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0年去享福 第228节

  王大胆接话道:“邓老板,我们都有各自的房子,现在这房子买都买了,您就收下吧!”

  邓世荣摇了摇头,说道:“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但这房子我是真的不需要,如果我想在京城落脚的话,早在几年前就把房子给买了,所以你们不用这么客气的。”

  周胜利三人闻言不由得面面相觑,他们是真的没有想到,这房子他们居然送不出去,这说出去恐怕都没人相信。

  这可是他们花大价钱买下来的房子,而且他们又没有附带什么要求,只是想加深双方的关系而已,就这样邓老板都不收,实在是出乎他们的意料。

  不过,也因为这个事,他们心里对于邓老板的评价更高了,人家这才是真正做大事的人啊!

  接下来,双方又闲聊了一会,邓世荣才提着钱告辞离开了。

  ……

  次日,邓世荣便前往天津,几天后又跑了一趟济南,把手中的龙眼、地菠萝、木菠萝全部销售一空。

  然后,便前往早就定好的最后一座城市上海。

  上海已经繁华了上百年,我党就是在这里诞生的,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是我国至关重要的一座城市。

  邓世荣两世为人,还是第一次来到上海这片土地。

  既然已经决定打个时间差,那邓世荣也不急着做生意,而是花了几天的时间,走马观花一样把上海游了一遍,然后就发现在后世鼎鼎大名的浦东,如今还是一片荒无之地。

  瞬间,邓世荣就有些心动了。

  如果现在在浦东圈上一大块地,等浦东迎来大开发的时候再卖出去,估计也能狠狠的挣上一大笔。

  不过这个能不能操作,邓世荣也不懂,再加上现在他的经济条件也还不允许他这么浪,等过多两年经济宽裕了再想这事不迟。

  在游上海的时候,邓世荣已经打听清楚荔枝的销售价格了。

  这个年代的荔枝,以博白县城的市场销售价格为例,只要是新鲜不酸的,不管什么品种,都能卖到2块钱/斤,在荔枝产地都能卖到这么高的价格,更别说是销往外地了。

  从这个价格上就可以看出,荔枝不愧是公认的“百果之王”,确实少有水果能跟它比。

  上海是不种植荔枝的,每年销售的荔枝,基本是从温州那边运输过来的,再远的话运输成本就太大了。

  毕竟荔枝的保鲜时间是非常短暂的,所以才有“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四日色香味尽去”的说法,除非不计成本的进行空运,否则不管是陆运还是船运,都难以把新鲜的荔枝从福建、广东、广西这些产地运到上海。

  也就温州离得比较近,才能把荔枝通过船运的方式运输过来。

  但是,就算是离得再近,荔枝从摘下再运输到上海,最快也得两到三天的时间才能做到,就算商家保鲜得当,荔枝终归还是失了些味道,不可能有产地那么新鲜好吃了。

  即便如此,这些荔枝的零售价也高达3元以上。

  在这个年代,可以说是非常奢侈的一种水果了。

  原本,邓世荣计划在上海把500吨荔枝销售完,可打听清楚荔枝的销售价格后,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么贵的荔枝,哪怕上海人再怎么有钱,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把这么多货销售出去。

  看来,想要销售完这500吨荔枝,还得再跑多几个地方才行。

  对于水果销售,邓世荣是有经验的,知道只要找到销售渠道强大的水果批发商合作,那出货量就会非常大。

  至于如何才能快速的找到销售渠道强大的水果批发商,邓世荣自然有他的办法。

  几天之后,邓世荣和上海某个实力强大的水果批发商达成了合作,以2.5元/斤的价格,出了300吨桂味荔枝。

  这个批发价格,确实非常高,但高有高的理由,这桂味荔枝原本就是最好的荔枝品种之一,价格原本就比其他品种的荔枝要贵一些,再加上现在已经是农历八月,吃荔枝的季节早已过去,这个时候上市荔枝,那就是独门生意。

  所以,批发价格贵,是很正常的事情。

  反正,这种打时间差的生意,邓世荣不打算在同一个地方重复做,自然不可能便宜卖。

  把300吨桂味荔枝销售出去后,邓世荣又马不停蹄的赶往无锡与南京,以同样的方法以及批发价格在这两座城市各销售了100吨桂味荔枝。

  至此,所有水果都已经销售完毕。

  830吨的木菠萝,全部以1.5元/斤的价格卖出去,一共卖了2490000元。

  1200吨的地菠萝,全部以0.65元/斤的价格卖出去,一共卖了1560000元。

  270吨的龙眼,全部以2.3元/斤的价格卖出去,一共卖了1242000元。

  500吨的荔枝,全部以2.5元/斤的价格卖出去,一共卖了2500000元。

  减去进货的1367600元,再除去一些杂七杂八的开支,这一趟出来一共赚了642万多。

  原本已经岌岌可危的现金,又再次暴涨到了779万多,极大的减轻了他的经济压力。

  主要是需要出钱的地方太多了,回去之后要还信用社的80万贷款,还有那耶邓氏小区的七层楼装修需要200万,再加上祠堂捐款的37万多没兑现,这里加起来就需要317万多的支出。

  而南宁五岳广场的装修又需要一大笔钱,还要预留明年进货的钱,所以这现金也就看着恐怖,其实也不经花的。

  不过,等把南宁五岳广场装修好后,他以后就算还圈地,也不打算再像现在这样建楼了。

  反正七个儿女他都做好安排了,也帮他们规划好了发展的路线,再给他们提供启动资金,以后的发展就由他们自己来,邓世荣不打算再像现在这样亲历亲为的去折腾了。

  想是这样想,但到时能不能闲得住,邓世荣自己都不知道。

  ……

  再次回到南宁,邓世荣先去五岳广场看了一下。

  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广场巡逻的其中一名退伍军人,邓世荣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愧是这个年代的退伍军人,做事确实尽职尽责,哪怕他这个老板几个月都不来一次,也能一直坚守岗位,这就很难得了。

  他们的工资,邓世荣半年发一次的,这样就不用每个月都往南宁跑了。

  看到老板出现,那位退伍军人也非常高兴,主动跟老板汇报了一下工作,这其实也没什么好汇报的,看个什么都没有的楼,只要不偷懒那是很简单的事情。

  邓世荣让他去把另外两位退伍军人也召集过来,提前给他们发了下半年的工资,又勉励了他们一番,才坐车前往南宁建筑设计院,准备和黄副院长聊聊博白那耶邓氏小区其它楼层的装修事宜。

第330章 邓允恒:卧槽,受刺激了!

  南宁建筑设计院。

  双方寒暄过后,邓世荣便说道:“黄院长,我这次过来主要是想跟你们说一声,我资金已经筹集到位,县城那一栋房子的其他楼层也可以开始装修了。”

  黄院长微笑点头道:“行,我这边早就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派人过去装修。”

  邓世荣叮嘱道:“黄院长,这装修和打造家具所用的木材,必须是海南黄花梨、紫檀木、金丝楠木这三种木材,这个一定要根据我的要求来,不要给我搞错了!”

  他对于后世的木材了解不算多,只记得海南黄花梨、紫檀木和金丝楠木这三种木材比较珍贵。

  所以家里装修和打造家具所用到的木材,他跟建筑设计院签订装修合同的时候,就指定要对方用这三种木材,这也是七层楼需要砸200万下去的主要原因。

  黄院长道:“放心吧邓老板,我们一定会严格把控,绝对不会出任何差错。”

  邓世荣点了点头,随即又跟黄院长讨论起五岳广场的装修。

  其他楼层的装修邓世荣心中都有现在的方案,就是五楼的豪宅装修他还有些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装成什么风格比较好。

  他最中意的自然是后世所说的新中式装修,那个装修风格既具备古风,又兼具现代化,而且寿命长,即便再过几十年,仍然不会落后,之前跟建筑设计师提到的中西合璧,就是类似这样的风格。

  但中西合璧,那是集中西方之长,然后融合在一起。

  而新中式装修,是以我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元素,辅以现代设计理念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装修风格,它是通过灯光效果来呈现中式韵味,两者之间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然而,这中式装修理念,要到本世纪末才会出现,然后一步步的走向成熟,如今的建筑设计师连这方面的设计理念都没有,邓世荣也不知道对方能不能把握住这中式装修的精髓,把他想要的效果给呈现出来。

  在跟黄院长说完一二层的装修后,邓世荣便跟他说起了第五层的豪宅装修:“黄院长,这第五层,我是准备装来自己住的,这装修风格我暂定为新中式装修,主要是以我国传统元素……”

  邓世荣把他所理解的新中式装修跟黄院长说了一遍,末了才问道:“黄院长,不知道这装修风格,你们建筑设计院能不能把它给设计出来?”

  黄院长本身就是建筑设计师,自然第一时间就理解了邓世荣所说的新中式装修是什么风格了。

  这个跟之前双方合作的古风装修又不太一样,之前各个朝代的古风装修,那是真正的仿古装修,人置身在那个装修环境中,就好像真的穿越回到各个朝代一样。

  而这个新中式装修,就是用现代化的设计把古风元素给呈现出来,有那个古风韵味就行,不拘于用什么形式去表现。

  听懂的黄院长便点头说道:“邓老板,我明白了,你这个新中式装修我直接帮你设计,等设计效果图出来了就交给你过目,你不满意那我就重新设计,直到你满意为止。”

  邓世荣高兴的说道:“好的黄院长,那就这么说定了,一二楼的设计效果图你也让其他建筑设计师把它设计出来,还有外墙的整体装修效果也要有,等效果图都弄好了,咱们再谈价格。”

  这又是一个大单啊,黄院长心中真的非常高兴。

  眼前这位邓老板那真的是财大气粗,建五岳广场花了368万,博白县城的装修花200万,如今这五岳广场的装修虽然还不知道具体要多少钱,但如果按邓老板所说的那样去装修,肯定不会低于200万,甚至更多。

  加起来就是七八百万。

  这个年代,集体拿出七八百万不奇怪,但私人拿出这个数,就有点恐怖了。

  总之,黄院长接触过那么多国人,目前这位邓老板的财力,是稳稳排在第一的。

  这样的大老板,黄院长当然要跟对方打好关系,接下来的设计他一定要用心搞,必须设计出让对方满意的装修方案。

  接下来,双方又聊了一些细节问题,看看时间不早了,邓世荣才告辞离去。

  ……

  在家过了七月十四和三儿子一起出发京城,等邓世荣再回来的时候,已经快到八月十五了。

  以前的八月十五,村里家家户户都吃豆腐过中秋节,那个时候的生活条件比较困难,豆腐对于农村人来说已经是极其美味的菜肴,能吃上一顿豆腐,比后世吃上一顿海鲜大餐还要满足。

  因为生产队都会种黄豆,每年家家户户都能分到数量不等的黄豆,这黄豆大家平时都是藏着掖着,轻易不会拿出来吃,也就只有到八月十五这种节日,才舍得拿一些出来吃。

  那个时候豆腐基本都是自己做,如果懒得做的人家也可以用黄豆按比例去跟别人换。

  而在滚豆腐(就是把豆腐煎过之后再用水煮的意思)的时候,如果哪家有条件放上一些粉丝,那味道真的就绝了,当天能吃到把肚子都快要撑爆。

  现在,远一点经济条件仍然不太好的村,村民们仍然坚持八月十五吃豆腐的习惯,而在那耶村这个习惯已经渐渐被放弃了。

  毕竟这两三年来,吃猪肉对于那耶村的村民来说都不稀奇了,豆腐更是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这让大人小孩都期待的习俗自然而然的就被淘汰掉了。

  今年的八月十五邓世荣一家没有在县城过节,而是选择回到那耶村去过。

  去年在县城过八月十五的时候,邓世荣就琢磨着以后等孙辈大了,再陪他们一起搞搞自助烧烤,过个比较有意思的中秋节。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情,现在搞烧烤太费事了,今年中秋邓世荣打算带孙子孙女搞一道非常美味的小吃虾公。

  虾公是两广非常具有特色的小吃,男女老少都喜欢。

  炸虾公来过中秋,既可以下酒,又有一点自助烧烤的那种乐趣,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于是,白天的时候,邓世荣便忙碌起来。

  主要是要制作炸虾公的模具勺子,把模具勺子制作好又要准备制作虾公的材料。

  等圆圆的月亮升起来之后,邓世荣便到木棚外面架锅开始生火热油,把准备好的制作工具与食材都端到外面去,同时吩咐大女儿道:“阿珍,多煲一些凉茶,吃虾公最容易上火,不喝凉茶可不行。”

  邓允珍点头道:“知道了,我煲了一大锅,几十个人都够喝的了。”

  小冬儿和冬子一直跟在爷爷屁股后面,看着爷爷忙这忙那的。

  此时,见火已经烧起来了,小冬儿便一脸期待的问道:“爷爷,这虾公还要多久才能吃啊?”

  邓世荣笑道:“快了快了,等油热了,爷爷就放下去炸,几分钟就可以吃了!”

  小冬儿和冬子闻言,便眼巴巴的看着油锅,他们都没吃过虾公,也不知道虾公是什么东西,只是听爷爷说很香很好吃,姐弟俩就一直期待着。

  张秀萍见儿女一左一右的蹲在他们爷爷身边等吃,不由得笑着拿了两张小凳子去给他们坐,然后叮嘱道:“你们两个等会吃了虾公一定要喝一碗凉茶,要不然就不准吃,知道没有?”

  “知道了!”

  姐弟俩答应得非常干脆。

  此时,邓允珠、邓允华、邓允恒三人也拿着小凳子围了过来,看着父亲操作。

  这炸虾公,不仅仅是吃着香,看这炸的过程也非常解压。

  只见邓世荣左手拿起一个模具勺子,右手拿起一根尺子一样的竹片,把调好的米浆用竹片挑到模具勺子上,并把它抹平整,再从旁边拿起两只清洗干净的小虾按到勺子里面,然后就放到已经烧热的油锅里面慢慢炸。

首节上一节228/3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