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0年去享福 第264节

  “……”

  邱建国此时也看到了他的小儿子,笑得脸上的皱纹都快形成一朵菊花了。

  “三伯,平叔,强叔,龙哥……”

  拖拉机开过来的时候,邱老六非常有眼色的停了下来,然后坐在他旁边的邱永年便微笑着一一向村民们打招呼,最后才看向他父亲道:“爸,我回来了!”

  邱建国笑容满面的说道:“回来就好,这一路没吃好吧,快回来让你妈给你做好吃的。”

  邱永年应了一声,随即对邱老六道:“六叔,谢谢了哈!”

  邱老六连连摆手道:“不用谢,大家都说你是文曲星下凡,你能坐我的车回来,我高兴着呢!”

  邱永年又客气了几句,又跟村民们说了几句话,才提着行李跟父亲回家。

  看到小儿子回来,邱母也是高兴不已,说了两句,知道儿子还没有吃午饭,便赶紧进厨房做饭去了。

  而邱永年的大嫂也赶紧跟进去帮忙。

  没几分钟,村民们就开始往家里送东西,这家送两条鲜活的鱼,那家送十来只鸡蛋,还有送一些比较难得的海货,一个个自家不一定舍得吃,但现在都非常大方的送过来。

  看到这种情况,邱建国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下来过,自从小儿子考上清华大学,真的给家里长脸了。

  邱永年把前来送礼的村民都记在心里,他现在还是一个学生,没有什么能力,但以后出来工作了,要是有什么事情能够帮得上这些村民的,他自然会选择帮一把。

  而这些,也正是村民们送礼想要达到的目的。

  很快,邱母便做好了一顿丰盛的饭菜,一大盆各种各样的海鲜大杂烩,还有一大盆自家种的青菜,再加上一盘葱花蛋,当真是香气扑鼻,让邱永年胃口大开。

  吃饭的时候,一家人边吃边聊,邱永久把这一年来在清华大学的生活简单跟家人讲一讲,还有京城他也去了不少地方,也拿出来跟家人说一说。

  邱父邱母以及邱大哥邱大嫂听了都是大开眼界,京城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太新奇了,他们听邱永年说的时候,都默默的记在心里,回头就可以出去跟其他人吹牛逼了。

  等饭吃得差不多了,邱永年才问道:“爸,妈,我们家有没有好的鲜货?”

  邱母道:“有十多条(wú)鱼,这是打算留着过年吃的,你问这个干嘛?”

  在闽南有句谚语叫“一二红,三鲳四马鲛,五六加腊”,这是吃货排行榜,还有人在后面加上“七蟹八虾九红瓜”,类似的排行榜版本有很多,但不管是哪个排行榜,鱼排第一几乎是共识。

  鱼,别名马友、午鱼、牛笋、祭鱼、鲤后等,这种鱼油脂丰富,越大越肥美,清蒸、干煎都是无上美味,多分布于广东、福建的沿海一带。

  邱永年道:“给我准备几条,我准备拿去送人。”

  邱建国惊讶道:“儿子,你要送给谁啊?”

  邱永年道:“我同学的二哥,就在咱们县当领导,今年他没有回老家过年,我准备去拜访一下他。”

  邱建国问道:“你说的是清华大学的同学?”

  邱永年点头道:“嗯,清华大学的同学,他的二哥是北大毕业的,才参加工作两年多,现在已经是咱们福清县的副县长了,非常的厉害。”

  这话一出,邱家人都被惊得目瞪口呆。

  邱大哥满脸震撼的说道:“阿年,你这同学的二哥也太厉害了,才参加工作两年就成了这么大的领导,真是不可思议,你能跟这样的领导攀上关系,那是你的福气,一定要好好把握。”

  邱永年嗯了一声,他对于同学邓允嵩的二哥,也是非常佩服的。

  虽说这个年代清华北大出来的大学生,基本上每一个都有着光明的前途,但也不是随便拉一个出来,都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升为副处的,据他所知有些从政的校友,参加工作几年了,都还是科级,没能成为副处。

  当然,不出意外的话,后面肯定能升上去,但早几年升上去,跟迟几年升上去,那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邱母知道小儿子是要拿来送领导的,当即说道:“阿年,除了鱼以外,还有冬蟹也非常美味,我也给你准备一些,让你带去给领导尝尝鲜。”

  邱永年点头道:“好的,妈。”

  邱建国问道:“阿年,你打算什么时候去拜访你这同学的二哥?”

  邱永年道:“现在距离春节已经没几天了,也不知道人家领导忙不忙,我今天先好好休息,明天一早就坐车去县城吧!”

  邱建国道:“明天让你哥陪你去,这都是鲜活的鱼,得用海水养着,要不然容易死,你一个人提的话太累了。”

  “行,那大哥你明天陪我去。”

  “好的。”

  ……

  福清县政府。

  邓允衡作为一名常务副县长,县政府的二号人物,自然拥有自己的办公室。

  如今,经过半年多的摸索与锻炼,邓允衡在常务副县长这个职位,已经是干得有声有色了,他毕竟是北大这几年来最优秀的毕业生之一,是有真才实学的,工作能力毋庸置疑。

  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后,邓允衡开始考虑福清县的发展方向了。

  福清县背靠大海,邓允衡觉得想要拉动本县经济,那么搞海水养殖应该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最近半年,邓允衡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过我国的海水养殖。

  据他搜集到的资料显示,我国的海水养殖,都是从青岛起步,在50年代的时候,由于受技术限制,开始只能养殖石花菜。

  为增加养殖品种,山东水产养殖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等驻青单位研制海带全人工筏式养殖、海带夏苗培育法、海带自然光育苗获得成功。

  1957年,青岛安排崂山金山、爱国、胜利3个渔业社在沙子口和峰山东附近海区试验筏式养殖海带240台。

  1958年又安排11个渔、农业社进行放养海带试验,由国营养殖场提供海带苗种和技术指导,各国营农场、各渔业社充分利用水面,广泛开展海带养殖。

  仅用了5年时间,海带养殖从山东迅速向河北、江苏、浙江等省推广开来,我国海带干品年产量最高达300万吨以上,扭转了海带长期依靠进口的局面。

  除了海带养殖,沿海各地和各科研机构一直在探索和试验对虾养殖技术。

  1958年,山东海水养殖研究所、青岛水产局、水产部黄海水产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联合在胶南竹岔岛进行中国对虾人工孵化试验,在青岛水族馆内进行亲虾越冬试验,初步摸索出对虾育苗的规律。

  1960年5月,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在室内人工条件下,培育出第一批虾仔,并总结出一套对虾人工育苗方法。

  1979年,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获得成功,并突破了工厂化育苗与养成关键性技术。

  1983年,在驻青海洋科研机构指导下,青岛对虾放流增殖试验获得成功。

  1984年起,青岛开始实行对虾放流增殖,沿海出现“养虾热”,一个冬春新建养虾池4.2万亩,超过前几年的总和。

  至1987年,青岛郊区42处对虾养殖池面积达10.74万亩,掀起了我国第二次海水养殖浪潮。

  目前,福建在对虾养殖这一块还是一片空白,邓允衡便想在福清县推动对虾养殖,只要对虾养殖的规模够大,就可以带动全县的经济发展,这事要是做好了,对于他的好处是不言而喻。

  全心投入工作的时候,时间过得是非常快的,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该出去吃饭了。

  这个年代的县政府领导,吃饭问题一般有三个解决方法:

  一,吃食堂。

  这个年代的事业单位,一般都设有食堂,但不管是领导还是下面的小兵,吃的都是一样的饭菜,领导也不能开小灶,而食堂的饭菜只能说是可以填饱肚子,想要吃得有多好,那是不可能的。

  二,自己做来吃。

  县政府领导都分配有住房,要是领导有家属跟着一起住的话,那在分配的住房里做饭吃,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比吃食堂要好多了。

  三,出去吃。

  选择这个的县领导很少,毕竟偶尔出去吃一顿还行,天天出去外面吃,那除非贪赃枉法,否则这个年代有几个县领导有这么好的条件天天在外面吃啊?

  邓允衡自然是不缺钱,但他身为县领导得注意影响,所以他晚餐都是选择买菜回去自己做来吃,只有早餐和午餐因为忙不过来才会选择出去吃。

  刚走出县政府门口,就有人向他打招呼道:“邓县长。”

  邓允衡循声望去,发现跟他打招呼的是一个看着比他小了几岁的陌生年轻人,他心念一动就隐隐猜到对方身份了,便试探着问道:“你是邱永年同学?”

  邱永年笑道:“看来允嵩同学已经跟您提起过我了。”

  邓允衡点头道:“他跟我说过了,你也别您您您的了,直接跟小嵩一样喊我二哥吧!”

  邱永年从善如流的喊道:“二哥!”

  邓允衡嗯了一声,问道:“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邱永年道:“我昨天才到家,刚好家里捕到了几条不错的鱼和一些冬蟹,我就和我哥一起给你送过来尝尝味,不过又怕给你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我就自己过来这里等你,我哥在另一个地方守着鱼呢!”

  “邱同学你真是太客气了,你哥在哪?快带我过去打个招呼。”

  “二哥,你跟我来。”

  三分钟后,邓允衡看到了两只桶。

  一只桶里除了海水以外,还有几条鲜活的鱼在那里游来游去,另一只桶里则放着捆绑好的冬蟹,目测有十来只的样子。

  邓允衡道:“你们兄弟真是有心了,还没吃午饭吧?”

  邱永年道:“还没吃呢!”

  邓允衡笑道:“那今天我就借花献佛了,这么好的东西给我拿回去也做不出什么好菜,我们把它提到饭店去,让饭店的大厨给我们加工,这样就可以好好的吃一顿大餐了。”

  “这……”

  邱家兄弟对视了一眼,最终一齐点头道:“那好吧!”

  ……

  PS:汗,写懵了,忘记设自动更新。昨天各位大佬光是在起点就砸出了4468票,再加上QQ阅读,一天的增幅高达4860票,实在是太了!

  还有QQ阅读那边的大佬打赏也给力,作者只能继续爆肝码字回报各位大佬的支持。

  今天又是八千字大章,明天还能不能继续爆,这个就看各位大佬的支持力度了,如果还有月票的别再藏着掖着了,爽爽快快的交出来,咱们一起往上冲!!!

第357章 打鸡血了【八千字】

  福清县。

  某饭店。

  邓允衡与邱家兄弟一边闲聊,一边等待饭店上菜。

  主要是邓允衡和邱永年聊,邱大哥是典型的“窝里强”,在家的时候说什么都头头是道的,什么大道理都懂,但等真正面对领导的时候,又有些拘谨了,话都说不利索。

  其实现实中像邱大哥这样的人比比皆是,在村里跟村民们聊天打屁的时候,有些人可以做到妙语如珠,那口才不去说相声都屈才了,但来到正式的场合讲话就拉胯了。

  聊了一会,知道邱家兄弟是沿海乡镇的人,邓允衡便问道:“邱同学,你们村的渔民多吗?”

  邱永年回答道:“多啊,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们村基本家家户户都是渔民,以捕鱼为生的起码占了九成。”

  邓允衡又问道:“这出海捕鱼,是不是挺危险的?”

  邱永年点头道:“出海捕鱼确实危险,流动性的海域和变化莫测的海域状况,恶劣气候的影响,风浪的袭击,都让渔民的生产作业随时都有危险。

  还有渔船的碰撞,侧翻、火灾都时有发生,而且在捕捞作业中的人为风险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导致惨案发生,我们村还有附近的几条村,基本上每年都有人丧生大海。”

  “这渔民也不容易啊!”

  邓允衡感慨了一句,然后问道:“既然出海捕鱼这么危险,那你们村的渔民有没有想过搞养殖啊?”

  邱永年道:“我听说隔壁村有人试过,但没搞成功,还亏了本,后来就没人搞了。”

  邓允衡道:“搞养殖应该是非常有前景的,尤其是对虾养殖技术现在已经成熟了,人家青岛那边的对虾养殖规模已经超过了10万亩,收入是极为可观的。”

  邱永年听得心中一动,问道:“二哥,县里是不是想扶持咱们渔民搞对虾养殖啊?”

  邓允衡笑道:“不是县里想扶持,而是我个人比较看好对虾养殖,我想先调查一下情况,要是合适的话,我就在县里推动这个产业发展,给予一些政策支持,看看能不能把我们县的对虾养殖给搞起来。”

  邱永年兴奋道:“二哥,要是能争取到资金以及技术支持,那这对虾养殖应该是能搞起来的,反正我在村里有点影响力,号召大家一起搞对虾养殖,我相信会有不少人家会听我的。”

  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已,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含金量本来就高,更何况这是清华大学的,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而大学生懂得多是这个年代的共识,要是邱永年说搞对虾养殖能行,且他自己家也要搞的话,那说服村里一些渔民加入,想来是没多大难度的。

首节上一节264/3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