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小子:从拜师三藏方丈开始 第147节

  回到少林,大家又过上了以前的日子。

  早课、修行、诵经……

  上次三藏方丈曾经说过,要加强小龙、小虎、小兰三人在元神之上的修炼。

  为此,三藏方丈回来之后,特意在藏经阁选了几门心经给三人。

  至于林宣吗?

  在三藏方丈与恭谨来看,他几乎没什么短板。

  只要按部就班的修行下去,迟早可以悟出完整的元神之相。

  值得一提的是,有了天眼通后,林宣的箭法大涨。

  他苦练了一个多月,射艺已经超过了寺里最厉害的兆真长老!

  ……

  这日傍晚,少林后山,一林中。

  呼!

  轰!

  啪!

  忽有不断乱撞挥打之声,此起彼伏的响起。

  若有人在此。

  可以看到一个少年,手执袈裟不断旋扯缠抖。

  那袈裟好似铁床又如棉布,刚柔之中,迸发出的力道,激荡在野。

  且一招一式,行云流水,让人见了赏心悦目。

  某一刻。

  林宣手中袈裟暴颤,他用力一挫,袈裟飞速翻转,状如匹练,旋即如灵蛇一样缠卸拢卷过去!

  顷刻间,发出霹雳之音,衣袂滚荡之际,劲发万钧!

  看到这一幕,林宣心中一喜。

  自知他把《袈裟伏魔功》第三招给练成了!

  看着场上这风卷残云的模样,他不由得忖道:

  “第三式一袖乾坤、叶如菩提,终于是练得出来了,以我这力道,不知能不能卸掉龙川长老手中的双手剑?”

  “估计难,他毕竟双手持剑……”

  练成了第三式。

  林宣静下心来之后,又温习了第一式与第二式。

  在其看来,自己这《袈裟伏魔功》不出一载,就可练至大成!

  这可远超三藏方丈与恭谨师伯所想!

  修炼结束后,林宣就下山吃晚饭了。

  话说,这日夜更替,不知不觉间,到了仲夏之节。

  暑气渐热,来往的僧人身上汗啧可不少。

  “嘿,师兄!”

  “入夏了,师傅说,明日带我们出去游历!”

  伙房里,林宣碰巧遇到了前来打饭的小龙、小虎。

  此刻,他二人对自己挤眉弄眼,道。

  “哦,外出游历?”

  林宣脸色微变。

  这还真是难得!

  他来少林一年多了,三藏方丈还从未带他们外出游历过。

  “咱们去哪儿?”

  想到这里,林宣忍不住问道。

  这一篇,大家看出来,就是雪域神妖!

  (本章完)

第111章 六月飞雪 雪域神妖!【求订阅】

  “师傅没说。”

  唐小龙悻悻摇头。

  闻言,林宣脸色一黑,问了等于没问。

  “你们元神之力修行的如何了?”

  “勉强可以在十息之内,唤出元神之相,但用来作战的话,同样的维持不了十息。”

  说起这,二人对视了一眼,唉声叹气道。

  林宣宽慰道:

  “十息也不少了,生死对战的胜败,往往就在那几息当中。”

  唐小龙、陈小虎二人元神之相的威力,林宣是见过的。

  按照他的推断,其实力恐怕不低于炼神境强者的一击!

  这种杀手锏,绝对够二人保命了。

  至于小兰的元神之相,肯定比二人强。

  尤其是在江河湖泽之中对战,威力倍增!

  聊了几句,林宣吃罢晚饭,就先去藏经阁了。

  小龙、小虎则不一样,还要去修炼。

  ……

  翌日一早。

  雄鸡唱白,云开日出。

  天一放亮,林宣四人上完早课吃罢饭,就回屋收拾了。

  不多时,大家各自背上包袱,兴冲冲走出了寺里。

  山门前。

  三藏方丈正和恭谨师伯、龙川长老等人交待事宜。

  很快,望到孩子们出来了,他笑了笑,对恭谨道:

  “行了,不说了,有师兄坐镇少林寺,师弟放心。”

  说完,他就带着林宣四人,朝山下赶去。

  ……

  这次出门,三藏方丈没有选择驾车。

  而是徙步而行。

  毕竟,大家的方向是河南府灵宝。

  此去灵宝,距离不算远。

  也就两百多公里。

  徙步而行,走慢点的话,三五日就能到。

  三藏方丈带林宣四人赶去灵宝,并没有选择从官道走,而是选择山间的羊肠小道。

  如此一来,大家可吃了不少苦头。

  要知道,眼下是夏令时节,暑气正热。

  林中蚊虫可多着,蛇蚁也很常见。

  小虎、小兰,包括林宣本就是乡下人,倒觉得没什么。

  但小龙可就不行。

  他以往出行,哪里走过这样的环境,不一会就被周遭蚊虫折磨的不行。

  “真的受够了,这蚊子怎么总是叮着我咬?”

  小龙一边驱赶身上的蚊子,一边跟大家抱怨道。

  “可能小龙少爷不喜欢大自然,大自然也不喜欢小龙。”

  小虎在旁忍不住打趣笑道。

  三藏方丈看了眼小龙,言道:

  “苦修也是佛门中修行的一种,虽为外道,但仍有可取之处。”

  “小龙,静下心来,学着控制体内真,来驱赶蚊子,而不是望到蚊子飞来,就心生厌心。”

  说起苦修。

  林宣倒有几分见解。

  他曾在藏经阁当中,看过少林一位高僧的手札。

  后者认为苦行分为“外道”和“正道”。

  正道即所谓的“苦行”,是针对世俗欲乐而言,不过是佛门中人律身摄心的持戒用功修行,是回光返照、了脱生死的必然,是中道之法,离此绝非佛法。

  但常人理解苦修,往往被被贴上外道和异类的标签。

  其还是出自佛堂。

  据说于佛陀出家后,于雪山的六年苦行。

  佛于悟道前苦行六年,后舍弃外道之苦,于尼连禅河沐浴,接受牧羊女的乳糜供养,端坐于菩提树下成佛。

  此六年中的苦行,被称为外道苦行。

  故后世有佛门弟子一提“苦行”,常说苦行为无益之苦,佛当年便已舍弃,将其统归为外道。

  殊不知在佛经中,“苦行”一词,有时是指极端的“外道苦行”,有时又是指修习佛法的“正道苦行”,二者截然不同。

  外道苦行,是指以我执“贪求世福天乐”而行的种种无益极端之苦,如裸形无衣、受持牛戒狗戒、事火、卧刺等等,此非佛法。

  经云:“此苦行为下贱业,至苦至困,凡人所行,非是圣道。”

首节上一节147/1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