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前妻,这次别想截胡! 第263节

  对方的源头材料和他们一样坏损率过高。

  就是王占国帮他们想出了运输途中的保存方式。

  这种保存方式虽然有一些成本,但是远比破损率要低得多。

  在这种情况之下,大家当然都非常高兴。

  他们是上门特意感激的,结果一听说才知道,原来这种运输方式不是王占国想出来的。

  人家就是农村的一个普通的社员想出来的。

  尤其是听说人家这里建了蘑菇大棚种植基地。

  这年月这个名字那可是响当当的高大上。

  既然听说要来这里收蘑菇,他们就跟着一块儿来了。

  等到见到这里那现代化的大棚管理以及出厂的所有产品。

  两位厂长都来了兴趣,要知道他们还没有见过这么先进又有蓬勃朝气的蘑菇种植基地。

  他们平常见到的都是一个生产队里偶尔有那么两户。

  蘑菇种植户和他们签订合同 。

  虽然也是以集体的名义,但是会种植的只有那么一个或者两个人。

  规模小不说,而且看起他们每一次为了收这些材料都得跑好多地方。

  光是花在运输上面的成本就让人头疼,更何况运回来之后这些东西可能还有很高的损坏率。

  看到这蘑菇种植大棚能不激动吗?

  这玩意儿大棚要是给他们供货的话,一次能拉好几万斤,这简直方便又省事儿。

  尤其是见到接待他们的江春生和江阳,尤其是江阳明明就是个农村小伙子,可是人家的谈吐比城里人还城里人。

  没看到县里的领导对这个江阳都是非常热情。

  他们这一次出蘑菇,那是围观的人太多了。

  不光是他们村儿的,周围十里八村儿,但凡是知道消息的都赶来了,主要是没见过,也没听说过。

  他们周围方圆60里之内的生产队的队长全都赶到了,主要是听说以前那个最穷的桃花村居然现在自己弄起了蘑菇大棚。

  同样都是穷困的村子,凭啥桃花村就这么有本事,他们倒要看看桃花村的蘑菇大棚有啥不一样。

  等到看到那一些整齐皈归一的蘑菇大棚,在看到村里的壮劳力把那些框子小心翼翼的装车。

  所有人都沸腾了,要知道只有蘑菇大棚出产的蘑菇可不是一个小数字,6万斤。

  一毛钱一斤,就是6000块钱。

  三个月6000块钱,光是听一听都让人眼红的,恨不得扑上来。

  把所有的货物装车运走,结算了钱之后,领导们都送的差不多了。

  可是这会儿他们的办公室里现在还堆满了人。

  江阳正陪着省里的两家蘑菇厂的厂长在这里说话。

  而其他生产队的队长则是把江春生直接拉到了外面。

  “春生,咱们可都是老熟人,咱们两个村子挨着,那是邻居。

  这些年哪怕就是吃水,咱们两个村子也算是兄弟村。

  浇地的时候,那水我们可没有为难过,你们也从来没堵过水源。

  你们村发达了,总不能不管我们村儿吧。

  咱不管兄弟可就不讲义气了。”

  “春生,你姥姥家可就在我们村儿,我们生产队那跟你才是真正的亲戚。

  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你看家家户户穷的就差穿一条裤子能帮把手,肯定得帮把手,是不是?”

  “春生,咱虽然离得远,可是江队长咱是一家人。

  咱农民兄弟不都是一家人吗?总不能让那些城里人看咱的笑话,是不是?”

  一群人七嘴八舌扯着江春生,江春生脑子嗡嗡的响。

  “你们到底想干啥?你们想干啥?”

  “我们能想干啥呀?

  既然是做蘑菇大棚,你们能做我们也能做,拉我们一把。”

  这是众人的心声,显然都想搞蘑菇大棚种植,谁不眼红这块肉?

  “同志们,这蘑菇大棚我们也刚开始做,现在还不属于成熟时期。

  万一给你们做出现了问题咋办?那蘑菇收不了。坏在地里那咋办?”

  江春生其实也有私心,凭啥把他们的技术给别人呀?

  别的村子要是做了,那不就抢了他们的生意。

  咬死了也不能答应。

  众人一听这话就急了,

  “春生,你可不能这样,你们村能种成我们村咋种不成啊?

  我们村也能种成,只要你们愿意教,肯定能成。我相信你们。”

  “对呀,春生要是种不成,那就是你们心不诚。”

  “春生,你就给句话教不教吧?”

  还别说,这年头的人们那叫一个横逼着人家把自己技术交出来。

  “咱啥也甭说,这事儿可真不行,你们该干啥干啥,回去吧。”

  周围的村民一看,这些人居然是来抢自家饭碗的,也急了,急忙上去拉拉扯扯,硬把江春生给护了出来。

  “你们该干啥干啥,哪有你们这样的,跑到别人家来抢饭吃了。”

  “有本事你们也到城里去学种蘑菇技术,凭啥抢我们村儿的?”

  一群村民把这些生产队长都撵走了。

  而屋子里面江阳和两位厂长已经笑着达成了协议。

  两位厂长的需求量比较大,一个厂子大概一个月需要八十万斤蘑菇,另外一个厂子一个月需要120万斤蘑菇。

  加起来就是两百万斤,这个数字相当庞大。

第320章 猝不及防

  江阳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蓝图成型。

  这会儿已经七六年,再有两年就有村子开始偷偷的搞包产到户。

  包产到户,到时候开始正式实行。

  然后再过两年基本上个体户,私人经营可以放开,改革的春风吹拂大地。

  其实时间不等人,而现在他们做的蘑菇种植基地完全可以扩大,带领周围的村子人致富。

  而且都是集体对集体,不存在个人私人经营。

  自己只不过是借用了集体的名誉,其实搞得还算是带头致富。

  他当时跟对方的厂长谈完的时候,其实他也吃惊。

  没想到对方的需求量会这么大。

  他们这小小的村子,哪怕再建蘑菇种植基地恐怕能产10万斤蘑菇,那已经是顶天。

  最重要的是村子里也没有那么多闲地,这10万斤的蘑菇就已经是占了不少的地。

  而且要有投入,花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可是这种情况的话很招人眼。

  这200万的蘑菇他已经跟蘑菇厂的厂长商量过了,这事儿呢他得考虑一下,考虑一个方案出来。

  估计最近几天会给他们一个方案报告。

  当然江阳其实心里有了一个宏伟的蓝图,但这事情不能和外人说。

  送走了两名厂长,就是给全村人分钱。

  其实全村的村民现在都在门外面儿溜达呢,别看装的闲来无事,可是那眼神不住的往院子里瞟。

  谁都知道他们村儿今天那可是刚刚卖了蘑菇。

  江阳走到江春生办公室,

  “队长,你喇叭喊一声儿,咱赶紧开大会给大家分钱吧。

  别说以后。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咱今天先让大家伙儿相当于是提前过个年。”

  这算是他们村儿打的翻身第一仗,当然得让大家都开心开心。

  其实江阳自己也开心。

  这个可比他在食堂里当上厨子更让人觉得激动,当厨子只是实现了个人价值。

  现在实现的是全村的集体价值。

  这种成就感比当一个厨子更让人爽。

  而且今天县里领导来了,而且还拍了那么多照片,啥也甭说。

  就能知道自己给集体建立蘑菇种植基地的事情肯定很快上头条,这种事情宣扬出去,他就不信机械厂不急。

  这种事情县里一旦大肆表扬,这种东西进了省里不信没人管。

  冯家的手伸的再长,也不至于为了一个小厨子伤筋动骨。

  小厨子也会让人断手的。

  再说他现在对于回机械厂当厨子也没那个心思。

  他想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如他所说,今天来现场的除了县里领导,当然有各大报社的记者。

  这些记者对于一个村子里的集体经济搞得这么有规模,而且这么现代化。

  当然是充满了惊奇,这年月谁见过这种种植基地呀!

  尤其是人家实现的是集体致富。

  全村人一块儿发家,又不是搞个人主义。

  这个是值得宣传,值得表扬,尤其是值得树立成一个榜样。

首节上一节263/6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