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吧。”
讲了半天,眼见是白费口舌,讲棋的同学忽然想到什么。
“对了,你们去看江弦那篇《天局》。”
“他那篇小说,写的跟这盘棋一模一样!”
“胜天半子!”
魏国峰是北大象棋队的成员,得知聂卫平获胜以后,兴奋之余,顿时对围棋以及聂卫平的这盘棋来了兴趣。
听到有人推荐江弦的《天局》,他便跑去学校的售报点。
还没过去,便听见售报点附近有同学嚷嚷。
“已经没了?”
“是啊是啊。”
售报点的职员也很诧异,“《人民文学》一向销售量比较稳定,可也不知道怎么的,最新期的今天一下午就被抢光了。”
“是啊。”
另一名售货员也一阵疑惑。
“第九期的《人民文学》还是提前发行的,你说这都没到九月呢,就卖的这么好?”
“是因为昨天聂卫平赢了!”
旁边儿有同学解释,“《人民文学》上有篇文章叫《天局》,据说写的跟聂卫平那盘棋很像,写的荡气回肠,特别漂亮,都是买来看个过瘾的。”
没买着《人民文学》的魏国峰无奈回到宿舍,宿舍里人都在。
“哎,老魏,你回来了,给你看个好看的。”
“什么东西?”
同宿舍的人把一册《人民文学》递到他面前,“快看这篇小说,写的真好!读起来跟武侠小说似得,写的又是围棋。”
魏国峰捧着杂志,眼睛往舍友所指的地方一看:
《天局》
嚯。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你看吧,写的特好!舍此身而胜天半子!这种气魄,真让我辈向往!”
“是啊,誓与天竞,真是气势恢宏,命运诡秘难料,浑沌却让命运悚然而退。”
“读这小说感觉跟看了聂卫平下棋似得。”
“他们日本是个什么破落地方?咱们华夏围棋英豪齐上阵,还不能助聂卫平赢下这盘棋的胜利?”
魏国峰一边听,一边看了进去。
围棋这玩意儿自带几分壮阔之感,再加上江弦文笔扎实,这小说写的确实抑扬顿挫,读起来颇为上头。
小说写的应该是那个时期。
因为江弦写的官屯教师,是从京城迁返回乡的,是围棋国手,段位极高,因为犯了错误,才窝在这山沟旮旯里。
魏国峰当然看得明白,这是那会国家队解散,棋手们下乡。
另外,小说里面民族荣誉感写的特别鲜明。
比如官屯教师和浑沌下棋,告诉他近代日本围棋已经崛起,远胜中国,浑沌这时候就露出鲁莽性:“妈的,杀败日本!”
另外整篇小说画面感极强。
写的磅礴大气,壮气浩然。
什么“推金山,倒玉柱”,看的魏国峰激动的牙齿都在打颤。
“爽!”
通篇读完,他只觉精神抖擞。
“好!”
“好一个胜天半子!”
读完小说,魏国峰只觉自己对象棋的热情迅速消散着,转换成对围棋的向往,恨不得此刻立马寻出一张围棋棋盘,与人攻杀对伐。
正琢磨着,宿舍门又被推开。
“唉?听说你们宿舍有本《人民文学》,能借来看看不?”
1985年第九期的《人民文学》发行还没几天,就因为《天局》这篇小说,以及这场中日围棋擂台赛的胜利而迅速火热。
与此同时,江弦也收到一则通知
第464章 《文艺春秋》
上面给江弦的通知很简单。
今年的全国优秀短篇、中篇小说奖项评选工作又准备开始了。
江弦呢,不仅是如今在文坛大放异彩的年轻作家,更是一名工作成绩卓著的编辑家。
虽然年轻,但资历够、权威重。
因此,上面的领导希望他来主持今年的这一次评选工作。
“你不要有压力,评选时间很长,选拔的作品呢,一定要把握好‘催人奋进、给人鼓舞’这八个字。”冯沐给江弦安排起工作。
“.”
江弦静静听着。
他也没想到上面会交给自己这么一个活儿。
这身份转换的也太快了。
他还是比较习惯作为作家在台上领奖。
别说他了,作协里好些个老家伙,这会儿看向江弦的目光都满脸怪异。
能主持评奖工作,自然意味着你的地位得到了上面的认可。
全国优秀短篇、中篇小说奖项办了才七年,一共也就历经了七个主持工作的人。
能排在这个位置。
那绝对是殊荣啊!
“最近那篇小说写的不错。”会议结束以后,冯沐冲着江弦说了一句。
“您是说《天局》?”
“嗯。”
冯沐点点头,依旧一脸不苟言笑的模样,“我读了几遍,很有韵味,这么一部小说,竟然能教人读懂天地人生。”
因为之前《你别无选择》以及《人民文学》改换办刊风格的事情,江弦和冯沐之前闹出了些嫌隙,很长一阵子没怎么来往。
这会儿眼见冯沐有意修复之前的关系,江弦也是立马prpr舔了上去。
“您谬赞了,我这点儿人生阅历,哪有什么能教给您的?您啥没经历过。”
江弦这话舔的正到点上,绝对不是乱讲。
冯沐是1919年生人,正是54那年出生。
而且他是军旅出身,解放前真扛过枪、打过仗,解放以后又见证过各种大大小小的事件,主持《文艺报》这部文艺界最权威的报刊多年。
“你也不用妄自菲薄,这篇小说写的很深,读起来回味无穷,这一点是真的。”
冯沐肯定说,“你是怎么想到写这么一篇小说的?初衷是什么?”
“害。”
江弦立马拿出一早就编好的说辞,“这不是受到这段时间中日围棋擂台赛感染么,那回我在苏州遇上聂卫平九段,他说看过我的《棋王》,觉得可惜,因为我没写一部围棋的《棋王》。
那天恰巧碰上小林光一执白半目胜刘晓光,大家都觉得很可惜,刘晓光那盘棋,前半局优势尽显,到了收官却出了纰漏。
其实从那盘棋就能看出,中国棋手对上日本棋手,哪怕是日本超一流棋手小林光一,其实在技术上并不逊色多少,就是差点儿拼劲儿,觉得就是下不过人家。
这事儿给我的震撼挺深,我回去就构思了这么一篇小说,想通过人与天的棋盘角力,展现人类极致的精神之光,尤其是笃信人定胜天的执着精神。”
“嗯,人定胜天,好,你说的非常好。”
冯沐静静听完江弦的讲述,朝他点点头,“中日围棋擂台赛的事情我也关注了,围棋赢了日本,这是大事儿,也是好事儿,咱们文学界应该出一篇文章为其助彩,你这篇小说发的时机正好。”
“那您给写篇文学评论?”江弦见着个杆儿就随棍爬上。
“你小子”
冯沐笑着指了指他,“我回去试着写写,看看能不能写出一些独特的观点。”
“那真是太好了!”江弦激动。
冯沐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评论家,也是有官方地位的人物。
他给写一篇评论,那《天局》这篇小说在文学界的地位能立马提升一个档次。
另外呢,文学界好多人都知道,此前现代派之争的事情,冯沐和江弦之间有了些不愉快。
让冯沐给他写一篇小说,也是俩人“重修旧好”的标志,也就避免了一些个有心之人再从中做出什么文章,跟他闹些什么幺蛾子出来。
“照我看呢,你这篇《天局》还应该尽快的出版。”冯沐道:“我可是听说,这段时间,聂卫平获胜的好消息,和‘胜天半子’这个词,紧密连接在一起。”
“这么短的小说,可能不太适合出版?”
“搞成一个小说集嘛。”冯沐道。
这在文学界很常见,是很多作家的做法,因为一篇小说太短,不适合单独出版,就再拼多多上几篇其他小说,整理在一块儿,搞成一本名为那篇小说的小说集,也算是一种捆绑销售。
江弦想了想,“我的所有小说,作家出版社都给我签走了,要整理出版一个系列丛书,这个时候要是再用上我以前的小说,去搞一个小说集,恐怕会让读者觉得心里面不舒服。”
江弦也明白,冯沐所提的方法自然无可厚非,是当下很多作者们的做法,但对于江弦来说,似乎有点太败人品了。
“那怎么办?”
冯沐瞥他一眼,“难不成你还能赶着时间再写出几部中短篇来?”
“.”
见江弦没有回答,冯沐平缓了下语气,“这件事情,你也不用太操心,既然作家出版社在出版你的系列丛书,那我去安排人文社帮你出版。”
对于任何一个作家来说,冯沐的这句话都是极有分量的。
作家出版社是中作协的出版社,人文社更是作家们的梦中殿堂。
冯沐更是深受中国作家们的老前辈。
如今,他不仅亲自来帮江弦搭线儿,还轻而易举的帮江弦排除了作家出版社,决定以人文社为《天局》的归属。
这恐怕是其他作家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就冯沐这么一句话,寻常人吹上一辈子都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