道。

  周大明翻了个白眼:“周大福那小子,满嘴跑火车,十六叔你信他一成就好“就算是有老虎,也不会在这么外围出现,我们等一下去前面的小水潭看一下,能不能遇到一些动物去喝水。”

  他都不知道进了多少次山,不能说是将这几座山摸得很透彻,也有一定的了解。

  在场的人对于周大明的安排,并没有觉得什么不妥。

  他们都知道那个小水潭,是附近唯一的水源,外围的动物,想喝水的话,都离不开那地方,要是能遇到几只野鸡或者是野兔,那就可以直接打道回府。

  这样连险都不用冒,就能满载而归,难道不好吗?

  那小水潭距离村子有点远,不然早就被他们村接到村里去了。

  就在周益民他们前往水潭的途中,突然传来“!!!”的声音。

  “什么动静?好像是枪声,仔细一听又不太像。”周益民有点不解。

  周大明想了想:“从时间间隔来看的话,有点像是老炮筒。”

  老炮筒是枪,但不像步枪,它需要填装火药和铁砂,或者是用钢珠代替也行,不过现在钢珠很珍贵,一般人根本就不会舍得使用钢珠作为子弹,一般都是用一些铁渣碎来代替。

  经验丰富的老猎人清楚,使用老炮筒,最少也是要三四十秒的样子,而且一般使用完老炮筒都会赶紧离开,一般很少会连续开两枪,更别说现在连开三枪。

  “十六叔莪们要去救人吗?”周大明问道。

  周益民不解道:“救人?”

  周大明解释:“看来那个人是遇到大麻烦,不然也不会连开三枪老炮筒,老炮筒一般都是开一枪就要离开原地。”

  “还愣著干嘛?赶紧去啊!”周益民明白过来后,毫不犹豫地说道。

  人命关天。

  有了周益民的话,大家都往枪声的方向赶过去,生怕慢一点,那人会有生命危险。

  周益民一行人都是跑步前进。

  就在这时候又传来“!”的一声。

  又过去了五六分钟,周益民他们终于赶到枪声发出的地方。

  就在这时候,一个人指著前面:“十六叔和大明哥,你们看那里有一个人?

  北大家顺著那人指的方向看过去,的确是看见一个中年汉子躺在地上,胸口还在起伏著,不过地上有不少想血迹,不清楚是中年汉子的,还是大型野生动物的。

  “还看什么?赶紧去救人啊!”周益民这时候反应过来。

  周大明他们听到后,反应过来,大家都把猎枪拿出来,上好堂,随时可以发射。

  周益民以防万一也是把手枪给拿出来,然后快速来到中年人的身边,然后询问道:“同志,你有没有事?”

  众人纷纷围了上来,把周益民和中年人围在中间,以防被大型野生东西袭击。

  中年人缓缓睁开双眼,用著虚弱的声音提醒:“有野猪群,一定要小心。”

  众人听到后,更加警惕。

  刚刚野猪群应该是被老炮筒的枪声给吓到,暂时离开,不过应该没有走远。

  周大明问道:“十六叔,我们是现在离开,还是把野猪群给打下来?”

  要是能把野猪群给打下来,那就发财了。

  要知道现在就算是野猪肉也价值一块钱一斤,一只野猪少说也有一两百斤,

  那就是一两百块,要是有一群的话,轻轻松松就能赚到上千块钱。

  在场的人除了周益民,也都心动。一千块钱,他们就没有见过这么多钱,

  周益民本来想却说离开,不过很快就看见野猪群慢慢围了过来,看来想离开都不行,只能开干。

  为了不浪费子弹,大家都没有随便开枪,想等野猪再靠近一点再开枪,这样不但能提高命中率,还能节约子弹,要知道现在的子弹也不便宜。

  一颗子弹就要六分钱左右,都可以买一斤蔬菜了。

  就这样野猪群已经越来越近,周益民为了保险起见:“开枪!”

  周大明他们本来还想再让野猪靠近一点,虽然有点风险,不过周益民已经开口,只能照做。

  周益民带头开枪,直接一枪就命中一只大野猪的头部。不过,野猪没有倒地,反而发起狂来。

  手枪打野猪还是有点勉强。

  有些野猪的皮很厚实,能否打穿野猪皮都不好说。

  通常情况下来说,野猪的皮厚度都可以超过1厘米,一些特殊的个体,其皮的厚度甚至可以达到两厘米。

  如此厚实的皮在所有的中大型动物中,也算是者了。

  更为厉害的是,这野猪皮并不是像家猪一样那么平坦细腻,野猪的皮上面布满了细小的颗粒状突起及较深的皱褐。

  野猪的皮很坚韧,如果没有特殊的工具,基本上很难切割开来。这也是古代人长拿野猪皮用来做铠甲的重要原因。

  了解野猪的就知道,野猪喜欢泥浴,而且雄兽还要花好多时间在树桩、岩石和坚硬的河岸上摩擦它的身体两侧,这样就把皮肤磨成了坚硬的保护层。

  周益民一看,连忙补上几枪。那头野猪终于倒在地上,挣扎起来,只是越来越无力。

首节上一节201/2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