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594节

  非要比的话,台省那边还行,至于中国市场,手握中国院线的中影公司虽然非常喜欢引进外国电影,全国放映,用资B主y的电影挖老百姓的口袋,但抠抠搜搜也是国外电影人们对他们的固有印象。

  这倒也真没办法,中影确实穷。

  因此,两百万美元,把这些地方也算进去的话,这俩人也不是不能答应。

  崇尚独立的加州洛杉矶。

  “今天影业”的制作片场和办公室设立在这里。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好莱坞山脚下的摄影棚,遍布全城的后期制作公司,能够有效节约成本,这对任何一家影视公司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先不着急,这个剧本我寄给老板看看。”赵振开看完李安给他的剧本,觉得还算不错,不过他也不敢擅作主张,还是先让江弦品鉴品鉴为好。

  有时候他也在想,为了公司的发展,江弦是不是出来亲自坐镇比较好?

  正想着这件事,又很快接到国内的电话。

  “两百万?”

  “北美发行权?”

  “谈妥了?!”

  “.”

  哎呦。

  这人在国内。

  事儿是一样不落下。

第514章 《鸣鸟与蛇的歌谣》

  赵振开人在国外,接触到国外的自由气息,以及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奢华生活以后,总觉得自己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白的跟张纸似得自己了,而是被资本的恶臭污染了的资本家。

  这种情形难免会致使他对身处国内的大老板江弦产生不信任。

  你在国内,我在国外,国外的社会形势变化有多快,你怎么可能比我懂?

  然而这种想法每次刚刚出现,都会被江弦迅速的亲手掐灭。

  江弦每一次的指令和想法,都会让赵振开觉得这家伙怎么比我还资?

  就说上次电影节,在江弦的坚持下,赵振开不得不毁约,以一个极低的价格谈下《绿光》的北美版权。

  因为这事儿,惹得六十多岁高龄的侯麦大导怒喷赵振开不讲武德,来头来骗,因为“今天影业”的高报价自己已经拒绝了好几家北美影视公司,结果这个时候他又说之前价格给高了,要重新谈。

  最后“今天影业”以一个相对低的报价,拿下《绿光》的整个北美发行权,结果江弦又要在登陆院线的三天前,让电影提前在付费电视频道上线。

  这事儿又让赵振开很为难。

  好不容易让电影在院线铺展开,要是让院线的人知道这事儿,那不得戳着他的脊梁骨骂?

  被骂了不要紧,把院线得罪了,那以后“今天影业”还怎么在北美影视界混?

  就跟徐峥似得,一部《妈》从院线撤档,扭头登录流媒体平台,免费上映,在观众里面赢得叫好一片。

  那院线的人能吃这个哑巴亏么?

  据说有几十条院线联合起来向电影局市场处提交请示,说你们这个《妈》,太不讲道德了,我们电影公映窗口期,你这么玩,那简直是摔我们的饭碗,不想让我们吃饭了,是对电影产业发行机制的践踏和蓄意破坏。

  这是背信弃义、落井下石、趁火打劫!

  赵振开当然有这个顾虑,不想因为这件事儿得罪好不容易拉起来的院线关系。

  但架不住江弦态度强硬。

  然后《绿光》提前三天上线Bravo和AMC等付费频道。

  赵振开当然挨骂了。

  院线那叫一个恨,什么上帝都不会放过你们,什么要找人来砸他们公司

  三天里,赵振开过得那叫一个忧心忡忡。

  结果三天以后,《绿光》登陆院线。

  一上票房就爆了。

  这部侯麦老爷子一时兴起随手拍的电影,竟然成了风靡一时、票房大爆的艺术片。

  院线的电话又打回来了。

  该道歉的道歉,该赔罪的赔罪,什么刚才外面儿人多

  礼物收了不少,和院线的关系也更加牢固,赵振开看到这种情形人都傻了。

  反转来的太快!

  真就质疑、理解、成为?

  在此之前,江弦在他心里都快成个昏君了,历经这件事以后,他感觉自己还是太年轻,完全看不透。

  赵振开也不理解这是为什么。

  他在国外,江弦在国内,但在一切问题的处理上,江弦总是对的。

  或许经商是种天赋?

  他费尽心机也不如江弦的灵机一动?

  或许、或许是这样。

  赵振开是这么想的。

  而对于江弦这次花两百万买《末代皇帝》的北美发行权,赵振开反倒觉得这是一件小事儿了。

  两百万而已。

  对《今天》来说不算什么。

  “不过你最近有没有什么新的小说?《饥饿游戏》已经连载完了。”

  上个月,《饥饿游戏》在《今天》杂志上连载了最后一个章节。

  这是《饥饿游戏》系列推出第一部《饥饿游戏》、第二部《燃烧的女孩》、第三部《嘲笑鸟》之后,推出的第四部,也是整部系列小说的前传《饥饿游戏:鸣鸟与蛇的歌谣》。

  这部前传的主角,是正传里的大反派斯诺总统。

  故事发生在正传的64年前,第十届饥饿游戏前夕,战后建立的施惠国分为上层的都城与下层的12个行政区,通过饥饿游戏威慑民众。

  但此时的游戏规则尚不完善,甚至因收视率低迷濒临取消。

  和正传一样,前传也有一个男主和一个女主。

  男主当然是斯诺,他是上层阶级的优秀学生。

  而女主露西.格雷则为下层阶级的贫困工人,同时她也被选定为第十届饥饿游戏的参赛者,也就是“贡品”,用自己的生命来和其他的下层参与者进行拼杀,给上层人带来观赏价值。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斯诺贵为上层人,但他也备受资源的约束,比如他们家已经将近交不起房租,以及上层社会的食物资源也是非常稀缺,斯诺要是将自己的午餐让度给露西,那他这顿饭就得忍饥挨饿。

  所以斯诺非常渴望,也急需比赛奖金的帮助。

  在这段情节之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就能够被刻画得特别精彩。

  那就是所谓的“人性”。

  而其中最最最能诠释该内涵的事物便是“男主对女主的态度”。

  在前两个章节中,斯诺对女主的态度都是极为友好的,尤其到了

  从表面上看,男主对女主的态度在前两章中都是极尽良善的。

  且,斯诺这位上层富二代,在前两章之中,一点都不傲慢自大,相反还有着一颗圣母心。

  他会时常为下层人不公平的待遇愤懑不已,他也是整个学校中唯一坚决反对饥饿游戏继续开办的学生。

  在此基础上,男主的兄弟在游戏举办的过程中,通过贿赂卫兵的方式潜入了比赛现场,为一众死难者祷告。

  当然,他不是纯祷告,而是认为直播系统能将他的行为传播到整个上层社会,然后引起群众响应的有意为之。

  这位兄弟的小心思立马被当权者看透了,他们切断直播并用“他是你的兄弟,你负有连带责任”来要挟斯诺潜入比赛现场将兄弟带出来。

  在后来,斯诺成功带走了兄弟,而该兄弟在经历此事之后也是对男主的正义有了刮目相看之感,并在随后的时间中将斯诺对他的一番说教奉若圭臬:你应该活着,只有活着才能通过拥有的财富去拯救更多的底层人。

  很多人这时候开始发出评论。

  认为江弦在炒冷饭,写的只是一部善恶两元化毫无深度的无聊小说。

  一些《饥饿游戏》的读者也非常愤怒,不希望江弦狗尾续貂,希望这部小说在该结束的地方结束。

  当然了,因为小说主角是斯诺,所以他们对这部小说还是有期待的,渴望看看斯诺究竟是经历了些什么,才会转变为一位暴君。

  加上前传里江弦又补充了一些新的设定,比如《饥饿游戏》的由来:

  海巴顿和斯诺的父亲,是学生时期的挚友,在某次聚会中,酒酣耳热之际,海巴顿提出了“饥饿游戏”的构想,从12区中挑出两位贡品,让他们互相残杀,记得反叛的教训。

  隔天酒醒之后,海巴顿被自己的邪恶想法吓了一大跳,急于销毁这份计划报告,没想到斯诺的父亲却早已抢先一步,将计划书交给教授,还邀功说是两人一起提出的想法,残暴的“饥饿游戏”因此诞生。

  后来斯诺之所以会拿不到奖学金,正是因为校长海巴顿认为斯诺将来会继承他父亲的劣根性,以残暴、权力为乐,因此刻意阻拦不让他拿到奖学金,还故意分配给他最烂的贡品。

  另外呢,正传中被视为反叛军之歌的“吊人树”,竟然也是女主露西.格雷创作的,她以一名被诬陷、吊死的男人,还有为爱人失声痛哭的女友作为灵感,写出了这首忧伤的“吊人树”。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

  这种正传“彩蛋”的描写,极大的满足了读者们对《饥饿游戏》这座世界的好奇心,也维持了读者们《饥饿游戏》的热爱。

  而随着

  同时女主露西也失去了冠军荣誉并重新回到了下层的家乡,以及男主的兄弟也为了贯彻帮助更多下层人的理念故主动跟男主下去了。

  在开始的时候,男主还会为能和兄弟以及女主的相遇倍感高兴。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男主明确知道兄弟正在冒死帮助下层人逃脱控制,以及女主也有参与其中后,男主的行为也就怪异起来了。

  男主为了撇清关系,居然录下了兄弟的叛乱语音并进行了举报,直接让兄弟走上断头台。

  同时,为了阻止区长女儿的检举,他毅然决然击杀了对方.

  不仅如此,在杀害掉区长女儿后,男主曾一度想过和女主逃跑的。

  但就当他们来到某湖边小屋,并在里头看到自己的犯罪凶器后,斯诺又改变了想法。

  他知道只要将凶器处理干净,那就不用再怕罪行的暴露了。

  除此之外,他甚至还萌生出将女主斩草除根的想法

  剧情直接爆了。

  那段时间,《今天》杂志的杂志社收到了一半来信都是对《饥饿游戏》剧情的讨论。

  关键江弦笔下这个斯诺的黑化并不突然,并不突兀。

  其实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在前两章里,斯诺虽然贵为上层人,但他的资源也是极度缺乏,亟待比赛胜出才能带家人走出经济困境,以及给自己筹集够大学学费的。

  也就是说,在前两章中斯诺的所有善意,其实是一直契合着他对现实欲望追求。

  因此,斯诺的这种善只能算是“表面上的善”。

  而一旦遇到真正的人性考验,碰到“现实与良心”走向分岔的状态上。

首节上一节594/6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