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534节

  江弦回过头来,一脸的义愤填膺,“您那会儿多少钱买的?三万六!您这房子都住几年了?五年了!

  怎么着啊?合着您住了五年的房子,卖给我,还能涨上三万?”

  “瞧您这话。”

  唐哲着急道:“那我这三万六,他就是存银行里,存个五年存个定期,那都存多少了?”

  “那您倒是去存啊。”

  江弦双手掐腰,“那钱存银行里赚利息合情合理,那你这是啥啊?您这是房子!怎么着啊?这房子您住着点儿还得涨着点儿啊?”

  他这话说的理直气壮。

  因为这会儿房子的属性还是住人,还不是商品。

  这会儿连“炒房”这个概念都没有!

  “炒房”那都是90年代的事儿了。

  所以他说这话,在江国庆、徐晨辉包括唐哲听来,完全没任何问题。

  房子你住了。

  你还要涨价?

  这不既要又要么?!

  好事儿全让你占了!

  “那您觉着多少合适?”唐哲看向江弦。

  “四万吧。”

  江弦琢磨半天,给了唐哲一个他觉着还算可以的报价。

  “这哪行啊?”

  唐哲着急,“这么大的房子,您全京城上哪儿4万去买一套啊?”

  “那您自个儿琢磨吧。”江弦道。

  这房子他不急着住,反倒是唐哲急着用钱,所以现在着急的是唐哲不是他江弦。

  “我们先告辞了,您自己个儿好好想想,要是有主意了,咱们再联系。”

  喝完唐哲给倒得热茶,江弦拉着江国庆、徐晨辉离开。

  坐到伏尔加上,徐晨辉饶有兴致的打听:

  “江哥,您买这么多房子干啥啊?这也住不过来啊。”

  “买来存信的。”

  江弦笑道:“读者给我的来信太多了,没地儿搁,干脆多买几套房子一并存着。”

第471章 所谓“暖”房

  “买房子就为了存信?”徐晨辉听得傻眼。

  这话说的也太豪横了!

  这年头,普通人就没有买房子这概念,江弦这开口闭口就是好几万,已经让徐晨辉听得够心惊胆战的了。

  而且一般人,哪有那么多信要放啊?要专门买一幢房子来存!

  一时间,徐晨辉都不知道该吐槽江弦赚到的钱多,还是收着的信多了。

  后座上,江弦的目光已飘出车窗外,看向路旁的团结湖公园。

  团结湖这两栋商品房,在80年代初期基本没掀起太大风浪。

  上面儿看大伙对商品房不感冒,也就没再琢磨商品房的事情,所以下一批商品房出现已经是80年代末期,也就是89年的时候。

  89年,京城三个商品房项目同时发售,东直门外十字坡的1900,永定门外西罗园的1700,广安门外红莲的1600。

  这次开盘就很受欢迎了。

  团结湖的房子卖了半年才卖掉。

  据说,这三个小区,不到半天就清了盘,但是大多数不是个人买的,基本上都是单位团购。

  再有就是方庄了,当年的亚州第一居住区,也是京城第一个富人区。

  方庄的房子,理论上是商品房,甲级的1800,乙级的1500,丙级的7-800,但实际上很难买到,得找各个有指标的单位去批条子才行。

  都知道刘小庆在方庄住着,据说她的房子还是找市长特批的。

  总而言之,几年以内,京城除了团结湖这两栋楼,都不会有正经的商品房了。

  再有一种可能就是从各个单位手里买福利房。

  这会儿很多单位都有自建房。

  价格也差不多,在不交土地出让金的情况下几乎等于成本价,稍微赚点儿有限。

  但是不怕你买不起,就是没人敢批,因为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根本没人敢批。

  这年代,自己单位职工还安排不过来呢,哪儿有富余的房子卖给外人啊?

  人都不够住,竟然卖给别人存信?

  这事儿要是让单位职工知道了,领导非得被骂死不成。

  所以唐哲这房子,江弦怎么看都觉得非常合适。

  以他目前积攒的家底,不管是4万还是6万,对他来说都不是支付不起的数字,甚至可以说这个数字并不算太高。

  这些年,除了小说发表的稿费,江弦更多收入的来源是小说出版以后的稿酬。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畅销作家,出版这方面的收入能让他跻身进全国前1%。

  他可以非常自信的说,这时候很多下海赚了钱的老板,手里头的资金都不一定比他多。

  但他也没豪横到不拿钱当钱的地步。

  能便宜点儿收,谁多花冤枉钱啊?

  “爸,您再帮我打听打听,京郊这一块儿有没有谁家院子乐意卖的。”江弦收回目光,跟江国庆道。

  “京郊?”

  江国庆愣了一会儿,“那多偏啊?你上那儿买啥房啊?那都是农村。”

  “害。”

  江弦理由编的飞快,“我这不是也想体验体验田园放歌么?市里压力大,我每年找点时间上农村住一住,放松放松心情,全当采风收集灵感了。”

  “.”

  江国庆看他一眼,知子莫如父,他很确信他这儿子在说瞎话。

  不过有些事儿他这个当爹的也明白,他这个儿子心眼多,自己心里那些小算盘一般不愿意跟别人透露,怕别人影响他的判断。

  因此,江国庆也就很高情商的没有多问。

  这是一种父子之间的无条件信任。

  而且这么多年来,凡是江弦认定的事情就从来没出错过。

  “您就帮我打听,有多少咱要多少。”江弦道。

  这些院子他肯定不住,他看上的主要是地皮。

  京郊那块儿现在不值钱,但是放到后世,那可都是寸土寸金的四环、五环。

  “有多少要多少?”

  徐晨辉在前面听得咂舌。

  江哥这是要当地主啊!

  如江弦所料的一样,没过几天,唐哲就又联系到他那里。

  “就您说的那个价儿吧。”唐哲一脸肉疼。

  没招。

  这年头买房的人太少了。

  一来大伙没有这个观念,二来这年头也没谁能这么痛快的轻易掏出几万块钱。

  而且江弦说的那话仔细一想也挺对的嘛。

  你想钱生钱,那你去把钱存银行里啊!

  你买房子干啥?

  房子是给人住的,又不是什么古董、收藏品,越住难道还能越值钱了?

  “真卖?”江弦看他一眼,“做交易嘛,你情我愿,咱谁也别勉强谁。”

  “哎呦。”

  唐哲一听这话就急,“您当初可说好了,是四万,不能再少了!”

  “我这人说话当然算数。”

  抽了个时间,江弦去跟唐哲夫妻俩跑了跑手续。

  唐哲老婆一个劲儿的叹气,“你说你当年非买啥房子?这钱要是能存银行里多好?”

  这话不无道理,从72年开始,国内银行的五年期存款利率一直都在7%以上,到了八十年代中期,这利率已经飙升到了恐怖的9%。

  “你说说,有买房子这个钱,咱还不如存银行个五年期!不用七八年,这钱就能翻个一倍,不比买房子强多了?”

  唐哲的老婆那叫一个怒其不争,“这存银行十年,钱都能买俩房子了!非买房子,你说这房子再过十年,还能值个多少钱?”

  再过十年,再花个两三倍的价格你也买不下来,江弦在心里嘀咕。

  唐哲闺女也不是什么善茬,听了她妈的话,也跟着一个劲儿的埋怨她爹。

  “我爸这人就是好面子。”

  “就一开公交车的,买什么楼房啊?”

  唐哲性子软,被老婆和女儿说的那叫一个委屈,可又说不出反驳话,手里夹着根烟,神色懊恼而痛苦。

  江弦猜测,他恐怕现在真觉得自己当年是走了一步错棋。

  而真正胡搅蛮缠,断送他们全家好日子的妻女俩人,这会儿倒耀武扬威的,觉得自己是觉醒女性,十足的清醒。

  真是魔幻的现实。

  后悔归后悔,当四万块钱拿到手里的时候,唐哲这一家子都喜笑颜开。

  “这钱要是存到银行,一年那就是将近四千块的利息啊!比咱们全家工资都多!”唐哲心里一片火热。

  “是啊。”唐哲老婆脸上也浮出笑容。

  唯有唐哲闺女听的着急。

首节上一节534/6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