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0年去享福 第76节

  欧国花听得连连点头。

  两人就这个问题聊了一会,欧国花看了看天色,说道:“萍姐,先不跟你聊了,我得赶紧拿衣服去洗,洗完衣服回来还有事情要做呢,晚点等我忙完了再去找你玩吧!”

  张秀萍点头道:“嗯,那你去忙吧,我在村里四处走走。”

  说完,便挺着肚子,在村里溜达起来。

  等小姐妹走远了,欧国花又剥了几颗荔枝吃了,才把剩下的荔枝放回屋里,然后匆匆把地打扫干净,就提着一桶衣服朝河边走去。现在还没分家,她这个新媳妇自然不能偷懒,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免得公公婆婆或者大哥大嫂说闲话。

第164章 好样的,不愧是我邓家子孙

  龙眼树下,邓世荣正和儿女们一起吃着用井水冰镇过的西瓜。

  在这炙热的六月天,能够吃上一块又凉又甜的西瓜,无疑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

  西瓜是自家荔枝山上种的,邓世荣的外甥女与外甥女婿,在打理荔枝山的时候,还在荔枝树的间距中种了不少西瓜,除了留一些自家吃以外,其余的全部卖给了供销社。

  这卖出去的钱虽然不算多,但也足够给外甥女与外甥女婿发两个月的工钱了,也算是意外之喜。

  吃完西瓜,邓允嵩出声道:“高考都已经结束两天了,也不知道二哥到底考得怎么样?”

  邓允珍接话道:“他高考前回来不是说过了吗,只要高考的时候能够正常发挥,那肯定是能考上大学的,至于能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就得看他有没有那个命了!”

  邓世荣拿过烟筒,说道:“高考实力跟运气真的是缺一不可,就像古代那些有名的才子,即便他们不缺才华,可如果运气不好的话,那去参加科考的时候,名落孙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通过之前的几次考试,允衡已经证明了他是有实力的,那接下来就看他有没有这个运气了。”

  就在此时,眼尖的邓允华跳起来喊道:“快看,二哥回来了!”

  众人闻言抬头看向路口,果然发现邓允衡正骑着单车载着行李回来了。

  很快,浑身被汗水湿透,脸色被太阳晒得红通通的邓允衡便把单车停在了家人面前。

  “爸!”

  “嫂子!”

  “姐!”

  “允衡!”

  “二哥!”

  互相打过招呼后,邓允衡便拿起挂在脖子上的毛巾开始擦汗。

  在太阳暴晒下,载着行李骑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确实是热得有些难受。

  邓世荣当即吩咐道:“阿珠,回水缸那里再捞只西瓜出来。”

  自从山上的西瓜成熟,邓世荣就专门用一口水缸来冰镇西瓜,想吃的时候随时回去捞出来吃,口感说实话比后世放在冰箱里冻过的西瓜还要好。

  邓允珠应了一声,便回去捞西瓜了。

  邓世荣这几天一直记挂着二儿子的高考成绩,此时见到他也不再废话,直接问道:“允衡,考得怎么样?”

  邓允衡嘿嘿笑道:“考得还不错。”

  邓世荣又问:“志愿填了哪所大学?”

  邓允衡眼睛明亮的应道:“北大。”

  邓世荣心中狠狠一震,迫不及待的问道:“有几成把握?”

  邓允衡自信十足:“至少九成。”

  邓世荣瞬间就上头了,大声赞道:“好样的,不愧是我邓家子孙。”

  两世为人的邓世荣已经一大把年纪了,这世上已经很少有事能让他这么激动了,就算哪个儿女赚到了一个小目标,估计也没能在他心中引起太大波澜。

  但是,儿子考上北大这种全国最顶尖的学府,那带来的感觉是真的不一样。

  众儿女儿媳闻言也非常高兴,其实他们不太清楚北大这所顶尖学府的含金量,但他们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能上全国最好的大学,那将来肯定是有大出息的。

  邓世荣激动了片刻,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他严肃的说道:“你们都听着,这事暂时不要宣传出去,一切等高考分数出来,然后收到录取通知书再说。”

  虽说二儿子说得信心十足,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这个消息传遍全村,而最后却又不是这么一回事,那他们家就真的成为全村的笑柄了,他是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

  他严肃交待下来的事,众儿女儿媳都点头应是。

  正好这个时候,邓允珠也抱着西瓜出来了。

  邓世荣便不再多说,继续拿刀开始切西瓜。

  ……

  邓允衡今年高考,这是整个那耶村都知道的事情。

  一是因为邓允衡学习成绩好,有希望成为那耶村第一个大学生,大家自然比较关注。

  二是在邓允衡回学校参加高考期间,邓世荣杀鸡宰鸭准备了诸多祭品去阿公厅祭拜了列祖列宗,希望祖宗保佑二儿子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

  这个事情当时被不少村民看到了,很快就传得全村都知道了。

  因此,邓允衡今年高考,可以说是受到了全村人的关注。

  如今他高考完回来了,得到消息的村民都过来问一问情况。

  “允衡,高考考完了吗?考得怎么样?”

  “允衡叔,你这次高考考了多少分?能不能上大学?”

  “允衡叔……”

  村民们的问题基本是大同小异,邓允衡谨记父亲的叮嘱,没有跟村民们吹牛逼说自己考上了北大,只是回答说考得还行,具体的要等分数出来才知道。

  虽然邓世荣叮嘱家人不要泄漏二儿子的高考情况,怕万一出现意外不好收场,但他自己是比较相信儿子的,在等待高考分数公布的时候,他已经开始筹办起大学酒了。

  前世七个儿女没有一个大学生(像三儿子那种一边工作一边提升学历的不算),如果这一世二儿子真能考上北大,那邓世荣必须要往大了办一场风风光光的大学酒。

  这种光宗耀祖的事情,他不怕出风头。

  要往大了办,那肯定不止请亲戚朋友,甚至不止请那耶村的村民,整个双旺境域姓邓的族人,他都要请。

  当然,除了那耶村全村都请以外,其他村的族人他打算一家请一个,这样来喝大学酒的人数就不会太夸张了,他粗略算了一下,大概有60桌左右,要是真搞起来了,绝对是史无前例的大场面。

  如果按60桌算,一桌酒席10块钱的标准可以说是绰绰有余了,加起来也就600块钱而已,这对于其他家庭来说是一笔天文数字,但对于邓世荣来说不过是缸瓦厂一个月的收入罢了。

  既然场面都已经搞得这么大了,那邓世荣也不介意再添一把火,他准备请放映队的人过来放一场电影,或者请某个剧团过来演一场戏剧,具体选哪样回头询问一下价格再说。

  总之,二儿子要是争气真考上了北大,那他就要办一场盛况空前的大学酒。

第165章 大儿子的发财路线

  邓允衡回来后,没过多少天,邓昌福家便高高兴兴的办起了满月酒。

  作为那耶村有史以来诞生的第一对双胞胎,邓昌福家办的这场满月酒自然引起了上下二三村的议论。

  邓世荣作为媒人,这场满月酒自然少不了要请他。

  喝完满月酒后,邓世荣又收到了邓昌福家特地送来的一只十几斤重的猪臀。

  如今的媒人跟后世的媒人不一样,后世的媒人在拿到谢媒礼后,基本就跟新郎新娘划清界线了。

  但现在这个年代不一样,媒人撮合的新人,在生第一胎的时候如果不办满月酒那就算了,要是办满月酒的话,那就得再给媒人送上一只猪臀,才算是彻底完成了谢媒。

  往后不管再生多少胎,办多少场满月酒,都不用再给媒人送猪臀了。

  当然,这种事情主打的就是一个人情味,所以邓世荣这个媒人在邓昌福家办满月酒之前,已经给他们夫妇送了一只鸡和一块布过去,倒也没占多少便宜。

  不过,有系统的十倍奖励在,十几斤的猪臀瞬间变成了百几斤,肯定是大赚的。

  ……

  一九八一年六月廿三,星期五。

  一大清早,邓世荣便和二儿子一起坐上了前往县城的班车。

  这次父子俩去县城,主要有两件事:

  一,查高考分数。

  这个年代查高考分数,可不像后世那么简单,随随便便在网上一查就能查到,现在是要到县教育局去查才能查得到。

  当然,这个不用学生自己亲自到县教育局查,一般都是由各班的班主任过来查,想知道自己高考分数的学生,到时直接回学校询问班主任就知道了。

  二,请剧团。

  要是查到高考分数,确定可以上北大了,邓世荣就打算去县剧团打听一下,看看要花多少钱才能请县剧团的成员到那耶村去演一场剧。

  提到戏剧,就不得不提一下博白县的其他民间艺术,比如山歌、木鱼、竹马、麒麟、舞龙舞狮、木偶戏、杂技等等。

  山歌就不用多说了,这可以说是广西的招牌了。

  在民国时期,博白县就有民间艺人经常摆歌台对歌,成千上万的群众聚集观赏。

  在50年代,博白县的文化部门普遍利用山歌形式,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活动。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每逢参观学习或会议之前,都唱山歌。

  可以说,山歌在博白县是深入人心的。

  木鱼,则是介于山歌和快板之间的民间曲艺形式。

  竹马和麒麟,都是县内民间歌舞艺术,起源于明末清初。

  舞龙舞狮就不用多介绍了,都懂。

  木偶戏,是在清朝同治年间传入博白县的,主要是杖提木偶。

  木偶头部和手掌用木制成,木偶的嘴和双眼能动,用竹枝操纵,行当齐全,演技丰富,生动逼真,是老人和孩子们的最爱。

  杂技,在博白县又被称为大力戏,解放前那些走江湖的卖药者,都是先耍一段杂技和魔术把观众吸引来才开始才卖药。

  而在这么多民间艺术中,邓世荣却挑出了戏剧,自然是有原因的。

  博白县的戏剧历史是从明代开始的,清代的时候在县内就相当盛行了,这种由真人演绎出来的节目,对于人们的吸引力那是毋庸置疑的,在电影没有出来之前,戏剧就是无敌的。

  哪怕是电影出来了,戏剧也拥有很大的竞争力。

  毕竟,电影都比较短,不像戏剧可以排练出《梁山伯与祝英台》、《薛仁贵征东》、《十二寡妇征西》、《罗通扫北》等连续剧,一部剧可以一演就是十天半个月。

  这种追剧的感觉,是看电影给不了的。

  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来说,电影的吸引力还真比不上戏剧。

  坐了将近三个小时的班车,邓世荣父子终于来到了博白县县城。

  走出车站,好吧,这里就是一块空地与几间房子组成的停车点,说车站完全是抬举它了。

  真正的博白汽车站,要到1985年的12月才动工兴建,到1987年7月才竣工,现在才1981年,离兴建客运大楼还早着呢!

  邓世荣和二儿子从停车点走出来,便开始打量周边的环境,然后就发现这个年代的县城,跟后世那繁华的景象相比,真的可以用“荒凉”这两个字来形容。

  前世邓世荣的三儿子在县城这里工作了十几二十年,所以他也曾经在这里居住过一段时间,对于县城的主要建筑以及繁华街道还是有很深印象的。

  比如车站的斜对面,现在是一片菜地,但在后世由宝中宝集团建起了一座二十几层高的大厦,集酒店、影院、商城、超市等项目于一体,成为县城最繁华的购物中心,整整十几年没有遇到像样的竞争对手。

  直到县城扩建,大力开发锦绣东路,并建起了一个大型的商业广场,才有了跟宝中宝抗衡的实力。

  看到这片宝地,邓世荣心中有了打算,等大儿子从缸瓦厂抽身出来,就可以把他的计划提上日程了。

首节上一节76/3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