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177节

  可以使用白石灰等工具在地面上画出地窑的二维和三维结构标识,确保窖口面至少能容纳一个人的体型,便于进出取物。

  在规划中,还要特别注意保持所有面的干燥,避免水分进入。

  挖掘过程中,需要保持挖掘面的稳定,避免塌。

  挖掘时,可以从上往下逐层挖掘,先挖出地窖的大致形状,然后再精细修整。在挖掘过程中,如果遇到大块石头或其他障碍物,应及时清理或调整挖掘路线。

  挖掘完成后,需要对地窑进行加固处理。

  这包括在地窑周围筑起土墙以防止雨水流入,以及在地窖内部进行必要的支撑和加固。同时,可以使用干稻草扎束或用谷糠点燃后沿地窖圆周熏几圈,以消毒灭菌减少虫害。

  “早点挖好,等天冷了,土冻起来,那就不好挖。”老支书解释道。

  另外,早点挖好,早点用。

  村里的一部分钱,已经交给周益民,让他帮忙买红薯等粗粮。这个冬天,一定要备得足足的。

  ‘益民,多给我们搞点红薯、土豆。”有人开口道。

  就算人不吃,也可以喂家畜、家禽等。

  老支书瞪了他一眼:“用你提醒?”

  周益民笑道:“放心吧!已经在联系了,过些天就拉回来,你们先把地窖弄好。”

  地窖储存法能够有效地延长红薯的保存时间,因为地下温度较低,可以避免红薯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减少红薯腐烂和变质的可能性。同时,地窖内湿度较低,有利于保持红薯的干燥和口感。

  此外,红薯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和糖分,如果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过多,

  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导致红薯变质。

  而地窖也可以有效地控制氧气的进入,减少红薯跟氧气的接触。

  周益民看了一圈,没看到自己爷爷,不由问道:“你们看到我爷爷没有?”

  “小叔刚还在的。”老支书开口道。

  忽然有人告知:“他去找人了。”

  周益民一愣,找人干什么?

  “应该是也想挖个地窖。”那人接著说。

  众人顿时恍然。

  周益民家的粮食可不少,确实要挖个地窖储存比较好。

  “嗯!你家挖一个也合理。”老支书跟周益民说道。

  “对了,那饲料还有吗?是挺好的。”老支书又问。

  周益民:“我问问。”

  脑中商超里面有,周益民查看过,一袋50斤重的饲料,售价0.5元,也就是1斤一分钱。

  之前,他1元购100斤,好像根本就没有便宜。

  再说了,1分钱一斤,岂不是跟红薯一个价?

  周益民感觉,还不如直接买红薯呢!

  因此,周益民才说先问问,没有立即答应老支书。

  他不知道的是,脑中商超卖的饲料比红薯更有营养。这听起来可能有点荒谬,但确实如此。

  鸡需要高质量的蛋白质、高能量的饲料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

  而饲料的成分是玉米、大麦、小麦、豆粕、麸皮等,本身就有细粮呀!

  同时,饲料里面还含有酶制剂、酸制剂和糖素等绿色饲料添加剂也有助于鸡的生长和增重。

  价格跟红薯一样,已经便宜了。

  在后世,红薯价格还真比一些饲料便宜。

  周益民看了一会,很快就感觉没啥意思了,村里挖的地窖,是很简陋的那种,规模也不大。

  “益民,还有个事。”

  “什么事?”周益民问。

  老支书说道:“上水村那边也想学我们周家庄搞储备粮,想托你帮忙买点粗粮。”

  细粮就别想了。

  “我问问。”周益民还是那句话。

第266章 出差

  周益民今天如往常一样上班,不过来到办公室的时候,就被一个人告知:“周股长,王科长叫你回来就去他的办公室找他。”

  周益民听到后,有点奇怪,不过还是回应道:“好,谢谢你!”

  他不一会就来到王科长的办公室,礼貌的敲了敲门。

  虽然自己跟王科长关系好,但是在公事上,该做的还是要做足,不希望在这种小事上造人垢病。

  “进来!”

  周益民走进去后,调侃道:“王科长,大忙人,怎么有空想起我这个无名小卒啊!”

  “你小子,胡厂长有一个任务交给你,希望你不要拒绝?”王为民严肃道。

  周益民看见严肃的王为民,也没有一开始玩笑精神,便询问道:“胡厂长,到底下达了什么任务?”

  “说来听听,不知道我能不能完成。”

  能完成的,倒也无所谓,不能答应的,那就不好意思了,

  王为民解释道:“部里在津门建设一下专门生产电饭煲的厂,想让你去做技术指导。”

  周益民听到这里后,送了一口气,然后说道:“原来是这事,吓我一跳,还以为是什么天大的事。”

  出差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要知道现在去哪里都要单位开的介绍信,不然哪里都去不,正好可以去看看,就当旅游也不错。

  “对于你来说,的确算的上是一件好事,不过胡厂长一开始,并不愿意让你去,不过最后还是妥协,胡厂长还特意吩你,可不能被津门的厂开出的条件给诱惑到,一定要回钢铁厂。”王为民说道。

  他自己也是有私心,也不想失去周益民这种得力干将,从来不用担心上面交代下来的任务完成不了。

  采购科的其他科可就没有这个好运气,都羡慕自己有周益民这种员工。

  那三位科长没少想把周益民借调过去支援一下,这种话骗骗刚出社会的人就好,对于王为民这种老油条来说,肯定知道是狗打肉包子,有去无回。

  周益民哭笑不得,他还能跑津门定居不成?爷爷奶奶都在这边呢!

  “王科长,你跟胡厂长说,我肯定会回来,毕竟我家里人都在四九城。

  还有就是以后四九城的屋价,都不知道死津门的多少倍,现在只要耐心等待,等到春风吹满地的时候,就是自己大展身手的时候。

  得到周益民的保证后,王为民自己也是放心了不少,不过不能说出来,

  然后说道:“有你保证,胡厂长肯定能放心。”

  “什么时候出发?是坐什么车去?”周益民提问道。

  只希望不要是坐卡车去就好,不然真的很难受。

  现在的卡车一点减震都没有,坐的久就好像受罪一样,虽然说四九城离津门只有一百多公里,现在可是像后世那里,只要不塞车,一上高速,一两个小时就能到。

  现在的话,基本上都是走国道,那里有什么高速,而且路况又不太好,

  一百多公里,基本上要开上半天。

  “运输科的李队长会去津门拉一些海鲜回来,顺便载你。”王为民一开口就破灭了周益民的幻想。

  王为民还不补充道:“后天出发,明天就不用来厂里,回去收拾一下东西。”

  其实拉海鲜才是顺便,李峰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把周益民带过去。

  周益民没有想到真的是坐卡车去,不过幸好是李队长开车,而且李队长那辆,后面可是有躺的位置,起码不用一直坐著。

  “好吧!”周益民道。

  出差几天,他还要回村里一趟,跟爷爷奶奶说一下,不然怕他们担心,

  而且也想看一下,地窖挖得怎么样。

  说完,周益民就离开办公室,也没有回自己办公室,径直离开钢铁厂。

  他踩著自行车就往周家庄赶,

  回到家后,看见爷爷在指挥著人,地窖要怎么挖。

  老爷子看见周益民回来,连指导都顾不上,问道:“益民,回来啦?吃了饭没有?没有让你奶奶煮一点小米粥给你。”

  米粥是以小米作为主要食材熬制的粥点,小米粥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口味清淡,清香味,具有简单易制,健胃消食的特点。

  在北方,小米是主要食物之一,很多地区有晚餐吃小米粥的习俗。

  家里的那些小米,还是周益民带回来的。

  换做是以前,他们两位老人肯定舍不得用细粮来做主食,但现在,家里什么都不缺,想吃什么就做什么。

  正在挖地窖的人,听到小米粥,顿时就咽了咽口水,虽然说现在周家庄的人,基本上都能吃饱饭,但是吃饱跟吃好可是两个概念,他们都快忘记,

  细粮是什么味道来。

  周益民说道:“爷爷,我已经吃过,现在不饿。”

  自己可是一个享受派,怎么可能会让自己肚子受委屈呢?

  “好,那迟点让奶奶给你做大餐。”老爷子说道。

  周益民询问道:“爷爷,地窖挖得怎么样?”

  “才刚开始动工,想挖好,应该还要一天的时间。”老爷子说道。

  周益民点了点头,对于地窖自己可是一窍不通,反正就看了看就算,差点忘记正事,随即说道:“爷爷,我过两天要去津门出差,暂时还不知道要去多少天,提前跟你说一下?”

  “好端端怎么去津门出差?”老爷子疑惑道?

  周益民回答道:“津门在修建一个电饭煲厂,上面领导让我去技术指导一下。”

  反正这种又不是什么机密的信息,需要保密,就算是跟家里人说一下,

  也是没有问题,还能让他们不用担心。

  老爷子听到不由大笑起来,要知道这可是好事,上面领导,看重自己孙子,要不然也不会让他出差。

  “好、好、好!好呀!要注意安全。”

  这事说出去,也是给他长脸的事。

  自从大孙子回乡,已经多少次给他挣脸了?整个周家庄,哪个老人不羡慕他呀?都说他家的风水好。

  都有人建议将周家祖坟挪一挪,不要总是旺他一家。对于那种建议,老爷子上去就是一顿喷。

第267章 笨方法

  周益民说道:“爷爷,我晚上叫人送点东西过来,不要不舍得吃,你们吃不穷我的。”

首节上一节177/2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