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他和姜帆在谈好几个亿的生意,哪有时间翻看电子邮箱?
“嗯,昨晚忙,没顾得上看。”
“那我让温晓晓打一份,纸质版的批注意见也方便。”
领导晚上在忙什么,她见识过,不好细问,也轮不到她细问。
“嗯,打一份出来吧。”
罗阳挥挥手道:“一份十几页的策划报告里,起码一半以上无效内容.待会儿我看的时候,你捡著重要的说一说。”
安颖的嘴角不著痕迹的微微翘了一下。
她怀疑罗阳已经看过那份报告,但是没证据。
没多久之后,安颖返回,手里拿了一份装订好的报告进来。
十五页。
“市场部建议找一个明星来代言,这个人要和奈雪的调性相符合,便于在消费者群体思想里固化我们品牌的特性.”
十几页的报告里,真正的核心内容也就百十来个字就能说清楚的。
“这个设想是好的。”
罗阳并不反对找代言,但是他担心一件事。
“在找代言人选的时候,一定要考虑风险。”
“老板,您说的风险是指”
“塌房!”
罗阳手指敲了敲桌面:“不是我对明星有偏见,实在是这个行业里的人有过太多类似例证,我们品牌一旦和某个明星绑定,如果代言期间,明星出现丑闻,对我们的伤害就大了.”
“甚至比不做代言还糟糕。”
安颖接了一句,可见她也是赞同罗阳的观点。
“尤其是乍红的明星,靠著一张脸,靠著一部戏红起来的,这是重灾区。”
罗阳咂了咂嘴道:“这样吧,做几个人选的方案,确定前让我审核一下。”
“老板,这么大的事情会不经过您审核吗?”
安颖差点翻白眼:“您是不是太不把自己董事长的职务当回事了?”
“呃”
罗阳是老板,有权利岔开话题:“球练得怎么样了?”
安颖:“.”
“老板,我会抓紧时间练习的。”
职场守则:当领导开始岔开话题的时候,就代表心里不爽了,这时候最好顺著点,别摆任何理由,给他发飙的空间。
“嗯,要像你喝酒一样,成为独一档的存在。”
罗阳挥挥手,示意助理可以离开了。
独一档.
呵呵,母老虎也不代表就是女tiger啊。
老板光辉形象-1。
大家手里月票还有的吧?
打劫,留下月票再走!
第264章 男人也需要发泄情绪
到科创园的时候,已经快四点了。
罗阳直接把褚见明喊到了自己办公室里。
“褚经理,下周一准备出差,到时候陪我去趟苏省的阳市。”
在秘书陆怡跟进来泡茶的时候,罗阳直接交代计划道:“我打算和当地政府谈一下投资建厂的事情,今天咱们聊聊相关投资计划。”
“罗总,您不打算把生产基地放在魔都?”
“组装中心暂时还放在魔都。”
“那去阳市谈的投资是”
“之前和你讨论过,咱们要两条腿走路。”
等秘书陆怡泡完茶出去后,办公室里就剩下两个大男人,罗阳随手散了一支烟给褚见明。
“就目前来说,咱们自己拥有的技术不多,也就飞控软件和集成,机体结构的设计,其余的都需要从外界采购。”
一边点著烟,罗阳一边面带笑容的道:“咱们先从机体结构的制造做起,把厂子设在阳市.除此之外,我和学校那边已经谈好,他们会组建一个团队,针对无人机的动力系统进行攻关研发。”
“这是好事啊!”
褚见明闻状精神一震,开始分析道:“对于魔都工程技术大学而言,无人机动力系统涉及的电机和螺旋桨并不是多难的技术,如果他们组建专门的团队,相信应该用不了多久就能取得突破。”
“想要更快也不难逆向破解就行。”
罗阳也轻松的笑了笑道:“拿市场上现有的成熟产品进行拆解,逆向研究,很快就能拿出属于鲲鹏的动力系统来.”
褚见明:“.”
这是屁股问题,他现在是鲲鹏的生产负责人,当然不会说这样不好。
更别提早些年的时候,我们逆向拆解了多少国外的技术?
这点小小的逆向,不值一提。
“一旦研发出我们自己的动力系统,也需要生产基地。”
罗阳很满意褚见明的态度,于是打了个响指道:“电机和螺旋桨的制造基地也放在阳市,那里的土地便宜咱们有限的资金要用到刀刃上。”
交流到这里,褚见明算是看出来了。
自家老板手里资金有限,所以只能采用租厂房的形式,在魔都这边搞一个组装中心。
除了自身掌握的飞控系统等核心技术之外,其余系统以及零部件全部从外面采购,最后在组装中心集成生产出可以对外销售的产品。
打算自己研发的那部分,放到苏省阳市去。
因为可以对外采购组装,所以就有了充裕的时间去建设生产基地,为企业谋划产业链闭环打基础。
罗阳的安排条理清晰,逻辑通畅。
褚见明不得不承认,即便这是无奈的折中,也都是当下最佳的解决方案。
而且电池与能源模块的生产基地也在阳市。
刚才谈的事情都关系到鲲鹏今后的布局,但是一家企业除了大方向之外,还有执行层面的细节。
“罗总,这两天我对公司摸排了一下。”
说到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事,褚见明愈发认真:“按照现有的技术力量和人手,科创园这边每个月的组装生产能力不超过5架.如果后续要跟得上市场拓展,我建议新的组装生产中心起码要达到月产100架的能力。”
“建一个月产能达到100架的组装中心需要多少钱你做过预算吗?”
罗阳暂时不关心月产能,他只关心需要用掉多少钱。
“如果是在浦东张江那边租用厂房的话,加上采购的预备资金,有个350万-500万就差不多了。”
“别放到浦东张江去了,远的要死。”
罗阳皱眉道:“如果就在闵行这边的园区呢?”
“这边租金可能稍微贵一点,但是相差也不大,短时间里的话,这么多钱也够了。”
褚见明想了想之后道:“这个短时间是指一年以内,从生产降低成本的角度而言,我还是建议放到浦东张江去.如果实在想省钱,也可以放到苏省的姑苏,那边园区对于高新产业引入的优惠力度还是蛮大的。”
这是中肯的建议,可惜他不知道,罗阳未来要把组装中心放到阳市去。
“先考虑闵行吧,离得近,对于管理也有好处。”
罗阳给出了一个勉强能说得过去的理由。
其实他认为半年之后应该开始不缺大钱了,所以还是要求把组装中心先放在闵行。
眼皮子低下嘛
既然老板都这么定了,褚见明自然不会梗著脖子硬要去张江。
两人交流节奏很快,说完这件事,立刻聊起了下一件。
“罗总,这次去阳市,打算建多大规模的基地?”
周一就要过去和地方上沟通,只要谈到投资,褚见明就认为绕不开规模这个问题。
通俗一点讲,就是谈需要拿多少地,投资多少钱,未来产能多大
面对这个问题,罗阳直咂嘴。
地拿多了肯定不行,因为他现在手里没这么多钱。
哪怕有姜帆支持的2000万,也紧巴巴的。
当初预拌水泥砂浆厂的预算超支问题给了他一次教训,有些事情不是估算一下就行,还是要听专业人员的。
这就是他今天特意过来找褚见明沟通的原因。
当然,单纯为了节省资金,土地拿少了也不行。
因为这个研发和生产基地不仅仅是为现在准备的,也要考虑到今后的发展,将来市场销售扩大了,到时候受到产能限制就好玩了。
所以讨论来讨论去,褚见明坚持用地不能少于60亩,这还只是一期。
而且在谈项目投资的时候,还要地方上帮著鲲鹏科技在一期旁边预留出二期的规划空间来。
60亩的一期建设啊
闵行组装中心按照500万投资来计算,去掉之后,罗阳手里就只有550万,即便加上姜帆那里的2000万,总的流动资金也才剩下2550万。
阳市的60亩工业用地,差不多要花费1800万的样子。
厂区基建即便再节省,也差不多要800万,这还是考虑最初只有研发,暂时没有生产的最基本投资。
至于前期研发的投入,以半年为时间,起码要准备500万左右的资金。
七七八八算下来,需要3100万左右。
所以罗阳手上的钱依旧是不够的,需要用土地来抵押贷款。
还有更要命的事,那里最初只是研发基地,短时间里只有投入,没有产出。
资金使用拉的这么满,罗阳头大极了。
他恨不得阳市的投入先缓上半年再说,这样也不需要借用姜帆的钱了。
但问题是时间不等人,只要慢上一步,以后就会步步慢。
等到大疆的多旋翼无人机面世,如果鲲鹏科技不能在生产成本上做好控制,产品还有什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