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带着几人走进了那个小型园子。
这里有一个棚子,大部分是露天的工作场地,摆放着工具和各种各样的盆景,还有很多陶瓷、石材的花盆,以及少量的赏石、石缸、基座等物品。
韩成指着露天摆放的器皿,说道:“露天摆放的,都是新的工艺品。这些在棚子里面摆的,那都是我收集来的老物件。你看看,有没有喜欢的?不用拘束。”
既然藏家允许,沈瑜也没有客气。
他刚才用地图验证,这里真有一些不错的东西。他最先注意到的是一件尺寸较大的石缸。
他走到石缸旁边观察,石缸外壁以荷塘题材作为主题,布满莲花、荷叶纹样,下部则搭配主题,饰以向上翻莲纹饰,整器饱满大方,具有极强的装饰性。
韩城看见沈瑜看过大缸,又看向自己,就主动介绍:“这是从咱们省西部地区的一位藏家那里收来的。当时是按照清代的石缸购买。如果你喜欢,4万元,就可以拿走。”
沈瑜看到石缸在地图上显示为蓝点,就点了点头,说道:“可以,我再看看别的。”
韩成问道:“你不还价?”
姚、郑两位也很诧异,但是没有说话。
沈瑜说道:“相信您。我再选几件,到时候一起计算。”
韩成说道:“也好,你慢慢选。”
沈瑜的视线扫过各式各样的器物,落到了另一件石缸上,这件石缸敞口,造型矮粗,显得敦实。
他凑过去观察,这件矮缸是汉白玉的材质。最为明显的特点是,缸的外壁上有双层莲瓣纹。
他记得,石缸外壁上的这种纹饰,应该称作宝装莲花。
从明到清,宝装莲花的形态有明显的变化。总的趋势是,莲瓣四周雕作和顶端的云子图案渐渐变得复杂,所占面积渐大;莲瓣外围的沟槽逐渐加宽;到十五世纪末期,起翘开始侵入莲瓣顶端,此后就越收越多。
沈瑜根据缸上的纹饰判断,这件石缸可能是明代的物品。
他回头对韩成问道:“韩老,这件石缸也能出售吗?什么价?”
韩成说道:“8万。”
沈瑜点了点头,又去选别的器物。
郑玉山觉得等待的时间里,有些无聊,就问道:“老韩,沈总刚刚选的那件石缸是什么时期的?”
韩成说道:“那是汉白玉的双层莲瓣纹石缸,直径70厘米,高37厘米。当时,我是按照清中期的石缸购买的。”
郑玉山对这类物品不了解,就向姚老师询问:“老姚,石缸上雕刻的是莲瓣纹饰?”
姚老师说道:“是。莲瓣是佛教艺术传入我国以后,应用最为广泛的纹饰。这应该是宝装莲花。不过,你应该问韩老哥。”
郑玉山看向韩成,问道:“什么是宝装莲花?”
韩成说道:“我买了这件石缸,研究过上面的纹饰,在《营造法式》中查到了宝装莲花的描述。
书中关于柱础凋饰中有说明:“其所造花纹制度有十一品:一曰海石棉花……十一曰宝装莲花。
莲瓣纹按所装饰的层次,可分为单层莲瓣、双重莲瓣及多重莲瓣。
我这个石缸的纹饰,就是双重莲瓣。
按莲瓣的形态可分为尖头莲瓣、圆头莲瓣、单勾线莲瓣、双勾线莲瓣、仰莲瓣、覆莲瓣、变形莲瓣等。早期莲瓣的样子很写实,宝装莲花虽然在花瓣上加了装饰,但仍大体保留了莲瓣的形态。而明清时期的宝装莲花则完全图案化了,工匠称之为八达马。”
第1237章 ,16件庭院陈设
被柳条和植物围起来的小园中,沈瑜小心翼翼的挪动着一张石桌。
韩成三人在旁边想搭手,可是沈瑜却担心他们三人年纪大了,所以只让他们帮自己看着行进道路,避免磕碰就可以。
他搬出来的白石桌,质地坚实匀净。桌面为正等边十二边形,束腰处非但没有内收,反而随形做外凸平沿大边,甚是奇特。支撑用的鼓柱饱满,呈“S”状,体粗且方,颇为大气。桌腿首端内翻做卷云头,足端外翻做卷云足,足下连做方形托泥。石桌周身高浮雕做葡萄纹样。自桌沿始,蜿蜒遍布整个器身。葡萄子实累累,藤蔓枝叶繁茂,雕工及其纯熟。上下呼应,浑然一体。
沈瑜把桌子在空地上放好,跟韩成三人闲聊几句,调匀呼吸,接着又去挑其他东西。
韩成三人看到自己确实插不上手,就各自搬来了一个竹凳,围坐在石桌旁等待。
郑玉山轻抚桌面,看着上面的雕刻,对韩成问道:“老韩,这桌子的纹饰,应该是西洋风格吧?”
韩成拿来一块干净抹布,从桌面一角开始仔细擦拭,同时说道:“这时白石西洋葡萄纹石桌。我买的时候,是按照清末民初的物件购买。原本想留在庭院中,自己用,真有点舍不得。”
他抬头看看正在挑东西的沈瑜,说道:“沈总的力气可不小,这桌子平常两个人抬都费劲。”他是对姚老师说的。
姚老师也不知道沈瑜的力气多大,只说:“沈总一直锻炼。”
韩成笑着看看周围。这处小园被他当做工作室来用。原本收拾的干净整洁,可是此时却有些凌乱。在他们周边摆着七八件石盆,石缸、基座类的器物。
这些,都是沈瑜已经选出来的器物。
韩成又看向棚子,原本的摆放次序,已经被挪动,方便挑选。
此时,沈瑜正在看一件汉白玉圆形莲瓣纹连座石盆。
此件复合式底座由石盆及下方石柱共同组成,搭配思路甚为巧妙。其中圆形莲瓣纹石盆唇口外阔、莲瓣纹由盆底自下而上向盆体中部延伸,形制独特典雅。
他判断这件连坐石盆是清代的器物,向韩成询问这件器物可以出售,就把它搬到棚外。
韩成已经熟悉了沈瑜选东西的习惯,除了在沈瑜搬动器物时帮忙之外,也没什么事情做,就和郑、姚二人聊天打发时间。
姚老师围着一件圆柱形的器物观察。器物分底座和赏石两部份。他看过之后,向韩成询问器物的制作时间。
韩成说道:“这时清代的器物。底座上下翻莲纹较扁平并雕有线刻花纹,束腰雕饰凸起纹饰,坐下三足所雕兽首线条流畅、表现生动、栩栩如生。”
另一边,郑玉山正在观察一件汉白玉的器物,造型像是方形立柱。他围着器物走了一圈,说道:“老韩,我以前没注意到,你这里还有不少西洋风格的器物。”
韩成回过头来,看了看郑玉山所说的器物,说道:“不多,只有几件。
这是汉白玉整制而成,仿西洋洛可可风格以高浮雕对称花形束腰装饰,另制浅浮雕小景画面。造型大方,工艺讲究,中西兼容,具时代特色。应该是晚清的器物。”
姚老师也过来观察,对韩城问道:“韩老哥,这是花台?什么价?”
韩成说道:“对,这时汉白玉四面花卉花台。价格是9万。”
三个老人正在聊天的时候,沈瑜已经看过了所有大型器物,开始观察小型摆设以及一些赏石。
他不断用游戏地图验证。这里的好东西不少,不过,有很多是韩成不愿意出售的。能出售的的物品中,有价值的已经被挑完了。
他通过地图,注意到了一块立在石盆中的赏石。石盆如同立柱,赏石造型奇特,有很大的潜在价值。
虽然这件物品放在不出售的物品中,他还是挪动出来。如果韩成真的不肯卖这件,就当是欣赏了。
沈瑜仔细检查,石盆质地匀实,通身浑圆如柱,呈须弥座状。口沿处阴刻有一周云雷纹。盆身上下出涩,递接有度,分别饰有莲瓣纹及蕉叶纹,中为束腰,腰下起阳线一周。下涩加多,以凿毛浮雕福山纹及减低高浮雕如意云头纹重叠。其下又接阳线一周,平底收圈足。祥瑞图案有序饰于其上,其华美典雅愈加显现。整器雕工纯熟老道,琢磨圆润,曲线饱满,层次丰富,线刻精细。莲瓣诸纹,花瓣饱满,叶脉清丽,灵动精炼,似生幽香。底座敦厚稳妥,琢琢磨精严,丝丝入扣。整器上下连贯,宛若天成,丰韵曼妙。其上所搭配赏石造型奇异,其石体高俏,孔洞委婉相连,错落有致,灵透秀美。石体大小、形态得体,和谐统一,二者交相呼应,人工之美与自然之美,古朴与灵秀兼有。
沈瑜站起来向韩成询问,这件赏石连盆是否能考虑出售。
韩成犹豫不决,看看周围,沈瑜已经选了这么多东西。他权衡之后,还是说道:“沈总,这件赏石连座都是清朝早期的老物件,原本是不出售的,不过,您既然喜欢……这个可以卖。不过,价格是15万,您确定要买?”
沈瑜知道这件物品在地图上显示为蓝点,所以,笑着说:“就按您说的价格算。”
他把赏石连座搬出来,看看选好的物品,对韩成说道:“韩老,我就选这些,您给看看价格。我先去洗洗。”
韩成指引他去洗手。
沈瑜在洗手间把衣服上的灰尘拍掉,洗手回来之后,看到韩成已经列出了单子。
清早期赏石连盆,15万。
青白石缠枝莲梅花形石盆,9万。
清汉白玉海棠形石盆,10万。
清代汉白玉四面花卉花台,9万。
清青白石三足雕兽首座连赏石,11万。
明青白石四面花卉斗形石盆12万。
清代汉白玉双层莲瓣纹石缸,8万。
清代青石雕荷花大缸,4万。
清代一线青椭圆形石盆,5万。
清代汉白玉圆形莲瓣纹连座石盆,8万。
明代绿豆石雕刘海戏金蟾赏石连盆,12万。
清汉白玉雕八宝花盆,4万。
晚清白石西洋葡萄纹石桌,9万。
清瑞草通仙青白石水仙盆,9千。
清汉白玉六角开光水仙盆,5千。
清汉白玉长方形水仙盆,7千。
总共16件。
韩成说道:“你买的多,零头抹去,总价就按116万计算。”
沈瑜默默计算,这些陈设的价格,有的是市场价,其中一部分有潜在价值,总体而言还是很划算的,当即点头同意。
第1238章 ,装饰博物馆,石董的邀请
四人围坐在石桌旁边,看着一张报价单。
郑玉山和姚老师都不太了解这些陈设的行情,所以没有说话。
沈瑜考虑到,以后还要和这位韩成打交道。如果自己压价压的太狠,以后就不好见面了,所以很快就同意这个价格。
他痛快的付款交易,让韩成有些意外。
韩成虽然对其几件赏石陈设有点不舍,但沈瑜毫不犹疑的交易,这种信任感,让他无话可说。
他邀请几人回到凉亭继续喝茶。
交易完成后,因为沈瑜选的东西太多,他带来的车辆是没办法运输,于是,打电话让博物馆安排车来运送。
交易完成之后,沈瑜收到了游戏提示。
他借着去打电话联系车辆的时候,快速的看了信息提示。
其中有几件陈设的未来升值空间极大,所以他看的较为仔细。
清早期赏石连盆,尺寸高120cm。价值区间:35万-45万。
明代青白石三足雕兽首坐连赏石。尺寸:直径58cm;高57cm。价值区间38万-40万。
明汉白玉双层莲瓣纹石缸。尺寸:直径70cm;高36cm。价值区间:25万-30万。
元代青石雕荷花大缸。尺寸:直径65cm;高38cm。价值区间:16万-25万。
清末白石西洋葡萄纹石桌。尺寸:宽90cm;高75.5cm。价值区间30万~35万。
这五件东西的潜在价值大,是韩成对物品年代的判断有偏差,或对价值估算有问题,所以,购买价格远远低于实际价值,仅仅这五件陈设,就让这次交易非常划算。
沈瑜不断暗示自己,不要表现出得意的神色。
他回到凉亭坐下。
韩成已经换了新茶,边倒茶边问:“沈总,你一次买这么多,博物馆真的需要这么多陈设吗?”
沈瑜先说了一声谢谢,然后说道:“恐怕这些还不够。”
姚老师说道:“韩老哥,等您去看看,就知道为什么买这么多陈设了。哪天你想去看,我陪着你去。”