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了,回到小县城当豪门 第395节

  他们脸上都带著兴奋的表情。

  要知道市场部职员的薪资大部分来自销售提成,现在董事长帮著想出一个还没有开拓的应用市场,怎么会不兴奋?

  纷纷在讨论著全国各地比较有名的影视基地、著名导演.

  肖薇整理好会议记录,拿到办公室里给罗阳过目。

  “老哥,这几天在甬城还是魔都啊?”

  她进门的时候,罗阳正在打电话,只好站在办公桌前等著。

  “最近有时间没,一起去趟横店影视基地?”

  这是打算直接到一线去销售了。

  几句话之后,约好了时间,罗阳挂断了电话。

  “董事长,这是今天的会议纪要。”

  肖薇递上资料的同时询问道:“回头下发到公司总监一级还是直接到中层?”

  “中层吧。”

  罗阳接过来扫了几眼,签批的时候道:“广开思路嘛,即便不搞全员营销,也要大家在这上面做做贡献。”

  肖薇:“.”

  合著你之前给我分配任务时候就是全员营销需要。

  现在我差不多完成任务了,就不需要全员营销了.

  刚才积累起来的一点敬佩之心,立刻消散。

  后槽牙也磨的嘎吱作响。

  “还有别的事?”

  “没有了!”

  不生气,不需要老爸帮忙,我要凭借自己的能力讨回来.

  已经毕业的学生会主席心里默念著。

  肖薇干脆利落的转身离开。

  对于激励下属的工作干劲,方法有很多种,需要因人而异。

  罗阳在这方面很有心得。

  在鲲鹏一上午坐班,下午就赶去了奈雪。

  对待安颖,他又是另一种方式。

  “年底前,我打算整合魔都的产业。”

  补签文件,批完报销的单子后,罗阳直接交代安颖道:“你初步构思一个组织框架,回头交给我,一旦定下来,就开始筹备集团公司的组建。”

  换做肖薇,一定会讨价还价。

  因为安颖现在手里要忙的事情不少。

  现在罗阳又把这么重要的担子压到她的肩膀上,这丫头非但没有怨言,反而更加有动力了。

  “老板,您是倾向于扁平化管理体系还是垂直化管理体系?”

  既然是搭建组织框架,这个是一定要问清楚的。

  而且她问的很有水平。

  扁平化管理旨在减少管理层级,缩小管理范围,增强组织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

  单纯从企业管理角度来说,肯定是扁平化管理体系更好一些。

  但这是针对奈雪,或者单独的针对鲲鹏科技而言。

  现在这两家企业采用的就是扁平化管理体系,企业下面各口子设立总监一级高管,向上,他们直接对罗阳这个董事长负责,向下,他们直接管理自己部门下属的业务。

  而传统的垂直化管理通常有多层管理层级,决策需要经过多级审批和传递。

  这就会导致信息传递缓慢,执行效率低下。

  甚至因此产生信息孤岛效应。

  安颖肯定知道这里面的区别与优劣。

  之所以还会这么问,就是因为成立集团公司的原因。

  奈雪和鲲鹏科技本来就是两家独立的公司,在业务上也不产生关联,一旦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打破部门壁垒,信息共享就难以避免。

  奈雪和鲲鹏科技之间,真的需要信息共享吗?

  罗阳诧异的看了安颖一眼。

  真的,要不是这两个学期坚持不懈的窜专业听课,他还真不一定知道里面的区别。

  自己的这个助理,的确有点水平。

  “集团层面采取垂直化管理模式,到下面各控股子公司,沿用原有的扁平化管理模式。”

  既然安颖主动询问,罗阳想了想之后道:“设置集团的主要目的就是把控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合理调拨资源,保障下属子公司的发展与扩张,同时兼顾股东们的利益.”

  “您这是要成立董事局?”

  这句话里提到了兼顾股东们的利益,董事局会议机制就成为必然。

  “这也是必要的。”

  罗阳点头道:“虽然有约定,股东们不干涉企业运营管理,但是涉及大笔贷款,或者说需要融资.这些都需要跟股东们沟通,在集团层面设立董事局会议,可以用开会的形式来讨论相关重大决议。”

  “明白了。”

  安颖点了点头。

  离开前,她问了最后一个问题:“老板,集团公司名字是什么?”

  又是高新产业,又是传统茶饮行业,其他要加入什么进来,安颖也不知道。

  这么杂的业务范围,公司名字不好起啊。

  安阳集团?

  姜帆知道了,能半夜里爬起来咬死他。

  罗阳沉思片刻之后道:“就叫金乌集团吧。”

  金乌,三足鸟,炙热的太阳。

  和鲲鹏一样,延续了上古神话。

  “老板,这个名字很可能已经被注册,您要有心理准备。”

  安颖提醒道:“您最好多起两个备选。”

  起一个名字都头大,还要多想两个.

  “就先这么著吧。”

  罗阳挥挥手道:“你把财务总监徐珍珍喊过来,让她汇报一下今年前七个月的经营状况。”

  奈雪第三阶段布局已经结束,柠檬CC第二阶段布局还没开始。

  公司在今年前七个月里已经赚了多少钱?

  他得做到心里有数。

  名字太丑了,我都不好意思要月票!

第366章 7个月,究竟赚了多少钱。

  奈雪第三批布局的店铺数量其实只有46家。

  但是这些店铺已经走出长三角,遍布珠三角、京津冀、蓉渝等地的核心城市。

  虽然数量少,却都是A级和B级店铺。

  可以视为奈雪走向全国,打响知名度的前哨。

  截止7月底,全国各大城市里,奈雪A、B、C、D四级直营店铺分别为30家、60家、119家、1家(阳市),特许直营店7家(不算在公司营收内),总计207家店铺。

  徐珍珍向罗阳汇报的,就是直属200家店铺在前七个月的营收情况。

  “罗总,因为各店铺开业时间不一样,我就不按批次,按照四级分类进行汇报。”

  “嗯,这样区分直观。”

  罗阳点头道:“将来扩张趋于稳定之后,各地店铺就要参照营收来定级。”

  不同级别的店铺,从上到下的工资、奖金都不一样。

  尤其是对店长,收入区别还是不小的。

  “2011年截止7月底,30家A级店铺总计经营时间为136.6个月,销售收入为19539.2万,平均单店月销售为143万,单店月销售最高175.2万,单店月销售最低125.4万。”

  等罗阳说完后,徐珍珍开始汇报经营业绩。

  她对照著财务报表道:“60家B级店铺总计经营时间为321.4个月,销售收入为35825.8万,平均单店月销售为111.5万,单店月销售最高132.7万,单店月销售最低108.3万.”

  “等一下。”

  听到这里的时候,罗阳突然喊停。

  “前面提到的A级店铺最低月销售额好像是125.4万来著,B级店铺最高的已经达已经到每月132,7万了吧?”

  “是的,这一波统计里,有三家B级店铺的月销售额超过了A级店铺。”

  “回头和运营那边碰一下头,让他们依据城市能级、店铺租金、市口人流量等综合数据进行分析。”

  罗阳表情严肃的道:“连续两个月发生这种现象,店铺升降级机制启动。”

  徐珍珍不说话。

  她只是财务总监,涉及运营上的事情,不好发表意见。

  “你继续。”

  罗阳也回过味来,这件事没必要对徐珍珍说。

  “119家C级店铺总计经营时间为601个月,销售收入为49629.3万,平均单店月销售为82.575万,单店月销售最高103.55万,单店月销售最低66.7万。”

  徐珍珍说到这里顿了一下。

  最后才报出唯一一家D级店铺:“位于阳市的那家D级店铺经营时间为1.1个月,销售收入为103.2万,单店平均月销售额达到了98.3万。”

  “达到C级店铺的水平了。”

  罗阳点了点头。

  其实不光是在阳市,如果在昆山、江阴、张家港等地也开设D级店铺,单月销售额超过100万也不是难事。

  好些个县级市的经济指标过于变态,哪怕放在江浙沪地区,都差不多可以匹敌地级市了。

  看来下一步扩张计划要做调整。

首节上一节395/59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