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谁心里能平衡?
谁不想在一个好的工作环境里上班儿。
随着消息越传越开,原本人嫌狗弃的《人民文摘》编辑名额,马上成了《人民文学》编辑们挤破头皮也要争抢的香饽饽。
以前拼的是谁工作经验多,谁资格老,谁就能留在《人民文学》。
现在倒反天罡,谁工作经验多,谁资格老,谁优先往《人民文摘》调。
一时间,编辑部的风气都成了,只要能调去《人民文摘》,无形中便高出了主刊编辑们一等。
这下曾以“皇家刊物”编辑身份自傲的《人民文学》众编辑们全破防了。
嘴上虽然不说,看着那一个个牛哄哄、优越感渗透进骨子里的副刊编辑,心里都卯足了劲儿,期盼着主刊的发行量能翻个几番,重塑当年“皇家刊物”的辉煌,从成绩上镇压副刊。
“石老?石老?”周平讲了一会儿,见石阳晖有些恍惚,便抬起手在他面前挥挥。
“哦。”
石阳晖回过神来,脸色复杂,带着些土色,“咳,小周,你不是要送稿子去么?去吧。”
“那我去了。”
周平抱着稿子,跟石阳晖道句别,又回过头,看了眼石阳晖佝偻的背影,觉得有些奇怪。
是错觉么?
怎么感觉石老好像一下子就变苍老了不少?
石阳晖确实破防。
他本想撺掇着编辑们,团结起来,共同抵抗这一次王的大动作。
谁料编辑们早已被江弦拿下!
这小子阴险啊,太阴险了,早已在无形中渗透!
碰上这样的对手,石阳晖着实有些绝望。
我们这么善良淳朴的社会,怎么会培养出这么鸡贼的年轻人?
这对么?
此刻,石阳晖恨不得千刀万剐的江弦小儿,这会儿正坐在1985年春晚总导演黄一鹤的办公室里喝茶。
黄一鹤精神奕奕,“今年办了阅兵,美国洛杉矶也办了奥运会,咱们十几亿人的国家,在演播室办春节晚会太寒酸了,必须展示出宏大的场面,我觉得应该在工人体育馆举办,是不是很大胆!”
“大胆不大胆的.我倒是想起了一位故人。”江弦抬头看他一眼,只觉得黄一鹤谋里谋气的。
不过跟老谋子不一样,黄一鹤不光嘴上说,他也是真把春晚搬到了工体。
“我们跟工商银行拉来了50万的赞助,能在工体给全国人民办一场漂漂亮亮的晚会了!”
央视没钱办晚会,就跟工商银行一块儿想了个招,面向全国大中城市发行“1985年春节联欢晚会赞助纪念券”。
这玩意儿性质相当于彩票,副券上印着6位数的号码,中奖了就能按上面印的兑奖办法去工商银行兑奖。
江弦其实不太看好黄一鹤的工体计划,工体那么大,就以这年头的灯光摄像条件,观众们能在电视机前看得清么?
而且工体暖气也不行,京城这么冷的天气,歌手站舞台上唱个歌都得被冻得哆嗦吧。
不过事已至此,他也不好打击黄一鹤的积极性。
“黄导,台本我都简单看过了,做的都挺好的,不过”
“不过什么?”
江弦喝一口茶,正色道:“这陈冲就非请不可么?你也知道,她都去美国那么多年了,思想意识形态保不齐受了那边儿的影响,这么重要的场合,她万一有什么骇人言论,挽救都来不及。”
“不至于吧.”黄一鹤皱了皱眉。
“我觉得还是不要添这个风险。”
江弦道:“中国那么多好演员,何必请她陈冲一个跑去外面的?”
“这”
黄一鹤一脸为难,“请了陈冲的消息以后传出去了,现在撤了,这不是打我们自己的脸么?”
“和直播出现事故相比,我觉得嘉宾阵容出现一些意外情况不算什么,观众们会理解的。”
“我得再跟上面商量商量。”黄一鹤道。
等江弦告辞,黄一鹤很快去问了下副台长阮若琳这件事的意见。
“能出什么问题?”
阮若琳觉得莫名其妙。
“这是什么话?”
“他这是什么意思?”
“到底是请陈冲上春晚有问题?还是没请朱琳上春晚有问题?”
第435章 把江弦给我“请”出去!
“文艺工作者,最忌讳公私不分!”阮若琳喝一口水,对黄一鹤语重心长道。
“您可能误会了吧。”
黄一鹤站在办公桌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上的工农兵图案,“我觉得江弦同志是担心陈冲的意识形态.”
“太小题大作了,一个演员的意识形态如何,还能影响的了一台晚会?她一共能说几句话?再说了,阵容已经对外公布了,这个时候再改,群众们会怎么讨论、会怎么想?”
阮若琳把钢笔放下,“老黄啊老黄,你是晚会总导演,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判断,江弦同志,他毕竟是个外人,咱们央视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他哪有你了解?”
“台长.”
“行了、行了,你那里那么多事情,逮着一个陈冲不放干什么?”阮若琳疑惑道。
黄一鹤无奈,“好,我知道了。”
江弦对陈冲的事儿还是挺在意的。
都说红颜祸水。
陈冲当年凭着电影《小花》火遍大江南北,19岁就拿了百花影后,成了全国最炙手可热的“小花”。
这娘们儿坏就坏在脑袋有问题。
因为她一个人的逆天言论,闹得85年的除夕,全国人民都气的吃不下饭,过不好这个年。
这天,他一早坐着车,在徐晨辉的陪同下,来到春晚筹备组,此时已经临近春节,春晚的工作人员们熙熙攘攘的忙碌,空气里飘着定型发胶与布料浆洗的味道。
“江弦同志!”马季嘻嘻哈哈的冲着江弦打个招呼,他今年又是春晚主持人。
“马老师,忙着呢?”
“试衣服。”
马季笑着道:“这不是为了彰显时代的进步么,我们主持人今年都订了衣服,男主持清一色的红衬衣、白西装。”
“女主持呢?”
“女主持?你看张瑜啊,就是她身上那件儿套裙。”
江弦顺着马季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张瑜站在试衣镜前,正微微侧身调整腰间装饰。
斜分短的卷发,格纹的贴身黑色西装套裙,发尾的卷曲度与裙摆的弧度形成视觉连贯性。
她就着忽明忽暗的光线俯身查看裙摆,江弦这才注意到她腿上秋裤那么厚的肉色丝袜,脚上还配一双乳白色浅口皮鞋。
“张老师这身还真是.”徐晨辉在旁边儿眼睛都看直了。
这可是张瑜。
一部《庐山恋》,成了全国男同胞们心中共同的梦中情人。
即便是徐晨辉这个已婚青年,也没法儿幸免。
兴许是因为83年刘小庆当主持效果不错,这传统就这么继承了下来,春晚每年都要请一个当红女星来做主持人。
今年是《庐山恋》《知音》火遍全国的张瑜。
去年请的是长影厂的姜黎黎,前年她凭着电影《赤橙黄绿青蓝紫》拿了第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女配角奖。
“江弦同志!”张瑜看见他,热情的打声招呼。
江弦微微颔首。
“好久不见。”
“是啊,您是大忙人,我们这些小演员,能见您一面多不容易。”
“我可不是不解风情的人,要是张瑜同志想见我,我说什么也要腾出空闲。”江弦游刃有余的和张瑜开着玩笑。
“真的?”
“当然了,只要长卫同志不吃醋就行。”
“他敢。”
“哈哈哈哈。”
徐晨辉在一旁,见张瑜语气中都带着几分对江弦的讨好,心里那叫一个羡慕。
大丈夫生当如是!
张瑜眨眨眼,“您要是有什么新电影,要是有适合我的角色,可千万考虑考虑我。
唉,我也看了《芙蓉镇》,其实胡玉音这个角色,我也能演嘛,实在不行演个窦宝莹也成啊,这么好的电影,我竟然没参与进去。”
“呵呵,以后有机会一定找你合作。”
江弦含糊着敷衍过去,一转头便撞见一道身影。
典型的丹凤眼,眼尾微微上吊,人中短,上唇翘,显得比较凶相。
“怎么陈冲还在?”
他眉头不由得皱起,“马老师,黄导呢?”
“黄导?”
马季四处张望了下,“哪去了?刚才还在那边儿呢。”
找了半天,才从一间小办公室里找着刚开完会的黄一鹤。
“江弦同志!”黄一鹤忙的蓬头垢面的,头发乱的跟鸡窝似得。
“你来的正好,我有东西给你。”
一见着江弦,黄一鹤从包里取出几张券塞过来,白底黑字,上书“春节(除夕)联欢晚会入场券”,下写一行小字:“兹定于1985年2月19日晚7时30分,在京城工人体育馆举行大型晚会(实况转播),敬请光临。”
右下角盖着央视的戳。
“春节晚会的入场券?”江弦打量了一眼这东西,他还是第一次收到。
“和家里人过来看看。”黄一鹤笑道。
“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