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床板太硬,颜旭一夜没睡好,不过年轻就是有本钱,冷水洗了把脸就精神多了。
先去厕所卸了库存,然后到厨房吃了五个包子,喝了一碗小米粥,完成以旧换新的颜旭拍了拍肚子,夹著比昨天更厚些的包就去蒋师傅所在的厂房,没想到这么早就到了不少人,作为厂长的他表示很欣慰。
霍家父子正在努力学习使用厂里的机械,毕竟打造精品差一点就是天差地别,所以短时间内别想出成绩,这不是努不努力的问题,而是需要身体去适应,需要时间积累经验,所以这个月能出几件样品就不错了。
蒋师傅正在跟两个看起来面生的两个中年人说著什么,说的两人满脸苦笑,还不得不老实听著。
“这两位就是蒋师傅的高徒吧。”颜旭笑著走过去说道。
“饭都快吃不上了,还高徒。”蒋师傅毫不留情面的说道,显然刚刚说的就是这事。
“还不叫厂长,都傻愣著干什么。”说归说,蒋师傅还是向著两个徒弟的,否者那会提醒他们叫厂长,这一叫,工作的事就八九不离十了。
不是说这两个徒弟是真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跟以前工资待遇差不多的工作,更养不活一家人,所以一听赶忙低头叫厂长。
“既然是蒋师傅的徒弟,那就留下吧,工资待遇按你们以前的标准来,干得好还有额外的奖金。”颜旭现在缺的不是这点工钱,而且他知道想要让人卖力干活,钱必须给到位。
八百的工资让人干八千的活,怎么可能给你干好,没当场掀桌子就是好牛马了。
相反,八千的活你给一万,这活干的想挑出毛病都难。
颜旭不善言辞,这两位也不怎么会说话,没说两句就被看不下去的蒋师傅打发到一边了,然后跟颜旭商量新订单的事。
说是订单,其实就是颜旭自己需要的,因此他更清楚需要什么。
这一次颜旭一口气订购了五百枚枪头,二百打刀,一百竹弓。
这么多兵器,放在古代足以抄家灭族,但是在五金厂,只是利用空余时间去做,也能在月底之前完成,因为里面也就竹弓麻烦些。
竹弓不是弄弯加根弦就行的,里面讲究多了,光是维持弹性跟平衡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另外还要用到鱼胶等材料,成本并没有想像的那么低,所以霍正恩提议做成弩。
弩实际上比弓更简单,更稳定,更适合新手使用,材料成本也低,所以颜旭没再坚持,毕竟对方才是专业的,所以就按照霍正恩的提议来。
不过蒋师傅说厂里没有那么多废铁条跟钢筋了,边角料什么的倒是有,可除非重新锻造,否则根本没法用。
“拿厂里的边角料去跟废品收购站的人换,拿两包烟,实在不行一斤添个一两分。”颜旭出了个主意,蒋师傅点了点头,其实他也有这想法,问题是一换一对方肯定不愿意,谁也不想白忙活,可要添钱必须厂长点头,所以现在就没问题了。
商量好后,颜旭开车就去了超市,仔细盘算一下,写了张单子,让人把东西准备好放在车上。
正想走,肚子咕噜一声又饿了,一看表,得,这都快中午了。
“到底是年轻,消化就是好。”颜旭琢磨著昨晚消耗的气血不是几个包子能补回来的,就扭头去了附近的羊汤馆,正好老板煮的羊出锅,看到那热腾腾的羊头,他不知怎么想起,浇给~,这带有魔性的两个字。
“老板上个整羊头,别掰,我自己来,另外,香椒盐,烫烫的茶籽油,醋,都给配齐了,再拿一颗紫苹果过来开开胃。”颜旭越说嘴越馋,老板却越听越傻,吃羊头的见过,整个啃的也有,但是这烫烫菜籽油跟紫苹果是干嘛的?先油炸一遍,再用苹果摆个盘?
到底没配齐颜旭想要的,不过也不差,孜然粉,辣椒粉,蒜末,用滚烫的热油一浇,喷香,配点醋去腥解腻,再来口紫苹果开胃,愣是没吃够,就是嘴里这味有点厉害,也没敢上哪去,还是回庄上。
颜旭一走,就有人招呼老板。
“老板羊头也给我整一个,紫苹果也要,看的我嘴馋。”
“老板,这桌也上一个,紫苹果切开。”
“老板。”
“哎哎,对不住各位,今天羊头就煮了几个,等明天多煮几个,爱吃您就来,保证有热腾腾的羊头。”老板也没想到颜旭的吃法竟然帮他吸引这么多客人,一边说著对不起,一边琢磨著对方说的香椒盐到底如何搭配。
没配齐就这么吸引人,真配齐了,他还不得再开家分店。
不提羊肉馆老板的雄心壮志,颜旭回到庄上,没等喘口气就往养猪场走,因为他带来的农夫跟足轻可都在里面待著那,万一被人发现全是东瀛人,那可就热闹了,他浑身是嘴都说不清。
好在四十个农夫十个足轻已经换上颜旭买来的工地迷彩,戴著藤条安全帽,脖子上挂条毛巾,不抬头不说话还真看不出是一帮古代东瀛人,加上大门紧闭,一直没人过来,这让他放心不少。
第35章 养猪场穿越基地
颜旭不在的这段时间,足轻跟农夫已经将养猪场打扫的干干净净,眼下正在修补年久失修的地方,手艺还凑合,至少看起来有模有样的。
颜旭突然想起来,他好像到现在还没使用过系统制造建筑的功能。
不是他忘了,而是这功能有些鸡肋。
瞬间建造需要消耗黄金,他到底有多奢侈才会选择这一功能。
普通建造需要动用人力修建,而农民只能建造低级建筑,只有平民才能建造更好些的建筑,高级建筑更是需要的专业工匠。
但是在东瀛颜旭根本没这需要,农民会自己建造居住的草屋,足轻一直住帐篷,他更是凑合住在山田家的老宅。
这主要是因为颜旭自己都不确定会不会一直留在那里,那会花费时间跟精力去修建建筑。
现在的话,也许该让他们发挥一下作用了。
颜旭不是想在这里修建东瀛风格的建筑,而是打算让他们去修路。
养猪场虽然只有穿过苟家庄的这条路,却有两个门,因为当初颜父考虑到拉猪拉饲料的车整天穿过庄上不好闻,怕庄上的人有意见,再暗中给你使坏,所以还建了一个后门,打算再修一条小路专门走拉猪运饲料的车。
颜旭要求不高,简单修一条不下雨能通车的土路就行,也好解释莫名出现在养猪场里的东西,毕竟什么都走庄上的路不好隐瞒,庄上的那些大爷大妈可不是好糊弄的。
做好计划后,颜旭看了看眼前偌大的养猪场,他现在有了养猪的人手,有了饲料厂的廉价饲料,再买些小猪仔就能重开养猪场了。
虽然这个月份养猪有点晚了,但是颜旭不在乎。
他有饲料厂提供廉价的饲料,还有免费的人手跟现成的养猪场,稍微提高点饲养成本不算什么。
唯一的问题是,他快没钱了,若是全花了买猪仔,但凡有点突发情况,他一毛钱都掏不出来。
没办法,前段时间颜旭可没少花钱,尤其是买下饲料厂后又储备了一批粗粮,这些用掉了他大量现金,偏偏月底穿越还要带走一批物资,这让他压力很大。
东西又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就算从自家产业里拿也得花钱平帐,否者上行下效还不得乱,顶多算个成本价,所以他没钱很正常。
五金厂跟超市帐上有钱,但是颜旭却不会轻易动用,因为这两个地方是他的根基,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否则他这苟家庄首富的名头怕是要让给别人了,当地也不会再给他优惠政策,所以将带回来的黄金换成钱是他除了抵押贷款外的唯一选择。
虽说来之前已经考虑过这一问题,现在想起来依然头疼。
颜旭手头一共有六十两黄金,除去杂质也不是个小数,换成钱差不多二十多万,够买套房了,可去那兑换是个问题。
虽然黄金是硬通货,私人,金店,银行,都能换钱,但是私人能一口气吃下这么多黄金的,颜旭还真一个都不认识,毕竟前身就一还未毕业的大学生,颜父又走的突然,人脉关系他根本就没接手。
至于让苟家兄弟介绍,颜旭是信任他们,却不会试探他们的底线,因为兑换黄金不可能只有一次,次数一多,难免心里不犯嘀咕。
金店的话,当地能够一口气吃下这么多黄金的金店不多,实际上附近就没几家金店,必须去市里,但是他在那没啥人脉,也没背景,万一出点意外,那他一点都不意外。
银行就好多了,以他当地首富的身份,有点家底能解释的通,就算消息泄露出去了,顶多谈论一下他爹给他留下多少家底,还有他是怎么败家的,现在就开始吃老本什么的,却不会怀疑黄金的来历。
要是换成庄上的普通人家,信不信有人拎著锦旗带著五百块上门,因为除了挖出来的,没有别的可能获得这么多黄金。
可惜他只是苟家庄首富,不是世界首富,拿出几十两黄金没啥问题,要是几百几千两的往外拿,就纯粹侮辱别人的智商了。
颜旭最终还是在镇上的银行兑换了黄金,然后用钱购买了猪仔,重开了养猪场。
养猪场重开,颜旭没有大操大办,更别说放鞭炮舞狮子什么的,直接从养猪场后门运来一百头活蹦乱跳的小猪仔,还有不少饲料,让那些不用发工资的农夫照料,就算完了。
颜旭就是要尽可能的低调,毕竟养猪场可是他穿越的中转站,也是穿越基地,要是整天吸引一大堆目光,他还隐瞒个屁。
现在好了,因为地方偏,加上味道不好闻,平日根本没人来,到时候再养两条狼狗,再安全不过了。
手里有钱的颜旭马不停蹄的开始忙碌起来,除了订购了一批陈粮,还上卖竹凉席的哪里买新的竹甲,种种要求把对方说的一愣一愣的。
不过这都开始秋收了,凉席自然没啥市场,没见秋冬还有卖凉席的,所以有这么一张大单子送上门来,这家人高兴还来不及,那会往外推,不就是条件奇葩了点,没关系,只要钱到位,别说盔甲,裤衩都给你整个竹丝的,保证连根倒刺都没有,尽享丝滑。
至于颜旭为何还购买竹甲,不是皮甲跟铁甲,主要是因为性价比最高。
盔甲对战斗力的提升可不是一点半点,古代私藏兵刃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藏甲就不行了,直接与谋反挂钩。
这是因为不穿甲的话,挨一刀会流血,捅一枪啥好汉都得跪。
有一身好甲就不同了,拥有更多犯错的机会,被射成刺猬都没事。
就是考虑到这点,颜旭才特地在穿越前准备了一批甲。
至于选竹甲的原因,除了性价比,主要是他也没别的选择。
这年月去哪买盔甲去,还是成批量的,就算有,价格他也承受不住,哪有竹席改的便宜。
好在竹甲除了是凉席改的以外,其它方面的效果还不错,对箭矢跟劈砍有不弱的防御能力,就是遭受刀枪刺击的时候容易突破竹甲间的缝隙而受伤。
但是它便宜,这就够了,更别说眼下是秋季还打了个折扣,让颜旭更满意了。
第36章 从不干多余的事
忙碌了好几天才有时间休息,一觉睡到日上三竿,阳光都从窗帘缝隙挤了进来,颜旭依然懒得起床,就算膀胱再怎么抗议,他依然淡定的拉了拉被子,打算再忍一会。
随手从床头柜上拿起一本古书,颜旭再次翻看起来。
这是霍正恩祖父在大清倒台后从内务府弄来的武功秘籍,据说是专供大内侍卫修炼的,因此没什么暗语,并且尽量写的详细直白便于理解,所以他也看得懂。
专供大内侍卫修炼的武功秘籍,听起来高大上,不过大内侍卫只有根正苗红的正八旗子弟能够担任,而八旗子弟的战斗力那是断崖式的下降,所以到了中后期就只剩样子了,上班大内侍卫,下班纨绔子弟,指望他们苦练武功,还是算了吧,否者也不会轻易落到霍家祖父手中。
不过大内侍卫在各版本的小说影视剧中虽说都是衬托主角实力的炮灰,可好歹也是皇帝的脸面,不光待遇高,修炼的武功也不可能是普通货色。
毕竟练不练是一回事,好不好就是另一回事了,事关爷们们的脸面,这点不能含糊,否者牛皮都不好吹。
可在真正翻看一遍后,颜旭不由得大失所望。
不管是拳脚,刀枪,还是硬功,是挺全,可想要练成至少要十年苦修不说,上限也没有想像的那么高。
隔空伤人,没有。
左脚踩右脚飞起来,没有。
三尺护体罡气更没有,实际上连内力都没有。
这些功夫颜旭总结了一下,就是以特殊的呼吸方式配合特定的动作来增强心肺能力跟爆发力,跟现代的运动员训练差不多。
没经过训练,跑一千米累的跟狗一样,经过三年训练,跑五公里越野跟玩一样。
更别说举重拳击什么的,普通人跟他们比,那就是想去碰瓷了。
古代也是一样,同样一刀砍过去,普通人连五花肉都砍不透,高手却能一刀将一头整猪斩断,放在战场上这就是生与死的区别。
无奈需要常年苦练,别说八旗子弟,颜旭都不愿意练。
十年的时间就是十个世界,就算去不了有仙佛的世界,修道求长生的世界总该有吧。
就算没有,一个世界一个金手指,他就不信没一个能延长寿命的,而寿命延长就代表更多的机会。
因此颜旭现在所要做的不是玩命练武,而是耐心等待。
不过这些功夫并非没有捷径可走,因为皇帝可没耐心让手下都先苦练个十年,于是就有了嗑药流,比如赤血丹,壮骨散,金刚油,人参丸,五气汤,这些大内秘制宝药若是足量的用,三年便可大成。
可惜颜旭不敢用,药方他是有,药也能买到,问题是他知道中医远比想像的还要复杂,比如同样的药方,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是要进行细微的调整,如此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内务府还在的时候,不光药材应有尽有,标准还是统一的,更有御医负责抓药,哪一环节出了问题,那是要砍头的。
现在的药材大都是人工种植的,不光药效不足,药性也有些许变化,普通方子还凑合,经过现代的检验调配后,大差不离。
但是想要复原老方子,不是真正的老中医根本把握不住。
更别说不少药材他听都没听说过,听说过的怕是也没几个便宜的,只能先放下,等回到东瀛世界看看能否收集一些,再尝试炼制最简单的赤血丹跟人参丸。
赤血丹说白了就是古代版的兴奋剂,吃完后面红耳赤,气血通畅,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练武时事半功倍,战斗起来也是一个顶俩。
唯一的缺点就是药效过后人会萎靡不振,若是长时间使用,气血亏空,怕是人都废了,所以需要服下人参丸补充消耗的气血,再用五气汤调解体内失衡的元气。
哪怕这样滋补,也会减寿十年不止,可见嗑药的危害有多大。
但是颜旭不在乎,因为使用的对象不是他,而是手下的东瀛武士,开战之前赏他们一粒,然后喊一声给爷冲就行了,他不觉得这些小白鼠能活到副作用变得明显的时候,如此皆大欢喜。
作出这一决定,颜旭并没有啥愧疚的意思。
上了战场本就是拿命去搏,一颗有副作用却能提高活下来概率的丹药,多少人抢著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