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0年去享福 第28节

  直到吃完粉,来到邓允贵所说的那个销售市场之后,邓世荣才隐隐有了一点熟悉的感觉。

  接下来就不用多说了,八十年代初的缸瓦,市场需求还是蛮大的,上个月邓允贵和邓允泰拉过来的货人家早就卖完了,这一车货过来,转眼间就被几家商店给瓜分完了。

  “允贵,带着钱跟司机师傅回去吧,我看看今天还有没有前往灵山县的车。”如果是后世的货车司机,那肯定要在这边又弄一车货往回跑,这样来回都不空车才能赚到钱。

  但现在这个年代,想来回都不空车,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邓世荣要去灵山县的事,在来的路上已经跟邓允贵说了,所以邓允贵便点头道:“知道了,之前司机师傅也说了,最近有些不太平,九叔你一个人路上小心一点。”

  邓世荣嗯了一声,说道:“我心里有数,你们路上也小心。”

  司机师傅道:“九叔,你在这里也不好坐车,我先把你拉到车站吧!”

  这个年代的公共交通确实很不方便,邓世荣便点头道:“行,那就麻烦师傅了!”

  司机师傅笑道:“不麻烦,车站离这里也没有多远。”

  于是,三人重新上车。

  十几分钟后,司机师傅把邓世荣送到了汽车站。

  “九叔,那我们就先回去了!”

  “嗯,回去吧,一路平安。”

  邓世荣打开车门下车,在目送司机师傅与邓允贵离去后,才走进了汽车站。

  不得不说,邓世荣的运气还是蛮不错的,今天就有一辆北海到灵山县的客车,他当即就掏出介绍信买车票。

  一个多小时后,一辆客车从北海汽车站驶出,朝钦州方向开去。

  等邓世荣顺利来到灵山县的时候,太阳已经下山了!

第60章 预定株果苗

  第60章 预定1000株果苗

  灵山县某招待所。

  吃饱肚子的邓世荣对招待所的工作人员道:“你好,我想向你打听个事。”

  工作人员客气道:“同志,有什么能帮助到您的吗?”

  邓世荣道:“我想问问,这附近有种植荔枝的农场吗?”

  现在才刚刚进入八十年代,个人种植荔枝基本不用考虑,所以在来灵山县之前,邓世荣的目标就是那些国有农场。

  工作人员笑道:“当然有,距离这里几十里远的地方有个大型农场,名叫新光农场,据我所知这新光农场起码种植了好几千亩的水果,其中荔枝就占了七成以上。”

  邓世荣闻言眼中一亮,问道:“请问这新光农场怎么去?有通往那边的客车吗?”

  工作人员道:“新光农场是在陆屋公社,可以先坐客车到陆屋公社,然后再向当地人打听一下怎么走。”

  问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邓世荣便道了声谢,然后便回房准备休息。

  相比起后世那些宾馆,现在招待所的卫生条件真的让人一言难尽。

  房间里摆着四张床(这年头不是大领导,就算是有钱也没有“标间”给你住),可能是邓世荣来得早,所以房间里暂时只有他一个人,四张床上的被子都散发着异味,显然这味道不是一个人的味道,是经年累月积攒的味道,闻一次能让人记一辈子。

  现在的旅馆(招待所)基本都是这样,被子万人盖,褥子万人铺,旅馆收个几毛钱,只负责不露宿街头,至于像后世那样客人退房就换被子,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时的人住旅馆讲究和衣而卧,似睡非睡,主要是房间里还有其他陌生人,除非实在扛不住,否则没人敢睡得太死。

  邓世荣的钱物都放在系统空间,他倒不担心睡得太沉导致钱物丢失,只是住过后世那些干净卫生的宾馆后,再住这种卫生条件这么差的招待所,想要睡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好在,现在这种天气根本不用盖被子,邓世荣和衣而卧,前半夜基本都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也知道房间里又有客人住了进来,不过他并没有起来打招呼的意思,而是继续保持着这个睡觉状态。

  到了后半夜,习惯了房间那些难闻的味道后,邓世荣才沉睡了过去。

  早上,生物钟让邓世荣准时醒了过来。

  出去洗了把脸,用水随便漱了漱口,便退房出去吃早餐,然后到车站坐车前往陆屋公社。

  一直折腾到下午两点,邓世荣才顺利来到了新光农场。

  这个年代的交通真的让人无力吐槽,有过这一次出门的经历之后,邓世荣暗暗发誓,以后如非必要的话,他真的不想再出门去受这份罪了。

  最起码也得等以后交通方便了,住宿条件变好了再出来。

  好在,这个年代的领导不难接触,邓世荣不用怎么折腾,就顺利见到了新光农场的领导。

  在互相打过招呼后,邓世荣便开门见山的说道:“领导,我是博白县松山公社邦杰大队的人,这次过来主要是想向你们农场购买一些果苗回去栽种,不知道可不可以?”

  农场领导笑道:“这当然可以,同志你想购买什么果苗?”

  邓世荣道:“我想购买一千株桂味荔枝的果苗,不知道你们农场有没有?”

  农场领导赞叹道:“同志你真是好眼光啊,我们农场最好的果树就是桂味荔枝了,你要的一千株果苗现在没有,但可以现在开始圈枝育苗,等明年初春就可以栽种了。”

  荔枝繁殖有三种办法:播种实生、圈枝、嫁接。

  这三种繁殖技术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全世界都在一直沿用着。

  所谓的播种实生,就是吃完荔枝肉,将荔枝核下地播种,如果正常发芽正常生长,就可以成长为一棵荔枝树。

  这种以荔枝核播种的繁殖方法就是荔枝最传统、最古老的繁殖方法,在古时候的农村中采用得最多。

  用这种方法繁殖荔枝,优点是方便、易行,随时随时只要有泥土就可以种。但缺点是生长周期太长,从播种到长大成树进入丰产期,没有十年以上根本不可能。

  据荔枝志记载,古人将这种繁殖的荔枝定为“一周岁”才结果,即12年时间,有一些品种的荔枝树可能需要的时间更长。

  播种繁殖的实生荔枝树,根据种植地方的不同气候环境,不同的肥水条件,很容易产生变异,形成新的品种,结出不同于母树的荔枝果实来。

  比如现在播种桂味、或妃子笑品种的荔枝核,十年后荔枝树结出来的果就可能成为一种全新的桂味或妃子笑来,或许品质变得更优,也有可能会变差。

  正是这样一个特征,才衍生出中国那么丰富的荔枝品种,才有了全中国208个荔枝品种,其中广东83个,广西50个,福建58个,四川海南台湾17个(据1996年版中国果树志荔枝卷)。

  而圈枝繁殖技术,就是在已经结果的荔枝树上,选取健壮的枝条,在枝条中整圈剥(削)掉约2厘米长的树皮,再用营养湿糊的泥巴包裹起来,外围再包上稻草或塑料薄膜保湿。

  经过1-2个月后,圈剥去皮的枝条地方就会陆续长出根须来,等长2-3次根须后,再连泥带枝一起锯下来进行移植。

  有经验的果农还会将锯下的圈枝先在阴冷处“假植”,使荔枝苗的根须更多,生发出多两批叶子后,再正式移植,成活率更高,后期生长更快。

  圈枝繁殖技术的出现时间,目前仍没有准确的考究。但据观察中国荔枝之乡广西灵山县的老荔枝树,从荔枝底部盘伸而出的根推测,灵山县的荔枝圈枝技术至少已存在1000年以上。

  这种圈枝繁殖技术,与《圣经》里记载的创造人类的办法有点类似。亚当从身上抽取一根肋骨,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女人夏娃;而圈枝则是从母树选取一个枝条进行育根发芽成为另一株新的荔枝苗(树)。

  圈枝繁殖技术主要有两个优点:

  第一个优点,选取的枝条如果足够大足够健壮的话,那果苗定植的第二年就可以开花结果了。

  第二个优点,由于新荔枝苗就是原来母树的一个枝条,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原有荔枝品种的纯正特征,不管繁殖传播到哪里都不会变。

  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能在同一棵荔枝树上圈枝太多,否则会很伤树体,影响母树的开花结果。

  至于嫁接繁殖技术,就是通过寻找当地种植适应性强、抗旱抗寒抗病性能好的荔枝核来播种,长出的荔枝小苗作为砧木,嫁接上其他优质的荔枝品种芽条,这就是荔枝的嫁接。

  嫁接繁殖技术既采用了播种繁殖技术,吸收了荔枝砧木的存活优势,又通过芽条嫁接发挥了优质荔枝品种的优势,实现了上下嫁接、优势互补。

  综合以上三种荔枝繁殖技术:

  播种实生繁殖,虽然方便易行,但周期最长,且容易发生变异。

  圈枝技术,品种的遗传性最纯正,生长结果更快,是能有效保护名优品种的繁殖方法,但没有主根抗逆性稍差。

  嫁接技术可以批量生产苗木,兼有砧木的生存优势又有芽条的结果优势,但纯正度没有圈枝这么纯。

  以上三种繁殖技术,邓世荣都清楚,他这次过来,第一选择就是圈枝,因为圈枝繁殖是最能保持品种的纯正性。

  再加上家里的山才刚刚分下来,也需要一段时间来开垦,所以农场领导所说的正符合他的心意。

  于是,邓世荣便点头说好,然后就开始跟农场领导谈果苗的价格,然后签订购买合同,并预付了30%的定金。

第61章 无息贷款

  在与新光农场签订果苗购买合同后,邓世荣灵山行的主要目的便达到了,在打道回府的时候,他默默的在心里盘算了一下他近期的资金缺口。

  在上个月缸瓦厂第一批货卖出之后,他们父子俩的收入加起来便超过了七百块钱。

  安排女方到邓昌旺家看家门,他得了个三块钱的红包,加上系统的十倍奖励,便是三十三块钱。

  再加上原有的七百块钱,他手中的现金一度超过了一千四百五十块钱,在农村那是妥妥的大富豪了。

  不过,这一个多月以来,邓世荣的开支也极大,几个儿子的学费与生活费就花了五十几块,然后买米、买布以及各种调味料花了一百五十几块,再加上出来之前给大女儿的那一百块钱,就不见了三百多。

  新光农场这里,邓世荣给了两百多块钱的定金,加起来就五百多了。

  还有盖房子,购买水泥和石灰一共花了八百多块钱,原本不需要花这么多的,但邓世荣想把屋里的地面都铺成水泥地面,所以才花出去这么多钱。

  至此,那一千四百多块钱,就花得只剩下几十块钱了。

  而砖瓦厂那里,还欠着人家将近三千块钱的砖瓦钱,大儿子娶媳妇,又需要一千三百八的支出,这加起来就是四千三百多的资金缺口。

  如此庞大的支出,搁在其他农村人身上,估计得吓得睡不着觉了。

  但对于见过世面的邓世荣来说,几千块钱还吓不着他。

  首先,这个月缸瓦厂的第二批货也开始销售,他们父子俩的收入加起来估计有七八百块钱,接下来每个月的收入估计都能维持在这个幅度,四千三百多块钱,也就四个多月的收入而已,没啥好怕的。

  况且,这四个多月,邓世荣也不会一直闲着。

  现在田地跟山岭都已经分下来了,张抗美与邓昌梅的婚事也可以提上日程了,还有就是邓昌旺跟戴方兰也已经看过家门,没什么意外的话也可以催促他们尽快登记结婚。

  这两家的经济条件不错,都比邓昌福家要好一些,要是收到谢媒礼,想必也是一笔不小的进账。

  当然,话又说回来,这些收入虽然是可以预见的,但俗话说远水救不了近火,他近期还是需要弄出一大笔钱来才行。

  想来想去,邓世荣便想到了银行贷款。

  在后世,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抵押的话,一般人想拿到银行贷款,难度还是不小的。

  但在如今这个年代,想要在银行贷款真的不要太轻松,邓世荣记得前世有段时间,银行的人四处求人来贷款,还是那种后世根本不敢想的无息贷款,但有兴趣贷款的农村人仍然寥寥无几。

  实在是这个年代的农村人太老实了,欠银行的钱很多人都会愁得睡不着觉。

  当然,最主要的一点,是这个年代的观念跟后世不一样,后世欠钱的都是大爷,能在银行贷款那代表着这个人有本事,而这个年代的农村人都是羞于贷款,感觉欠银行的钱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

  这就是银行贷款不用利息,也没几个农村人愿意贷款的主要原因。

  至于这个时间具体是哪一年,邓世荣就有些记不清了。

  毕竟他前世没有在银行贷过款,这四十多年过去了,哪里还记得那么清楚啊!

  等回去了,就去信用社问问,要是能贷款的话最好,手头可以宽裕些,要是贷不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顶多就是大儿子的婚事稍微推迟一点而已,不会影响到大局。

  想到这里,邓世荣便安心的把头靠在窗户上,然后闭上眼睛休息。

  ……

  双旺信用社。

  卜万辉拿着水烟筒咕咚咕咚的抽着烟,透过烟雾,可以看到他那紧皱的眉头。

  原本作为信用社主任,卜万辉的小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在村里也算得上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可面对前段时间上级分发下来的贷款任务,他还是有些头大的。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支持农民发展经济,便出台了很多惠民政策,其中便有无息贷款这一条。

  这条政策刚推出的时候,还没影响到博白县这边,但现在政策已经推出一年多了,他们信用社的领导也在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在前段时间把这个贷款任务分发到乡下每一个信用社。

  面对上级分发下来的任务,刚开始卜万辉还信心满满,觉得不用多久就能顺利的完成任务。

首节上一节28/3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