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不如买的观念,在很多企业身上得到体现。
其实最聪明的是微软,他们就不搞什么制裁,甚至免费的把落后一代的操作系统给你用,为的就是让国内耗费时间去吃透这一套技术。
吃透了又怎么样,吃透的同时,你就被束缚在了这条技术道路上,而人家作为先发者,手里永远有比你更先进的一代技术,而你因为技术路线和沉没成本问题,想掉头都难!
“你这个观点值得细品!”
聊天聊到这里,唐海林有了浓郁的兴致。
“咱们走一个!”
这次他主动举杯,示意罗阳和罗建民等人喝一个。
颇有当浮一大白的快意。
“其实不光是供给侧改革,还有需求侧的三驾马车。”
唐海林来了兴致,罗阳何尝不是。
他侃侃而谈道:“投资、消费、出口.投资在这几年里算是过量了,消费这一块,人均GDP在那里,咱们国家内需的量级至今不见起色,至于说出口.”
说到这里的时候,罗阳顿了顿。
“出口虽然一年比一年出色,但是对外贸的依赖却越来越重,近两年在经济增长贡献里的占比甚至超过了70%,重到外面稍有风吹草动,咱们就伤筋动骨。”
既然是茶余饭后的闲聊,罗阳也不避讳:“尤其是08年,蔓延性的危机一下子将外贸重创,要不然咱们也不至于搞出4万亿投资计划,不会搞出家电下乡的政策”
“是啊.”
唐海林作为市里的委员,在信息层面不弱。
他点头赞同道:“也正因为如此,08年之后,国家一直在想办法,要降低外贸在拉动经济增长贡献里的占比,除了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之外,也有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原因”
再过个两三年,国家整体战略开始有了大的调整,改革也开始进入深水区。
但是起点就是在这几年里。
就比如即将在2012年颁布的扶持新能源政策。
又比如接下来要走的产业升级之路.
晚饭吃到现在,聊天的内容大致还在侃大山的范畴里。
国家层面的战略走向,政策导向,导致这些出台的深层次原因,内在联系,外部影响.都不是罗阳、罗建民这几个人能说得清楚,说的透彻的。
哪怕唐海林都差得远。
他们的聊天内容还浮于表面,只不过比一般人看的深一些。
加上罗阳这个BUG的存在,用因果倒推的手法来阐述一些观点,让之前的聊天内容多了一丝可听性。
又是一轮酒之后。
“唐局,现在外面有不少风声,说您在一两年后就要去分管城建这块”
罗建民在建设口,唐海林要是升上去分管城建口,就是他上司的上司的上司。
现在有机会坐在一起喝酒,自然要多留一些印象。
“应该是吧!”
唐海林心情不错,加上罗阳的缘故,没有云山雾罩的遮遮掩掩。
“也是一堆麻烦事”
他的话既可以说是回复的余音,也可以讲是自言自语的倾述:“前任高管走之前,把财政盈余用的差不多了,现在的市里头大著呢,各方面都要用钱,城建也是大头真怕债务在我任期内飞涨起来啊!”
城建这一块,的确开支大。
造路、造桥,花费大不大?
市政雨污水管改造,城市公园建设,花费大不大?
城市面貌改变,花费大不大?
村村通工程,新农村建设项目,自来水、燃气管道延伸向农村费用大不大?
钱都从地方财政收入里出,不够怎么办?
只能举债!
听到唐海林这番话,罗阳倒是脑子一动。
“唐叔,咱们市里还没有成立城投公司吧?”
“城投公司?”
唐海林愣了一下:“什么意思?”
“一个可以降低政府负债的路子。”
要说起这个,罗阳可就熟悉了:“我这里指的城投公司,涵盖范围比较广,不止房地产开发,也包括交通、市政这些内容在里面。”
“细说.”
前面是论虚,现在聊的可是向实。
“实际上就是把现在的几个局的部分功能予以剥离,剩下行政指导和审批,在生产建设部分,重新组建地方国资性质类投资公司.”
罗阳按著自己的记忆论述道:“以后的城建项目,交给企业去搞,企业自己举债,自己建设,保留资产.当然,也允许企业自我经营,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业务量。”
“你的意思是用企业举债来替代政府举债?”
唐海林一下子就抓住了罗阳话里的重点,并咂摸出了一点味道。
“启动资金呢?”
中间还有若干关键环节没想通。
唐海林追问道:“如果还要用政府财政收入做担保,这样的意义并不很大。”
“这个倒是不难,我举个例子。”
罗阳信手拈来道:“比如交通系统,相信本地人都知道,目前交通系统在市区的车站、仓库、维修场地.数量不少,别的不说,光是地皮就值不少钱吧?”
咦?
唐海林眼前一亮。
“这我知道,光是现在不用的或是租出去的老车站,市区里就有三处,占地面积都不小!”
董大伟这时候也算是插上了一句话,帮著罗阳佐证。
“这倒是”
唐海林用手指敲著桌面:“目前市区的建设用地还是能卖出两百多万一亩的,如果交通系统成立这样的城投企业,有这样一笔启动资金,应该能顺利运转起来。”
“光看土地,其实这还不是最优选择。”
说到这里的时候,罗阳脸上的笑容更加自信。
他先是散了一圈烟,等到大家都点上之后,目光都聚集在他脸上时才继续说下去。
“城投公司的主力是搞地产业。”
罗阳由浅入深的分析道:“按照周期理论来看(实际是国家层面的政策调控周期),地产的好行情也就一两年时间,再往后,从一二线城市开始传导,影响到三四五线城市的时候,大约就在14、15年的样子。”
他说的很肯定,因为这是发生过的事情。
“前一两年行情好的时间里,正好用来协调内部,促成城投公司成立。”
罗阳解释道:“等到行情低谷期,城投开始有意识的往城东方向储备土地,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屋价低迷,拆迁和征地的难度及成本可以低一点。”
“低谷期储备好净地,等到下一个周期开始,再高价拍出土地.”
本来就是国土的一把手,唐海林一听就懂:“前期成本由城投举债来搞,用折中价格将土地收入囊中,土地出让金上缴地方财政,同时这批土地可以抵押给银行套出资金,循环往复.等到行情起来,高价拍出土地,盈利成为城投公司的收益,支撑它在城建其他方面的投资.”
对于专业人员而言,一点就透。
罗阳继续出主意:“期间还可以做一些动作,等到土地收的差不多了,位于市区的人民医院本来就存在拥挤的现状,可以考虑往东面搬迁一下,市区里现在的中小学,唐叔不觉得班级太臃肿,一个年级四十几个班,拆分部分到东面”
讲到这里,别说唐海林了、罗建民了,就算是董大海,罗建国和古洪兰都听明白了。
东面一片空白的地方,土地本来不值钱,一旦将医院、学校等配套搬迁过去,那边的土地将急剧升值!
而且顺带还卖了教育、医疗等系统的好,毕竟增加了城市教育和医疗资源。
最最关键的是:城投公司的资金和发展问题,一下子有了方向。
剩余的不需要罗阳再多说什么了。
其实搬迁医院和学校这个主意,他说不说都无所谓。
市里一旦下决心要组建城投公司,这个方法一定会有人想出来,早点晚点而已。
饭局的后半段,酣畅淋漓。
要不是明天上午还要帮著罗阳上姜远山家提亲,唐海林一定喝个不醉不归。
即便这样,六点出头开始的晚饭,一直吃到将近九点才结束。
目送唐海林的车子消失在视线里,罗建国和罗建民同时收回目光,齐刷刷的看向罗阳。
“年前还要定亲,知道你忙,春节期间倒要好好和你扯一回!”
罗建民拍著侄子的肩膀道:“现在轮到我向你请教了,真是难以置信啊!”
“三叔,说穿了也不稀奇,我每天都抽出一两个小时时间,浏览报纸和主流网站上的新闻。”
罗阳谦虚的道:“多看,多想,长期积累,换你也行!”
“诶,这倒没有试过。”
听了罗阳的话,罗建民若有所思。
虽然一定级别的领导办公室每天都被送报纸,但大多是地方上的媒体刊发物。
能多一份参考消息和新华日报就算是不错了。
而且即便定了报纸,能够坚持每天花费一两个小时来看的.
除了特定的宣传部等单位,也就临近退休的有可能。
更不要提坚持浏览主流网站的新闻了。
“二哥,嫂子,我先回去了。”
临走之前,罗建民和罗建国、古洪兰打招呼:“你们放心,明天上午8:58分,准时站到姜家门口!”
说完之后,看了董大伟一眼:“定亲要送的东西很多,车子务必提前到小区外面,和我们汇合之后一起进去.”
董大伟随即拍胸脯保证在8:30前到。
接下来也没什么好交代的了,于是各回各家。
罗阳跟著爸妈返回乡下老房子过夜。
到家之后,罗建国借口抽支烟,扯了儿子到院子里。
“爸,有事?”
罗阳一眼就看出罗建国有事要说。
“阳阳.问你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