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300节

  原来是长春的一位领导,在京城偶然听了那场《理解万岁》的报告,得知江弦来到长春,便一定要请他在自己单位组织报告。

  长影厂的人跟江弦说这事儿的时候,心里也挺忐忑。

  毕竟人家江弦是作家,是写作品、写小说的,天天作报告,他哪能答应。

  没想到江弦非常的通情达理,没让这些同志为难,当即答应在长春讲上几场。

  江弦也知道,《理解万岁》这个报告很好,内容足够感人,更值得让更多人听一遍。

  他既然把它创作出来,总得宣扬开,才能对得起这份报告,对得起战士们的付出。

  很快,他便被请去在长影厂等各个机关,以及长春的高等院校,还有各行各业作了几场报告。

  场场震撼人心。

  《理解万岁》的名声在长春愈来愈火。

  江弦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听众们热烈欢迎。

  规模也是一场大过一场。

  最后一场报告会上,听讲的有数万名工人、数千名学生。

  原本容纳6000人的会堂,报告当天容纳了上万人。

  外面的公园里,还有五千多人听现场广播。

  听众们时而泪流满面,时而开怀大笑,情绪完全包裹在报告当中。

  因为会场小不能听讲的群众,有的要求会场外接有线广播,还有的直接给电视台打去电话。

  这段时间长春电视台正播放着墨西哥的电视连续剧《诽谤》。

  本来这部剧的反响挺好,观众们也很爱看。

  结果因为这报告,电视台电话都快打爆了,观众们反馈的基本就是同一个事儿:

  你这电视剧别播了!

  暂停!

  我们要求转播报告会的实况!

  长春电视台的台长听说这事,人都有点懵。

  这个江弦真神了!

  他还是第一次碰着观众们反馈说:我们不看电视剧,我们要看报告会!

  这叫什么事儿啊?

  台里马上开会商量。

  第二天,《理解万岁》的报告登上长春电视台,第一次由长春电视台进行了播出,江弦的形象和声音登上荧光屏。

  次日的《长春日报》报道:

  “江弦的报告《理解万岁》震撼人心!

  电视台转播报告会的夜晚,CC市内大街小巷乘凉遛弯儿的人明显减少。

  一位离休干部,把在JL市工作的儿子、儿媳、孙子叫回长春。

  转播前半小时,一家十五口人就坐在电视机旁,转播开始,报告人江弦一出场,老人站起来带头鼓掌,霎时间,全家人的掌声与荧光屏里的掌声响成一片。

  市书记同志流着眼泪听完报告后对记者说:

  ‘江弦同志用实实在在的事实说明一个道理,青年人有坚定的信仰,有顽强的战斗精神,是可以信赖的一代’

  ”

  一夜之间,仿佛整个CC市都在喊理解万岁,都在讨论理解万岁。

  “理解万岁”这个词儿,在长春算是彻底的打响了。

  民风彪悍的东三省大兄弟们,都变得温良恭俭让了起来。

  虽然理解不是一蹴而就的,但这确实掀起了社会风气的改变。

  与此同时,谢晋那边儿演员也终于敲定。

  “欠债连长”梁三喜这个角色由沈阳话剧团吕晓禾来扮演。

  “砍甘蔗的刺头”靳开来这个角色由长春话剧团的何伟饰演。

  何伟后来导演、编剧啥都干。

  吕晓禾比较专注演戏,他戏路也很广,演过《笑傲江湖》的任我行,还演过新《三国》里的董卓。

  就是陈建斌演曹操,于和伟“接着奏乐接着舞”那一版《三国》。

  他那个董卓好色俩字就在脸上。

  江弦瞅着吕晓禾这会尚且青涩的脸,忍不住唏嘘感叹,梁三喜同志将来也是“晚节不保”。

  回到京城,经过一轮定妆试戏,很快敲定这俩人成为剧中的剧中人。

  江弦和谢晋都很认可这两个演员。

  不管是吕晓禾还是何伟,俩人身上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特有“军人样”,都非常符合梁三喜以及靳开来的形象。

  这两个角色定下来,有人可要着急了。

  30岁的唐国强老早就给谢晋写了自荐信了,可是迟迟得不到回复。

  唐国强也很快明白了谢晋的意思。

  这左想右想,最后干脆找到北影厂,在《电影创作》编辑部,找上了江弦。

  江弦是完全没想到,唐国强居然会主动来找他。

  这会看着唐老师英俊潇洒的眉宇。

  像啊!

  非常像啊!

  指点他去当特型演员的那位,真是高人。

  “久仰久仰,非常喜欢你饰演的《小花》。”江弦和他握了握手。

  “江弦同志您客气了。”唐国强满脸堆笑。

  寒暄几句,《电影创作》的编辑还有文学部的年轻编辑,都跑过来看帅哥了。

  唐国强这会儿虽然被批判“奶油小生”,但大部分是老一辈,年轻一辈还是非常喜欢他的。

  江弦也不跟唐国强磨叽,让他有话直说。

  唐国强深吸一口气,字正腔圆道:

  “江弦同志,我非常的喜欢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尤其喜欢小说里赵蒙生这个角色。

  而今《花环》就要开拍了,我真挚的希望参与进赵蒙生的角色创作。”

第315章 小说未发先火

  平心而论,江弦对唐国强这位演员没太大反感。

  后世有人说他那事儿,肯定是谣传,真要干出来这种事情,还敢让他演特型?

  不过他和他前妻撕逼倒是真的。

  王扶林在几次访谈中是欲言又止,不过也说了个差不多,大概就是拍《三国》那会儿,他前妻家属数次到剧组闹事打砸,扬言要弄s唐国强,还找关系要求广电领导换了唐国强。

  江弦唯一想吐槽的是,唐老师你是真不挑代言。

  一会儿身穿龙袍吃泡面、嚼槟榔。

  一会又是羽扇纶巾的出现在飞仙打怪的网游里头。

  还有保健养护、不孕不育、蓝翔技校.

  甚至连女性内衣都有代言。

  唉。

  赚钱嘛,不磕碜。

  纵观唐老师的演艺生涯,他相对于别人还是非常顺利的。

  后世熟知的50后男演员里,像李雪健,陈道明,陈宝国,张国立,也包括濮存昕,这些人基本上都是90年代才被观众熟知,都属于大器晚成型的演员。

  而早年跟唐国强同时代的男星,郭凯敏,周里京,朱时茂到了90年代以后基本不演影视剧了。

  所以唐国强是一位有着完整演艺生涯的演员。

  他的演艺生涯几乎涵盖了中国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

  并且唐国强的青年阶段、中青阶段、中老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现象级的作品,每一部作品几乎都站在那个时代的风口浪尖之上。

  他的每一部代表作都能让你想起一个特定的年代,每一个经典角色都能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而且,没有配角,全都是主角!

  能做到这一点的,除他之外没有第二人。

  当下这个时期,对唐国强的批判大多来自内部,也就是电影评论界的几位“老专家”,说他是“奶油小生”。

  不要小看“奶油小生”这四个字的威力。

  在这个时期,这是相当危险的一个帽子。

  再加上唐国强进入八一厂之后,演的《小花》《孔雀公主》却都是北影厂的片子。

  八一厂的领导对他也有不满。

  所以单位并没有去保护唐国强,也没有为唐国强争取内部舆论。

  可以想象一下,这会儿唐国强的处境,相当于后世一位年轻的艺人去独自挑战权威和舆论。

  “你想演《花环》?”江弦十指拢在一块儿,“怎么不和谢导说呢?”

  唐国强叹一口气,“我给谢导写了信,可是没有收到回复,我想若是征得小说作者的同意,谢导那里会更好说话”

  “这怎么行呢?”

  江弦给唐国强递去支烟,“我既然把《花环》交给谢导,电影的事情就是由他全权负责,这个时候再插手,难免让谢导觉得我越俎代庖。”

  “这、这”

  唐国强夹着烟的手指迟迟都没有动,“江弦同志,对不起,是我欠考虑了。”

  “没关系。”江弦笑了笑。

  深谙套路的人都知道,帮人办事情不能太爽快。

  别人找帮忙时,你若不能帮,一定要痛痛快快地拒绝;你若能帮,要犹犹豫豫地同意。

  因为帮人办事的大忌就是一帆风顺。

  哪怕对自己来说是举手之劳、没有丝毫困难的事情,也不能痛痛快快的答应。

首节上一节300/6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