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408节

  “对,我会给你安排好住处。”杨文东道:“包括你的家庭、孩子,如果想去香港,都可以一起去,甚至可以跟我一起乘坐包机回去。

  等你去了那边,一切都会安排好的,我旗下的电影公司,在香港也已经拍摄了很多电影,也算是经验丰富了。”

  李晓龙道:“杨先生,我想自己设计剧本,行不行?”

  “没问题,不过只能第一部,第一部成绩好,那以后你说了算,不行的话,那就得团队协商。”杨文东接着说道:“至于报酬,第一部电影我给你一万美元,额外你的住处什么的,我都不算,之后怎么合作法,按照你的第一部成绩来算,如何?”

  李晓龙想了想,道:“杨先生,这样的条件我还是觉得很不错的,但毕竟涉及去香港发展,我需要与我的家人商量一下。”

  “这是当然。”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这一两周我应该会在洛杉矶,住在洲际酒店,你如果想通了,可以直接去找我,然后我带你回香港;

  如果时间来不及的话,那你想清楚了,可以联系我的助理,然后自己去香港就行了,香港那边我会提前给你安排好住处的。”

  对于与李晓龙能够给自己带来的收益,眼前这点投资根本算不了什么;

  而且他也并非看上李晓龙的电影票房或者外阜,而是其未来的知名度可以帮助打开其他非华人市场,一旦打开了,那其他华人电影就会涌入;

  等李晓龙在亚洲获得成绩后,他就会推动原先历史上不存在的事情:李晓龙与好莱坞的合作

  当然,前提是他不能猝死.这一点,等李晓龙确定加入后,再来想办法,前世也没人知道他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去世的出,如果自己能够阻止这一悲剧,那也算是一件好事了。

  与李晓龙协商一番后,众人便分开了,苏依依笑问:‘东哥,你是真的很看好这个李晓龙啊,值得你亲自来谈条件了。’

  要知道在香港,没有几千万的项目,杨文东基本上是不会出面的;

  杨文东笑道:“是啊,我非常看好他,他如果真的全球出名了,对于我们未来的荣耀、红牛进军全球市场,都有很大的帮助。”

  红牛就不用说了,本身就是功能性饮料,让李晓龙这种全球武打巨星代言再好不过了;

  荣耀虽然是电子产品,这种技术产业主要是依赖技术、售后等等,可有一个全球知名人的代言,也比没有好,这个世界上没几个民用品牌不需要打广告的;

  即使技术牛逼,但没有宣传,又有几个人知道呢?靠着用户口口传播,那等到你技术过时了,也没几个消费者.而科技行业,更是需要足够短的时间回本,然后继续研发新技术,形成循环

  苏依依则道:“那我以后的依然之家,也可以找他代言啊?”

  “也可以,不过得有足够的店铺才行,不然就是浪费人气了。”杨文东回道。

  苏依依道:“依然之家已经在新加坡有60家分店了,湾湾也有40多家,接下来还会在东南亚与日本逐渐开店,等几年后,这个数字肯定可以翻几倍的。”

  “那就没什么问题了。”杨文东笑说道:“只要你的零售店够多,以后,就可以跟长兴实业那样,进入产业链前端,这样成本最低后,竞争力是非常强的,说不定,一个连锁服装店,都能成为全球顶级公司。”

  零售并非只有超市,服装也算,前世的优衣库、ZARA也都是世界500强的公司。

  “嗯”苏依依点点头,随后问道:“那现在我们去哪?”

  杨文东道:“去洛杉矶的一个郊区,林尤在那边等我了,这也是我来美国的主要原因。”

  李晓龙虽然重要,但现在的他,不过就是一个二流好莱坞明星罢了,如果没有其他事情,杨文东也不会浪费几天时间来一趟美国来见他

  毕竟就是邵一夫都能让李晓龙去香港,他自然也行。

  洛杉矶南部郊区,杨文东的车队赶到后,一片空旷的场地上,林尤等十几人已经在这里等待;

  看到车子上的人下来后,林尤连忙上前,道:“杨生。”

  “尤,辛苦了。”杨文东笑了笑,随后看向附近的一大片空旷场所,问道:“这就是我们未来家电零售商场的第一家门店?”

  这十年来,长兴实业、屈臣氏乃至荣耀电子的产品,都在美国赚了不少钱,也有不少的美元在美国银行的账户上;

  这些钱他一直没有调回去,而是少量投资美国,比如肯德基、沃尔玛股份、或者这次准备购买的波音737飞机;

  但相比于多年的利润,还是不够看的,只是美国的地产虽然长期走强,但性价比不高,远比不上香港,所以他并不会花费太多资金在美国地产市场,少数自己以后可能住的物业也花不了几个钱;

  至于股市,他也只知道少数未来的潜力股股票,其他的不清楚情况,他也不会乱投资所以这方面的花费也不会很多。

  因此,他需要一个合适的项目来花掉这笔钱,出于未来先知以及现在公司产品战略层面的需求,杨文东便决定做电视的家电零售商场。

  说是家电零售,那是因为目前市面上常见电器就是家电,可他真正的目标,是几年后开始出现的计算机、游戏机、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电子表、计算器等等等等;随着电子产业的逐步发展成熟,这些产业会在未来十年内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林尤道:“是的,这块地一共35万尺,我准备在中间位置建商超,两边就是停车场,”

  “35万尺,什么价格?”杨文东问道。

  林尤笑道:“价格方面只需要1万美元,不过我们的规划政府也知道,所以也有在2年内完工,并且招聘100名员工的要求;

  这些地方虽然不算很偏僻,但也不是很好,之前都是给工厂做仓库或者建工厂用的,但现在这类工厂越来越少了,洛杉矶政府也没的选择。”

  美国在60年代,就已经开始逐步去工业化了,最开端的就是纺织业这种低端产业,人员密集型的产业是受不了美国的高工资的,同样大量美国人也不愿意干这种活;

  这些产业虽然低端,但规模很大,伯克希尔也是在这段时间没落才让巴菲特给逐步收购了;

  而这些产业大规模迁移出国、或者去了工资较低的美国中区,对于洛杉矶这样的城市来说,必然会导致郊区大面积土地价值暴跌;

  “那行,尽快将我们的第一家家电商超给建起来。”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建一个好一点的,当做未来我们的旗舰店,洛杉矶本身也是美国的超级城市,我们也需要一个大店铺来覆盖整个城市。”

  林尤问道:“那我们的家电商超叫什么?”

  “就叫百思买(bestbuy)吧。”杨文东也没想着再换名字了;

  前世,美国最大的电子家电产品连锁超市就叫百思买(bestbuy),可以说是家电产业的沃尔玛也不为过;

  未来十年开始,全球的电子产业会如同脱缰野马一般迅速发展,受限于一些核心科技的技术与ZZ因素,自己哪怕作为穿越者,也很难把握住;

  比如英特尔与微软这类企业,就算自己早期投资,后期可能也只能合法保留不到5%股份,因为美国会出台高科技企业保护法,限制海外财团的控股份额。

  也有一些产业自己是可以操作的,比如家电、游戏、硬件电脑等等,但这些除了游戏,其他方面也是要实打实的与国际巨头竞争的,自己能够吃下多少,也不好说;

  但电子产业却有一个早期很容易被忽视的利润点,那就是渠道.

  在60年代之前,电子产业几乎还没开始,家电产业规模虽然大,依赖传统渠道销售就足够了,但当电子产业快速发展的时候,这些渠道就不太够看了,加上电子产品越复杂,售后成本越高,传统的超市又不是专门搞电器的,不可能给你培养很多售后人员;

  因此,专业的电子产品超市就会诞生,一个超市内都是各种品牌的电器、电子产品,可供消费者进行全方位选择,同样因为销售的比较多,那就可以养足够的售后人员,从而维护市场。

  前世的百思买就是在这种市场需求下诞生,内地改开后也有国美、苏宁等等,逻辑是一样的。

  如今自己则是更早一步,在市场爆发之前就开始布局,等市场出现的时候,自己就可以坐收钓鱼台了。

  “百思买(bestbuy),这个名字不错,简单易懂。”林尤回道。

  杨文东又道:“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在美国寻找一个专业团队,负责未来的百思买,要有业内经验,与各个家电品牌都有关系才行;

  记住了,这个商超,跟沃尔玛家乐福不一样,反而类似百货商超,我们以后只做房东、售后、宣传之类的;具体每个品牌怎么经营,先由他们自己来决定。”

  虽然知道自己采购再统一销售利润率会更高,但这对于资金的需求太高了,不符合目前的需求;

  且即使是传统零售行业,也是先有百货商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超市产业发现利润更高,所以才逐步取代;

  或许未来家电、电子产品也会转型做超市,但肯定不是现在,没必要直接搞几个时代之后的商业模式;

  现如今最重要的反而是利用商超不需要多少管理、不耽误资金的模式,先把大量基础建筑给建起来,组建售后控制一定的市场,那以后想转型也很方便。

  林尤回道:“明白,我这边也已经在通过猎头寻人了,等找到合适的,我会让他们去香港找您,确定未来的团队。”

  “行,面试的时候额外关注好售后问题。”杨文东道:“这个是重中之重,可以先招聘然后培养起来,优先选华人,售后方面我还是相信自己人的。”

  林尤问道:“杨生,如果华人用的太多,恐怕会引起一些麻烦。”

  杨文东摇摇头道:“不会,售后多用华人,也不是全要,白人之中肯定也有表现好的;

  另外在销售这一块,也是可以用白人的,这方面控制好不会有什么问题。”

  PS:求月票

第532章 电子计算器与香港芯片初布局

  林尤听完后道:“好的,那其他种族的呢?”

  杨文东想了想说道:“看法律吧,没规定就不要,有规定就按最低份额,给最普通职位就行,总之我们要守法,但也要考虑我们的最佳利益。

  不过其他种族也并非都是混子,如果表现好,也可以适当提拔或者多招一点。”

  “好,我明白了。”林尤又问道:“只是现在我负责自然没问题,但以后是新团队负责的话,他们就未必会听我们的了。”

  杨文东笑道:“没事,新团队可能会是白人为主,但以后各个分店乃至于以后我们集团在美国的其他公司,人事部门必须是华人负责,财务也是一样;

  这两个部门不说全是华人,但至少主管要是,或者再差一点,华人肯定要有说得上话的力量,我会从香港调人过来,或者美国本土适当寻找美籍华人。”

  在海外投资,是香港资本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想扩大就必须在海外建工厂、售后或者销售点等等;

  出于本土化运营考虑,除了工厂,做海外生意的管理团队最好还是本地的,但最重要的人事与财权,还是由香港总部负责的,大的金额需要总部同意,外加海外分公司的人事财务团队,主要还是自己人。

  林尤点头道:“只是美籍华人,也未必能够绝对相信吧?”

  “你以为香港派来的就能绝对相信?”杨文东反问道:“重要的不是他们从哪来,而是让这些公司华人与白人形成一定的利益冲突,这样才最有利于我们掌控;

  只要海外公司内部不是一体的,那就足够了,哪怕一方能力差一点都行。”

  这个世界上最不能相信的就是忠诚,比如明末党争,谁对谁错谁好谁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对抗才行,朝堂要是团结在一起,那皇帝肯定睡不着觉了。

  “了,杨生。”林尤听完后也没再多问;

  老板在海外公司的控制上的确有一手,甚至包括香港公司在内,人事权与财务权都是掌握在总部手中,职业经理人只有运营权,大事情也没有决策权;

  就是他这位美国负责人也是一样,看起来天高皇帝远,可财务方面自己没有任何权利,得需要老板授权才行。

  杨文东又道:“细节方面,等专业团队来了再说,你这边就先安排人将基建给建起来,面积大一点、豪华一点。”

  “是,杨生。”林尤答应说道。

  回去的路上,苏依依问道:“东哥,做连锁店,不应该是先有团队再建吗?”

  “我也想啊。”杨文东解释道:“但没有基地,想挖一个强一点的团队有点困难,虽说长兴集团在亚洲有点名气,但在欧美就不太行了,顶多也就华人可能知道一点。”

  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信息传播是很困难的,甚至就算有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前世内地的网民,又有几个知道欧洲的大企业?除了BBA大众这些民用品。

  而没有网络,主动查询也会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所以早年长兴集团在海外也是以招聘华人为主,涉及到研发的工程师,也得有了像样的研究机构,才可能招到。

  “也是啊。”苏依依点点头。

  杨文东又道:“这个以后会不是多大问题了,我旗下的公司产品,准备大规模进军美国了,在宣传上也会逐渐投入,再过几年,美国不少人也都会知道我们公司了。”

  未来的电子产品、红牛以及长兴实业的一些产品,都会大规模进军美国,甚至于百思买这种渠道,他也会投入大资金进行扩张;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香港资本真正的走出去。

  苏依依笑道:“那就好,等你成功了,我的依然之家说不定也能进入美国。”

  “也是可以的,只要我们统合供应链,将成本降到最低,美国这边采用加盟模式,肯定也是能发展起来的。”杨文东点点头说道:“不过这样也只是说是中低端,高端的不行,高端需要品牌加持外加顶级的服装设计。”

  工业竞争的核心,就是性价比,这一点是最重要的,特别是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谁价格低质量不差,那就是赢者通吃;

  不过高端的或者技术含量非常高的,对性价比方面的需求就不是很高了。

  苏依依道:“我也不需要走高端化,能做好现在的模式就不错了。”

  “对,普通模式的市场才是最大的,这也是我们需要的。”杨文东说道:“高端路线,除非是新产业,且本身有技术才可能成功;

  要么就是所在的国家是经济强国、历史底蕴强,才有可能。”

  前世的欧洲奢侈品,一个包卖几万,就没啥技术,但很多人愿意买,就是因为历史底蕴造就的,在这方面,就是美国都很难追赶;

  或者类似苹果这样,靠着技术与新产业崛起,也有机会;

  当然,内地改开后的新市场也有这个可能性。

  “嗯。”苏依依点点头。

  第二天,杨文东又带着苏依依赶到了斯坦福大学附近的一间小型仓库写字楼内,见到了两位熟人。

  “摩尔先生、诺伊斯先生,你们好。”杨文东介绍说道:“这位是我的妻子。”

  “杨先生,你好,你的妻子真漂亮。”摩尔夸奖笑道。

首节上一节408/4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