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风觉得是斯丹康,没办法,怨念太深,他的同桌则有不同的见解,他用的是很廉价的发蜡,说是闻到了酸橘子的味道。
这家伙似乎很不喜欢这个老师,对其有些看法。
其他同学则不这么认为,孙意映老师是大学里的“明星”老师之一。
他总是穿着中式的大褂,有深色,也有浅色的,每次看到都是这样,似乎他的衣柜里只有种样式的衣服,但却给人一种儒雅的感觉,让人不由得对他产生信任感。
他总是用流利的日语讲解着讲义上的内容,配合着生动的表情和动作,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最日常的事情在他嘴里讲出来也无不带着传奇色彩。
他的发音跟刘松风一样,非常标准的京都口音,没有在日本待过的人是不可能有这种发音的,他应该有留学的经历。
在课堂外,他也是一位非常亲切的老师,关心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耐心地解答他们的问题,给予他们帮助和鼓励。
特别喜欢下课了跟同学们拉家常,但仅限于真正的大学生,似乎他们这些过来培训的人是不堪造就的,没有潜力的。
刘松风也不喜欢他,觉得他有些阴。
另外一个“明星”老师邹朝闻则是与之截然不同,同学们都亲切地叫他“老邹”。
老邹一点也不老,比孙意映还要年轻几岁。
说他老,是因为他是讲国学的,总是那一套之乎者也,平时上课引经据典,博学是一定的,但他的课却一点儿也不生动,也不讲些他的经历、小事故来活跃课堂,板着脸一下课就夹着书本走了,不与人交流。
他像一个老古板,却又穿着海派的西装,打理得整整齐齐,头发却是像大头兵一样的寸头,上面什么也没有,直挺挺地立着,像一排排的刺刀,充满了生人勿近的感觉。
很矛盾的一个人。
没有学生喜欢他,但却喜欢谈论他,他的眼睛里全是故事,是一个另类的“明星”。
真是太有趣了,刘松风竟然还在学校里看到了穿着神职人员服装的老师,这学校居然还在教神学。
上帝没能拯救西方国家迷途的羔羊,居然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又能拯救谁呢?
第13章 假做真来真亦假
“阿宝,你这一天天订这么多报纸看得完吗?”
刘母已经习惯了一大早从门口取回刘松风订的报刊,再顺便数落他几句,刘母这是心疼钱了。
好家伙,厚厚一摞,起码也有四五种,里面刘松风真正需要的只有《申报》,其他也只是掩护。
余幸民唤醒他的方式只有这个,当看到报纸上的特定消息时就意味着“冬眠”结束,如果刘松风有紧急情况想联系他也只能用死信箱。
“姆妈,要关心时政,报纸上也能学到很多东西。”刘松风也只能随便找个借口。
“时政,时政。”刘母眼睛一撇,眉毛竖了起来,掩饰起来的忧愁再也挡不住了,“你父亲就是关心时政,到现在也没有回来。”
刘松风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他的父亲已经死了是事实,但刘母却坚信他只是有事耽搁了,肯定会回来的。
刘母说的不容置疑,斩钉截铁,她是靠着这股气在活着。
如果这股子气泄了,刘松风不敢想象。
他也曾劝过刘母搬家到西南去,上海马上就不太平了,她一口回绝了。
这里离老家最近,搬远了振铎就找不到了。
从此以后刘松风再也没劝过,也没有动过搬家的念头了。
出门碰到李婶在浇水,用的水还是昨夜不知道干了什么的隔夜水,她面色暗淡,穿了一个新的花纹鲜艳的中国大褂,鬓角直插进高耸起的立式衣领里。她眉宇间的皱纹淡了些,看到刘松风高兴地打招呼。
“松风,上班啦!”
“是啊!”刘松风回道。
据说大牛给她买了这件衣服,这是她从未穿过的衣服,估计以后也不会再穿其他衣服了。
上班的时候刘松风正在用恩得伍德牌打字机打印出货清单,一个像矢车菊般蓬松卷发的女人走了过来,淡黄色格子的旗袍,旁边有条细缝一直到腰,所有到了上海的女人都会爱上旗袍,她也不例外。
搭配上她那蓝色的眼睛,深邃得像个黑洞,所有男性职员的眼珠子都被吸走了。
当然,也只能看看,她是老板的秘书艾玛。
“刘,老板的吩咐。”艾玛停在了刘松风的面前,甩出一页纸。
刘松风没去看纸张,反而有些诧异问道:“为什么不是香奈儿5号?”
艾玛白了他一眼,似乎在怪他鼻子太灵光了。
“莲花河岸不适合你,那些是小姑娘用的,你还是适合玫瑰。”刘松风不依不饶。
“随便你说,老板要的急,翻译好下班前交给我。”艾玛带着一股香风走了。
刘松风这才看了看,是用汉字写的一篇商品的介绍,说白了就是一张产品说明书,需要翻译成英文。
刘松风觉得奇怪,以往这些都是三楼的英国员工的事,今天怎么跑到他这儿来了?
临到下班时刘松风才翻译完,还用打字机重新打印出来一份。
......
又是新一 的天,情报系统刷新了。
刘松风犯起嘀咕,除了其它不重要的信息,有两条真的惊讶到他了。
【你今天去过美味坊,获得相关情报侯小四在心里骂你假洋鬼子,有这么多闲钱买糕点,肯定帮着洋人欺负中国人赚的,在苏区,很多同志一年也吃不上一回,这世道太不公平了。】
【你今天去过公司,获得相关情报你的老板威廉对你产生了其他想法。】
美味坊,就是刘松风经常去的法租界那家糕点铺子,没想到刷出来这条情报。
刘松风在脑海里回想起今天帮他称糕点的伙计,一个矮个子,二十岁出头,弱不禁风的样子。
毫不起眼的人,毫不起眼的铺子,在法租界一抓一大把。
难道他是红党?他的老板也是?那里是红党的地下联络站?
刘松风觉得需要确认一下,这情报系统也不太给力,不是他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完全是随机、任性、毫无规律的。
至于有威廉?
刘松风心里没来由的一阵恶寒,让他想起了上辈子的一个电影,I wish I knew how to quit you,很深情的表白。
威廉那个浓眉大眼的家伙想干嘛?
刘松风忽然产生了一股换工作的冲动。
另一边,美味坊打烊了,侯小四正努力举起排门板塞进木架子的缝隙里,这种老式的封门板很沉重,需要对整齐才能合拢上。上完最后一张后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额头也在冒汗了。
“小侯,过来一下。”
“马上就来。”侯小四听出是掌柜的声音,连忙应了一声。
掌柜坐在一张酸枝木制成的矮桌前,拍了拍面前的还没来得及上漆的板凳,“小侯,坐。”
侯小四心里有些忐忑地坐下了。
“今天我们不开会,只说点心里话。”掌柜一开口就让侯小四放松下来了。
“你觉得来我们铺子上的都是什么人?”
“中国人,也有外国人,但大多数都是中国人。”侯小四毫不迟疑地回答。
“是啊,都是中国人,即便这里是租界,但也是中国人最多,如果所有中国人都能够团结起来......”掌柜语气有些自嘲的感觉,“终有一天,我们可以自由地在这片土地上呼吸,我们在这儿的工作是有价值的。”
“掌柜的,我们很久没有行动了,是不是忘了我们了。”侯小四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不会的。”掌柜很肯定说道,“但首要的前提是我们能够很好的隐藏起来,你最近的态度就很不对。”
“态度?”侯小四不明白。
“抛开其他的不说,打开门做生意,进来都是客,你不应该板起一张脸,你心里在骂他们吧。”
“掌柜的,你怎么知......”侯小四的小秘密被发现了,有些手足无措。
“我怎么知道的,再这样下去我们店黄了我们两个就可以灰溜溜回去了。”掌柜加重语气调侃起来。
“我有些看不惯。”侯小四解释起来。
“看不惯也要看,保持笑脸,即便是你的杀父仇人站在你面前也要扯开了嘴笑,记住一句话,假做真来真亦假, 真作假来假亦真。”
第14章 华懋饭店
威廉是一位富有冒险精神的英国商人。
他的办公室布置得格外精致。房间的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油画,其中一幅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街头,让人仿佛能闻到那个时代的气息,角落摆放着一个巨大的木质书柜,里面摆满了各种中英文书籍。
他的办公桌位于房间的正中央,上面摆放着一台新式的电话机和一摞文件。还有一个精致的相框,里面是他的家人的照片,上面的一家三口笑得很开心。
“刘,你看看。”威廉扶了扶金色的长柄眼镜,将纸递给了刘松风。
刘松风站在他的办公桌前还在想着昨晚的情报,有些心不在焉。从他的视角看过去只能看到威廉那高耸的大礼帽,完全将他的脸遮住了。
只有等他抬头的时候才能看见他那白净的皮肤,脸上打理得很清爽,不像其他英国人留有一个翘胡子。
这是昨天刘松风翻译的说明书,上面用红笔勾勒着,有涂改的痕迹。
“这样是不是更准确一些。”威廉饶有兴趣盯着刘松风。
他是一个中国通,不看肤色样貌的话完全可以当他是一个中国人,上海话也是随便说的。
刘松风看见了全是他故意留的“漏洞”,每一处都被威廉找了出来,修正过来,他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
“完美。”刘松风赞扬道。
“听说你最近在学日语?”冷不丁威廉来了一句。
刘松风发誓,他学日语的事情只有刘母知道,他从来没有告诉过其他人,威廉是如何知道的?
真是什么人都不能小视,这些狡猾的商人的嗅觉也非常灵敏。
“是的,先生。”
“学到哪种程度了,能进行交流吗?”
“简单的可以。”刘松风谦虚道。
威廉将思索了片刻,将眼镜摘下来放在盒子里才说道:“有一场很有趣的晚会,除了艾玛,我希望有一个会日语的人陪我去,不知道你是否愿意接受这场邀请。”
刘松风露出的笑声:“嘿嘿,可以去,但是......得加钱。”
威廉也被他的举动搞来愣住了,反应过来开怀一笑,“刘,我喜欢你,你是个幽默的中国人,不像其他人。”
“你也是一个幽默的英国人,不像其他人。”
威廉从抽屉里拿出一沓钱摆在桌上,“刘,晚会需要一件合适的衣服,你应该拥有一件。”
刘松风非常自然地揣进了兜里,没有一点不好意思的感觉。
“从今天起,你的月薪涨到100。”威廉又说道。
“英镑?”
“我说的是银元。”威廉被他的狮子大开口吓坏了。
......
晚会的地方在华懋饭店,它就在十里南京东路的起点,一幢有着直插云霄的绿色金字塔状屋顶的建筑,享有远东第一楼的称号,是外滩地标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